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低熱

功能性低熱

功能性低熱是由非器質性疾病所致的低熱。用手捫患者的皮膚,僅有輕微發熱的感覺(體溫升高常在38℃以下),中醫學稱之為“微熱”其特點為早晨及午前的體溫高於午後及晚上,有時伴有多汗、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狀。

基本信息

疾病概述

功能性低熱是指小兒體溫在37.4℃~38℃之間,並持續2周以上。導致小兒長期低熱的疾病很多,概括起來有器質性疾病所致或功能失調所致兩大類。在器質性疾病所導致的低熱中,以慢性感染最為常見,如小兒結核病、慢性腎盂腎炎、慢性鼻竇炎、某些寄生蟲病等。因感染因素而引起的低熱,治療時應針對感染的病原體採取相應措施。同時,一些非感染因素也可導致長期低熱,如小兒貧血、惡性腫瘤、甲狀腺功能亢進、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對這些非感染原因的低熱,應進行詳細的檢查,明確診斷,積極治療引起低熱的原發病。

病因分析

功能性低熱 功能性低熱

功能性低熱的原因可能與體溫調節中樞功能紊亂,或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有關。此類低熱包括原發性低熱(體質性低熱)、夏季熱以及感染後低熱。診斷功能性低熱時,必須完全排除器質性疾病,並且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動態觀察,然後才可確定,切不可未經任何檢查即做出盲目診斷。

而中醫所論之微熱,還包括體溫並未高於正常而患者主觀感覺有輕度發熱的現象。若患有自覺發熱,則稱為“惡熱”;若患者發熱而兼心煩或煩躁,則謂之“煩熱”;若患者自覺發熱自骨髓透發而出,但捫之肌膚不熱,則叫作“骨蒸”;若發熱如潮水一樣定時而至,每天到一定時間(一般多在下午以後)體溫就逐漸升高,維持一段時間,便又逐漸下降至接近或恢復到正常範圍,每日如此,反覆不已的,稱為“潮熱”。惡熱、煩熱、潮熱等發熱類型除常見於低熱患者之外,亦可見於發高熱之病人。

功能性低熱本症狀常因內傷臟腑,使氣血陰陽失調所致,亦有因外感六淫或癘氣之後,邪氣入里傷正,正虛邪戀而致者。常見於雜病發熱,或見於傷寒、溫病、疫癘等外感發熱病及婦、兒、外科雜病發熱的後期。西醫各類慢性炎症性疾病,某些植物神經性疾病,常見低熱;各種傳染病、感染性疾病的後期或恢復期亦常出現低熱。

中醫療法

功能性低熱 功能性低熱

有些人經常發熱,一般都在38℃以下,到醫院檢查,又沒有其他異常現象,找不出明確的病因。對於這種長期低熱,中醫稱為“虛熱”,西醫稱為“功能性低熱”。對於這種低熱,不能盲目地使用退熱藥,也不能長期使用抗生素,否則不僅不能退熱,反而會帶來不良反應。使用中醫治療可獲得較好效果。

陽虛低熱

自覺發熱而體溫多不高,熱而欲近衣,形寒怯冷,四肢不溫,也可兼見面色晄白,頭暈嗜臥,腰膝酸痛。舌質多淡胖或有齒痕,苔白潤,脈多沉細無力或浮大無力。宜用溫陽補腎,引火歸元之法。

陰虛低熱

大多在下午和夜晚發熱,伴有盜汗、失眠、心煩、兩顴潮紅等症狀。宜用養陰退熱的治法,可用青蒿、鱉甲、地骨皮、銀柴胡、生地黃、天冬、知母各12克煎水服。

血虛低熱

大多在下午發熱,或稍有煩勞就覺頭面手足烘熱,伴有心悸、面色蒼白、氣短乏力等症狀。宜用養血退熱的治法,可用生地黃、白芍、當歸、制首烏、黃芪、茯苓、淮山藥、青蒿、地骨皮各10克煎水服。

氣虛低熱

雖有低熱,但又覺冷,出汗怕風,並有氣短、乏力、不想說話、大便不成形、飲食減少等症狀。宜用甘溫退熱法,或用黃芪、黨參、白朮、生薑、大棗、當歸各10克煎水服。

夏季低熱

每遇夏季就出現低熱,伴有頭昏、乏力、口渴及食慾減退等症狀;夏季過後則低熱自退,全身症狀也隨著消失。宜用清暑退熱的治法,一般用太子參15克,麥冬、五味子、竹葉、梗米各10克,生石膏15克,煎水服。兼有全身困重、大便稀、舌苔厚等症狀者,則宜用藿香、佩蘭、青蒿、制半夏、茯苓各10克,砂仁3克,六一散15克,煎水服。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低熱並非功能性低熱,而是由體內一些潛在的疾病引起,如慢性肝炎、結核病、風濕病、慢性尿路感染等。所以對於長期低熱,應先到醫院仔細檢查,排除上述各種疾病後,才能當作功能性低熱治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