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社概述
東南大學出版社位於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大禮堂北側,成立於1985年3月,先後獲得“全國教材建設和管理工作先進集體”、“全國良好出版社”榮譽稱號。全社現有在職職工120餘名,其中編校人員80餘名。下設5個分社、1個文字編輯室和6個部門。建社20多年來,依託和傳承百年名校東南大學的學科優勢,秉承和踐行“止於至善”的校訓,堅持大學社的出版宗旨,凝心聚力出精品,集成創新促發展,累計出版圖書近6000種,其中近400種教材著作、科技圖書和音像製品榮獲國家、部省級等各類獎勵,近40種圖書向海外實施了著作權轉讓。近年來,東南大學出版社在努力為學校教學科研服務和為社會出版精品圖書的同時,銳意改革,不斷創新,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2006年實現銷售碼洋2.3億。2007年,東南大學出版社被教育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列為全國首批18家大學出版社體制改革試點單位。
東南大學出版社以城市規劃及建築、土木和交通、醫學和衛生、電子信息、經濟管理、外語和人文等類圖書為特色板塊,尤其在城市規劃和土建類,從理論、設計、施工到管理都有系列圖書出版。電子音像出版社予以積極配合教學、科研和本版圖書開發,推出配套新品。
“十一五”期間,東南大學出版社將以市場為導向,在繼續強化特色板塊和提高出版效率的同時,積極推進著作權貿易,在成功引進O’Reilly等高端計算機圖書的授權出版基礎上,進一步加大與國外及港、澳、台地區的合作力度,出版更多適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發展的科技類專業精品圖書。同時完善各類職業教育圖書和具有特色的中國小文教類圖書的出版。
溯百年名校底蘊,展一流傳世薈萃。“十一五”期間東南大學出版社將積極應對新世紀新階段對大學出版事業的挑戰,抓住發展機遇,整合資源、開拓創新,為實現建成具有較強經濟實力和市場競爭力的綜合型教育出版社而努力!
社會榮譽
東南大學出版社(含電子音像出版社)成立於1985年3月,先後獲得“全國教材建設和管理工作先進集體”、“全國良好出版社”榮譽稱號。全社現有在職職工120餘名,其中編校人員80餘名。下設5個分社、2箇中心、1個文字編輯室和6個部門。建社20多年來,依託和傳承百年名校東南大學的學科優勢,秉承和踐行“止於至善”的校訓,堅持大學社的出版宗旨和辦社方向,凝心聚力出精品,集成創新促發展,累計出版圖書近6000種,其中近400種教材著作、科技圖書和音像製品榮獲國家、部省級等各類獎勵,近40種圖書向海外實施了著作權轉讓。近年來,東南大學出版社在努力為學校教學科研服務和為社會出版精品圖書的同時,銳意改革,不斷創新,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2006年實現銷售碼洋2.3億元,銷售收入超過1個億。2007年,東南大學出版社被教育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列為中國首批18家大學出版社體制改革試點單位。喜上專刊
2008年8月8日,舉世矚目的第29屆奧運會在中國拉開精彩大幕,奧運期間,全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政要、成功人士和體育愛好者湧向北京和中國其他各賽區,同時,大批國內外各界成功人士為主體的“奧運迷”們奔赴北京等賽區親歷奧運文化。值此萬眾聚集之時,7月25日,中國圖書商報特別推出《奧運讀品•中國元素》專刊,明確針對觀看奧運的旅遊人群特別是中外有影響力的高端人群,在他們為奧運健兒吶喊助威之時,也為其奧運之旅添上一縷濃濃的書香,增加一份釅釅的中華文化元素。《專刊》重點介紹與悠久神秘的中華文化相關的或與旅遊文化相關的圖書產品(包括景區景點、美膳美食、風土人情讀物)等。本社《中國青花瓷紋飾圖典》(共六冊)和《江蘇當紅總廚創新菜》代表東大社,為讀者奉上“奧運精神大餐”。《中國青花瓷紋飾圖典》(共六冊)分人物、花鳥、山水、銘文款識、圖案,凡五卷六冊,所匯集的圖錄,絕大部分是近三十年來“瓷片族”們挖掘的地下出土瓷片,系統地提供了中國青花瓷紋飾的發展長卷,不光對中國陶瓷史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資料,而且對中國美術史的研究提供了另外的研究路徑。《江蘇當紅總廚創新菜》與一般菜譜不完全相同,採錄江蘇當前最具代表性的在職的總廚們的創新菜並匯集成冊,很好地記錄了當今的烹飪技藝和菜餚現狀,也為當紅總廚們提供了展示的視窗。體現了當前江蘇烹飪界的最高水平,是彰顯江蘇創新菜點魅力的扛鼎力作。
