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漿穴

懸漿穴

懸漿穴,又名天池穴,鬼市穴,承漿穴,羕漿穴。是任脈與足陽明胃經的交會穴,在面部,當頦唇溝的正中凹陷處。具有生津斂液、舒筋活絡的功用,主治口歪,唇緊,齒痛,流涎,口舌生瘡;暴喑,面腫,齒,癲癇,面癱。赤神經痛,癔病性失語,糖尿病。

簡介

懸漿穴懸漿

懸漿穴Chéngjiāng(RN24)

〖取穴方法〗承漿穴位於人體的面部,當頦唇溝的正中凹陷處。

〖解剖〗在口輪匝肌和頦肌之間;有下唇動、靜脈分支;布有面神經及頦神經分支。

〖主治疾病〗口眼歪斜,唇緊,面腫,齒痛,齒衄,齦腫,流涎,口舌生瘡,暴喑不言,消渴嗜飲,小便不禁,癲癇。

〖人體穴位配伍〗配委中穴治衄血不止;配風府穴治頭項強痛、牙痛。

〖刺灸法〗斜刺0.3~0.5寸;可灸。

〖附註〗足陽明、任脈之會。

承漿穴 足陽明任脈之會。

〖別名〗天池穴,鬼市穴,承漿穴,羕漿穴

〖穴義〗任脈的冷降水濕及胃經的地部經水在此聚集。

名詞解釋

1)承漿。承,承受也。漿,水與土的混和物也。該穴名意指任脈的冷降水濕承漿穴

懸漿穴懸漿穴

及胃經的地部經水在此聚集。本穴物質為胃經地倉穴傳來的地部經水以及任脈廉泉穴冷降的地部水液,至本穴後為聚集之狀,本穴如同地部經水的承托之地,故名。

2)天池。天,本穴位於天部也。池,儲水之器也。天池穴名意指本穴物質為地部水液。理同承漿名解。懸漿名意與天池穴同,懸指本穴經水位於天部,處於不穩定狀態。

3)鬼市。鬼,與天相對,指地部經水也。市,集市也。鬼市名意指本穴為地部經水的集散之地。理同承漿名解。

4)羕漿。羕,通漾,指穴內物質為地部的蕩漾之水。漿,水與土的混和物也。羕漿名意指穴內物質為地部經水。理同天池穴名解。

5)足陽明任脈之會。本穴物質既有任脈的冷降水液又有胃的下行經水,故為足陽明任脈之會。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及經水中夾帶的脾土微粒。

〖運行規律〗由本穴循任脈回流體內。

〖功能作用〗連通體表體內。

〖治法〗寒則通之或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人體穴位配伍

懸漿穴懸漿穴

配委中穴治衄血不止;配風府穴治頭項強痛、牙痛。齒槽尖腫:配女膝穴、唇里穴(《奇穴治療訣》)。

下牙痛:配合谷穴、下關穴、頰車穴、承漿穴(《中華口腔科雜誌》)。

面肌痙攣:配攢竹穴、四白穴(《針灸學》上海中醫學院編)。

三叉神經痛:配下關穴、合谷穴(出處同上)。

刺灸法

斜刺0.3~0.5寸;可灸。

臨床套用

【主治】⑴口腔潰瘍⑵頸項強痛

【機理】承漿穴近於口,該穴又有鎮靜鎮痛作用。承漿為任脈經穴,任脈為陰脈之海。頸項痛為病在陽,針刺該穴為病在陽取之陰之意,故可治療口及臨近部位的病症。

【刺灸法】針刺;放血 

【治療經驗】

於天源:承漿治療頸項強痛、運動不利,每用必效。輕者單取承漿即可,重者可配合後溪。或每日針1次,針數日。承漿一穴不僅可用於頸部外傷後的疼痛,而且還可用於治療落枕及頸椎病有頸部疼痛及運動不利者。

操作:用28號或30號毫針向上或向下斜刺0.3-0.5寸,得氣後以捻轉為主,小幅度提插為輔,留針15-20分鐘。本穴針感以脹痛為主。 

典型病例:李x,男,27歲。1987年9月24日就診。診斷:頸部外傷。患者來診前1天被撞傷頸部。來診時頸部疼痛,不可左右轉頭。檢查兩側肌肉痙攣,壓痛明顯。當時只針承漿一針,得氣後快速捻針,每分鐘達150次,針感以脹痛為主。捻針半分鐘,囑病人活動頸部數次。如此反覆數次後,留針15分鐘,其間行針3次,留針過程中囑病人反覆活動頸部。起針後病人自述疼痛消失,檢查頸部活動正常

文獻摘錄

《甲乙經》:“足陽明、任脈之會。”

《通玄指要賦》:“頭項強,承漿可保。”

《百症賦》:“承漿瀉牙疼而即停。”

《聚英》:“若一向灸,恐足陽明脈斷,其病不愈。停息復灸,令血脈通宣,其病立愈。”

現代報導摘錄

痛經

配大椎,經潮前3天開始,每日1次,至經淨為1療程。

落枕

配風府,用瀉法,有強的針感為好,一般針刺後即有一定效果。

人體穴位大全(一)

中醫博大精深,其中針灸之術更是名揚中外,而針灸之術之基礎在於對於人體穴位的了解和掌握。現在就讓我們大家一起了解下人體中的各個穴位,旨在傳承文化,以揚國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