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希仁

曹希仁

曹希仁,香港科技大學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67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系,1982年、1984年獲得美國哈佛大學的工程碩士、套用數學博士學位。1984-1986年在美國哈佛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曾分別在美國哈佛大學和馬塞諸塞大學Amherst 分校任教、並在馬里蘭大學College Park分校、聖母(Notre Dame) 大學等校任訪問教授。

基本信息

人生經歷

曹希仁教授 曹希仁教授

曹希仁,江蘇無錫人。1967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系,1982年、1984年獲得美國哈佛大學的工程碩士、套用數學博士學位。1984-1986年在美國哈佛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曾分別在美國哈佛大學和馬塞諸塞大學Amherst 分校任教、並在馬里蘭大學College Park分校、聖母(Notre Dame) 大學等校任訪問教授。1993年作為教授進入香港科技大學工作,2005年成為該校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首批講座教授Chair Professor,此後在美國數字設備公司(Digital Equip. Corp.)任主管/經理, 總工程師/顧問工程師,2010年7月起受聘為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

個人作品

1. Y. C. Ho and Xi-Ren Cao, Perturbation Analysis of Discrete Event System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Norwell, MA, 1991.

2. Xi-Ren Cao, Realization Probabilities - The Dynamics of Queueing Systems, Springer

Verlag, New York, 1994.

3. Xi-Ren Cao, Stochastic Learning and Optimization - A Sensitivity-Based Approach,

Springer, New York, 2007.

4,隨機學習與最佳化——基於靈敏度的方法,(美)曹希仁 著,陳曦譯,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研究方向

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離散事件動態系統、隨機學習與最佳化理論、通信系統性能分析、信號處理、金融工程。

人物成果

在離散事件系統攝動分析和隨機系統基於靈敏度的最佳化等領域作了開創性和奠基性的工作, 為離散事件系統攝動分析的共同創始人。在離散事件系統的攝動分析中提出的理論與算法已成為該領域中的經典, 所提出的數學模型己在國際上成為該領域標準,並將離散事件系統的理論與方法成功地套用於計算機通訊系統和信號處理等領域,其主要成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第一獲獎人)、IFAC的傑出服務獎(Outstanding Service Award)等。

在數字、電子通信領域擁有三項技術專利。現已在性能最佳化理論和離散事件動態系統領域發表三本著作。於1987年獲得IEEE控制系統學會頒發的傑出會刊論文獎,1990年獲得美國管理科學學會頒發的傑出文獻獎,2008年獲得國際自動控制聯合會(IFAC)頒發的傑出服務獎,並於2009年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他在多家國內外期刊上發表過學術論文。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離散事件動態系統、隨機學習與最佳化理論、通信系統性能分析、信號處理、金融工程。

兼職

擔任IEEE Fellow 評選委員會,IEEE 控制系統學會主席(2005-2007),中國自動化學會常務理事,Discrete Event Dynamic Systems : Theory and Application雜誌主編,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雜誌Associate Editor at Large(1999–2008)等學術職務。

榮譽及獎勵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第一獲獎人,2009年,由國務院頌發
傑出服務獎(Outstanding Service Award),2008年 ,由IFAC(國際自動控制聯盟,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utomatic Control)頒發
IFAC會士 (Fellow), 2008年獲
IEEE會士 (Fellow), 1996年獲
傑出文獻獎 (Outstanding Publication Award), 1990年,由美國Institute of Management Science, College on Simulation 頒發
傑出會刊論文獎(Outstanding Transactions Paper Award), 1987年,由IEEE控制系統學會頒發
對獲獎論文的0.評價: “ 這篇論文是一個里程碑, 它為無窮小擾動分析奠定了基礎, 為許多後續的研究提供了動力 ”
最佳研究生論文獎, 1982年,由IEEE控制系統學會頒發
“The mathematical simplicity, natural interpretation, and uniformity of the preference function’s product approach makes it attractive for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fairness issue in the context of broadband networks.” Z Dziong, ATM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McGraw-Hill, 1997,

成員和主席

IEEE控制系統學會會士評審委員會(Fellow Evaluation Committee)
主席 2005年~ 2007年;委員, 2002年~2004年
國際自控聯盟 (IFAC) 系統與信號協調委員會 主席, 2004 ~ 2011年
國際自控聯盟技術局 成員,2004年 ~ 2011年
IEEE控制系統學會理事會 理事(Board of Governor), 2000年;2004年~2006年
IEEE控制系統學會網路和通信技術委員會 主席, 1993年 ~ 1997年
IEEE電路與系統學會盲信號處理技術委員會委員, 2002年 ~
國際自控聯盟 (IFAC) 離散事件動態系統技術委員會 主席, 1996 ~ 2002年
自動化學會 常務理事, 2000年 ~ 至今
中國科學院香港院友會 副會長, 2000年 ~ 2006年
IEEE RA/CS香港聯合分會 副主席, 1994年 ~ 1997年
亞洲控制聯合會 副主席, 2006年~

