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東莞市華僑中學始創於1957年,由一批熱心鳳崗教育事業、關心鳳崗下一代成長的愛國華僑和港澳同胞和社會各界人士共同捐資創辦。1960年秋季,東莞縣委批准華僑中學納入全縣統一招生範圍,並向全縣招收有僑屬、旅港等親屬關係的初一新生。1962年起,學校由僑辦公助改為公辦並設立高中,1965年,僑中培養出第一屆高中畢業生40人,其中6人考上了大學。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開始,校名被易為“鳳崗中學”。1979年,復名為“東莞華僑中學”。
華僑中學的創建和發展凝聚了廣大愛國華僑、港澳同胞、鳳崗鎮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拳拳愛心和慷慨助學之情。從創建初期到1997年四十年間,各埠華僑以及港胞、鄉親等總計900多人為僑中建設爭相解囊。2005年,鳳崗鎮黨委和政府為順應新的教育形勢、打造品牌教育和建設教育強鎮,造福鳳崗人民,規劃了新的建校用地,並倡議全社會捐資建校。倡議得到了積極回響,共有3154個企事業單位、華僑港胞和社會熱心人士為僑中興建新校捐資2200餘萬元,為僑中新校順利竣工投入使用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獲得榮譽
華僑中學的發展和壯大,充分體現了鳳崗鎮黨委和政府高度重視教育,關心僑中發展,關愛鳳崗下一代成長,同時飽含了僑中人團結協作、求實創新和拼搏進取的辛勤汗水。僑中堅持“以人為本、質量立校、以法治校、以德興校”的治校方略,尤其是近幾年來,在“科研興校、科研促教”思想的指導下,老師們致力於教育教學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特別是在實行“新課改”後,屢獲佳績。中考成績逐年進步,2005年、2006年、2007年三年平均分和合格率連續超過全市平均水平,高考連年完成市教育局商定的奮鬥目標,僑中走上跨越式發展的行列。2009年2月,作為科研示範學校參與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和教育部“十五”規劃課題“中國小優質學校形成機制研究”實踐活動。2005年被評為“市一級學校”,2005年和2006年均獲得“東莞市普教系統文明學校”和“東莞市國中教育質量三等獎”的殊榮。2007年被評為東莞市“廣東省義務教育規範化學校”,2008年先後被市有關部門授予“東莞市巾幗文明崗”、“東莞市文化建設先進學校”等光榮稱號,2009年3月被評為“2008年度學校共青團工作先進單位”。
師訓
博學慎行寬容垂範
生訓
修身崇善尚學求真
學校發展
華僑中學遵循“尊道貴德,遠濟高翔”的辦學思想(校訓),要求教師“博學、慎行、寬容、垂範”(師訓),教育學生“修身、崇善、尚學、求真”(生訓),弘揚優良傳統,嚴謹治學,奮發圖強,為鳳崗經濟社會的發展,為祖國的未來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東莞市中學名錄
東莞是廣東歷史文化名城。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期建郡,是嶺南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中國近代史的開篇地和改革開放的先行地。民族英雄袁崇煥、抗日名將蔣光鼐、著名畫家鄧白、舉重冠軍陳鏡開等都是東莞籍人,著名的嶺南畫派也發端於東莞可園。經過多年不懈努力,東莞市教育事業取得較大發展,成功創建為廣東省教育強市,全市32個鎮(街)全部創建為廣東省教育強鎮,教育現代化建設不斷推進,教育綜合實力穩居全省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