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經歷
喬榛,1965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同年入上海電影製片廠任演員。
1975年任上海電影譯製廠演員、導演。1984至1986年任該廠廠長。
演藝經歷
曾擔任《魂斷藍橋》 、《葉塞尼婭》、《美人計》、《生死戀》、《紅衣主教》、《寅次郎的故事》、《安娜·卡列尼娜》等二百餘部譯製片的主要配音演員,並任《坎貝爾王國》、《羅賓漢》、《湖畔奏鳴曲》、《三十九級台階》等十餘部譯製片導演。
解說作品有《造手大師——記於仲嘉教授從醫五十周年》 (1995),《資源再生》 (1988),《長江三峽水利工程》 (1988),《夜上海》 (1999) ,《中華文明 》(1999)其中《追捕》、《苔絲》、《國家利益》分別獲1979年、1982年、1983年文化部優秀外國譯製片獎。
1980年後曾主演《珊瑚島上的死光》、《R4之謎》等故事片。
主要作品
配音作品
作品 | |||
偷天陷阱 | 廊橋遺夢 | 真實謊言 | 美人計畫 |
愛德華大夫 | 魂斷藍橋 | 生死戀 | 寅次狼故事 |
特警護送 | 義大利版-獅子王 | 天書奇譚 | 紅衣主教 |
蘇祿國王與中國皇帝 | 斯巴達克斯 | 溫莎行動計畫 | 陽光下的罪惡 |
天外來客 | 加里森敢死隊 | 虎口脫險 | 尼羅河上的慘案 |
謎中謎 | 碟中諜2 | 怪物史瑞克 | 精靈鼠小弟 |
尖峰時刻 | 哈利.波特與密室 | 角鬥士 | 紅菱艷 |
哈利.波特與火焰杯 | 蜘蛛俠2 | 王國的光榮 | 開往克列沃列車 |
螃蟹;鐵面人;走向深淵 | 馴馬莫蘭特 | 政權真理 | 哈利.波特與鳳凰社 |
朗誦作品
序號 | 作品 | 作者 | 國別 | 朗誦者 |
1 | 《當你年老時》 | 葉芝 | 愛爾蘭 | 喬榛 |
2 | 《心愿》 | 雪尼埃 | 法國 | |
3 | 《印度小夜曲》 | 雪萊 | 英國 | |
4 | 《我願意激流》 | 裴多菲 | 匈牙利 | |
5 | 《最後的一天》 | 徐志摩 | 中國 | |
6 | 《致凱恩》 | 普希金 | 俄國 | |
7 | 《夜》 | 普希金 | 俄國 | |
8 | 《雅典的少女》 | 拜倫 | 英國 | |
9 | 《給燕尼》 | 馬克思 | 德國 | |
10 | 《我把唇兒》 | 雨果 | 法國 | |
11 | 《好的故事 | 魯迅 | 中國 | 丁建華 喬榛 |
12 | 《磨房的輪子》 | 雅各布 | 法國 | |
13 | 《獻給妻子》 | 黃永玉 | 中國 | |
14 | 《幸福的渴望》 | 歌德 | 德國 | 丁建華 喬榛 |
15 | 《會唱歌的鳶尾花》 | 舒婷 | 中國 | 丁建華 喬榛 |
16 | 《四月的 紀念》 | 趙軍 王群 | 中國 | |
17 | 長恨歌 | 白居易 | 唐朝 | |
18 | 請在說一遍我愛你 | 伊莉莎白.勃郎寧 | 英國 | |
19 | 浪花與君 | 佚名 | 丁建華 喬榛 | |
20 | 《蜀道難》 | 李白 | 唐朝 | |
21 | 《簡愛 經典配音》 | 丁建華 喬榛 | ||
