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帝國

阿拉伯帝國

阿拉伯帝國(632年—1258年)是阿拉伯半島上的阿拉伯人於中世紀創建的一系列伊斯蘭封建王朝。帝國形成之後,作為先知繼承者的哈里發們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並滿足阿拉伯人對商路和土地的要求,掀起了長達一百多年的擴張運動。在鷹旗旗幟下,沙漠中的遊牧民族開始征服世界的行動。阿拉伯人以驚人的速度崛起於拜占庭和波斯的南部邊疆。他們前進,他們作戰,他們征服,他通過血與火建立了一個地跨亞、歐、非三洲的舉世無匹的龐大帝國。鼎盛時期領土達到1339萬平方公里。帝國存在了600多年,主要有神權共和時期和倭馬亞王朝、阿拔斯王朝兩個世襲王朝。帝國最強盛的時候,疆域東起印度河和中國邊境,西至大西洋沿岸,北達裏海,南接阿拉伯海,是繼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和拜占庭帝國之後又一個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阿拉伯帝國的興起改變了周邊許多民族的發展進程,在中世紀的歷史上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基本信息

簡介

阿拉伯帝國
阿拉伯帝國(632年—1258年)是阿拉伯半島上的阿拉伯人於中世紀創建的一系列伊斯蘭封建王朝。唐代以來的中國史書,如《經行記》、 《舊唐書》 、《新唐書》、 《宋史》 、 《遼史》 等,均稱之為大食國(波斯語Tazi或Taziks的譯音),而 西歐則習慣將其稱作薩拉森帝國(在拉丁文中意指"東方人們的帝國")。帝國存在了600多年,主要有神權共和時期和倭馬亞王朝、阿拔斯王朝兩個世襲王朝。帝國最強盛的時候,疆域東起印度河和中國邊境,西至大西洋沿岸,北達裏海,南接阿拉伯海,是繼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和拜占庭帝國之後又一個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阿拉伯帝國的興起改變了周邊許多民族的發展進程,在中世紀的歷史上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阿拉伯帝國 阿拉伯帝國

