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綠

婺綠

婺綠是指江西婺源的綠茶,婺源是中國綠茶之鄉。千百年來,“婺綠”以“顏色碧而天然,口味香而濃郁,水葉清而潤厚”的特點而著稱於世,早在唐代婺源就已成為“綠叢遍山野,戶戶飄茶香”的著名茶區。宋時被稱為中國六大絕品茶之一。婺源茶葉,品種繁多,質量上乘。著名品種有“上海州”、“大葉種”、“小葉種”、“圓葉種”、“長葉種”等等。

產地介紹

婺綠婺綠
婺綠是指江西婺源的綠茶,婺源建縣於唐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建縣後一直屬於徽州(上溯屬歙州、新安郡)管轄,至1934年從安徽劃入江西,1947年又重劃回安徽省,1949年復劃歸江西省至今。因此,婺源綠茶在1949年前均由安徽屯溪精製加工統稱“屯綠出口。 江西省婺源縣是一個多山地區,境內群山逶迤,煙雲繚繞,氣候溫潤,雨量充沛,很適宜於茶樹的生長。早在唐代就是一個“綠叢遍山野,戶戶飄茶香”的著名茶區,素有“茶鄉”之稱。唐代陸羽《茶經》中就有“歙州茶生婺源山谷”的記載。清代何潤生《徽屬茶務條陳》中記載:“徽屬產茶以婺源為最,每年約銷洋莊三萬數千引”(一引為50公斤)。1937年,朱美予《中國茶業》中稱:“皖南產茶區,六縣中婺源面積之大,產量之多,推為第一”。威廉·烏克斯《茶葉全書》中贊道:“婺源茶不獨為路莊綠茶中之上品,且為中國綠茶中品質之最優者”。“顏色碧而天然,口味香而濃郁,水葉清而潤厚”為婺源綠茶之特色。宋代,“婺源謝源茶”是全國六大名茶絕品之一。明代嘉靖年間,靈山的“天竹峰茶”被列為貢品

歷史文化

婺綠婺綠
婺源綠茶歷史悠久,唐代陸羽所著《茶經》中,有歙州(當時婺源屬歙州)茶“生婺源山谷”的記載。唐大中十年,朝廷膳夫楊華撰《膳夫經手錄》中記載:“婺源方茶,置制精好,不雜木葉,自梁、宋、燕、並間,人皆尚之”。南唐都置制使劉津撰《婺源諸縣都不得置制新城記》中,稱“婺源茶貨實多”。宋朝,婺源產制的茶葉已出類拔萃。《宋史食貨》中對茶葉有毗陵之陽羨,紹興之日鑄,婺源之謝源,隆興之黃龍、雙井,皆絕品也“的記載。明朝,婺源茶葉受到朝廷讚賞,被列為貢品。至清乾隆間,婺源茶葉被列為中國外貿出口的主要物資之一,並開始精製外銷獲得了國際茶界的讚譽。美國威廉烏克斯在所著《茶葉全書》中,稱讚婺源茶不獨為路莊綠茶中之上品,且為中國綠茶品質之最優者。其特徵在於葉質柔軟細嫩而光滑,水色澄清而滋潤。”
明朝時,婺源縣每年進貢的茶葉2500公斤左右。“婺源綠茶”從十八世紀開始就已進入國際場,乾隆年間,外銷到英國鹹豐年間,婺源“俞德昌”、“俞德和”、“胡德馨”、“金隆泰”四家茶號,共制綠茶數千箱運往香港銷售,獲利極豐。“俞德盛”茶號所制“新六香”綠茶還遠銷西歐。光緒年間,茶商俞傑然建“祥馨實業花園”,種植珠蘭,茉莉數千盆,為窨制花茶用。
婺綠婺綠
清朝,婺源綠茶以“屯綠”品牌出口獲得盛譽。尤其是婺源東鄉的“四大名家”茶更為出名,它們是溪頭梨園茶、硯山桂花樹底茶、大畈靈山茶、濟溪上坦園茶。當時與婺源“四大名家”同時有名的還有祁門東鄉的“四大名家”、休寧的“四大名家”。清代中葉,是婺源綠茶外銷盛期,茶葉產量較高。據民國史料記載:“在昔茶葉繁榮時期,每年產茶約五萬擔。清朝末年至民國期間,因“洋茶生產日多,華茶不能直接運銷,而由洋商購去摻以洋茶,以偽亂真,使華茶聲譽不振”,婺源綠茶生產由此而逐漸衰落。
解放後,茶葉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1976年年產茶葉5萬擔,跨入中國茶葉出口基地縣行列。1986年年產茶葉8.7萬擔,超過了歷史上最高年產量。

