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時間定格在1958年3月。這年,東莞縣教育局與中堂公社聯合籌建中堂中學,校址在中堂墟西北面廣虎公路旁墳頭荒地上。首期工程主要是一座平房式的校舍(兩個教室及中間一個教導處)、一個操場和一間廚房,1958年夏完工。該年9月1日中堂中學正式開學,招收初一新生兩個班共110人,教師3人,結束了中堂沒有中學的歷史。其後連續擴建和招生,1961年,中堂中學首屆學生95人畢業,同年建成了占地6000平方米的初具規模的校園。回憶校史,今年71歲的伍勝華最有發言權。他是中堂中學的老校長。他說,學校創辦之初辦學條件非常艱苦,學生吃飯、睡覺、學習都在教室里,晚上睡覺時就打地鋪,沒有蚊帳可以掛。俗話說: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即便環境困頓,學校卻茁壯成長。中堂中學開辦後,招生範圍覆蓋中堂和望牛墩兩公社。除了規模逐年擴大外,教學也不乏亮點。1963年,中堂中學的美術老師和部分學生動手繪製雷鋒事跡的宣傳畫,雷鋒很快成了廣大青少年的學習楷模。1963年秋季,中堂中學初一級新生開設外語課———俄語。辦學歷程
中堂中學成立於1958年,1968年起增辦高中班,成為一所完全中學。2002年8月,因全鎮教育布局調整,高中部併入原群英學校(現為東莞市第四高中)。舊校占地面積6000餘平方米。1986年3月,中堂鎮政府動工興建中堂中學新校園。1958年,中堂中學象一棵充滿生命力的幼苗破土而出,揭開了培育英才的歷史篇章。從起步的篳路襤縷、奮進的戰鬥號角、發展的高瞻遠矚、騰飛的雄心鬥志,到現在的精英輩出,五十年斗轉星移,五十年風雨兼程,五十年歷經滄桑——五十年,是中堂中學的一部艱苦奮鬥的創業史;五十年,是中堂中學一部團結拼搏的開拓史;五十年,是中堂中學一部輝煌成就的發展史。今日的學生宿舍大樓校訓
“厚德睿智、健體尚美、文明進取、和諧有序”辦學宗旨
德育為首、教學為主、育人為本、全面發展郭日順校長辦學目標
學校以“厚德睿智、健體尚美、文明進取、和諧有序”為校訓,堅持“德育為首、教學為主、育人為本、全面發展”的辦學思想和“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一切服務於學生的健康成長”,提出了“一特、三優、五成為”的辦學目標:發展學生個性特長;建設優良的校風、追求優異的教育教學成績,培養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使學校成為優秀人才的搖籃、素質教育的園地、科學教育的視窗、發展學生特長的沃土、“科教興鎮”的人才基地。使中堂中學“在前進中發展,在發展中提高,在提高中求精”,我們將為傳承文明,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建設更加美好的中堂中學而努力奮鬥!辦學特色
(1)科普辦學特色:我校於2008年被授予東莞市科普特色學校。我們將以此為契機,以生化科組為突破口,大力開展科普活動和研究,在保證生化科組每年獲得省級獎項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科普活動範圍,使地理、物理、化學等學科組的科普活動更加規範化、系列化,爭取在兩三年內取得成果,使我校成為科普示範學校。(2)科研促教辦學特色:現代教育越來越重視教學科研工作,由於各種原因,我校在教學科研方面底子薄、起步晚,教師們的科研意識不強,科研能力沒有開發出來。2007年開始,我們通過廣泛的調查研究,針對我校實際情況進行了以“優質教學常態化”為主題的研究活動,活動中,由學校統籌、科組規劃、以年級備課組為核心、以20名學科帶頭人和教學骨幹為龍頭,通過兩年來的研究,在集體備課、良好學習習慣養成、分層教學和分層作業、建立以學生為主體以提高課堂效率為目的的課堂教學機制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我們計畫再用兩到三年時間完成這一課題的研究,基本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校本教材並在全校推廣。(3)全員德育辦學特色:國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要求學校實行全員德育管理。建立以政教處、團委學生會、級部和班主任為層級的學校德育管理模式、以家長委員會、關工委和社區(村)主要領導為輻射的外部教育環境,形成家校一體化的教育網路。