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晉江安海的後庫有一脈陳氏居民,自始祖開基以來,世代於此棲息耕作,繁衍生息,
今已是人丁興旺、花繁葉茂,已綿延數百年。其奉祀祭拜祖先功德的“陳氏宗祠”,則更是歷代香火不絕,尊崇有加。
安海後庫陳氏一脈,始自光州固始,卜居莆田、仙遊,宋時,仙遊“飛錢善人”陳汝器之孫、政和二年進士、欽點狀元陳可大之次子陳仲自仙遊遷來,居安平鰲山境,是為後庫陳氏肇基之始祖。
歷史
陳氏自創基開業,歷世簪纓,代有人才。二世陳概,字安榮,任德化知縣;陳樞,字安發,任長樂知縣;三世陳志統,任金華知府。四世陳堯道,宋工部尚書。明代,萬曆乙丑科進士陳廷詩,官授刑部郎中;萬曆庚戌進士陳應春,官授戶部主使,雲南按察副使,有政績,“政簡刑寬”、“官清民愛”,於後世頗有口碑;天啟辛酉科武舉解元陳懋昆,任天津衛守備等等,均為家鄉父老爭光添彩,更為國家社稷做出貢獻。
祠為宋末所建,迄今已有七百餘年,歷代曾有多次修建,1930年時再建,今於1991年又予重修,雕彩繁麗,煥然一新。
祠宇軒敞,主要系木結構建築,遞人三進,占地面積近2000平方米,大門面開五間,黑柱彤門,硬山屋面,頂作燕尾脊,橙瓦綠剪邊,色彩極為絢麗。其中堂、後殿風格與大門相似,典雅莊重。令人印象最深的是正廳的細木雕刻,象垂頭柱、雀替窗欞等,雕鏤極為精細,彩飾華麗。青石基座堅實,象徵基業穩固。此外,後殿即祀殿,設龕供祀先賢,並樹列“父子承恩”及“進士”匾等,而其中“積善飛錢”匾額,更是向後人宣示其先祖的善舉。
陳氏裔孫們沒有忘記先祖的諄諄教誨,世代勤懇勞作,至今已是人丁興旺,瓜瓞綿繩,全村人口達五千餘人。宗支蕃衍,其中不少徙居他處,泉郡的就有泉州市五堡街、安海莊頭、東石涼下、沙塘後庫、金井溜江,還有一支往廣東海豐等,有人口共二十五萬餘眾。旅居海外,主要分布於東南來各地,以及台灣、澳門、香港等地區,還有世界各地裔族近二萬人。
在家鄉的族親和睦相處,共同發展,經濟、文化都有了很大的進步。近來湧起的俊傑人士,據統計就有赴京勞模二人,大使級國家幹部一人,廳級幹部三人,縣處級十多人;有專家教授二人,高級工程師十多人,高級教師三十多人。近年來在離退休幹部的努力下,創辦了後庫幼稚園,成立“關心下一代”協會、老人會,經濟的發展,加上文化事業的進步,後庫村正成為安海古鎮的經濟文化中心。
盤點福建的那些名祠
這些成百上千計數的祠宇體現了福建傳統文化的厚重底蘊,它是中國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並在祖國東南沿海創造出了新的輝煌,這些祠宇按照其崇祀的對象,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專祀神靈或是歷代賢哲的祠堂,另一類即為崇奉各姓祖先的宗祠或是家廟。 | |||
朱子祠 昭忠祠 樟湖廖氏宗祠 張氏百忍堂 張林張氏家廟 院前李氏家廟 玉阪劉氏宗祠 于山戚公祠 義序黃氏宗祠 洋埭林氏宗祠 燕山出氏家廟 衙門粘氏宗祠 衙口施將軍祠 | 象畔吳氏祖祠 峽陽應氏狀元祠 亭店楊氏宗祠 蘇垵陳氏宗祠 宋賢真夫子祠 石井延平郡王祠 石鼓蔡氏家廟 沈葆楨祠 山雅吳氏宗祠 青陽莊氏家廟 錢坡蘇氏宗祠 岐陽嚴氏宗祠 | 牛宅林氏宗祠 南湖鄭氏祠堂 閩王祠 螺江陳氏宗祠 六葉祠 林文忠公祠 濂江林家三祠 李忠定公祠 賴厝賴氏家廟 金墩黃氏家廟 江山陳氏支祠 黃氏峭公祠 | 湖頭李氏家廟 侯山張氏宗祠 後庫陳氏家廟 洪塘張經祠 貴峰王氏祠堂 鳳崗忠賢劉氏宗祠 陳埭丁氏祠堂 鈔岱郭氏宗祠 百崎郭氏家廟 梅溪吳氏大宗祠 劉氏紀念堂 磁灶吳氏宗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