表彰大會
2007年7月30日東南大學出版社在榴園賓館舉行榮獲首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斗拱》一書策劃、編輯、校對等人員表彰會議。學校沈炯副校長、江蘇省新聞出版局圖書處黃海寧處長到會祝賀並熱情致辭。我社江漢社長在會上發表了講話,朱玉先書記代表出版社宣讀了表彰決定。《斗拱》一書作者、古建築專家潘德華先生髮表了獲獎感言,策劃編輯徐步政談了策劃《斗拱》的體會。會議由張新建副總編輯主持,出版社骨幹編輯等相關人員40餘人與會。表彰指出精品圖書《斗拱》(上、下冊)喜獲首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是本社建社23年來出版物獲得的最高榮譽,標誌著東大社出版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躍上一個新的台階。表彰決定強調,《斗拱》從策劃立項到付梓出版,其間,社領導及相關部門予以了高度的重視和支持。徐步政老師本著高度的敬業精神和負責的態度,精心策劃,認真審稿,查閱大量史料,使書稿的內容質量更趨完善;編校、裝幀設計、印製、發行等相關人員給予積極配合,為《斗拱》的出版發行辛勤努力,從而合力打造出《斗拱》這一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突出的精品圖書。表彰決定最後號召全社員工向徐步政老師以及參與《斗拱》策劃、編校等相關人員學習,學習他們敏銳挖掘高水平選題的前瞻視野和追求選題雙效的精品意識,學習他們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和敬業愛崗的職業追求,以及團結合作和共創精品的協作精神。
圖書品牌
2008年年3月,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斗拱》(上、下冊)獲得首屆中國政府出版獎圖書獎;2007年,《解讀》榮獲“三個一百”原創圖書獎;《江南理景藝術》獲得第六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該社有多部土建類圖書入選國家“九五”、“十五”、“十一五”重點規劃項目。在大學出版社中,東大社的建築類圖書可謂一枝獨秀。該社社長江漢介紹,2008年,東大社的年度選題中有30%是土木建築類選題,該社也不斷強化在這一特色板塊的優勢特點,2007年東大社土建類圖書的銷售碼洋已達3000多萬元。依託東大形成品牌優勢
建築專業歷有“北有清華,南有東大”的說法,1985年,東大社建社伊始便充分依託東南大學建築系的學科優勢,把土木建築類圖書作為出版社的重點建設項目。江漢介紹,出版社始終堅持“特色領先,重在品牌”的發展策略,這些年來,東大社已經形成自己的土建類圖書品牌,並在已有品牌基礎上著力帶動其他板塊圖書的發展。
1998年以前,東大社以出版土建教材為主,出版社的土建類圖書一直不溫不火。1998年我國啟動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後,中國掀起城市建設熱潮,東大社敏銳地感覺到規劃類圖書的市場具有強大的開發空間。該社土木圖書策劃編輯徐步政指出,當時市場上城市規劃類的實用書幾乎是個空白,只有少數規劃類教材,而已有的幾家出版建築類圖書的出版社,他們的建築類圖書很多以圖冊為主。該社總編室主任張新建認為,在這個情況下,從規劃類圖書找突破更容易做出成績來,可以將高端理論與實例圖片結合,達到圖文並茂的效果。藉助國內加快城市化進程步伐,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有利環境。
1998年年底,出版社集中東大、清華、同濟等大學的專業作者資源出版了《新世紀中國城市規劃與建築設計》大型叢書(16冊),首印3000套在3個月內便銷售一空,該書在次年的北京圖書訂貨會上引起不小轟動,東大社的土建類圖書逐漸在市場上形成起自己的品牌優勢。
深入挖掘拓展選題結構
土建類系列圖書取得成功,主要來自獨到而具有遠見的選題策略,出版社長期關注國家的建設方針政策,並結合政策不斷調整選題策略。