阿拉伯帝國

歷史

帝國的建立
阿拉伯對外擴張戰爭發生於:公元7世紀——8世紀)
阿拉伯民族是源於阿拉伯半島沙漠和半沙漠地帶的遊牧民族,不論是根據猶太教的《聖經》和伊斯蘭教的《古蘭經》中的記載,都認為他們和猶太人有血緣關係,語言分類中也同屬於閃含語系。原來都是一些分散在阿拉伯半島中的以家族為基礎的部落。
從6世紀後半葉開始,由於 埃及的混亂以及拜占廷和波斯之間的連年戰爭,使得原先的波斯灣-紅海-尼羅河的商路無法通行,商人們改走更為安全的,通過阿拉伯半島的陸路。地處商路中段,東到波斯灣,西至紅海,北往敘利亞,南通葉門的交通樞紐,麥加因此而變得繁榮起來。
公元610年, 穆罕默德開始在麥加傳播伊斯蘭教。隨著傳教逐漸公開,伊斯蘭教徒開始增加,一些商業貴族家族成員也加入進來,並引起以倭馬亞家族為核心的麥加統治集團的關注。為了自身的統治利益,倭馬亞等貴族開始對穆罕默德進行迫害。622年,穆罕默德被迫出走,遷往雅特里布城。雅特里布因穆罕默德的到來而改名為麥地那•納比,意為“先知之城”,簡稱麥地那。
阿拉伯帝國
到麥地那後,穆罕默德成功地調解了該城原有部落間的爭端,建立了威望。他開始將自己的主張付諸社會實踐,以麥加的穆斯林遷士和麥地那輔士為基本力量,組建起穆斯林公社烏馬,並制定憲章,作為處理內部和外部事物的準則。
唐帝國與阿拉伯帝國在中亞地區的爭奪
為了鞏固新生政權, 穆罕默德指揮烏馬公社,以戰爭籌集財富和武器。624年,他發起了伯德爾戰役,以少勝多,襲擊了麥加倭馬亞家族的一支武裝商隊。這不僅給倭馬亞家族以沉重打擊,而且也被穆斯林們視為是安拉神佑的結果,大大提高了穆罕默德的威望,擴大了 伊斯蘭教的影響。此後數年間,穆罕默德先後兩度與麥加軍隊交鋒。627年,穆罕默德以堅守之策,挫敗麥加萬人大軍對麥地那城的圍攻,解除了新興政權面臨的軍事威脅。此後,麥地那軍隊愈戰愈強,屢戰屢勝,迅速兼併周圍部落。與此同時,穆罕默德還派遣使者,遊說半島各個部落,擴大伊斯蘭教的影響,使麥地那國家成為當時阿拉伯半島上最強大的政治、宗教和軍事力量。
630年初,權勢日漸鞏固的穆罕默德率萬人大軍兵臨麥加城下,雙方締結《侯德比耶和約》。麥加接受伊斯蘭教,而麥加貴族在宗教上的優越地位也得以保持。隨後,阿拉伯半島遠近的各個部落紛紛遣派使者往麥地那表示歸順,少數不服從者遭到鎮壓。自此,阿拉伯半島上的各部落民眾開始以伊斯蘭教為核心建立一個統一的阿拉伯國家。
神權共和時期(632年——661年)
最後一位“純潔的哈里發”阿里•伊本•艾比•塔里卜的陵墓位於伊拉克納傑夫的阿里清真寺
阿拉伯帝國
632年6月8日,穆罕默德在麥地那病逝。穆罕默德生前沒有指定繼承人,部落酋長們認為,他們對穆罕默德的服從,已經隨著先知的去世而告終結。於是,各部落停止進貢,各行其是。這一變故在伊斯蘭教曆史上視作“叛教”,引起了一系列有計畫的戰爭。為了讓貝都因人繼續效忠於麥地那,最後經各派協商,同意由穆罕默德的岳父阿布•伯克爾出任先知在世間的代表,稱為哈里發(khalīfatRasūlAllah,意為真主使者的繼承人)。正是在他的領導下,叛教的部落重新回到了信徒的行列,阿拉伯半島恢復了統一,阿拉伯人開始了最早的對外擴張。
634年,奧馬爾一世(634—644年在位)當選第二任哈里發,自稱為“真主使者的繼承人的繼承人”,從此開始擔任了穆斯林軍隊的總司令。他首先率領貝都因軍隊進入敘利亞,擊敗拜占廷,636年攻陷大馬士革,兩年後進軍耶路撒冷地區;繼而分兵東西兩路,展開全面進攻。東線接連攻破波斯軍隊防線,占領了伊拉克和伊朗大部地區;西線連敗拜占廷,占領巴勒斯坦和埃及。
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在位時, 帝國擴張戰爭更是勢不可擋。東線阿拉伯軍隊乘勝追擊戰敗的波斯薩珊王朝,進軍呼羅珊。651年,薩珊王朝滅亡,阿拉伯帝國奪得呼羅珊、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等地。帝國西線大軍則攻入北非利比亞的昔蘭尼加。
656年的阿拉伯帝國領土
正當對外擴張戰爭勢如破竹時,帝國內部發生分裂。以阿里•伊本•艾比•塔里卜為首的哈希姆家族對出身於倭馬亞家族的奧斯曼出任哈里發的合法性提出質疑,並組建起什葉派,與奧斯曼所奉行的遜尼派相對立。穆斯林內部紛爭由此開端。656年,奧斯曼被刺,阿里繼任哈里發。但以敘利亞總督穆阿維葉為首的倭馬亞家族拒不承認阿里政權。雙方數次火併,未分勝負,僵持不下。不久,什葉派內部又出現分裂,部分對阿里不滿的下層穆斯林組建了一個軍事民主派——哈瓦立及派。661年,該派刺殺阿里,神權共和時代結束。
最初的四大哈里發由穆斯林公社選舉產生,歷史上將這4位哈里發統治時期稱之為神權共和時期,又稱四大哈里發時期。阿拉伯史學家把神權共和時期的四位哈里發叫做“拉什頓”(al-Rāshidūn正統派)。這一時期,帝國版圖迅速擴張,為阿拉伯帝國奠定了基礎。
在此期間,歷任哈里發利用北方拜占庭、波斯兩大帝國長期爭戰的有利時機,以及新的伊斯蘭教信仰帶來的團結和力量,和他們自身充分的沙漠作戰經驗(特別是利用“沙漠之舟”駱駝,而不是像北部的鄰居那樣騎馬作戰),以“聖戰”為名進行大規模的武力擴張。
倭馬亞王朝時期(661年——750年)
公元661年,倭馬亞家族的敘利亞總督穆阿維葉即位哈里發,以大馬士革為首都,建立了倭馬亞王朝。他將哈里發改為世襲,實際上成為了帝國的君主。阿拉伯社會開始進入鼎盛時代。阿拉伯語成為帝國的官方語言,政府檔案必須用阿拉伯語書寫。
阿拉伯帝國
倭馬亞王朝時代是 阿拉伯人軍事擴張的第二個高峰期。8世紀初,倭馬亞王朝的政權鞏固以後,阿拉伯人開始發動大規模的對外戰爭。在東線、阿拉伯軍隊侵入中亞,占領喀布爾、布哈拉、撒馬爾罕和花拉子模等廣大地區,直至帕米爾高原,與中國唐朝相對峙。另一支東線軍隊攻入南亞次大陸的北端,占領信德一帶。在北線,倭馬亞王朝曾3次發兵,圍攻拜占廷首都君士坦丁堡。西線的進攻最為猛烈,不僅占領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直到摩洛哥的馬格里布地區,還以皈依 伊斯蘭教的北非土著柏柏爾人為主力,於711年跨過直布羅陀海峽,攻入西歐的伊比利亞半島。消滅西哥特王國後,阿拉伯人翻越庇里牛斯山脈,攻入西歐法蘭克王國。732年,阿拉伯人在普瓦提埃戰役中失利,停止向西歐內陸的進攻。不過,他們在義大利和法國的地中海沿岸仍頻頻得手。到了8世紀中葉的倭馬亞王朝後期,阿拉伯帝國的版圖西臨大西洋,東至印度河,成為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龐大封建軍事帝國。
阿拉伯人殘暴的征服統治,導致眾多被征服民族的怨恨不斷加劇。同時,遜尼派、什葉派及其它派別的教派爭鬥日趨激烈,並逐漸與階級、民族矛盾聯結在一起。帝國不僅未能徹底把什葉派鎮壓下去,反而又出現了一個由先知叔父阿拔斯的後裔為主的阿拔斯派。各種反抗力量在720年後開始逐漸匯合。
阿拔斯王朝時期(750年——1258年)
747年,阿拔斯的後裔阿布•阿拔斯利用波斯籍釋奴艾卜•穆斯林在呼羅珊的力量,聯合什葉派穆斯林,於750年(一說752年)推翻了倭馬亞王朝的統治,建立了阿拔斯王朝。阿拔斯王朝旗幟多為黑色,故中國史書稱該王朝為黑衣大食。
阿拔斯王朝建立之初,大肆捕殺倭馬亞餘黨,殺害了艾卜•穆斯林,並殘酷地鎮壓了呼羅珊人民起義。
哈里發曼蘇爾執政時,以伊拉克為中心,在底格里斯河畔建設了新都巴格達,於762年遷都至此。該城宏偉壯觀,人口眾多,商貿繁盛,是與當時的長安、君士坦丁堡齊名的國際性大都市。阿拔斯王朝建立後最初的近100年,特別是哈倫•拉西德和麥蒙執政時期,是阿拉伯帝國的極盛時代。
公元8——9世紀時,帝國政治較為穩定,生產力發展較快,經濟和貿易繁榮,成為 帝國的鼎盛時期。此間,帝國的科學文化也獲得許多重要成就,對東西方文化交流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但是,為了維持國家的運轉,帝國一直不斷加強對農民、手工業者和奴隸的殘酷剝削,致使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處於不斷激化之中,人民起義、教派鬥爭此起彼伏。早在阿拔斯王朝創建之初,倭馬亞家族的後裔就在歐洲伊比利亞半島割據獨立,建立後倭馬亞王朝(756年—1236年),由於服色尚白,中國史書稱為“白衣大食”,與阿拔斯王朝分庭抗禮。788年,北非摩洛哥又出現了什葉派的易德里王朝。
進入9世紀之後,人民起義遍及帝國全境,其中聲勢最為浩大的有巴貝克起義、黑奴起義和卡爾馬特起義。阿拔斯王朝因此國勢日衰。同時,9世紀中葉以後,突厥人逐漸取得權勢。突厥將領掌握軍權,任意廢立甚至殺害哈里發。哈里發完全成為他們手中的傀儡。
帝國內部經濟基礎的差異和由軍事封土製造成的強大地方勢力,促使割據局面的形成。各地總督和軍事統帥因封土製的推行而逐漸獲得的強大的經濟基礎和軍事力量,對阿拔斯王朝統治構成了嚴重威脅。東西各地幾十位總督、軍事統帥皆乘機自立,相互攻伐征戰,並力圖染指中央政權。800年,大將伊本•艾格萊卜在獲得突尼西亞封土之後,當年便建立艾格萊卜王朝(822年—875年)。868年,埃及總督阿哈默德•圖倫宣布獨立,建立圖倫王朝(868年—905年)。東方各省繼塔希爾王朝之後,又相繼出現了撒法利王朝(867年—903年)、薩曼王朝(874年—999年)。909年,什葉派穆斯林在突尼西亞建立法蒂瑪王朝(或哥疾寧王朝),先後征服阿爾及利亞、敘利亞、埃及、撒丁島,973年遷都開羅,由於服色尚綠,中國史書稱為綠衣大食。890年,由阿布•阿杜拉創立的卡爾馬特教派在哈馬丹•卡爾馬特領導下於伊拉克南部庫法地區舉行起義,勢力迅速擴及波斯、中亞一帶,並於899年在波斯灣西岸的巴林建立了卡爾馬特國家,先後延續200餘年。
此外,阿拉伯人在北非西部建立了伊德里斯王朝;摩蘇爾和阿勒頗建立了哈姆丹尼王朝;波斯人和突厥人在波斯、中亞和小亞細亞等地建立了薩曼王朝、伽色尼王朝、布韋希王朝、塞爾柱帝國;在埃及、敘利亞和葉門也建立了阿尤布王朝。大小王國在這一時期忽生忽滅。
阿拉伯帝國
10世紀以後,帝國四分五裂,實際統治區域僅限於巴格達及其周圍地區,名存實亡。各地封建主擁兵割據,獨霸一方。1055年,塞爾柱突厥人攻陷巴格達,解除了哈里發的政治權力,僅保有宗教首領的地位。

