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過程
朝鮮之役
即援朝逐倭(日本)之戰。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年),掌握
日本
大權的豐臣秀吉命加藤清正、小西行長率軍從對馬攻占朝鮮釜山,又渡臨津江,進逼王京(今首爾)。朝鮮國王李昖沉湎酒色、弛於武備、政治腐敗,軍隊望風而潰。李昖逃奔平壤、後又奔義州(今新義州東北)。日軍進占王京後,毀墳墓,劫王子、陪臣,剽掠府庫。又攻入開城、平壤。朝鮮八道淪陷七道。在這種形勢下,明朝應朝鮮之請,出兵援朝。但援軍因兵少力弱,地理不熟,游擊史儒戰死,副總兵祖承訓僅以身免。
明廷得敗訊後,以宋應昌為經略、李如松為東征提督,集四萬兵馬赴朝。次年正月進攻平壤,擊敗小西行長部,獲平壤大捷,此後又復開城,扭轉戰局。後又進逼王京,但在距王京三十里的碧蹄館因輕敵中伏,損失慘重,李如松險些陣亡。三月,劉綎、陳璘率軍抵朝。明軍扼臨津、寶山等處,並斷日軍糧道,日軍缺糧,不得不放棄王京,退縮至釜山等地,開始與明軍談判。為爭取時間,明兵部尚書石星力主和議。但因日本提出以大同江為界等無理要求,談判破裂。
二十五年日軍再次發動進攻,明神宗朱翊鈞下石星等於獄,以邢玠為薊遼總督,因李如松已經在與蒙古人的戰爭中戰死,所以任命麻貴為備倭大將軍,調薊遼、宣府、大同、山西、陝西兵及福建、吳淞水兵援朝,又募川、漢兵等往援。次年二月,明軍兵分四路,中路董一元、東路麻貴、西路劉綎、水路陳璘,分道向釜山挺進,陳璘與朝鮮水軍將領李舜臣緊密配合,在海上打敗敵人最精銳的小西行長所部,八月,豐臣秀吉死,日軍撤兵,中朝聯軍乘勢進擊,日軍大敗。但李舜臣和明軍老將鄧子龍也在與日軍的露梁海之戰中犧牲。十一月,戰爭基本結束。主要戰役有碧蹄館戰役,南平血戰,釜山攻防戰,露梁海戰等等。
寧夏之役
寧夏之役即鎮壓哱拜之亂。寧夏是明代邊陲九個軍事重鎮之一,主要是防禦蒙古族人。叛亂的哱拜本是蒙古韃靼人,明嘉靖年間因得罪酋長,父兄被殺,他投了明軍。萬曆十七年(1589年),被提為副總兵,致仕後,其子哱承恩襲位。
哱拜原為蒙古族人,嘉靖中降明,積功升都指揮。萬曆初為游擊將軍,統標兵家丁千餘,專制寧夏,多蓄亡命。萬曆十七年,以副總兵致仕,子哱承恩襲職。十九年,火落赤等部犯洮河告急,
拜自請率所部三千人往援,至金城,見各鎮兵皆出其下,歸途取路塞外,戎兵亦遠避之,因益驕橫,有輕中外之心。巡撫黨馨每抑裁之,並核其冒餉罪,哱拜因於二十年二月十八日,糾合其子承恩、義子哱雲及土文秀等,嗾使軍鋒劉東暘叛亂,殺黨馨及副使石繼芳,縱火焚公署,收符印,發帑釋囚。脅迫總兵官張惟忠以黨馨“扣餉激變”奏報,並索取敕印,惟忠自縊死。此後東暘自稱總兵,以拜為謀主,以承恩、許朝為左右副總兵,土文秀、哱云為左右參將,占據寧夏鎮,刑牲而盟。出兵連下中衛、廣武、玉泉營、靈州(今寧夏靈武)等城,惟平虜堅守不下。叛軍又以許花馬池一帶聽其住牧為誘餌,得套部蒙古首領著力兔等相助,勢力越加強大,全陝震動。三月四日,副總兵李昫奉總督魏學曾檄,攝總兵事進剿,但叛軍恃套部蒙古支持,勢甚強。此後,明朝特調副麻貴馳援,貴率蒼頭軍在攻城同時,阻擊套部蒙古,斬獲甚多。四月,又調李如松為寧夏總兵,以浙江道御史梅國楨監軍,統遼東、宣、大、山西兵及浙兵、苗兵等進行圍剿。七月,麻貴等搗毀套部大營,追奔至賀蘭山,將其盡逐出塞。各路援軍在代學曾為總督的葉夢熊的統帥下,將寧夏城團團包圍,並決水灌城。叛軍失去外援,城內彈盡糧絕,同時內部發生火併,九月十六日劉東暘殺土文秀,承恩殺許朝,後周國柱又殺劉東暘。軍心渙散。李如松攻破大城後又圍哱拜家,拜闔門自盡,承恩等被擒,至此,哱拜之亂全部平息。
