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仙宮

望仙宮

望仙宮,又叫燒台庵,或者燒香台,現存元三清殿、明玉皇閣、明古鐘、清文昌宮,位於陝西武功縣小村鎮的下雷村北。2008年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

望仙宮位於陝西武功縣小村鎮的下雷村北約200米處的土崖上,處於渭河二級階地和一級階地交接處,又叫燒台庵,或者燒香台。現存元三清殿、明玉皇閣、明古鐘、清文昌宮,清《重修望仙宮》碑,以及高十多米的,有近300年樹齡的古藤,至於柱礎、門墩、老磚和古瓦,俯拾皆是。望仙宮現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淵源

關於“望仙宮”一名的來歷,一說是唐太宗在此曾與顯聖的老子談經論道,後李耳騰空而走,李世民望仙遠去;一說是漢武帝來此敬求靈丹妙藥,期望長生不老,老子賜藥後升空,漢武帝舉目仰望老子離去,故而隨名“望仙宮”。
望仙宮始建於春秋時期,興盛於五代十六國,相傳老子李耳曾經在這裡講過經,也是老子的行宮之一。
明、清以前,此(燒香)台在顯義(揚)里,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碑載:“與(周至)樓觀台為上下院”,創建年月無考。
明朝狀元康海在《武功縣誌》中說“嘉慶年間,道教弘揚關中三台。樓觀台為上院,燒香台則為下院”,足見在明朝時,望仙宮的名聲和規模應該很大,不然怎么能和樓觀台並駕齊驅。

內部建築

1958年文物普查時,玉皇閣建在磚砌高台上,面闊與進深相同,俱為一間,歇山頂,無斗拱,房檐下木柱12根,閣下磚券成洞。登上玉皇閣,北看莽山蒼蒼,南視渭水滔滔,四望麥浪滾滾,令人心曠神怡。
三清殿建於明初,設定顯義(揚)里社學。1958年面闊仍三間,無昂、無斗拱,柱20根,屋脊殘損。現有住持2人,占地7.5畝。三清殿裡面供奉的是老子李耳,即民間傳說的太上老君。據史書記載,此殿建於元朝,明清多次修葺,雖然殘破但基本保存完好。殿脊上走獸高大、精美、恢弘複雜,灰瓦上青苔漫漫,古色古香;特別是挑起高檐的十二根木柱,油漆剝落,依舊歸然挺立,更縣歷史神韻。
三清殿後是七星殿,建於清末民初,風雨飄搖百年。
三清殿的東側,在翠竹掩映之中,一個小巧玲瓏的木質鐘樓翹然而立。中間掛著一口古鐘,高一米半,口徑近六十公分。據銘文來判斷,是明朝的遺物,此鍾雖歷經數百年,而依然保存完好,特別是能躲過,“大煉鋼鐵”的一劫,可以說是不幸中的萬幸了。此中上面銘文清晰、完整,對於研究望仙宮以及道教的歷史,很有價值和意義。
七星殿的右後側有一個10平方米左右的大花壇,一棵古藤樹拔地而起,足有十五米高,碗口粗細,依附在一棵松樹上,低頭默默,古藤的枝幹東西橫臥近五米,時出時入,紮根土中顯得盤根錯節,遒勁有力。據道長講,此藤樹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這在周圍並不多見。

武功縣歷史文化遺蹟一覽表
陝西省重點文物
保護單位
古遺址 香堯遺址王燒台遺址史家遺址
岸底遺址鄭家坡遺址游鳳街遺址
古墓葬 姜�墓蘇武墓隋煬帝墓
古建築 教稼台武功城隍廟◆武功關帝廟
望仙宮報本寺◆寺背後塔
陝西省非物質文化
保護遺產
民俗 ◆蘇慧織回文與武功民間送手絹風俗
民間文學 農業始祖后稷傳說
傳統手藝工藝 普集燒雞武功土織布技藝
市、縣級文物
保護單位
及其它
古遺址 新石器時代 滸西莊遺址趙家崖遺址◆浮沱子遺址
◆三合村遺址◆牛家台遺址◆張家台遺址
蘇坊村遺址◆黃家河遺址◆二水寺
周 代 鄭尚坡遺址焦陽遺址小寨村遺址
北灣遺址◆南店子遺址◆任曲(渠)遺址
其 他 ◆青龍關◆后稷祠閻家遺址
邰封里六門堰三江口慶善宮
長寧邑普濟渡口◆楊虎城城址
墓、祠 商鞅墓◆安祿山墓◆車光倩墓◆蘇建
蘇蕙墓◆靳孝謨墓游師雄墓◆蘇瑰
康海墓孫景烈墓◆司馬裔墓◆馬如墓
◆蘇武祠◆康海祠◆太白祠
建 築 小華山上閣寺龍王廟東嶽廟
◆鴻禧觀◆毗盧寺三清殿廣元寺顯靈宮
武功金仙觀燒香台(庵皇閣、望仙宮)
綠野書院◆西麓山房◆東里書院有邰書院
◆馬家都堂府◆楊虎城公館◆西農籌建處
◆新民高等國小◆龍王溝風景區
亭、驛 高望亭綠野亭申明亭旌善亭
◆邰城驛◆長寧驛五里舖可曾
寺、廟 客山寺睡佛寺清涼寺◆印台寺
觀音寺◆天花堂◆海潮院◆香山寺
白兔寺◆甘皇殿◆石佛寺◆釋化寺
洪教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