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武營

廣武營

廣武營,在山西省雁門關北二十里。明洪武七年(1374)創置,亦曰廣武城,亦稱廣武陘,又稱廣武站。今稱新廣武村,舊屬代縣,現屬山陰縣。有漢墓群(墓共六十個),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圖)廣武營廣武營

概況

(圖)廣武營廣武營

廣武營,距今青銅峽市小壩鎮30公里,東距牛首山9公里,北距分守嶺10公里。廣武倚山傍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明代,是西北邊防寧夏西路要衝,明英宗正統九年(1444年),巡撫都御史金濂奏請在此築城,以“廣布武德”之意命名。其後,歷任地方官員都較重視廣武城防,屢加修葺。清乾隆四年(1739年)重修,隸屬寧夏中衛縣,稱廣武營。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中寧設縣時屬中寧縣,1960年劃歸青銅峽市。原址廣武營古城在今青銅峽水庫淹沒區。

地勢

(圖)廣武營廣武營

廣武營,向西10多公里就是青銅峽境內的明長城;城東10餘里是舉世聞名的牛首山,牛首山北邊是金積山;城東北10餘里是青銅峽,西南六七里是蔭子山,西北35里,又是回軍山;城西20里是長山,城南20里是麥垛山,城北20里是盛產神艾的艾山,而且黃河還沿城繞過。古城四面環山,背倚黃河,四固險要,易守難攻。正是這諸多山脈相擁,讓一座業已消失的廣武古城更顯得神秘多姿。在這些綿延不斷的山脈中,說到牛首山、金積山和蔭子山等山,大多人都能略知一二。但關於回軍山,今人知道的卻不多,其實關於它還有很多歷史佳話呢。據《康熙朔方廣武志》(清俞益謨,高嶷纂修)載,“回軍山,又名尖峰山,在城(廣武城)西北35里,其高不過里許。昔有西征軍士,遇大雪迷道,百無所見,惟有此山一峰獨青,望之行4日得還,故名。”據考,這說的是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十一月,四貝勒胤禎(即後來的雍正皇帝)親率大軍分三路進兵青海平定西藏和青海叛亂,其中一路西征隊伍在這裡遇大雪迷路的事情。唐代著名邊塞詩人李益在他流傳千古的詩作《夜上受降城聞笛》中說,“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有專家認為該詩中的回樂峰指的就是回軍山。也有專家認為,回軍山其實就是現在所說的牛首山。但根據《康熙朔方廣武志》及其他史料記載,回軍山,在城西北35里,而現在的牛首山在廣武城的東邊偏南,兩種說法在方位上就有明顯的分歧。還有史料及民間傳說認為,橋山(現在陝西定邊,與寧夏鹽池東南毗鄰)北50里回軍山上有“軒轅帝後詞”,說是黃帝戰勝山戎後攜螺祖、女節、姨母、皇娥四姐巡遊至此,後人立桐以把之。這是歷史上關於回軍山為數不多的記載,要說這裡的回軍山就是現在的牛首山或牛首山尾峰也還勉強說得過。緣此,我們可以斷定,此回軍山非彼回軍山,回軍山也非牛首山,只是因名稱因襲更迭頻繁無從考證,才讓我們覺得更加神秘而已。明嘉靖八年(1529)以兵部尚書總制寧夏軍務的王瓊也有著名詩作《登廣武遠眺》,“鳴沙古渡急鉦笳,鐵騎雲屯曉濟河。廣武人稀非土著,棗園田少盡征科。赫連故壘游麋鹿,元昊遺宮長薜蘿。試問守邊誰有策?老臣憂國鬢雙皤”,其詩不但寫出了當時在這裡長期征戰和屯軍守邊的辛苦,也為我們勾勒了一幅廣武古城及周邊的地理風貌圖。而且這一帶在遠古時期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古代匈奴、突厥、蒙古、羌、鮮卑、党項等民族都曾在這裡狩獵、遊牧、耕作。不同時代的遊牧先民,為了使遊牧、生存、征戰的情形永留世間,便在山中適宜於鑿刻的堅硬岩石上鑿了以人騎和牛羊為主的各種圖案,現在就是我們所說的廣武岩畫。這在今廣武鄉的口子門、四眼井等地隨處可見,從而使得廣武這一帶更顯得瑰麗而神奇。儘管有些岩畫在風雨沖蝕下已經模糊不清,但仍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考古價值和藝術價值,它們是遠古先民給我們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盡顯了廣武一帶悠久的歷史以及它文化古城的獨特魅力。

史志

據《嘉靖寧夏新志》載:“正統九年(1444),巡撫、都御史金濂,以其地當西路適中,平衍無據,兵欠聯絡,始奏築城。摘中護衛並右屯衛官軍居之,以都指揮守備。成化五年(1469)改守備為協同,分守西路。又調西安、寧羌、風翔等衛所官軍輪班備御。城周圍二里。成化九年(1473),協同陳連拓之為三里。弘治十三年(1500),巡撫都御史王徇又拓之為四里,高二丈五尺。池深一丈五尺,闊四丈。南門一,上有樓。”今廣武營城,已在修建青銅峽水庫時,淹沒於水庫之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