建制沿革
梅州市區由梅江區、梅縣區兩個市轄區所組成,統稱梅城。南朝齊析海陽縣置程鄉縣至宋初設梅州500多年間,州、縣皆無城。945年(南漢乾和三年)於程鄉設敬州,領程鄉一縣。 971年(北宋開寶四年)改稱梅州。宋皇祐四年(1052)始在今梅城江北築土城,周圍長450.3丈(約1499米)。明代撤梅州復設程鄉縣,洪武十八年(1385)拆西城垣,擴辟縣城,周圍長985丈(約3250米)。
1733年(清雍正十一年)升為嘉應直隸州。清末,嘉應州城區擴大。轄東街、西街2堡。東街轄一甲至十甲及金山甲、攀桂坊;西街轄一甲至十甲及曾井甲、紅杏坊、社甸甲、百果圍和烏蓼沙。
民國元年(1912),嘉應州改為梅縣後,縣城仍轄東街、西街2堡。民國20年,由堡改為區鄉,縣城轄地有附城鎮、城內、忠孝里、百果圍、黃坭墩、紅杏坊、下聖母、烏蓼沙鄉。民國26年(1937),梅縣整編區鄉,縣城稱為梅城鎮。
1949年5月,梅縣解放後設定新政區時,縣城仍稱梅城,但政區則稱城內區。1950年3月,復稱梅城鎮。
1958年9月至11月,實行公社化期間,梅城鎮改稱梅城衛星人民公社。1959年1月改名梅城人民公社。
1975年8月,梅城鎮改為梅州鎮(仍隸屬梅縣)。1978年12月,梅州鎮從梅縣分出,由區級升格為縣級改稱梅州市,隸屬梅州地區管轄。1982年梅州市基層政區設東區、中區、西區、南區4個辦事處和東郊、西郊、江南、梅江4個公社,下轄32個居民委員會、29個生產大隊、395個生產隊。
1983年6月,梅縣和梅州市合併,初稱梅州市,同年9月改稱梅縣市。縣市合併後,江南公社撤銷,併入南區,在城區設南區、東區、中區、西區。
1983年11月,基層政權撤銷人民公社建制,恢復區鄉村建制,取消人民公社名稱,以原有公社改為區,設區公所。生產大隊或聯隊改為鄉,設鄉人民政府;按農民居住聚落點和自然村建立村民委員會,作為基層民眾性自治組織。梅縣市共設31個農村區、4個市區街道辦事處、1個直轄區級鎮;區以下設271個鄉、10個鄉級鎮、34個居委會;鄉以下設849個村。
1987年4月,區、小鄉建制撤銷,改設鄉(鎮)制。全縣共設10個鄉、22個鎮、4個市區街道辦事處(8月增設北區,共5個市區)。下轄451個村、61個居民委員會、5395個村民小組。
1988年1月,廣東實行市管縣體制,梅州地區改為梅州市;3月,梅縣市建制撤消,原梅縣市的行政區分設為梅縣和縣級梅江區,梅江區由原梅縣市城區和城郊5個鄉鎮組建而成,為梅州市直轄縣級區。
2013年10月,國務院同意梅州市撤銷梅縣,從此結束了縣治,設立梅州市梅縣區。梅江區與梅縣區同屬梅州市區(即是梅城)。
1978年12月,梅州鎮從梅縣分出設立梅州市,隸屬梅縣地區管轄。1983年6月,梅縣和梅州市合併,初稱梅州市,同年9月改稱梅縣市。1988年1月,廣東實行市管縣體制,梅縣地區改為地級梅州市;3月,撤銷縣級梅縣市建制,分設為梅縣和縣級梅江區,梅江區由原梅縣市城區和城郊5個鄉鎮組建而成。
1996年,梅江區面積298.4平方千米,人口約28萬人。轄5個街道、2個鎮、3個鄉:金山街道、五洲街道、東山街道、江南街道、城西街道、三角鎮、長沙鎮、東郊鄉、城北鄉、西郊鄉。區政府駐梅州老城區。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梅江區(轄5個街道、5個鎮)常住總人口313821人,其中:東山街道27471人,金山街道18639人,城西街道17109人,江南街道72418人,五洲街道21758人,東郊鎮34320人,西郊鎮23980人,三角鎮50564人,長沙鎮10320人,城北鎮37242人。
2002年上半年,梅江區轄城西、五洲、金山、東山、江南5個街道和長沙、三角、城北、東郊、西郊5個鎮,共有60個村委會、55個居委會。2002年7月,撤銷東山街道、東郊鎮,併入金山街道;撤銷城西街道、西郊鎮,設立西郊街道;撤銷五洲街道,併入城北鎮;村委會和社區由原來的116個撤併為92個。
行政區劃