播州之役
播州位於四川、貴州、湖北間,山川險要,廣袤千里。自唐楊端之後,楊氏世代統治此地,接受中央皇朝任命。明初,楊鏗內附,明任命其為播州宣慰司使。萬曆初,楊應龍為播州宣慰司使,驕橫跋扈,作惡多端,並於萬曆十七年公開作亂。明廷對楊應龍之亂舉棋不定,未採取有力對策。因此應龍本人一面向明朝佯稱出人出錢以抵罪贖罪,一面又引苗兵攻入四川、貴州、湖廣的數十個屯堡與城鎮,搜戮居民,奸淫擄掠。二十六年,四川巡撫譚希思於綦江、合江(今四川瀘州東)設防。次年,貴州巡撫江東之令都司楊國柱率軍三千進剿,失利,楊國柱被殺。明廷罷江東之,以郭子章代之。又起用前都御史李化龍兼兵部侍郎,節制川、湖、貴三省兵事,並調劉綎及麻貴、陳璘、董一元等南征。二十八年,徵兵大集,二月,在總督李化龍指揮下,明軍分兵八路進發,每路約三萬人。劉綎進兵綦江,連破楠木山、羊簡台、三峒天險。又敗應龍之子朝棟所統苗軍。巾幗英雄秦良玉與其丈夫馬千乘亦率兵攻下金築等七寨,並偕同酉陽等土司軍一起攻下桑木關為南川路戰功第一。其他幾路明軍也取得勝利。三月底,劉綎攻占婁山關,四月,楊應龍率諸苗決死戰,又敗。綎進占楊應龍所依天險之地龍爪、海雲,至海龍囤(今遵義西北),與諸路軍合圍之。六月,劉綎又破大城。應龍知大勢已去,與二妾自縊,子朝棟等被執,明軍入城,播州平。後分其地為遵義、平越二府,分屬四川、貴州。
領軍將領
寧夏之役
統帥:李如松 先鋒:麻貴
播州之役
統帥:李化龍 先鋒:劉綎 部將:麻貴、陳璘、董一元、馬千乘、秦良玉
朝鮮之役
統帥:李如松,邢玠。 經略:宋應昌
中路軍:李如梅
東路軍:麻貴(第二次統帥)
西路軍:劉綎
水路軍:陳璘 部將:鄧子龍
軍需花費
明人茅瑞徵有《萬曆三大征考》附東夷考略,瞿九思有《萬曆武功錄》十四卷。
《明史》載:“寧夏用兵,費帑金二百餘萬。其冬,朝鮮用兵,首尾八年,費帑金七百餘萬。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費帑金二三百萬。三大征踵接,國用大匱”。又卷百二十三《王德完傳》:“近歲寧夏用兵,費百八十餘萬;朝鮮之役,七百八十餘萬;播州之役,二百餘萬”。據此可以粗略統計出這八年間國家的軍事開支高達一千一百六十餘萬兩白銀。
三次戰役雖取得勝利,但也使明朝的人力物力遭受巨大損失。清朝官方的《明史》載:“二十年,寧夏用兵,費帑金二百餘萬。
其冬,朝鮮用兵,首尾八年,費帑金八百八十三萬五千兩,實用本色米數十萬斛。
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費帑金二三百萬。三大征踵接,國用大匱。三大征明軍雖均獲勝,但軍費消耗甚巨,對晚明的財政造成重大負擔。但實際上明代晚期僅對後金的戰事,耗費就高達六千餘萬兩,遠超三大征。而三大徵實際軍費則由內帑和太倉庫銀足額撥發,三大徵結束後,內帑和太倉庫仍有存銀,遠未達到傷筋動骨的地步。
總結思考