22 | 南昌郊外的小道 | 韓靜霆 | 丁建華 喬榛 | |
23 | 不要這樣盈盈相看 | 戴望舒 | ||
24 | 雨巷 | 戴望舒 | ||
25 | 雷鋒之歌 | 賀敬之 | 喬榛 丁建華 | |
26 | 水調歌頭.游泳 | 毛澤東 | ||
27 | 我的 戀人;在 天晴了的時候 | 西克 | ||
28 | 老人與海,音視頻作品 | 海明威 | 丁建華 喬榛 |
社會活動
2009年5月4日,國家大劇院舉辦‘紅色箴言’大型詩歌朗誦會,喬榛應邀參加。
人物評價
喬榛在配起各種類型的人物來,也確實是聲形合一,駕輕就熟。然而喬榛的聲音也有另一面,他配的《斯巴達克斯》中的克拉蘇就較好地體現出了他的聲音中的另一面,一種收斂後的霸氣,而在《寅次郎的故事》中為寅次郎的配音,憨厚而富於喜感,顯示出了他在駕馭喜劇人物方面的能力。而在《廓橋遺夢》的表現,則說明喬榛的聲音與感情的結合已經進入一個全新的境界……
他的聲音總是與一些英俊正直的角色結合在一起。而在配起種類型的人物來,也確實是聲形合一,駕輕就熟。然而喬榛的聲音也有另一面。喬榛配的《斯巴達克斯》中的克拉蘇就較好地體現出了他的聲音中的另一面,一種收斂後的霸氣,而在《寅次郎的故事》系中為寅次郎的配音,憨厚而富於喜感,顯示出了他在駕馭喜劇人物方面的能力。這一人物的成功,使得後來由長影譯製的另一部《寅次郎故事》相形見絀。而在《廓橋遺夢》的表現,則說明喬榛的聲音與感情的結合已經進入一個全新的境界。 2009年5月,喬榛因為患腦阻造成半邊臉部面癱,一度不能說話,經上海第六人民醫院救治後病情已有好轉,7月下旬轉到杭州康復治療。2012年1月29日,喬榛出席可凡傾聽節目接受主持人曹可凡的採訪,並和丁建華老師共同朗誦詩歌,完全恢復往日的風采。
上海譯製廠的配音藝術家們
譯製片是一代人心目中永恆的回憶。作為外國電影和外國文化在中國的傳播者,配音藝術家們和上海譯製片廠一起,經歷了命運的跌宕起伏,見證了中國譯製片的60年變遷。 |
邱岳峰 | 蘇秀 | 姚念貽 | 趙慎之 | 張同凝 | 畢克 | 尚華 | 楊文元 | 周翰 | 富潤生 | 戴學廬 | 程引 | 李梓 | 於鼎 | 胡慶漢 | 伍經緯 | 孫渝峰 | 陸英華 |潘我源 | 陳松筠 | 張捷[配音演員] | 束荑 | 聞兆煃 | 溫健 | 潘康 | 鄒華 | 衛禹平 | 楊成純 | 嚴崇德 | 劉廣寧 | 孫道臨 | 程之 | 陳述 | 韓非[配音演員] | 仲星火 | 張瑞芳 | 秦怡 | 吳文倫 | 舒繡文 | 上官雲珠 | 李緯 | 張伐 | 保琪 | 李農 | 林彬[配音演員] | 溫錫瑩 | 高博[電影演員] | 宏霞 | 朱莎 | 張欣[配音演員] | 沈磊[配音演員] | 崔超明 | 中叔皇 | 蓋文源 | 喬榛 | 丁建華 | 王建新 | 曹雷 | 翁振新 | 施融 | 程曉樺 | 孫麗華 | 楊曉[配音演員] | 程玉珠 | 沈曉謙 | 姜玉玲 | 狄菲菲 | 劉風 | 任偉 | 王瑋 | 胡平智 | 王肖兵 | 詹佳 | 翟巍 | 吳磊[配音演員] | 黃鶯 | 金鋒 | 桂楠 | 錢悅 | 王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