1999年,梅江區轄5個街道、2個鎮、3個鄉:金山街道、五洲街道、東山街道、江南街道、城西街道、三角鎮、長沙鎮、東郊鄉、城北鄉、西郊鄉。
2002年7月,梅江區調整行政區劃:將東山街道辦事處和東郊鎮併入金山街道辦事處,撤銷城西街道辦事處和西郊鎮,設西郊街道辦事處,將五洲街道辦事處併入城北鎮,鎮、辦事處由原來的10個減少為6個;村委會和社區由原來的116個撤併為92個。2002年機構改革後到現在,下轄長沙、三角和城北3個鎮及金山、西郊和江南3個街道,共有54個村民委員會和38個社區居民委員會。2007年江南街道辦事處的梅龍社區居民委員會調整分設為鴻都社區居民委員會和梅龍社區居民委員會。全區有39個社區居民委員會。
2012年12月,梅江區舉行梅州市梅江區西陽鎮劃歸梅江區管轄掛牌揭幕儀式,原梅縣區管轄的西陽鎮正式劃入梅江區 。調整後,梅江區轄4個鎮、3個街道,總面積570.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2.1萬人,戶籍人口35.34萬人。
截至2012年12月,梅江區轄3個街道(金山街道、江南街道、西郊街道)、4個鎮(長沙鎮、三角鎮、城北鎮、西陽鎮),共81個村民委員會和42個社區居民委員會。
地理環境
面積
梅江區主要以低山、丘陵為主,總面積570.9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230.1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77.1%;耕地面積42240畝,其中水旱田29966畝,)農村人均耕地0.575畝。
氣候
梅江區地理位置靠近北回歸線,且東近太平洋,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受山區特定地形影響,具有夏長冬短、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水多且集中等低緯氣候特點。雨量充沛,水資源充足,有大小型水庫30多座,庫容2187.5萬立方米。又有冷熱懸殊,氣流閉塞,易變旱澇災害地形小氣候突出等山區氣候特點。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主要有煤炭、石灰石、鉛鋅礦、鎢礦和花崗岩等,主要分布在梅州市梅江區城北鎮和梅州市梅江區長沙鎮 。
人口
2000年,梅江區總人口313821人,各街道(鎮)人口: 東山街道 27471、金山街道 18639、 城西街道 17109 、江南街道 72418 、五洲街道 21758 、東郊鎮 34320 、西郊鎮 23980 、三角鎮 50564、 長沙鎮 10320、城北鎮37242。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12年末梅江區常住人口42.1萬人,戶籍人口35.34萬人,城鎮人口比重93.47% 。
民族:有漢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交通通訊
交通
梅江區內有梅州客都機場,直飛廣州、香港、北京、上海、長沙、鄭州、台中、海口、高雄、雅加達等國內及國際航班;梅汕高速公路(G205國道)、梅河高速公路(G206國道)、梅大高速公路(S333省道)、梅州西環高速公路、天汕高速公路、梅平高速公路等與梅汕高鐵和廣梅汕鐵路、梅坎鐵路設有梅州站連結成溝通閩、粵、贛的交通網路,是泛珠三角區域聯繫閩、粵、贛的樞紐中心 。
水泥道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實現村村通四級公路,其中65%的村實現水泥硬底化,公路密度達每百平方公里74.2公里。
通訊
梅江區境內移動信號覆蓋全轄區,現代化的通訊網、程控電話、圖文傳真、無線電話和傳呼可直接與國際國內各大城市傳訊。
經濟
概述