“三大征”曠日持久,歷時近十年,到萬曆二十八年六月結束。“三大征”雖都以勝利而告終,但每場戰爭都是一波三折,驚心動魄,勝利的同時也付了出了慘重的代價。以至於每讀段歷史,一股寒意油然而生。驚嘆之餘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會這樣?是什麼原因使“三大征”進行的這樣艱難?為什麼最後會取得勝利?透過這“三大征”我們看到了什麼?冷兵器時代,戰爭中人的因素的主導作用更為突出,下面我們分析一下人在這三大征中的作用。
萬曆皇帝
公元1572年,萬曆帝9歲繼位,早年勵精圖治,頗有作為。張居正死後,萬曆帝本人出現了大倒退,明朝由治轉亂。
關於萬曆帝出現大倒退的原因說法很多,有一種說法就是萬曆帝從小接受正統教育,年少時受到由首輔張居正形成的外圈與掌印太監馮保形成的內圈的影響與壓抑,並十分依賴他們,加之張馮結為聯盟,李太后又十分支持,馮保對皇帝的約束力更為深厚,正是這種內外的相制使得萬曆在青少年時期表現的循規蹈矩。而張居正的病逝及馮保的攬權使得正式獲得絕對權力的萬曆找到了發泄十年壓抑的極好時機。一下子失去了掣肘的強臣,制約力頓時消失,萬曆的權欲甦醒:倒馮籍張,極端的權力卻導致了萬曆極端的放肆,開始大倒退。
這個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我們不妨還要考慮一下人的本性,任何人都有一個本性,有時後天客觀環境的影響對改變一個人的本性作用不大,客觀環境只能使人的本性不同程度地表現出來。張居正的死使得萬曆帝的本性開始得以發揮,並指導著他的思想和行動。
萬曆帝的本性是什麼?一個字:“貪”,這個貪字滲透到各個方面。政治上貪權;經濟上貪財;生活上貪生;思想上貪名。
萬曆帝政治上貪權,他特別有心計,不受任何人擺布,雖然不理朝政但始終大權在握,寧可不補官缺。哪怕自己錯了,在錯誤沒有明顯暴露出來,沒有遭受重大損失的時候萬曆帝絕不動搖。萬曆帝要是想用哪個人,在沒有明顯用錯之前,想辭職都不會被批准。從皇帝的角度而言,這一點也是有利的,可以說,我個人甚至認為這是萬曆三大征最終取勝的一個重要原因。
寧夏之役
寧夏是明代邊陲九個軍事重鎮之一,主要是防禦蒙古族人。叛亂的哱拜本是蒙古韃靼人,明嘉靖年間因得罪酋長,父兄被殺,他投了明軍。萬曆十七年(1589年),被提為副總兵,致仕後,其子哱承恩襲位。
萬曆十八年(1590年),被封為順義王的蒙古韃靼部俺答首領扯力克藉口赴青海禮佛兵犯洮州、河州 (今甘肅境內),萬曆帝任命魏學曾為兵部尚書兼副都御史,總督陝西三邊軍務。萬曆十九年,時任寧夏巡撫的黨馨奉命擬派土文秀率兵援表海,但心懷異志的哱拜直接向上級請戰西援青海,黨馨阻止不了,產生怨恨,出兵前不給更換老弱馬匹,回師後鞭打了搶民女為妾的哱承恩,後又剋扣了軍餉。萬曆二十年(1591年)二月,哱拜起兵叛亂,擒殺了黨馨和寧夏督糧道兵備副使石繼芳,總兵官張維忠被挾制,嚇得交出赦印後畏罪自殺。
事件的發生不是偶然的(這個說法同樣可以用於另外兩場戰爭),能說明很多問題:一是此時的明朝社會動盪混亂,軍備日益廢弛,無法震攝彈壓內外。二是用人方面吏治腐敗,庸才充斥整個官場,一旦有變,束手無策。這兩個方面就像一對雙胞胎總是同時出現。黨馨是個小才,但對哱拜的認識完全放在個人的私怨上,不但沒有採取有效措施加以防範,反而為叛亂製造了藉口。張維忠身為總官兵,能力極差,叛亂發生時嚇得驚慌失措。可以說哱拜根本就沒把當地的明朝官員放在眼裡,在這些庸才的眼皮底下瞞天過海,找個藉口發動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