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成果
塘廈中學積六十年集萃凝英,以“感恩、求真”的校訓和“和諧、自律”的校風孕育了嚴謹求實的教育風尚。高考成績自97年以來連續遞增,一直位居全市同類學校前列,中考成績多年獲東莞市國中教學質量一等獎。近三來,教師教學論文在市級以上獲獎或發表63篇,在省級以上獲獎或刊物發表的有33篇;學生參加學科競賽,獲國家級獎4人次,獲省級以上獎的有15人次,獲市級獎250餘人次。
獲得榮譽
近年來,我校先後被評為“全國百佳中國小校園文化建設創新學校”,“省特級檔案綜合管理單位”、“小星火計畫活動”先進集體、“振興中華”讀書活動先進集體,東莞市文明單位、“巾幗建功”先進集體、高考成績優異獎、普教系統“三現代”教育先進集體、實施兩個“條例”先進學校、東莞市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等,多年獲得塘廈鎮先進黨支部、文明單位等稱號,2007年4月,被教育部定為“中國西部教育顧問單位”。
辦學歷程
東莞市塘廈中學創辦於民國三十六年(即1947年),原名“東莞縣立塘廈中學”,是東莞縣早期六間中學之一,校名是由當時國民革命軍十九路軍軍長、抗日名將蔣光鼐所題。開辦之初,因無校舍而借用基督教會塘廈圩的“福音堂”作為教室。1948年12月9日,塘中校舍奠基興建。創辦初期,作為一所初級中學,學制三年,學生來自東莞縣第三區轄的塘廈、樟木頭、清溪、鳳崗鄉以及現深圳市的平湖、觀瀾、公明等地,其辦學經費由東莞明倫堂資助,屬公辦中學。建國後,由東莞縣人民政府接管。1958年9月,塘廈中學增辦高中,成為一所完全中學。2004年,塘廈鎮政府投資1.5億元興建新校園,2005年8月,校址由塘新街46號搬遷到塘廈鎮環市南路13號。
2004年9月被市教育局確定為東莞市7所市級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樣本校之一,2004年10月被評為東莞市一級學校,2005年11月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2007年11月順利通過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的初期督導驗收。2008年將完全實現高國中分離,國中併入塘廈鎮初級中學。2008年學校將改由東莞市人民政府主辦,成為市直屬高中,面向東莞市東南部各鎮區招收高中學生。
基本情況
目前,校園占地面積250畝,建築總面積達51440平方米,可容納60個教學班3000多名學生。校園建設取國內外名校之精華。
布局錯落有致,環境幽雅,草木蔥蘢,綠化復蓋率高達60%,實行全寄宿封閉式管理。教學裝備按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的標準規劃和建設,設備先進的教學樓、實驗樓、理化生探究室、校園網站、閉路電視監控系統、公共廣播系統、校園電視台、圖書館、電子閱覽室、體育館、400米塑膠國標跑道、生態勞技園、師生餐廳、教工宿舍、學生公寓、風雨長廊等現代化設施一應齊全,集科學性、人文性、現代性於一爐,為打造“學在塘中”和東莞市東南部高中教育高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辦學特色
灑下園丁千滴汗,澆得滿園春色濃。塘廈中學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發揮傳統優勢,糅合現代教育需要,倡導“以人為本、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的辦學理念,正逐步形成獨特的、穩定的三大特色教育:一是感恩教育,把“感恩教育”作為育人的抓手,積極引導、使學生懂得感恩是做人之本,是快樂之源;二是書香校園,學校充分挖掘60年深厚的文化底蘊,注重文化物象的高品位與人文氛圍的營造,以校報《塘中人》和校刊《綠葉》為陣地,開展讀書沙龍、文化大講壇、辯論賽等一系列活動,通過各種形式營造起書香校園氛圍;三是自律教育,學校高度尊重學生,讓學生參與學校管理,進行自主管理,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全面培養學生組織、溝通、策劃、協調等綜合能力。
未來展望
鯤鵬展翅正此時,扶搖直上九萬里。豪情滿懷的塘中人在成績面前並沒有止步,他們將乘“十七大”之東風,團結拼搏,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走內涵發展之路,不斷提升辦學品位,力爭把塘廈中學打造成東莞市東南部甚至是廣東省具有較強影響力和輻射力的示範性普通高中,打造區域教育品牌,開啟塘廈中學新的更輝煌的明天!
東莞市中學名錄
東莞是廣東歷史文化名城。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期建郡,是嶺南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中國近代史的開篇地和改革開放的先行地。民族英雄袁崇煥、抗日名將蔣光鼐、著名畫家鄧白、舉重冠軍陳鏡開等都是東莞籍人,著名的嶺南畫派也發端於東莞可園。經過多年不懈努力,東莞市教育事業取得較大發展,成功創建為廣東省教育強市,全市32個鎮(街)全部創建為廣東省教育強鎮,教育現代化建設不斷推進,教育綜合實力穩居全省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