勢力擴張

擴張簡介

阿拉伯(Arab)帝國形成之後,作為先知繼承者的哈里發們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並滿足阿拉伯人對商路和土地的要求,掀起了長達一百多年的擴張運動。在鷹旗旗幟下,沙漠中的遊牧民族開始征服世界的行動。阿拉伯人以驚人的速度崛起於拜占庭和波斯的南部邊疆。他們前進,他們作戰,他們征服,他通過血與火建立了一個地跨亞、歐、非三洲的舉世無匹的龐大帝國。鼎盛時期領土達到1339萬平方公里。

正統哈里發的擴張

鎮壓了內部反對勢力後,第一任哈里發伯克爾隨即向敘利亞方面發動了擴張戰爭。巨大勝利的強烈刺激下,第二任哈里發歐麥爾歐麥爾發動了阿拉伯歷史上空前的大征服運動。635年,哈里發的軍隊同時對拜占庭和波斯帝國展開了進攻。被稱作“安拉之劍”的哈立德·伊本·韋立德將軍,率領阿拉伯人迅速通過人跡罕至的敘利亞沙漠,在雅穆克河畔一舉殲滅了拜占庭5萬大軍,占領了敘利亞首府大馬士革。哈里發軍隊的接連勝利,迫使被圍困兩年的耶路撒冷於638年請降歸順。面對阿拉伯人猛烈的攻擊,拜占庭帝國的皇帝悲哀說道:“敘利亞,如此美好的錦繡河山,還是歸於敵人了!”
占領敘利亞後,4萬阿拉伯鐵騎乘勝揮師東進。637年,哈里發的軍隊占領了伊拉克,並向波斯腹地不斷推進,最終於642年徹底擊敗了波斯軍隊,征服了已有四千多年歷史的波斯帝國。與此同時,西征大軍也捷報頻傳。640年阿拉伯人攻入埃及,在科普特人的支持下獲得了一個接一個的勝利。642年,哈里發成為亞歷山大的主人,整個埃及納入阿拉伯帝國的版圖。
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Osman,574-656)繼續進行擴張戰爭,在他的統治時期,阿拉伯帝國的鐵騎先後征服亞洲的呼羅珊、亞美尼亞、亞塞拜然以及非洲的利比亞等地區。為了進一步控制地中海,奧斯曼徵集小亞細亞沿岸居民,建立了一支強大的海軍。

倭馬亞王朝的擴張

在東方,阿拉伯人於664年占領阿富汗地區,然後分作兩路,北路軍侵入中亞,一路所向披靡,直到在帕米爾(Pamir)遇到中國軍隊才停下腳步。南路軍攻入印度河)流域,征服了印度次大陸西北部的大小邦國。在北方,阿拉伯帝國的兵鋒三次指向君士坦丁堡,由於拜占庭帝國的頑強抵抗,阿拉伯人遭遇了慘重的失敗,哈里發征服拜占庭的野心終究未能實現。在西方,阿拉伯人消滅了拜占庭帝國在非洲北部最後的駐軍,占領從突尼西亞(Tunisia)直到摩洛哥的廣袤土地。阿拉伯帝國使非洲的柏柏爾人歸依了伊斯蘭教,並以他們為主力組成軍隊,跨越直布羅陀海峽進攻西班牙,征服了西哥特王國。732年,哈里發的軍隊穿越庇里牛斯山(Pyrenees),進攻法蘭克王國,在普瓦提埃附近被法蘭克人擊敗。至此,阿拉伯帝國的大規模征服運動終於落下帷幕。[1]