製作工藝

婺綠(屯綠)採摘一芽二、三葉至一芽三、四葉。經殺青、揉捻、炒乾製成毛茶,再經精製後製成精製茶(眉茶),花色有珍眉、貢熙、秀眉、特針、雨茶、綠茶片等。

常見品種

婺源茶葉,品種繁多,質量上乘。著名品種有“上海州”、“大葉種”、“小葉種”、“圓葉種”、“長葉種”等等。

品質特徵

婺綠婺綠
葉質柔軟,持嫩性好,芽肥葉厚,有效成分高,宜制優質綠茶。選用“上海州”良種茶葉為原料,精心製作而成的“茗眉”茶,香氣清高持久,有蘭花之香,滋味醇厚鮮爽,湯色碧綠澄明,芽葉柔嫩黃綠,條索緊細纖秀,鋒毫顯露,色澤翠綠光潤。

婺綠(屯綠)成品茶以珍眉為例,外形條索緊結壯實,色澤灰綠光潤,沖泡後湯色黃綠明亮,熟栗香高長鮮爽,滋味濃醇回甘。婺綠(屯綠)是中國出口眉茶拳頭產品,主銷摩絡哥阿爾及利亞馬里利比亞茅利塔尼亞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

社會評價

婺綠婺綠
所制花茶曾獲南洋勸業會金牌獎。茶商俞爺清精製的“珠蘭龍井”在英國賽會上榮獲一等獎。婺綠名品有珍眉、貢熙、珠茶等。珍眉一級1982年獲商業部頒發的優質產品證書。

婺源綠茶歷史悠久、遐邇聞名、品質優良。中國茶聖陸羽《茶經》中,就有著“歙州茶生婺源山谷”的記載。婺源茶曾是何等的榮耀:“宋稱絕品”,“明清入貢”;1915年,“協和昌”珠蘭精茶,榮獲國際“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婺綠”有著古老而輝煌的歷史,“婺綠”養育著婺源人民。“婺綠”曾是婺源這個山區邊界縣的經濟支柱產業,1976年,婺源第一個成為江西省年產茶5萬噸的縣,跨入了中國茶葉基地縣行列。1994年,年產茶達12.23萬擔,茶園面積16.7萬畝,茶葉提供的稅收總額近千萬元。當時,“婺綠”的茶業總產值達5000萬元,占全縣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強。婺源成為名震四方的茶鄉。

茶道文化

婺綠婺綠
婺源茶道具有“敬、和、儉、靜”之地方文化內涵,講究“汲泉”、“烹湯”、“滌器”、“沏茶”、“聞香”、“觀色”和“品味”,表演內容有純樸農家茶、靜雅文士茶、華貴富室茶等。
婺源鄉村,家家種茶,人人飲茶。不僅上山伐木,下田耕作要帶上茶筒,而且村間道路還設有茶亭。家裡待客,常用壺泡茶分飲。茶重內質,情貴真誠,鄉土氣息,純樸親切。

茶品:婺綠特級茶
水品:溪澗山泉
茶具:青花瓷壺、湯甌、銅水壺

茶道姑娘頭系蠟染頭巾,身穿青花小褂,外圍繡花圍裙,簡樸大方、明快素雅,散發出濃郁的鄉村氣息。農家茶的茶具是一種青花小碗,婺源叫湯甌,在鄉村,一般用來飲茶,既簡樸,又方便。