專業雜誌編輯

主編,Discrete Event Dynamic Systems: Theory and Applications,(SCI,IF 排名86/202)Springer, 2006年 ~ 至今; 編委 1989年 ~ 2005年。
編委, Automatica, 2001年 ~ 2004年
顧問編委成員,Recent Patents on Engineering, 2007年 ~ 至今
編委, Communications in information and systems,2000年 ~ 至今
責任編委 (Associate Editor at Large),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1999年 ~ 至今
領域編輯 (Area Editor), Intl. J. of Operational and Quantitative Management, 1995年 ~ 2003年
編委, IEEE Transactions on Control Systems Technology, 1992年 ~ 1994年
編委,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1988年 ~ 1990年
編委,中國郵電高校學報,2009年~至今
編委,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2000年 ~ 2004年
編委, 控制理論與套用, 1996年 ~
名譽編委, 數據採集與處理, 1999年 ~
海外編委成員,中國前沿,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2005年~至今

國際學術會議

協主席, 國際程式委員會, 7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Discrete Event Systems, France, 2004
主席,協主席, 國際程式委員會, 第三、第四屆全球智慧型控制與自動化大會, 2000, 2002
副主席, 國際學術委員會, 1999 Triennial World Congress,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utomatic Control (IFAC), 1999
主席, NSF (USA) Workshop on System and Control Issues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o-sponsored by ARO of USA) Airlie,Virginia, USA, August 1996
主席,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New Directions of Control and Manufacturing, Hong Kong, 1994
程式委員會成員 IEEE Conference on Decision and Control (CDC), American Control Conference (ACC), IEEE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ORSA Telecommunication Conference, and many others.
專題小組主席或主席之一, IEEE CDC Conference 及其他各種 Conference, 1984年 ~ 至今

專業社會工作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評審人, 以及20種以上技術期刊的評審人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總統青年學者評選委員會評審, 1993年
中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專家組成員, 2002年

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選候選人

2011年8月,中國科學院公布了201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145位科技工作者入圍,其中數學物理學部21人,化學部23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30人,地學部25人,信息技術科學部18人,技術科學部28人。
李建平[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趙進才
侯雪龍
王椿鏞
賴遠明
彭練矛
岳建民
景益鵬
王二七
黃濤[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員]
俞大鵬
鄭 平
鄭平[上海交通大學教授]
楊秀榮[中國科學院長春套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鄂維南
李應紅
李行偉
李東旭[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教授]
張洪傑[中科院長春套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向濤
嚴純華
朱荻
劉維民
安立佳
莫毅明
葉友達
王漢功
黃維[南京郵電大學副校長]
梅宏
錢前
徐秋霞
劉忠范
郝躍
劉雲圻
徐濤[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趙繼宗[首都醫科大學教授]
李景鎮
李樹深
趙玉沛
田禾[華東理工大學教授]
武向平
方維海
尹浩
歐陽頎
李林[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張維岩
張學敏[軍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
龔健雅
張學軍[皮膚病學專家]
崔鵬[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
張旭[同濟大學教授]
朱玉賢
朱軍[浙江大學教授]
王海燕[腎內科醫生]
王松靈
王岩[解放軍總醫院骨科專家]
韓布興
王順金
席振峰
楊樹峰
李獻華[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研究員]
何滿潮
郭烈錦
徐宗本
陳永川
曹一家
張俐娜
滕錦光
雒建斌
翟婉明
楊學明
南策文
郭亞軍
徐安龍
張統一
吳學仁
張明傑
郝芳
侯增謙
曹希仁
金亞秋
鄭建華
黎志康
周成虎
應明生
韓家淮
葛均波
舒紅兵
孫世剛
魏炳波
崔福齋
陳孝平
李國英[水利部副部長]
張肇西
楊柏
盧天健
王成善
張書練
李亞棟
張富春
馬龍生
瞿佳
黃路生
王利祥
馬大為
于吉紅
王廣厚
陳曄光
陳曉非
陳發虎
沈保根
劉治國
葉志鎮
王會軍
萬衛星
潘建偉
舒德乾
焦念志
高福
袁亞湘
趙政國
郭華東
謝作偉
劉育
劉叢強
石廣玉
楊學軍
陳十一
康樂[中國科學院動物所研究員]
傅伯傑
張繼平
高山
哈木拉提·吾甫爾
田捷
王飛躍
黃潤秋
周忠和
陳駿
施一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