阿拔斯王朝的擴張

公元750年,阿拉伯人占領坦尚尼亞的桑格幾布群島。公元751年,阿拉伯帝國軍隊與唐朝軍隊在中亞城市怛羅斯交戰,結果唐朝戰敗,造紙術由此西傳。

阿拉伯帝國的擴張成果

阿拉伯帝國的擴張,在很大程度上是阿拉伯國家而不是伊斯蘭教的擴張。在被征服地區,非伊斯蘭教徒並沒有被強迫改變信仰。事實上,阿拉伯統治者往往並不鼓勵被征服地區的人民改信伊斯蘭教,因為阿拉伯帝國向非伊斯蘭教徒徵收的賦稅,要比向 穆斯林徵收的高,如果人民大量皈依伊斯蘭教,則意味著阿拉伯帝國的財政收入將大大降低。
經過78年的擴張(634——712年)為高潮時期, 阿拉伯帝國的結構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不再是阿拉伯部落聯盟的酋長,而是一位東方的神權君主。建立在官僚體系和常備軍的基礎之上。在阿拉伯帝國的統治下,廣袤疆域內各個迥然不同的古典文明逐漸融合,最終於幾個世紀後形成了全新的阿拉伯文明。舉世聞名的新月沃地是阿拉伯文明的肇興地;也是伊斯蘭世界的中心。作為阿拉伯帝國的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伍麥葉王朝歷位哈里發曾從此發布敕令。指揮亞歐非三洲的運作。以後的阿拔斯哈里發則遷都於巴格達。
阿拉伯人征服擴張的主要貢獻在於:通過宗教將鬆散的部落文化聯合起來,並通過征戰使各個地區的文化得以傳播、交流。

阿拉伯帝國政治

除保持伊斯蘭教神權統治原則外,阿拉伯帝國吸收以巴比倫波斯文明國度的制度,形成一種伊斯蘭世界所特有的、政教合一的君主專制政體。
阿拉伯帝國的繼承制度既不同於中國的宗法制,也不同於西方的長子繼承制或是被某些地方所採用的幼子繼承制。穆罕默德生前並未規定伊斯蘭政權首腦的產生方式,但傾向於選舉制。阿拉伯帝國的最初四任哈里發也都是經統治集團選舉產生的。但穆阿維葉利用其權勢,立己子為繼承人,從此建立倭馬亞王朝,開始了哈里發世襲制。然而這種世襲制的繼承人並沒有固定為前任哈里發的長子或其他親屬,在《古蘭經》和“聖訓”中也沒有根據。所以強有力的王子很容易找到理由,與其父輩所立的王儲爭奪哈里發寶座。
除保持伊斯蘭教神權統治原則外,阿拉伯帝國大量吸收以拜占廷帝國為主的其它文明國度的制度,形成一種伊斯蘭世界所特有的、政教合一的君主專制政體。
阿拉伯帝國 阿拉伯帝國

元首:哈里發
中央官制
軍政官員、稅收官員、宗教官員
地方官制
地方官制—五大行政區:總督(軍政官員)、稅務官、法官(專司穆斯林案件。非穆斯林由各自宗教領袖負責)。

帝國的滅亡

塞爾柱突厥 的到來,使阿拉伯帝國一度出現中興局面。當時,雖然 帝國名義上的統治者還是哈里發,但是實權已經旁落到了塞爾柱突厥的“蘇丹”手中。塞爾柱當權者十分尊重阿拉伯帝國的傳統,基本承襲了帝國以往的各種封建典章制度。帝國又暫時恢復了統一局面。
但是,各種社會矛盾仍然存在,人民反抗繼續發展,各種教派紛爭愈發殘酷。11世紀末,什葉派主要派別亦思馬因派(即七伊瑪目派)中出現了一個極端恐怖的阿薩辛派,它以波斯西部的阿拉穆特山區為根據地,在神秘的山中老人(山地謝赫)霍山(哈桑•本•薩巴赫)統率下專門從事暗殺哈里發、蘇丹及達官貴人的活動。
此外,軍事封土製再次顯示出對統一政權的侵蝕作用。11、12世紀之交,阿拉伯帝國又被那些手握重兵、擁有大片地產和稅收大權的封疆大吏分裂成10餘個封建小邦。
紊亂的政局,為 西歐封建主和基督教會向東方擴張提供了有利的契機。11世紀開始的十字軍東征多次侵蝕阿拉伯帝國的疆域,聖城耶路撒冷多次被占領。
12世紀末年,中亞新興的花剌子模王朝取代塞爾柱人,控制了哈里發,但諸邦分立的局面,未有大的改觀。
13世紀初,蒙古帝國開始興起,第一次蒙古西征就消滅了花剌子模。13世紀中葉,蒙古鐵騎沖入西亞大地。1252年,成吉思汗之孫旭烈兀奉其兄蒙哥汗之命西征。他率領蒙古軍隊橫掃波斯、美索不達米亞和敘利亞,並於1258年攻陷帝國首都巴格達,1260年攻占敘利亞首府大馬士革。據說,除少數技藝高超的工匠外,巴格達全城居民都被屠殺,被屠殺人數約為9萬人(《多桑蒙古史》中記載為80萬人)。為了不讓皇族的鮮血玷污戰刀,哈里發裹在地毯里被戰馬踩死。阿拉伯帝國終於滅亡。

經濟和貿易

出產

富饒的兩河流域為帝國提供了充裕的產品,主要作物包括小麥、大麥、稻米、椰棗和橄欖。在阿撥斯王朝期間,耕地面積和產量由於灌溉工程的發展而得以大幅增加。
此外,各省還提供了豐富的礦產資源:來自努比亞的黃金、興都庫什山脈的白銀、伊斯法罕的銅以及中亞和西西里島的鐵,還有帝國境內豐富的寶石蘊藏。
在工業方面,各地出產製造的亞麻布、棉、絨毯、陶器等製品(有時還有絲綢)既有利於本地消費,又有利於出口。阿拉伯人還從在751年怛羅斯戰役中俘虜的中國戰俘那裡學會了造紙術。

