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長寧驛是我國唐至明清時期設在關隴大道上的重要驛站,盤踞於隴山西側,既是古代屯兵倉儲之所,又是通信驛站。自古以來一直重兵把守,被視為咽喉。[1]編輯本段
地理位置
古道驛站長寧驛位於甘肅省張家川縣城東45公里馬鹿鄉長寧村。[2]編輯本段
歷史發展
長寧驛是唐代至明、清設在關隴大道上的重要驛站,是古代從長安出發的第一個驛站。雄踞隴山西側要隘,憑險堅守。它既是兵防重地、屯兵倉儲之所,又是通信驛站。還是商旅的集散之地。谷口北山樑有明代修建的東、中、西三堡,為驛站的西大門,控扼要道。長寧驛在歷史上是陝長寧驛遺址
[3]甘交界處最為著名、最為重要的驛站,對發展舊中國的郵政、軍事、經濟和交通事業曾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長寧驛,為歷代兵家爭戰之地。由於其地位的重要,歷代政府都十分重視對它的經管,設官防守。據史料記載,唐有節度、防禦、招討;宋有指揮、團練、參軍;明有指揮、游擊、百戶;清有游擊、都司、千總、巡防、百戶、訊把總、經制外委、驛丞、州同、防營哨棚;民國設立守備指揮部、常備團、保全團、特務團、護路大隊等武裝。這些官兵的職責是駐守關山,保護道路,傳遞信件,接送情報,提供馬匹,儲備糧草,供給食宿,押送罪犯。
清穆宗同治四年(1865年),設立關山營,長寧驛有馬頭軍140名、步戰兵30名、守兵73名,馬147匹;建有大門、儀門、大堂、卷棚、二堂、內宅、書房、櫥房、馬廄、號房、馬神廟等,負責驛運事務,供應驛夫的車、馬、錢、糧。長寧驛以西有閆家店、恭門鎮、張川鎮、木河店,南有盤龍鋪、百家站、八里舖、十五里舖,形成了省、州、縣間完整的郵驛體系和交通網路,使絲綢之路南大道東進關中、西出隴上,安全而又暢通。
長寧驛幾經興衰,於清末撤銷。[4]
編輯本段
古驛故地
古長寧驛所在地1952年以前屬陝西隴縣管轄,1953年劃歸甘肅省張長寧村
家川縣管轄。長寧行政村,現轄4個自然村,縣、鄉公路暢通,交通便利。長寧驛所在地景色迷人,入夏,長寧驛峽谷林木蔥蘢,谷翠水碧;秋天,禾田泛金溢香,山坡紅葉似火;冬天青松依翠,白雪皚皚。
長寧村,東距關山牧場(店子)約十五公里,西離街亭古戰場六十公里。從張川縣城乘車沿天寶公路東進,途經恭門寨(古絲綢之路重鎮)閆家店烽火台,翻黃家嶺,穿越馬鹿鎮(古絲綢之路重鎮),順峽而上,就是長寧。村後山上有明代修築的東、中、西三堡互為連應,守衛著驛站的西大門,大有一夫擋關萬夫末開的氣勢。南為驛程溝,溝里清澈見底的河水嘩嘩聲迴響在山谷之間,南山樑上建有一堡,被林木掩映只能看到大概的輪闊,那是長寧驛的東大門。南山下有一十米多高,形似巨人的大石,當地人稱將軍石,似乎威風不減當年,如舊在那裡守衛著這古老的驛站。[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