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速度的加快,也出現了大量的社會問題,2000年,徐步政向南京大學一位城市規劃專業的教授約稿,這位教授認為,城市規劃要與人文規劃相結合,城市規劃中還涉及各種社會問題,他推薦了一位南大社會學專業的教師來談城市規劃。隨後便有了“城市科學前沿”這套叢書的誕生,並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此後,東大社陸續開拓城市社會學與城市規劃的相關領域,從城市文化、城市經濟、城市產業等多個角度,為城市
規劃類圖書開闢了新的市場。
曾經有人質疑“中國沒有自己的建築理論”,為了回擊這些謬傳,2002年,東大社組織專家從大量博士論文來稿中進行嚴格的審稿,從中選出30%的優秀論文結集出版了“中國城市規劃、建築學、園林景觀博士文庫”,介紹了中國城市建設中規劃、建築、園林等方面的理論內容。這些博士論文都來自博士們多年的專業學術研究,學術性、理論性都達到一定的高度。
在總結中國原有土建理論框架的基礎上,東大社還把眼光投向國外,主動吸收世界的優秀土建理論,《中國城市規劃新境遇》便是該社引進西方理論方法的開山之作。今年,東大社又在策劃出版“歐美國家地區博士文庫”,並組織專業人才進行翻譯,其中一名譯者與原著作者恰好在一個大學,非常利於翻譯工作的交流。
質量取勝兩個效益並重
該社很少做專門的圖書推廣活動,完全靠圖書的質量取勝,圖書出版後直接投向市場,讓市場說話,尤其是土建類圖書的銷售完全取決於作者的編寫質量水平,作者隊伍建設是最根本的問題。徐步政表示,出版社對作者各方面要求很高,實用圖書要有實用價值,理論圖書要保證學術含量和深度。
東大社2006年成立的土建分社由13個編輯組成,他們都是來自建築學、規劃學及管理學等相關專業,具備對當前學科的敏感度,策劃能跟上時代步伐。編輯部還經常邀請清華、同濟、東大的教師以及相關領域的專家,召開學術研討會,共同探討策劃選題。
奉獻愛心
四川汶川縣“5•12”強烈地震,牽動著黨中央、國務院的心,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也揪緊了東南大學出版社領導班子和全體員工的心。我社上下迅速行動,第一時間投入到抗震救災的行動中去,向千里之外的同胞伸出援助之手。90餘名員工愛心涌動,紛紛解囊,共向災區人民捐款22000餘元。有些出差在外的員工還特地打電話回單位請同事代為捐款。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不少離退休幹部專程到單位捐款,年紀大、身體不好的還請家人將捐款送到單位。同時,我社積極回響全國大學出版社協會的號召,5月19日又向災區捐款20000元。此外,我社30餘名中共黨員更是在關鍵時刻發揮了模範帶頭作用,以特殊黨費的形式又捐款14500元。除了“打開了錢包”捐款外,一些年輕編輯更是“張開了血管”,當得知災區血庫存量告急時,立刻來到學校統一組織的獻血點,向受災同胞獻血獻愛心。此外,作為文化出版單位,我社正緊鑼密鼓地組織相關人力、資源,策劃編輯出版一系列《災後心理救助》方面的書籍,從專業角度為災後重建工作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簽售活動
2008年3月由本社與南京電視台等媒體以及南京市新華書店共同組織的《金陵往事》首位主講人馬渭源先生新作《大明帝國:從南京到北京》(上、下冊)簽名售書活動在新街口新華書店如期舉行。現場氣氛十分熱烈,許多熱心讀者,尤其是《市民學堂》的“冬粉”以及明史研究愛好者很早就在廳內等候,馬渭源先生熱情接待了每位讀者。有位讀者一下買了7套,讓馬先生很感動。《大明帝國:從南京到北京》一書以“奇特”為主題,採用多維的複合性思維,歷述平民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童年和青年時代的“奇特”經歷,解讀其開國之初不蹈常故,由南掃北,收拾舊山河,重建大一統的過程。全書取材新穎,視野開闊,史料翔實,用筆獨到,對於人們“品明史”具有開先意義。本社與馬渭源先生合作出版《大明帝國》,化“聽”為“讀”,是次有益的嘗試,拓寬了策劃視野,使圖書出版與市場更加貼近。《大明帝國:從南京到北京》相關DVD光碟已隨書隆重推出。
中國211工程大學出版社
盤點中國211重點大學的出版社名錄,為各校的圖書出版管理提供綱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