商貿

商業在 阿拉伯帝國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首都巴格達不僅是阿拉伯帝國的政治中心,也是商業碼頭。此外,巴斯拉、安條克、開羅、亞歷山大、凱魯萬、撒馬爾罕等城市也都是東西方中介貿易的重要商埠。
早在伊斯蘭教創立時期, 穆罕默德就認為,“商人是世界的信使和安拉在大地上的忠實奴僕”,並斷定忠實的穆斯林商人在復生日將“居於安拉寶座的蔭影之下”。《古蘭經》也明確規定鼓勵和保護商業是所有 穆斯林必備的義務和道德。隨著帝國的形成,商業貴族也成為上層統治階級的重要組成。文化傳統、地理位置、商人的社會地位和商業的巨大收益,使阿拉伯帝國出現了與當時東西方封建文明不盡相同的工商業繁榮局面。很多穆斯林商人活躍於亞歐非三大洲,從事以中介貿易為主的商業活動。阿拉伯商人的活動範圍從東南亞的蘇門答臘、馬來亞到南亞 印度,再到西南歐的西班牙、北非的摩洛哥,甚至北歐波羅的海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都有。當時,中國的廣州、泉州、揚州等地也聚居著大批穆斯林商人。 中國的絲綢、瓷器,印度和馬來群島的香料、礦物、染料、蔗糖,中亞的寶石,東非的象牙、金砂,北歐和羅斯的蜂蜜、黃蠟、毛皮和木材等都是阿拉伯商人經營的商品。
大規模的阿拉伯商業貿易,促進了亞歐非蘭大洲各個封建文明區域間的經濟文化交往,推動了中世紀印度洋區域和地中海區域海上貿易的繁榮與發展。

海運

阿拉伯人的海上航行在發展航海業、造船業和帆船駕駛技術方面起著重要作用,促進了航海所必需的地理知識和其它知識的積累。阿拉伯海員在長期的航行過程中,研究和詳細記述了印度洋上的季風,並且在航行中巧妙地利用了這種季風從而大大縮短了航行所需的時間。在古代阿拉伯的地理書籍中也記錄了大量的海洋地理資料。
13-15世紀, 阿拉伯人的航海技術得到了新的發展。十五世紀初,當中國明朝的航海家鄭和的船隊到達印度之後,鄭和雇用了阿拉伯導航來繼續前往東非的航行。一個世紀之後,卓越的阿拉伯航海世家的後代伊本•馬基德(自稱“怒海之獅”)以熟諳如何在紅海和 印度洋印度洋的驚濤駭浪中航行而聞名,後被阿拉伯海員奉為“保護神”。正是在他的指引下,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的船隊才順利渡過印度洋,開闢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這一時期,阿拉伯海船上的裝備也更加先進,從事遠洋航行船隻已擁有整套的航海儀器,如指南針、測岸標方位的等高儀、測太陽和星體高度的量角儀、水陀等,還繪製了標有岸上方位物坐標、水深和風向的海圖和對景圖。阿拉伯航海家的活動範圍也日益擴大。在西歐沿海,非洲的東岸、北岸和西北岸, 亞洲的南岸和東南海域,包括菲律賓和馬魯古群島,都留下了阿拉伯海員和商人們的足跡。

文化、藝術和宗教

12世紀時的古蘭經
穆罕默德和歷代哈里發都奉行較開明的文化政策,這使得以伊斯蘭教和阿拉伯語這兩個將不同民族融合在一起的紐帶為基礎的阿拉伯文化得以高度發展。

文學

文學是阿拉伯伊斯蘭文化中最具特色,也是 阿拉伯人自己最引以自豪的領域之一。早期阿拉伯文學題材多為諺語、詩歌、故事,語言簡潔明快、犀利、樸實,體現了阿拉伯人狂放而直爽的性格。帝國強盛的時代,文學作品以散文為主,文字優美,比喻的使用趨於上風。 《天方夜譚》 (或《一千零一夜》)在數百年時間中被不斷完善。它汲取了印度、希伯來、波斯、埃及、中國和阿拉伯民間文學的精粹,使其成為阿拉伯乃至世界文學中的明珠。
阿拉伯帝國
除了自身的文學成就以外,在整理、翻譯和改編古典著作方面,阿拉伯人也作出了卓越的貢獻。9世紀初,阿拔斯王朝的哈里發為給伊斯蘭神學尋找“理論支持”竭力鼓勵並組織對希臘古典哲學的大規模翻譯活動。“智慧之城”巴格達擁有一大批專門的翻譯人才。據說,翻譯的稿酬以與譯著重量相等的黃金來支付。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歐幾里德、托勒密、蓋倫、希波克拉底等大批 希臘人、 印度人和波斯人的哲學、科學和醫學名著的譯本經整理、注釋之後,相繼問世。這一人類翻譯史上的偉大工程,即使人類古典文明的輝煌成果在中世紀得以繼承,又為阿拉伯文化的發展奠定了較為堅實的基礎。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經歷了漫長黑暗的神權統治的中世紀,古希臘的著作在歐洲大都已經失傳。歐洲人是靠翻譯這些阿拉伯文的譯本才得以了解先人的思想,繼而開始他們的文藝復興的。
阿拉伯帝國 阿拉伯帝國

哲學

阿拉伯人認為,除神學外,哲學是了解世界的必備知識。在融合伊斯蘭教“天啟”與希臘“賢哲探求”精神的事業中,帝國湧現出一批哲學家。阿拉伯第一位哲學家金迪(801年——873年)、倡導原始精神的德拉比(870年——950年)、完成融合希臘哲學與伊斯蘭教神學的巨匠伊本•西拿(980年——1037年)和獨樹“雙重真理”學說的伊本•魯德(1126年——1198年)等,對中世紀和後來人類哲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歷史學

阿拉伯歷史學家多採用敘述的方式,除套用個人的判斷,對於不同的若干組資料加以抉擇,對於論據加以組織外,很少致力於史料的分析、批判、比較或推斷。
保存下來的最早的 阿拉伯語歷史作品最初的題材,是以前的傳奇以及環繞著先知穆罕默德的各種宗教傳說。第一部以宗教傳說為基礎的著作,是《天使傳》,(著者是伊本•易司哈格);接著而來的歷史著作,是記載穆斯林征戰的著作,叫做《武功紀》,(著者有穆薩•伊本•歐格伯,瓦基迪等)。後來較正規的歷史學家中,包括阿卜杜拉•伊本•穆斯林•伊本•古太白(著有《知識書,艾卜•哈尼法•艾哈邁德•迪奈韋里(著有《長篇記述》,葉耳孤比(著有《世界史摘要》),哈木宰•伊斯法哈尼等。
泰伯里和麥斯歐迪是公認最偉大的阿拉伯歷史學家,其成就是後人難以逾越的高峰。
泰伯里的名字是穆罕默德•伊本•哲利爾,號艾卜•哲耳法爾(838年—923年),寫下了兩部偉大的著作:《歷代先知和帝王史》,另一部是《古蘭經注》。
艾卜•哈桑•阿里•麥斯歐迪,被稱為阿拉伯的希羅多德,他是採用紀事本末體編寫歷史的第一個阿拉伯人。他把所蒐集到的資料編成三十冊的偉大著作,可惜保存到現在的,只有一部摘要:《黃金草原和珠璣寶藏》。在這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中,麥斯歐迪除研究正規的穆斯林的題目外,還用研究了印度、波斯、羅馬、猶太的歷史和宗教。麥斯歐迪還是一位博物學家,他把關於礦物、植物、動物之間的秩序的見解總結起來,寫成一本專論,叫做《提醒和監督》。