婺綠婺綠
投茶之前,先用熱水將瓷壺和湯甌盪洗一遍。泡茶使用“壺泡法”,就是將茶泡在壺裡,然後再分飲。
泡飲所用的茶品是aa級綠色食品——大鄣山茶特級。大鄣山平均海拔500—1500米,主峰高達1630米,特定的氣候與土壤條件,使大鄣山茶具有香高、湯碧、味厚、汁濃的獨特品味,深受人們的喜愛。茶泡好後,一般要等三分鐘,這樣茶的香氣和汁味才能充分溢出。

分茶時,八個湯甌,依次點灑,均勻布水。然後,又從最後一個開始,倒過來點灑一遍。這樣,茶湯才能前後一色,濃淡相宜。人們特此雅稱為“韓信點兵”。

婺綠公司

婺綠婺綠
江西婺綠綠色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是“中國綠茶之鄉”婺源縣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重點龍頭企業,公司集種植、生產、加工、貿易、科研、茶文化於一體,主要致力於名優綠茶、土特產的研發。公司擁有實力雄厚的科研隊伍,大規模的原料供應基地和生產基地,以及發達的行銷網路。婺源生態旅遊業的興起造就了婺綠公司迅速崛起,蓬勃發展。
婺綠公司座落在浙、皖、贛三省交界的國家3A級“文化生態旅遊縣”婺源縣境內,這裡山巒起伏,雲遮霧繞,林木蔥蘢,森林覆蓋率高達83%;終年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在16.7°C左右,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821毫米,是國家級生態農業示範縣。
婺綠婺綠
“婺綠”茶1982年獲商業部頒發的優質產品證書,1996年獲中國第一塊AA級綠色食品證書,1999年獲昆明世博會金獎和中國名牌產品。公司以6700畝有機示範茶園為基地,按國家標準建造的名優茶加工廠座落在經歐盟ECO有機食品認證組織認證的溪頭有機茶基地內,擁有現代先進生產工藝的茶葉加工機械化生產線,充分發揮人才和資源優勢,套用現代茶葉科技,保護、利用和發展品牌,提高茶葉整體質量和效益,年精製加工婺綠名優綠茶和土特產系列產品90噸,主要包括婺綠翠芽、婺綠杉珍、婺綠仙枝、婺綠特貢茶、婺綠山珍五大類三十多個品種、規格和等級,包裝類別有盒裝、聽裝、鋁箔袋裝、禮品組合裝四大類。
婺綠婺綠
婺綠公司本著“婺綠品質,健康人生”的經營理念和“以茶會友,以質取勝,以人為本,以誠待客”的經營方針,以生產為基礎,以質量為生命,以銷售為龍頭,行銷網路覆蓋華東、華北、華中等各大中城市,經營業績一年一個台階。公司下設行政辦公室、計畫財務室、生產技術部、市場行銷部、企業發展部、綠茶科研中心、綠茶文化研究中心、名優茶加工廠、包裝部、溪頭有機示範茶場等,擁有員工100多人,其中大中專以上學歷者占50%,中高級職稱技術人員占15%,婺綠公司正以其獨厚的優勢不斷吸納高素質的經營管理人才。公司願與社會各界精誠合作,共求發展,通過市場導向,文化傳播,整合行銷,連鎖經營,實現“婺綠”品牌的“多元化、精細化、綠色化、國際化”的發展戰略,逐步把“婺綠”發展成為“金”字招牌,成為中國綠色食品品牌和世界品牌,為促進中國綠色食品的發展和人類的健康做出積極的貢獻。

