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二月至九月,明官軍平定寧夏致仕副總兵哱拜叛亂的作戰。哱拜,韃靼人,嘉靖中降明,官至副總兵致仕,其子承恩襲位。因與巡撫黨馨有隙,遂於二十年二月,利用黨馨扣發戍卒衣糧,士卒不滿之機,激眾叛亂。叛軍擊殺黨馨和副使石繼芳,逼死總兵張維棗,很快控制寧夏城(今寧夏銀川)。叛軍首領劉東暘自稱總兵,哱承恩、許朝為左右副總兵,土文秀、哱雲(哱拜義子)為左右參將,共奉哱拜為謀主,叛亂全面爆發。叛軍除留兵據守寧夏城外,兵分三路,四面出擊:一由哱承恩率領,南下攻克玉泉營(今寧夏青銅峽西北)、廣武營(青銅峽市西南)、寧夏中衛(今屬寧夏),占領河西47堡;一由土文秀率領北攻平虜營(今寧夏平羅),遭官軍參將蕭如薰阻擊,數月不下;一路東渡黃河,圖取靈州(今寧夏靈武),得到韃靼河套部著力兔支持,聲勢大振。
經過
總督魏學曾根據叛軍動向,分兵兩路進剿:命副總兵李昫率軍沿黃河堵截,阻其南渡;親率部分兵力進駐花馬池(今寧夏鹽池東北),切斷韃靼河套部與叛軍的聯繫。至三月下旬,官軍逐漸收復河西47堡,將叛軍壓逼至寧夏城一隅。二十五日,韃靼河套部著力兔等率3000騎增援哱拜。叛軍遂分兩路出擊:哱雲引著力兔出城北攻平虜營,敗績,哱雲戰死,著力兔引兵出塞;哱拜與土文秀圍攻玉泉營,遭李昫所率援軍夾擊,解圍而去。
三十日,官軍6路大軍完成對寧夏城的包圍。叛軍急開東、北二門,各出精騎2000齣城搏戰,另派步卒列火車為營,實施防禦。四月五日,官軍發起攻擊,奪叛軍火車百餘輛,斬殺甚眾。延綏總兵王通等,乘勝先登,殺入北門,因後繼不至,孤軍被殲,王通身受重傷。六日,叛軍詐降。時明軍頓兵堅城,部伍乏糧,魏學曾遂將計就計,下令停止攻擊,近城休兵以待援。二十一日,官軍再次組織攻城。各軍越塹濠豎雲梯實施夾攻。哱承恩、劉東暘見官軍乏糧催餉,遂率精騎潛至漢延渠(今銀川東),奪得官軍糧餉200餘車,阻斷官軍補給。
二十九日夜,副總兵麻貴乘風縱火,架雲梯攻城。叛軍以滾木壘石、火把還擊,官軍死傷千數。魏學曾見強攻不克,遂採用離間計,企圖從內部突破,未果。
六月下旬,都御史葉夢熊攜神炮、火器400車增援;又調集大批苗民、浙兵。官軍遂兵分5路,發起第三次攻擊:董一奎攻城南;牛秉忠攻城東;李昫攻城西;劉承嗣攻城北,麻貴率游兵來往策應。哱拜見四面被圍,親出北門,企圖突圍向河套部求援,被麻貴壓回城內,斬首117級。河套部著力兔率兵救援,遭麻貴部將馬孔英、麻承詔阻擊,被殲120人,敗走。自此,叛軍與河套部聲息斷絕,勢成孤立。
二十二日,御史梅國楨、提督李如松率遼東、宣化、大同、山西援軍至,官軍聲勢大振。二十五日、二十六日,官軍3次攻城,均告失敗。七月,明廷命葉夢熊代魏學曾為總督。官軍利用寧夏城一帶形如釜底,四外臨水的特點,決計環城築堤,引水灌城。十七日,長1700餘丈的大堤築成,官軍決堤放水。哱拜被困城內,急派養子克里蓋突圍向河套部著力兔求援,遭官軍裨將李寧截殺。後河套部莊禿賴與著力兔(一說卜失兔)率兵3萬,分兩路增援哱拜:一路由土昧率領;進攻定邊小鹽池(陝西定邊西南);一路由打正率領,約萬餘騎從花馬池西沙湃入,進攻官軍側後。葉夢熊發兵兩路反擊:麻貴所部在石溝(寧夏吳忠東南)擊退打正,迫使其折兵西南,一支西向鳴沙洲,一支南進下馬關;董一元率部趁河套部後方空虛,出塞抄襲,搗其大營,斬首3000餘級。河套部聞後方大營被襲,驚慌回退。打正退至沙湃口,與前來策應董一元部的游擊龔子敬所率800苗兵遭遇,苗兵敗績,龔子敬戰死。