2012年,全區生產總值比增11.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比增20.4%,增幅居全市第二;全區固定資產投資比增58.6%。招商總量有新增長,全年共引進項目319個,計畫投資280億元,已投入資金105.12億元,分別比增38.7%、86.7%和34.9%;大項目有新增加,投資億元以上項目36個,計畫投資204.2億元,分別比增44%和97.7%;項目結構有新最佳化,共引進能夠充分發揮我區區位、資源優勢的旅遊項目44個,計畫投資95.6億元,分別比增33.3%和132.2%。全區農業總產值比增5.9%;農民人均純收入比增19% 。
2012年,全區三大產業結構比例為17.8︰32.1︰50.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增14.2%;貿易出口總額比增34.5%;旅遊接待人數、旅遊總收入分別比增46.1%和23.6%;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總額分別比增75%和84%;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增21.7% 。
第一產業
城郊農業
梅江區重點建設生豬、蔬菜、花卉、水果、梅州金柚、水產五類優質農產品基地。至2004年底,梅江區建立梅州金柚基地12個、臍橙基地2個、甜棗基地2個、油茶基地2個、百畝連片蔬菜基地12個、百畝連片段預告卉基地3個(高檔花卉基地面積達1000多畝)、生豬生產基地15個,培育市級農業龍頭企業5家。此外,梅江區有養殖面積近萬畝,其中休閒垂釣成為該區漁業發展新亮點,已形成黃坑水庫、溫坑水庫、碧峰庵水庫等連片觀賞休閒垂釣漁業帶,面積近 3000 多畝 。
農業基礎設施
2004年改造中低產田3000畝,建設沼氣池29座360平方米;全區村道水泥硬底化達65%;蓄水灌溉工程399個,其中水庫25座,其中小一型水庫5個,小二型水庫20個,蓄水庫容達2187.5萬立方米;農田有效灌溉面積達90%。
第二產業
電路板、機電、建材、酒飲料、食品加工等工業產業集群初步形成,2005年梅江區工業總產值完成10.73億元,五年年均增長9.96%,高出“九五”時期8.29個百分點 。
第三產業
2005年梅江區的商流業、餐飲業、城郊農業、旅遊業均取得了長足發展,促進了財政收入的有效增長。在該區2005年引進的 290 個項目中,第三產業占六成以上 。
為了增強商品集散能力,梅江區在2005年集中力量建設環市北路市場區,先後建成了運興、太興批發市場等大型綜合批發市場 7 個,各類專業市場一大批,其中僅汽車銷售公司就有 30 多家,使這一帶成為梅州乃至閩、粵、贛周邊地區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和物流配送基地。該區還注重引導同類產品集中經營,成行成市,在赤岌崗、升華街、義化路和江南等地建設的機車、廉價商品、服裝、品牌專賣店、電腦城等特色商品專業街銷售旺暢 。
2005年,梅江區開展以“文明新韻”、“夕陽紅激情廣場”等為主要內容的“梅江與‘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同行”系列活動。大力推進江北孔廟公園建設,積極配合市委、市政府搞好凌風路商業步行街、黃遵憲公園建設,理順千佛塔風景區管理關係;推進泮坑、小密水庫等旅遊景點的開發 。
社會
城市建設
梅州市是通過一系列提升城市形象的項目,來促進城鄉面貌的改善和旅遊產業水平的進一步提高的,已完成了五個重點項目。即:“一江(即梅江)兩岸”亮點工程,兩個表演場所(白天和晚間為遊客表演的場所),三個中心(國際會議中心、展覽中心和遊客諮詢服務中心),四條街(鴻都客天下美食一條街、凌風路客家風情一條街、義化路購物步行一條街、梅江大道霓虹燈一條街),城市街道“五化”(綠化、淨化、美化、亮化、硬底化)和改造新建33間城區旅遊廁所等。