藝術

大馬士革的倭馬亞清真寺
阿拉伯世界對於藝術美有獨特的追求。由於 伊斯蘭教反對偶像崇拜,阿拉伯藝術作品中缺少對人物和動物造型的塑造。藝術家們的才思智慧都集中在書法藝術、幾何圖案和巧妙別致的構思中,具有明顯的抽象法和形式化的特徵。
阿拉伯藝術家的獨特構思在華美壯麗的清真寺建築的結構裝飾上集中地體現出來。高高的宣禮尖塔、大圓屋頂、半圓凹壁和馬蹄形拱門為基本特點的千萬座清真寺,形成了世界建築中的獨特風格。

教育

昆它布(國小校):接受六歲以上兒童學習,以《古蘭經》為核心,學習朗讀和書法;此外,加之阿拉伯語法、歷代先知的故事、初等算術原理和詩詞。女子可接受初級的宗教教育。國小教師的社會地位較低。
第一所著名的高等教育機關,是麥蒙於830年建立的智慧館。這是一個翻譯館,科學院和公共圖書館的綜合體。
尼采米亞大學,尼采木•木勒克在1065年創建的,是一所宗教大學,專門研究沙斐儀派的教律學和正統的艾什耳里派的教義學。《古蘭經》和古詩,是這所學校人文學的主要課程。
清真寺在教育體系中起到很大的作用,除了昆它布附屬於清真寺之外。其中有舉行聖訓學的課程,還有不少學者集會講授各種學科,所有穆斯林都可以自由進入清真寺聽講。清真寺還是圖書收藏所。

科學技術

天文

帝國的 天文學在宗教、生產和航海貿易的需求下得以高度發展。阿拉伯人在巴格達、大馬士革、開羅、科爾多瓦等地建有當時世界一流的天文台,並研製了相當精密的天文觀測儀器。以花剌子密、白塔尼和馬吉里等為代表的阿拉伯天文學家們所取得的成就,代表著當時人類天文學的最高水平。現代許多行星的命名和天文學術語都源自阿拉伯人。他們連續的天文觀測,為文藝復興時期的 歐洲天文學家提供了約900年的記錄資料。
阿拉伯帝國 阿拉伯帝國

伊本•白圖泰

地理

遼闊的 阿拉伯帝國還培養了一批地理學家。花剌子密所著的《地形志》、伊本•胡爾達茲貝的《各地知識的最佳分類》、雅各布布特的《地名辭典》等,都是後人認識當時中亞、西亞、北非等地理概貌的經典文獻。14世紀,伊本•白圖泰歷時30年,行程12萬公里,東到 中國、西至格拉納達、北達欽察汗國薩萊、南抵西非馬里的廣大區域內,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他留下了長篇遊記《在美好國家旅行者的歡樂》,同時具有很大的史學價值。

數學

阿拉伯人在數學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突出體現在對印度數字與零符號體系的改造與推廣,它不僅方便了阿拉伯人的日常生活,也導致了人類計算領域的一場革命。另外,來自花剌子模的波斯人花剌子密用印度數字(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稱的阿拉伯數字)編寫了《積分和方程計算法》一書,系統闡述了最早的三角函式表,並首次將代數理論發展成為獨立的學科。歐麥爾•海雅木和艾卜•瓦法在方程計算理論上也頗有造詣。
阿拉伯帝國

醫學

《論天花和麻疹》
相傳先知說學問有兩種:一是教義學,二是 醫學,可見 阿拉伯人對醫學的重視。伊斯蘭教的醫藥學以希臘醫藥學為基礎,但帝國地理上的擴展,使得穆斯林們獲得了更多新的疾病和新的藥物的相關知識。藥劑師和醫生要經過考試,才能營業。他們在古代的醫藥典籍中增加了水銀、丁香、肉桂、龍涎香、樟腦等藥物藥劑。當時阿拉伯商船曾將藥物大批運往義大利。15世紀初,中國明朝鄭和的船隊也在阿拉伯採購了大量的藥材,並交流醫學知識。直到17世紀以前,被歐洲人尊稱為“穆罕穆德•拉齊斯”的艾卜•伯克爾•穆罕默德•伊本•宰克里雅•拉齊(865年—925年)和“阿維森納”的艾布•阿里•海珊•伊本•西拿(980年—1037年)的醫學著作,一直被用作歐洲醫學院的教科書。
當時的經典醫學書籍有:
阿里•伊本•賽海勒•賴班•泰伯的《智慧的樂園》;
艾卜•伯克爾•穆罕默德•伊本•宰克里雅•拉齊的《曼蘇爾醫書》和《醫學集成》;
阿里•伊本•阿拔斯•麥朱西的《醫學全書》;
伊本•西那的《治療論》和《醫典》
阿里•伊本•伊薩的《眼科醫生手冊》。

化學

阿拉伯人在研究化學等自然科學中,採用客觀實驗的方法。這是當時一個決定性的改革。在化學方面,阿拉伯人也做出了傑出貢獻。他們在巴比倫、古埃及、古希臘的傳統和實踐的基礎之上,增添了印度和中國的化學知識,並且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尋找點金石和研究煉丹術。但是根據他們的記錄表明,他們已發展起了尖端的實驗技術,能夠製造各種藥物,生產蘇打、明礬、硫酸鐵等各類用於工業生產(特別是紡織業)的 化學製劑。由於化學的進步,阿拉伯人很早就發明了化妝品,製造香水,肥皂等,後來在十字軍東征,香水和肥皂一起傳入歐洲。
阿拉伯鍊金術的開創者是查比爾•伊本•哈彥,他比早期的希臘和埃及的鍊金術師更能夠認識而且陳述實驗的重要性,在化學的理論和實踐方面,他都有了顯著的提高。查比爾在其論文中科學地敘述了化學上的兩種主要操作:煅燒和還原。還改良了蒸餾、升華、熔化、結晶等手段。這對後來阿拉伯,乃至歐洲都有著很大影響,穆斯林化學家稱查比爾為先師。