相關資料

婺綠婺綠
贛、皖、浙交界處,有一塊綠色的翡翠,那小橋流水邊的徽派古建築,那綠樹掩映中的炊煙人家,那滿目濃郁且無邊的青翠,為這個地方獲得了“最後的香格里拉”、“中國最美的鄉村”的美譽。這個地方就叫婺源。而在婺源,比“最後的香格里拉”的名聲更響的,是“婺綠”。你只要一進入婺源地界,就可看見那環繞著一座座高山上呈梯田狀的茶林茶園,把高山低丘裝點成了一隻只“青螺”。婺源綠茶歷史悠久、遐邇聞名、品質優良。中國茶聖陸羽在《茶經》中,就有著“歙州茶生婺源山谷”的記載。婺源茶曾是何等的榮耀:“宋稱絕品”,“明清入貢”;1915年,“協和昌”珠蘭精茶,榮獲國際“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婺綠”有著古老而輝煌的歷史,“婺綠”養育著婺源人民。“婺綠”曾是婺源這個山區邊界縣的經濟支柱產業,1976年,婺源第一個成為江西省年產茶5萬噸的縣,跨入了中國茶葉基地縣行列。1994年,年產茶達12.23萬擔,茶園面積16.7萬畝,茶葉提供的稅收總額近千萬元。當時,“婺綠”的茶業總產值達5000萬元,占全縣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強。婺源成為名震四方的茶鄉。

然而到了1996年,茶鄉的人們一覺醒來,發現“過去的舊船票”已不能登上“今天的新客船”了。原來,以前國家是採取統購包銷政策,婺源茶葉“皇帝女兒不愁嫁”,專供出口。隨著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婺源茶葉生產開始跌入低谷,市場萎縮,價位下降。人們形容當時的婺源,是“茶葉兩頭尖,三年兩頭要發顛”,感到暈頭轉向。市場經濟就是這樣無情:今天是消費者的王子,明天或許就淪為了消費者的乞丐。婺源人“在眼淚中終於明白”:要立即更新觀念,投身市場,開拓進取,為“婺綠”爭得生存之地,重續“婺綠”昔日的輝煌。

婺綠婺綠
怎么來再續“婺綠”的輝煌?靠什麼來重振“婺綠”的雄風?婺源人痛定思痛:統購包銷造成的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婺源茶葉沒有自己的品牌、名牌,沒有自己的行銷隊伍、沒有外貿出口權……也就是從發展有機茶開始,婺源茶業開始步履艱難地走出低谷,婺源綠茶開始有了自己叫得響的品牌。經過幾年的努力,“大鄣山”這個響噹噹的牌子,成了“婺綠”中的佼佼者。“婺源茗眉”、“天香雲翠”、“靈岩劍峰”、“清明丫玉”等品牌也在全省叫響。目前,婺源茶葉品牌已發展到20多個,11個品種獲省級名優稱號。品牌帶來了生機,品牌帶來了自信,品牌帶來了效益,品牌讓婺源茶業煥發青春。到2003年底,全縣共有7個茶產品在國外獲有機、綠色食品認證書,成為全國第一個擁有兩個AA級證書和5個有機茶產品認證的茶葉生產大縣。
婺綠婺綠
再續“婺綠”昔日的輝煌,這是每一個婺源人迫切的願望,這是每一個婺源茶農發自內心的呼喊。現在,婺源人在市場上略有小勝,使得婺源成為國家級茶葉標準化示範縣、中國綠茶外銷出口基地、中國生態農業建設先進縣、中國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達標縣。然而市場經濟可謂是風雲變幻、奇異詭譎的啊!稍不留神,就會功虧一簣。縣委書記鄧少華說,茶葉生產,曾經有過占婺源全縣財政收入三分之一強的輝煌,而現在在財政總收入中所占的份額還不值得一提。如今縣裡提出的口號是“以葉興業”,也就是要重現昔日“婺綠”的輝煌,使其成為縣裡的支柱產業。縣長余接成認為,不應該把“婺綠”這個名稱,僅僅當成是一個茶葉產地的產品的統稱。要不斷發掘“婺綠”兩個字的歷史和文化內涵,作為婺源茶葉最大的品牌來經營。看來,揚威“婺綠”,是一場持久戰、智力戰。婺源人,可要百尺竿頭再進一步,出精兵,使絕招,走奇路,讓“婺綠”香溢世界!

中國茶文化

蒙頂茶產於四川蒙山。蒙山跨名山、雅安兩縣,山勢巍峨,峰巒挺秀,絕壑飛瀑,重雲積霧,景色與峨眉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