梅江區城區市容整潔美觀,境內名勝古蹟眾多。梅江河穿城而過,梅江橋、嘉應橋等6座橋樑溝通南北,一江兩岸風光旖旎。梅州市區生態優良,市容、市貌美麗秀氣。街道一街一樹、一街一燈,一街一景。有文化公園、嘉應橋頭公園、梅江公園、劍英公園等遊樂休憩場所。境內有南宋時期文物千佛塔、客家公園、黃遵憲紀念館、泮坑旅遊度假村等名勝古蹟,客天下旅遊產業園新的景區景點。
梅州市還投入資金1.6億元人民幣進行以“三路兩山一片一點”為重點的城區建設。三路即省道S223線、北環路、凌風東路;兩山即百歲山和泮坑高觀音市民登山區;一片即東山、芹黃片。加快東山片濱河地段規劃建設濱江親水公園,並建設客家院士廣場、院士公園、世界客都標誌等,努力將東山片建成東山文化教育基地。
在江北老城區改造建設了新的行政區,並掀起了以金山頂為中心向周邊地帶輻射的改造江北、建設江北熱潮。先後改造了義化路、凌風路、五洲城公共汽車站及周邊地區、梅石旅社、梅州電機廠老廠區、金山國小、梅州電影院等,大大改善了江北老城區的面貌。積極配合和參與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努力提高城市品位。全力配合和支持市委、市政府在梅江區範圍內的東山教育基地、客家公園、省道S223線梅州西環高速公路等重點工程建設工作,打造集文化、教育、旅遊於一體的城市新區,城市品位不斷提升。積極參與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活動,修繕凌風東路歷史文化街區,完善千佛塔、泮坑旅遊景區建設,全面推動客天下旅遊產業園建設 。
文化教育
梅江區是“文化之鄉”、“華僑之鄉”、“足球之鄉”的中心地帶,被譽為“客家之都”。梅江區有20多萬海外華僑,分布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至2001年底,華僑及港澳台同胞捐資興辦文教、衛生和社會各項公共事業累計達1.43億元。
客家文化藝術創作:山歌小戲《山道彎彎》、《花開並蒂》獲中國“群星獎”銀獎、銅獎,開創了梅江區文藝作品在全國獲獎的先河。
1997年在全市率先實現農村小康達標。2001年在全市率先實現城鄉初級衛生保健達標。轄區內有梅州商業學校等中專學校和嘉應學院本科院校,區屬中國小校68間。1990年在全市率先實現普及九年義務教育達標。全轄區每10萬人口中,擁有大學文化程度、高中(或中專)文化程度、國中文化程度的人數均為全市之首 。
梅江區有國家級重點職中1所、省一級學校3所(其中梅州中學是“全國示範性高中”)、市一級學校12所、區一級學校16所。全區國小毛入學率達107.3%、國中毛入學率達114.9%,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88.3%。
名勝古蹟
梅江區境內名勝古蹟有人境廬(黃遵憲故居)、千佛塔、東山書院、梅江橋、梅州學宮、八角亭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14處和泮坑公王、義孚堂等眾多未定級文物;有嘉應學院、東山中學、梅州中學等名校;有中山路、凌風路、仲元路等名街;有席獅舞、五句板、梅城山歌、舞龍、金獅、鬧八音、拜“孔聖人”等33項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
著名人物
梅江區有清代嘉應州入翰林院之第一人李象元,進士李黼平,福建水師提督顏鳴漢、顏鳴皐兄弟 ,有“嶺東三大女詩人”之稱的黎玉貞、葉璧華 。“中國十大愛國主義詩人之一”、“晚清一位最傑出的詩人”黃遵憲;有中國工農紅軍首任總參謀長朱雲卿 ;有祖籍梅江區的將軍葉松盛、黃百韜、張建 等23位,大學校長(書記)楊簡、吳道鈞等16位,梅江區籍或畢業於梅江區學校的“兩院”院士有李國豪、江歡成、黎尚豪等10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