在管理過程中,每天由學校值日行政、團委學生會指導老師和學生幹部、值日級科組長和教師、學生食堂和宿舍管理員及保全等成員構成監控網路,對學生的日常行為進行全方位的監控和督導,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與此同時,學校還通過各種班團活動、集會、班會、校園廣播、閉路電視、宣傳欄等形式對學生進行廣泛的宣傳教育,把思想教育和行為習慣的養成結合起來,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4、以足球為主的第二課堂特色。足球是我校第二課堂的傳統項目,在已經舉辦的三屆東莞市中學生足球比賽中,我校分別榮獲國中組第一、第二和第三名,師生足球隊繼續保持主場不輸球的記錄。辦學成果
近幾年來,學校加強教育教學管理,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注重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高。學校“優質教學常態化”研究取得重大進展,得到上級專家和兄弟學校的高度評價,學校中考成績一直穩定在市鎮辦中學的前列,各項指標均超出市鎮辦中學平均水平。2006年中考,總平均分超市鎮級中學平均分20.4分,2008年中考各項指標均有提高。1997年被評為市普教系統文明單位並榮獲國中教育質量一等獎。從1998年起,一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單位”。2000年被評為東莞市首批“綠色學校”。2003年至今,學校每年均獲得省科技創新大賽一、二、三等獎,2007年被評為東莞市先進集體,2008年被評為東莞市科普特色學校。2008年10月通過了廣東省綠色學校評估。50華誕
東莞中堂將於11月1日舉行建校50周年慶典活動,預計有6000多名校友參加。中堂中學成立於1958年,舊校占地面積6000餘平方米。1986年3月,中堂鎮政府動工興建新校園。至2006年11月,學校占地總面積50652平方米,建築面積36624平方米,教學區內設施齊全、設備先進。目前,該校共有40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200多名,學校在職教師132名。50年來,中堂中學在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辦學成績突出,迄今共有21600多人從該校畢業。從1998年起,一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單位”。2000年被評為市首批“綠色學校”。2003年至今,學校每年均獲得省科技創新大賽一、二、三等獎,2006年被評為市一級學校,2007年4月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先進集體”稱號,2008年被評為市科普特色學校。2008年10月申報廣東省綠色學校。為舉行此次慶典,中堂中學還改造及新建了圖書館、地理園、生物園、師友緣廊、同心連廊50華誕校慶、紀念徽、感恩亭、愛心角、希望閣、宣傳欄、文化宣傳長廊等13個項目。這些項目中,有60%都是由校友捐建的。中堂鎮希望以中堂中學校慶為契機,充分展現該校辦學的豐碩成果,大力弘揚尊師重教和興教助學的優良傳統,積極營造校園情懷和師生情感,凝聚愛心、增進情誼,使中堂中學更具凝聚力、更具生命力。同時,以此作為展示中堂鎮教育事業發展軌跡和重大變化的視窗,推動中堂教育事業更快速、更協調、更健康地發展。東莞市中學名錄
東莞是廣東歷史文化名城。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期建郡,是嶺南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中國近代史的開篇地和改革開放的先行地。民族英雄袁崇煥、抗日名將蔣光鼐、著名畫家鄧白、舉重冠軍陳鏡開等都是東莞籍人,著名的嶺南畫派也發端於東莞可園。經過多年不懈努力,東莞市教育事業取得較大發展,成功創建為廣東省教育強市,全市32個鎮(街)全部創建為廣東省教育強鎮,教育現代化建設不斷推進,教育綜合實力穩居全省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