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白兔寺始建於唐,坐落在陝西省武功縣觀音堂鄉觀王村東側,為唐太宗李世民冬狩之遺蹟,這裡西鄰漆水,南臨渭水,眺望終南翠若屏障,俯察漆渭恬盪迴繞,正如李世民詩中讚頌的“孤嶼含霜白,遠山帶日紅”中描寫的意境。
相傳白兔寺內供奉的白音菩薩是唐朝初年大名鼎鼎的袁天罡的母親化仙而成,在唐太宗狩獵時,白兔引薦,發現了菩薩洞,故名金花菩薩――白兔寺。
簡介
白兔寺位於莽山南坡的觀音堂村境內,當地民間相傳該寺原有菩薩洞、大殿、鐘樓等等,寺貌巍峨,氣勢壯觀,殿宇迴廊錯落有致,院內修竹翠柏,名花異草爭奇鬥豔。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古建築大多毀滅,目前建築主要有白兔洞、正殿、古亭,另有趙卓儒手書“太宗狩獵處”碑一件。
相傳寺內藏有古墓一座,為袁天罡、李淳風生母白音菩薩安葬地,再加上當地的一些傳說更為白兔寺增加了許多神秘的氣氛。
千百年來,白兔寺一直香火不斷,福祉綿延。時至今日,每逢正月十五,這裡便張燈結彩、香火鼎盛,附近的村民們都相約到這裡來舉行廟會,屆時要唱三天四夜的大戲。進香時隊伍之首有人拿一個火銃,上面繫著紅綢,過一個村子點一下、響一聲。當地人講這是為了紀念唐太宗李世民當初打獵時留下的遺物,進香的隊伍規模很大,在整個關中地區都很罕見。
相關傳說
關於白兔寺的傳說,由“相穴”、“狩獵”和“顯聖”三個故事組成,因為歷史久遠、歷代演繹,所以說來話長。
相穴寺院的洞窟中供奉的主神是金花菩薩,兩側供奉的是她的兒子、唐代的兩位名士袁天罡和李淳風,一寺供奉母子三人,這在全國實屬罕見。
據說,金花菩薩仙逝後,她的兩個兒子為了給自己母親選一塊好墳地,李淳風吹一口仙氣,將“大觀通寶”扔向空中,讓其帶路,自己駕雲緊緊跟隨,而袁天罡則把自己的髮簪取下來,吹一口仙氣,拋向空中,使之帶路,自己駕雲步步相伴。弟兄二人轉遍了神州大地,華夏四方,沒想到,他們都把墳地選在了現在的武功縣大莊鎮觀音堂中學附近,因為“大觀通寶”先落地,而髮簪正好穿過銅錢中間的方孔,然後弟兄二人就將他的母親安葬在了這裡。
解放初,白兔寺後面還有一個古冢,據老百姓說,這個古墓每年都“長”,可見是古書上說的“息壤”,是個好地方!這應該是金花菩薩的墳墓無疑,只可惜這個墓冢在平整土地的運動中,早已蕩然無存!這真是“遺蹟無處尋,愴然雅士心”呀!
武功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誕生地,這裡留下了李世民的許多遺蹟,也流傳著眾多美妙的傳說。相傳李世民生平善於騎射,性喜圍獵,貞觀十六年十一月回武功後,曾在觀音堂,大莊一帶涉獵,留下了“白兔仙景、唐獵顯聖”的佳話。
相傳,李世民即位不久後,回到家鄉武功狩獵,行到半路時,在趙村東南發現一隻白兔,接著一閃就不見了,他命敬德用寶鏡一照,白兔從土坎下躍出,因此這地方就叫“照村”,時間久了演變成了現在的趙村,不過,趙村幾個自然村里沒有一個姓趙的。兔子繼續向西北逃跑,李世民揚鞭催馬站在高崖上舉目瞭望,這裡直到現在也叫高村,令人不解的是偌大一片村子沒有一個姓高的!兔子又改變方向向西南跑去,穿過一片棗樹林,自此,這裡就叫棗林村,一直到現在!將兔子從棗林中驅趕出來後,他繼續向西南方向狂奔,大隊人馬緊追不放,突然白兔又消失不見,好象蒸發了一樣。李世民等人停下來尋找,突然,太宗皇帝聽到後面有動靜,回頭猛望一下,發現兔子竟然在後面,自此,這裡從古至今就叫“猛望”村,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才演變成了現在的孟王村。李世民命令隨從在前方布網,企圖守株待兔,結果沒想到白兔穿網而過,向西北繼續逃跑,而網竟沒有破,這裡現在還叫布網村!因為馬快,李世民命人在兔子的前方繼續布網,只見兔子又一次穿網而過,網依舊沒有破,而白兔又沒有了蹤跡,這裡現在叫“張堡村”,而全村三千多口人,沒有一戶姓張的,估計過去這裡應該叫“張兔村”,因為過去人們把兔子跑了叫“兔子張了”!
從此便有了“太宗狩獵游武功,追兔追出七地名”。
通過一行人等苦苦尋找,兔子又從坡下、草中被攆了出來,唐太宗李世民搭弓一箭,正中兔子後背,白兔驚慌失措的向東北逃走。當追至金花菩薩的墳前時,頓時天空陰雲密布、狂風大作,平地閃出一個大坑,坑北有洞,裡邊的蓮台之上坐著一個菩薩,慈眉善目、面帶笑容,手下正撫摸著那隻帶箭負傷的白兔!李世民等人慌忙跪倒,磕頭不止!
這時,金花菩薩說話了:“這隻白兔是我的寵物,還望皇帝放過它,給它一條生路!”李世民慌忙應道:“金花菩薩顯靈,我等受寵若驚,菩薩已開金口,我自然放過這隻白兔,不知菩薩還有什麼法示?”只見金花菩薩微微一笑,說了一句“善哉!善哉!”,轉瞬間,便和玉兔沒了蹤影,升天而去。此時,但見空中仙樂陣陣、祥雲繚繞!
當時李世民認為菩薩顯靈是一件祥瑞之事,之後便命令敬德修建了這座白兔寺。
從此也便有了觀音堂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