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澤穴

曲澤穴

曲澤穴是手厥陰心包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位於肘橫紋中,當肱二頭肌腱的尺側緣。現代常用於治療急性胃腸炎、中暑等病症,直刺0.8~1寸。

基本信息

理論基礎

出處

曲澤穴曲澤穴
《靈樞·本輸》
《備急千金要方》:“曲澤、大陵,主心下澹澹,善驚。”
《銅人針灸經》:“治心痛,善驚身熱,煩渴口乾,逆氣嘔血,風疹,臂肘手腕善動搖。”
《針灸大成》:“嘔血,曲澤、神門、魚際。”

穴名

【釋名】曲,彎曲;澤,沼澤。穴居肘彎凹陷處,脈氣至此較“池”淺而廣。

【穴義】心包經氣血在此匯合。
【名解】

1)曲澤。曲,隱秘也。澤,沼澤也。曲澤名意指心包經氣血在此匯合。本穴為心包經之穴,所處為南方之地,雖然心包經上、下二部經脈的經氣在此匯合併散熱冷降,表現出水的潤下特徵,但天泉穴下傳本穴的經水仍大量氣化水濕,本穴如同熱帶沼澤一般生髮氣血,故名曲澤。

2)心包經合穴。合,會合也。本穴物質一為天泉穴下傳的地部經水和天部的冷濕水氣,二為心包經肘以下各穴上行而至的水濕之氣,上、下二部經脈的氣血在本穴為匯合之狀,故為心包經合穴。

3)本穴屬水。屬水,指本穴氣血運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物質為心包經上、下二部經脈的氣血匯合而成,在本穴的變化主要為散熱冷降,表現出水的潤下特徵,故其屬水。

穴位

【定位】在肘橫紋中,當肱二頭肌腱尺側緣。
【解剖】皮膚、皮下組織、鏇前圓肌、肱肌;穴區內有前臂內側皮神經、肘正中靜脈和貴要靜脈,深層有正中神經和肱動脈分支分布。

穴性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及天部的水濕之氣。
【運行規律】地部經水循心包經下傳郄門穴,天部水氣散熱冷降歸於地部。
【功能作用】散熱降濁。
【治法】寒則點刺出血或先瀉後補或灸之,熱則水針或瀉之。

臨床治療

辯證

手少陰心經手少陰心經

【功用】清暑泄熱,和胃降逆,清熱解毒。
【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嘔吐,泄瀉,熱病,肘臂攣痛。
循環系統疾病:心絞痛風性心臟病心肌炎
其它:急性胃腸炎支氣管炎,中暑,小兒舞蹈病等。

配穴

【配穴舉例】配大陵治心悸;配內關中脘治胃痛、嘔吐;配曲池委中治中暑(《腧穴學》);配內關、大陵治心胸痛;配神門、魚際治嘔血(《針灸大成》)。
大陵,有清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心悸。
內關中脘,有調理腸胃的作用,主治嘔吐,胃痛。
委中曲池,有清心泄熱的作用,主治中暑。

操作

【操作】直刺0.8-1.0寸,或用三棱針點刺放血。

【文獻摘要】
千金方》:曲澤大陵,主心下澹澹,善驚。
《銅人》:治心痛,善驚身熱,煩渴口乾,逆氣嘔血,風疹,臂肘手腕善動搖。
《大成》:嘔血,曲澤神門魚際

現代研究

(1)臨床觀察表明,針或灸曲澤穴對冠心病心絞痛有一定療效。如用溫和灸法灸曲澤治療冠心病心絞痛37例,並在灸前、施灸15分鐘和停灸後5分鐘分別測定有關指標,施灸後病人胸悶、心前區痛減輕,能各項參數明顯改善。

(2)動物實驗也表明,對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性損傷模型,針“曲澤”、“膈俞”可抑制其心電圖ST段升高效應,並在起針後見到其ST段電位有自然下降趨勢,經統計學處理與對照組有顯著差異,說明針刺曲澤穴對急性心肌缺血損傷有減輕損傷程度、抑制損傷發展和加快恢復的作用。

(3)針曲澤對疼痛、麻木、痙攣性手足搐搦療效較為滿意。

(4)用辣根過氧化酶法證實,大鼠“曲澤”穴下的神經傳人纖維均在頸‘至胸l脊髓節段,且與肌皮神經和橈神經傳人有關,主要表現為二者的傳人衝動在同節段脊髓神經元的匯聚和相互聯繫。

人體穴位大全(一)

中醫博大精深,其中針灸之術更是名揚中外,而針灸之術之基礎在於對於人體穴位的了解和掌握。現在就讓我們大家一起了解下人體中的各個穴位,旨在傳承文化,以揚國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