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東莞市大嶺山華強學校創辦於2004年9月,是經東莞市教育局批准的大嶺山鎮第一所民辦學校。學校占地面積達3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6000平方米,學校綠化覆蓋率達到100%。校園布局合理,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分開,整個校園建設符合國家標準。
學校建有先進校園廣播系統,學校行政室、教師辦公室、計算機室的電腦均接入網際網路,每一個教學班均配備了電腦和大背投彩電的多媒體平台,各類教學儀器、設施設備齊全,場地完善。有與學校規模相適應的理、化、生及科學實驗室和探險究實驗室、計算機室、語音室、音樂室、舞蹈室、美術室、歷史室、地理園、多媒體綜合電教室、綜合活動實踐室和心理輔導室;還有理、化、生、科學儀器室、音樂器材室、美術器材室、電教器材室、綜合實踐活動器材室、體育器材室、綜合檔案室、廣播室、衛生室、少先隊部室、展覽室、生物園、小氣象站等,所有功能室為33間,教室與教輔室比例為1:0.6。
學校有200米的環形塑膠運動場,以及3個籃球場、2個羽毛場球場、1個排球場、1個足球場、10張桌球台、一塊單雙槓場地、一個跳遠、跳高場地,各種類體育場地及設施設備和體育器材齊全,能滿足教學需要,為開展正常的體育教學和體育特長生培養發揮著極大的輔助作用。
完善的教學設施滿足了現代教學的需要,優美的環境陶冶人的情操。我校充分利用校園環境資源,努力營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園文化環境。各班教室內部布置的名人畫像、格言、學生書畫等散發出濃郁的文化氣息。學校成立了《華強校報》編輯部,現已刊發9期,並設立了校園紅領巾廣播站,各班也創造性開展了有特色的班級文化建設。優越的育人環境和先進齊全的設施設備為培養現代化優質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物質條件。
學校現有55個教學班,學生3100人,教職工147人,其中專任教師98人。專任教師中,本科學歷的有36人,大專學歷的62人,學歷合格率為100%。
辦學歷程
■2004年9月,我校在原大沙國小舊址進行全新的規劃、擴建,創辦大嶺山鎮第一所民辦學校。
■2005年,學校與北京大學附屬中國小建立合作,成立北大附中遠程教育基地
■2005年下期,學校被評為“東莞市無毒學校”。
■2006年11月,學校獲評“全國語文教學示範學校”。
■2007年,學校從硬軟體加大投入,開始創建等級學校。
■2008年上期,學校成功創建東莞市第一批“三星級民辦學校”。
■2008年9月,學校被評為大嶺山鎮先進學校。
■2008年12,學校被評為東莞市“先進民辦學校”。
辦學宗旨
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發展學生個性特長,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培養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勞動、學會生活、學會健體和學會審美,使他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
辦學目標
辦成大嶺山鎮乃至東莞市內有一定影響的優秀民辦學校
辦學特色
■通過美術、書法的特色培養內容,濃厚學校文化氛圍,把“創建校園文化,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作為學校特色,以此輻射到教學和教研中去。
■拓寬學科特色的範圍,將信息技術、作文教學辦成學校的另一特色,通過辦好學校校報,提高全體師生的文化修養,陶冶學生的情操。
校 訓
文明守紀,勤奮進取。
招生情況
■招生範圍:大嶺山鎮新莞人子女(一至九年級適齡兒童、少年)
■招生規模:全校生源保持在3000人左右
未來展望
■學校教育教育教學質量力爭達到市中上水平。
■加大培訓力度,培養一支業務精、講奉獻、效率高的師資隊伍。
■2010年爭創“市一級學校”、創建市級“綠色學校”等。
師資隊伍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98人,其中本科學歷的有36人,大專學歷的62人,學歷合格率為100%。
學校以培養年輕教師為抓手,營造教師培養和成長的良好氛圍;以培養校級骨幹教師和學科帶人為突破口,打造一支師德高尚、質量過硬、穩定進取的教師隊伍;以教師業務學習和政治學習為主渠道,切實提高教師的綜合能力;以教師外出學習培訓和鼓勵學歷提升為輔助,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東莞市中學名錄
東莞是廣東歷史文化名城。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期建郡,是嶺南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中國近代史的開篇地和改革開放的先行地。民族英雄袁崇煥、抗日名將蔣光鼐、著名畫家鄧白、舉重冠軍陳鏡開等都是東莞籍人,著名的嶺南畫派也發端於東莞可園。經過多年不懈努力,東莞市教育事業取得較大發展,成功創建為廣東省教育強市,全市32個鎮(街)全部創建為廣東省教育強鎮,教育現代化建設不斷推進,教育綜合實力穩居全省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