物理

阿拉伯學者對物理學的貢獻也非常大。他們製作了許多精確的儀器,測量物質密度和大氣層引力。
伊本•海賽姆(965年-1038年)是偉大的物理學家和阿拉伯光學之父,他研究光的反射和折射,說明光在同物質中是在一條直線上傳播的,著作《論光學》,奠定了光學的基礎。

社會結構

帝國的社會結構發生過一些變化,但主要分為四層:
阿拉伯人
上層由先知家族、歷代哈里發家族、重要的遷士和輔士家族及各地總督等組成,下層為普通的阿拉伯武士。他們享有許多特權。
麥瓦利平民
麥瓦利平民是非阿拉伯血統的新皈依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多為敘利亞和伊朗人,他們的社會待遇大大低於阿拉伯血統的穆斯林。
迪米
迪米階層是 帝國境內的異教徒,主要是基督教徒、猶太教徒和瑣羅亞斯德教徒。他們不受逼迫,但受到穆斯林的政治壓迫、經濟剝削和種種宗教、社會歧視:所有迪米必須穿著規定的服裝,不許穿綠色衣服,不許騎馬。必須把木製魔鬼置於房屋牆上,其所作的不利於穆斯林的證詞也不被法庭接受。但與中世紀 歐洲境內非基督教徒相比,他們的處境還算不錯。他們可以保持原有信仰,享有財產權,甚至可以在國家的高級機構中任職,無須參加聖戰,也不用擔心因異教信仰而被流放或被送上宗教審判所的火刑柱。
奴隸
最低等級,沒有身為 的基本權利。奴隸買賣在阿拉伯帝國境內十分興隆。936年夏天,一個波斯商人用400艘船從非洲運來約1.2萬名黑奴。11世紀的布哈拉有一整條“人販子街”。奴隸市場上還出 售來自希臘、俄羅斯的白奴和來自中亞、印度的突厥黃種奴隸。奴隸用於採礦、水利工程、宮廷作坊和軍隊,也用於私人的宅內勞動和手工業勞動。
外交
阿拉伯帝國和唐朝
據說, 穆罕默德曾經告誡他的弟子們說:“知識即使遠在中國,亦當往求之。”據《舊唐書•西域傳》記載,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阿拉伯帝國第三任正統哈里發奧斯曼派遣使節抵達長安與唐朝通好,唐高宗即為穆斯林使節赦建清真寺。此後雙方來往頻繁。在中國史書的記載中,大食使節來訪次數達37次。
751年,阿拔斯王朝軍隊在中亞怛羅斯戰役中擊敗唐朝將領高仙芝率領的唐朝和中亞各族聯軍,成功奪取了中亞西部河間地區的控制權,與唐帝國隔蔥嶺相對。
唐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 唐朝於757年向阿拉伯帝國求援,阿拉伯人隨即派遣數千士兵幫助平定安史之亂。這些士兵後來大多留在了中國,成為中國回人的先人之一。此後,吐蕃趁唐將西域兵力調回、防務空虛之際,聯合阿拉伯人進攻唐朝。安史之亂之後,吐蕃與阿拉伯又在蔥嶺以西多次交兵,爭奪西域的控制權。在這個過程中,回紇作為唐的盟友得以崛起。
公元8世紀, 中國之外的第一個造紙作坊出現在阿拉伯境內的撒馬爾罕。《旅程和王國》一書有這樣一句話:“紙是由俘虜自中國引入撒馬爾罕的。”幾乎與此同時,巴格達也出現了造紙作坊。他們的造紙技術都是由來自中國的工匠師傅傳授的。造紙術後來從阿拉伯傳往歐洲。
繼造紙術之後,一些 中國的其它發明創造也通過絲綢之路傳進阿拉伯帝國,後來通過帝國的西班牙、西西里和法國部分地區傳遍歐洲,對西方的文明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公元8世紀中葉,中國的杜環去過阿拉伯地區,足跡遠至北非馬格里布地區的摩洛哥,並且將其所見所聞寫成一本書——《經行記》,為中國和阿拉伯文明的交往留下珍貴的記錄。
伴隨科學與文化交流的發展,不僅伊斯蘭教傳入了中國,而且阿拉伯帝國先進的數學、天文曆法與航海、地理知識也開始被中國人了解。
公元10世紀, 阿拉伯商人蘇萊曼與航海家伊本•瓦哈比的商船由巴斯拉與希拉經海上絲綢之路駛進中國的廣州港。之後,他們對於中國風土人情的大量的敘述,使得當時的阿拉伯世界進一步認識了 中國。此類故事可能為阿拉伯名著《一千零一夜》提供了與中國有關的素材。
阿拉伯帝國 阿拉伯帝國

