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46年,抗日名將蔣光鼐偕若干熱心家鄉教育人士,倡議並得到回應,由東莞明倫堂擁有萬傾沙當產提供經費,合併東莞簡師附中與縣立三中,在鵝公山東麓,創立虎門中學。1949年11月11日,東莞縣人民政府接管虎門中學,1958年首屆高中班招生,1983年,學校由市屬學校轉為鎮屬學校;2001年虎門中學與則徐中學高中部合併,成立新的虎門中學(高級中學),校址設在原則徐中學(虎門公園旁)。虎門中學是市九大骨幹中學之一,2003年12月,被評為市一級學校。2006年7月,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2007年1月轉為市直屬學校。
辦學特色:
學校秉承“以人為本,質量立校,以法治校,以德興校”的辦學理念和治校原則,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提出“選擇適合,追求優質”的辦學思路,形成了“低進高出,高進優出”的鮮明特色。
學校成果
自2000年以來,該校一直保持市文明先進單位的光榮稱號,近10年連續被評為東莞市共青團工作先進單位,是東莞市園林式單位。她教學質量上乘,教學成績斐然,1979年至今就為高校輸送了9000多名學子,2001-2003年,有5位學生獲高考市單科第一名,2005年高考三A線以上人數首次突破300人大關,達305人,高考入圍757人。2005至2008年高考入圍人數持續增長,2009年高考再創輝煌,重點本科、本科、三A、三B上線人數均超商定目標。
未來展望
志存高遠,鴻鵠展翅,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虎門中學明確提出在新課程改革中求生存,謀發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努力把虎門中學建成“有特色的優質公辦高中”,為把虎門打造成南國現代化港口商城增添異彩。
社團
春雷文學社:
春蕾文學社成立於1999年,原為綠茵文學社,只是以手抄報形式出現。後更名為春蕾文學社。
文學社由團委、學生會管理,活動宗旨是為校園文學愛好者提供寫作、閱讀的平台,培養同學們的文學修養和文化素質,提高綜合實踐能力,營造“書香校園”的文化氛圍。文學社社員由學生組成,每年換選一屆,內務工作由學生自主管理,通過全校招考社員,成立有編輯部、記者部、電編部、美編部、宣傳部等部門。
幾年來共出版《春蕾》文學期刊六期,期刊以學生課堂、課餘文學作品為主,每期有相應的主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由黑白到彩印,內容由單一到漸漸豐富,由校園生活到社會實踐,逐漸走向成熟。
春蕾文學社將更深入學生學習生活、展現學生青春風采和多姿多彩的校園文化。
變遷大事記
1958年,虎門中學首屆高中招生,虎門人實現了在家門口讀高中的願望。1983年,學校由市屬學校轉為鎮屬學校。
2001年,虎門中學與則徐中學高中部合併,成立新的虎門中學(高級中學),校址設在原則徐中學(虎門公園旁)。
2003年,虎門中學成為東莞市九大骨幹中學之一,2003年12月,被評為東莞市一級學校。
2005年,虎門中學成為國家普通高考考場。2006年6月,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
2010年,虎門中學將作為“學在虎門”的龍頭教育品牌。
東莞市中學名錄
東莞是廣東歷史文化名城。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期建郡,是嶺南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中國近代史的開篇地和改革開放的先行地。民族英雄袁崇煥、抗日名將蔣光鼐、著名畫家鄧白、舉重冠軍陳鏡開等都是東莞籍人,著名的嶺南畫派也發端於東莞可園。經過多年不懈努力,東莞市教育事業取得較大發展,成功創建為廣東省教育強市,全市32個鎮(街)全部創建為廣東省教育強鎮,教育現代化建設不斷推進,教育綜合實力穩居全省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