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渡口

普濟渡口

普濟渡口,即武功地區從古至今的渡口。本為商朝時青龍關舊址。普集鎮故址在今武功縣城東南五里許的普集街。這裡是自古關中地區繁榮的商品交流基地。今廢之。

史料記載

這個渡口在前16世紀就是商朝的青龍關,史書有“ 糧草諸物囤積青龍”的記述。

漢更始帝23年始,當地的人們就在此以擺渡為生。因為他們心底和善,濟世渡人,慢慢地人們就把青龍關改叫普濟渡口了。

隋開皇二年(582),尚書李詢和太僕元輝在武功縣興建普濟渠,長60餘里,灌田70餘頃。普濟渠南岸有一渭河渡口,是連線渭南山區和渭北平原的重要渡口,商旅往來頻繁,商貿發達,形成了繁華的集市。

隋大業二年(605),復修普濟渠,曾灌溉良田達百傾。

明崇禎十年(1637)八月十四日,闖王李自成率軍出山沿渭河東進,在普集渡口上岸,搶占武功縣城數日,後被陝西巡撫孫傳庭擊敗。

清順治三年(1645),外省居民大量遷入,人們隨河而居沿渡口分布開來,以至武功下原地區至今村落密集,人口為全省之最。

清順治九年(1651),普濟渡口商品貿易非常活躍,山里山外人員往來十分頻繁,並形成了很大規模的集市,加之,當地又有建於明代的城隍廟和文昌廟,傳說科考升遷,一求百應。人們進香還願不斷,並親切地稱此地為普濟街。

雍正七年(1729),將街改鎮——普濟鎮。

乾隆十五年(1750)又更名普集鎮。

民國25年(1936),國民黨中央政府任參議員的武功籍人士焦易堂,聯繫王茂德、郭仰汾等人多方奔走周旋,四處籌措資金,終於使渭河北岸的隴海鐵路修築工程艱難起動,鐵路才從鹹陽修至武功。

民國35年(1946),解放軍中原部隊在李先念的領導下,翻秦嶺,過渭河,經普集渡口殲敵百餘人後,從柳林村北上淳化解放區。

時至今日,普濟渡口已被渭河大橋所取代,曾經的運輸功能已被鐵路和公路運輸所取代。普濟渡口遂不存在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