八月二十一日,著力兔再分兵兩路增援寧夏城:以800騎入犯鎮北堡(今銀川西北);以萬餘騎入犯李綱堡(銀川北)。李如松再派李寧馳赴黃硤口(當在銀川北)迎擊,另以勁卒乾余前往策應。兩軍在張亮堡(銀川東北)發生激戰。麻貴、李如樟率隊及時趕到,實施兩路夾擊,大敗之,追至賀蘭山,斬韃靼兵120餘,繳獲大批駝馬輜重。官軍兩次挫敗河套部的增援,使寧夏城之叛軍外援斷絕,士氣衰落。九月初,明新調浙江援兵及徵集苗兵俱至,官軍實力大增。葉夢熊命令全軍大造船筏作好攻城準備。
八日,官軍發起攻擊,水浸北關,城牆倒塌,又調集舟筏做出進攻北關的姿態,以吸引叛軍主力。李如松、蕭如薰率兵突攻南關,破之,哱拜恩求撫。葉夢熊乘機以利祿引誘、離間城內叛軍將領,製造內訌。劉東暢殺土文秀;哱承恩、周國柱殺許朝、劉東暘。官軍乘勢攻入內城,獲寧夏巡撫關防、征西將軍印。
戰爭結果
十七日晨,哱拜承恩到南門請降就縛。李如松提兵圍哱拜府第。哱拜見大勢已去,合家自焚而死。其子哱承寵、養子哱洪大等均被俘。至此,叛亂平息。
明朝戰爭列表
北京保衛戰 | 明滅元之戰 | 明攻山東之戰 | 明平閩廣之戰 | 明攻福建之戰 | 明攻河南之戰 | 明攻河北、大都之戰 | 明攻山西之戰 | 太原之戰[明朝]| 明攻陝甘之戰 | 明太祖第一次北征 | 明滅夏之戰 | 階、文之戰 | 明太祖第二次北伐 | 明太祖第三次北伐 | 明太祖第四次北伐 | 明平雲南之戰 | 曲靖之戰 | 明太祖第五次北伐 | 明太祖第六次北伐 | 明太祖第七次北伐 | 明太祖第八次北伐 | 靖難之變 | 真定之戰 | 北平之戰 | 鄭村壩之戰 | 白溝河之戰 | 夾河之戰| 滹沱河之戰 | 明平交阯之戰 | 明成祖第一次親征漠北之戰 | 神投海之戰 | 明成祖第二次親征漠北之戰 | 海堝之戰 | 明成祖第三次親征漠北之戰 | 明成祖第四次親征漠北之戰 | 明成祖第五次親征漠北之戰 | 麓川之役 | 狼山、兀魯乃池之戰 | 麓川之戰 | 貴州、湖廣各族人民大起義 | 土木之變 | 大藤峽之戰 | 紅鹽池之戰 | 劉六、劉七起義 | 春西海之戰 | 秋黑河墩之戰 | 明抗倭的戰爭 | 王江陘之戰 | 乍浦、東沈莊之戰 | 台州之戰 | 新河之戰 | 花街之戰 | 上峰嶺之戰 | 長沙之戰 | 橫嶼之戰 | 林墩之戰 | 仙遊之戰 | 明滅吳平之戰 | 萬全右衛之戰 | 明平定都掌部落之戰 | 明平岳鳳叛亂 | 努爾哈赤統一女真的戰爭 | 鎮北關之戰 | 兆佳城之戰 | 渾河之戰 | 明平楊應龍之戰 | 明平哱拜叛亂 | 壬辰衛國戰爭 | 平壤之戰 | 古勒山之戰 | 露梁海戰 | 明與後金戰爭 | 撫順之戰 | 清河城之戰 | 薩爾滸之戰 | 葉赫城之戰 | 明平奢崇明之戰 | 河西之戰 | 明平安邦顏之戰 | 貴陽之戰 | 兩河之戰 | 永、藺、尊之戰 | 寧遠之戰 | 寧錦之戰 | 明末農民起義 | 永寧之戰 | 京畿之戰 | 尊永之戰| 孔有德叛亂 | 崇禎明荷海戰 | 鳳陽之戰 | 珠江口海戰 | 酆家店之戰 | 松錦之戰 | 開封之戰 | 朱仙鎮之戰 | 汝州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