阿拉伯帝國統治者列表

四大哈里發〔632年—661年〕
阿布·伯克爾 632年—634年
歐麥爾一世 634年—644年
奧斯曼 644年—656年
阿里 656年—661年
倭馬亞王朝〔661年—750年〕
穆阿維葉一世 661年-680年
葉齊德一世 680年-683年
穆阿維葉二世 683年-684年
麥爾萬一世 684年-685年
阿卜杜勒·馬利克 685年-705年
瓦利德一世 705年-715年
蘇萊曼 715年-717年
奧馬爾二世 717年-720年
葉齊德二世 720年-724年
希沙姆 724年-743年
瓦利德二世 743年-744年
葉齊德三世 744年
易卜拉欣 744年
麥爾萬二世 744年-750年
阿拔斯王朝〔750年—1258年〕
阿布·阿拔斯 750年—754年
曼蘇爾 754年—775年
馬赫迪 775年—785年
哈迪 785年—786年
哈倫·拉西德 786年—809年
阿明 809年—813年
麥蒙 813年—833年
穆塔希姆 833年-842年
瓦提克 842年-847年
穆塔瓦基勒 847年-861年
蒙塔希爾 861年-862年
穆斯塔因 862年-866年
穆塔茲 866年-869年
穆克塔迪 869年-870年
穆塔米德 870年-892年
穆塔迪德 892年-902年
穆克塔菲 902年-908年
穆克塔迪爾 908年-932年
卡希爾 932年-934年
拉迪 934年-940年
穆塔基 940年-944年
穆斯塔克菲 944年-946年
穆提 946年-974年
泰 974年-991年
卡迪爾 991年-1031年
凱姆 1031年-1075年
穆克塔迪 1075年-1094年
穆斯塔茲希爾 1094年-1118年
穆斯塔爾希德 1118年-1135年
拉希德 1135年-1136年
穆克塔菲 1136年-1160年
穆斯塔吉德 1160年-1170年
穆斯塔迪 1170年-1180年
納西爾 1180年-1225年
扎希爾 1225年-1226年
穆斯坦希爾 1226年-1242年
穆斯塔辛 1242年-1258年---東阿巴斯帝國滅亡
·【遷都開羅】·
——後阿拔斯皇帝(哈里發)(259年)
阿合馬1258·——1261年
哈金(又譯為哈克木)1262年 ——1303年
蘇萊曼1303——1342年
愛哈默孜1342——1356年
拜克爾1356——1377年
穆罕默德1377年——被權臣廢掉,不久復位
克忍雅木1377年——20天后又被廢
穆罕默德(復位)1377年——1393年
歐麥爾1393——1394年
宰克忍雅1394——1436年
穆斯塔爾1436——1466年
穆爾坦1466——1487年
艾本亞1487——1498年
加里木1498年——1499年
(在位不久即遭權臣廢掉,未幾死在獄中)
優素福1499——被廢·
穆台瓦基勒1499——1517年被廢
(退位後;死於1543年)
.…………(·君士坦丁堡的君主·取代後阿巴斯帝國)

【奧斯曼土耳其蘇丹承位登極】
賽里木皇帝(哈里發) 1512年——1520年在位
1512(任蘇丹)——1517年任哈里發之位
阿拉伯帝國之興衰

阿拉伯帝國的分裂與衰亡

 


龐大的哈里發 帝國阿拉伯貴族借武力征服而建立的多民族、多信仰的集合體。不同民族與不同信仰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隔閡與矛盾;廣大人民民眾與貴族官僚、富商階級之間存在著無法調和的階級矛盾; 穆斯林內部也因複雜的矛盾而四分五裂;特別是封建制度的進一步發展,又從帝國內部培植起離異的勢力。因此,9世紀中葉以後,哈里發政權已逐步釋放儘自身的能量,帝國急劇滑向分崩離析的窮途末路,直至走向滅亡。
阿拉伯帝國 阿拉伯帝國

風起雲湧的人民反抗大潮
廣大下層 人民的反抗鬥爭是造成帝國統治根基動搖的主要原因。為了維持龐大的封建國家官僚機器的運轉,滿足無度奢靡生活的需求,哈里發國家一直不斷加強對農民、手工業者和奴隸的殘酷剝削,致使封建主與廣大民眾間的階級矛盾始終處於不斷惡化的狀態之中,導致此伏彼起、連綿不斷的反抗鬥爭。進入9世紀之後,人民起義更是遍及帝國全境,其中聲勢最為浩大的有巴貝克起義、 黑奴起義和卡爾馬特起義。
出身於 亞塞拜然社會下層的巴貝克,利用祆教胡拉夫派的教義,號召民眾與惡神造成的暴力、壓迫、不平等的社會制度進行鬥爭,提出推翻阿拔斯王朝的口號。816年,巴貝克在亞塞拜然首豎義旗,很快便控制了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和波斯西部等廣大地區。民眾武裝“紅衣軍”一度發展到30萬人,對哈里發政權構成嚴重的威脅。機智善戰的巴貝克率領紅衣軍屢敗官軍,堅持鬥爭20年。馬蒙、穆木台綏木兩任哈里發 圍剿義軍,並懸賞百萬第爾汗緝拿巴貝克。837年,巴貝克為叛徒出賣,英勇就義。 巴貝克起義的烈火剛剛停息30年後,帝國腹地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又爆發黑奴大起義。自建朝以來,阿拔斯王朝就不斷從東非輸入黑奴,押至南美索不達米亞地區進行農業生產,其境遇十分悽慘。哈瓦立及派穆斯林阿里·伊本·穆罕默德自稱是安拉的使者,使命是使奴隸獲得自由和財富,深得廣大奴隸的擁戴。869年3月,阿里率眾起事,很快便聚成20萬之眾。871年,攻陷兩河流域的重鎮巴斯拉,一度進至距巴格達僅20公里處, 帝國首都岌岌可危。哈里發穆耳台米德派軍征討,剿撫兩計並用。由於阿里在起義後未能及時兌現當初的允諾,義軍力量被削弱。883年,黑奴起義在堅持了14年之後,慘遭失敗,阿里被殺。在世界歷史上,這次黑奴起義是與古代羅馬斯巴達克起義齊名的大規模奴隸反抗鬥爭,它給哈里發國家以沉重打擊。此後,阿拉伯從非洲輸人奴隸的數量明顯減少,整個社會中的奴隸制殘餘也漸趨消亡。
教派分立和封建割據
人民起義浪潮也使阿拔斯帝國境內異端教派的活動更趨活躍。9世紀晚期,由阿布·阿杜拉創立的“卡爾馬特教派”逐漸興起。該派反對遜尼派哈里發政權,主張社會平等、財產共有,廢棄正統的伊斯蘭教規、教禮。890年,該派在哈馬丹·卡爾馬特領導下於伊拉克南部庫法地區舉行起義。勢力迅速擴及波斯、中亞一帶,並於899年在波斯灣西岸的巴林建立了卡爾馬特國家,先後延續200餘年。

古代帝國導航

軍事大觀

軍事是政治的延續 。 

阿拉伯民族歷史

 阿拉伯人,曾經是住在中東、北非、中亞和小亞細亞的世界性民族。歐洲人稱之為“薩拉森人”。主要分布在西亞和北非阿拉伯國家,占這些國家居民的大多數,還有一小部分分布在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印度尼西亞、衣索比亞、索馬里、查德、坦尚尼亞等國,有2.3億人(2006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