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蒂瑪王朝

法蒂瑪王朝

法蒂瑪王朝(al-Sulalah al-Fatimiyyah) ,公元909年建立,公元1171年滅亡。中世紀伊斯蘭教什葉派在北非及中東建立的封建王朝(909~1171)。因其旗幟、服飾尚綠,故中國史書稱“綠衣大食”。西方史稱“南薩拉森帝國”,以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之女法蒂瑪得名。

基本信息

王朝簡介

法蒂瑪王朝的擴張法蒂瑪王朝的擴張

法蒂瑪王朝(al-Sulalah al-Fatimiyyah) ,公元909年建立,公元1171年滅亡。中世紀伊斯蘭教什葉派在北非及中東建立的封建王朝(909~1171)。因其旗幟、服飾尚綠,故中國史書稱“綠衣大食”。西方史稱“南薩拉森帝國”,以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之女法蒂瑪得名。公元10世紀初,什葉派宗教領袖阿布・阿卜杜拉利用居住在小卡比利亞地區的庫馬塔部落對阿拉伯統治者的不滿情緒,擴充什葉派勢力,組織軍隊,不斷進攻並擊敗阿格拉布王朝的軍隊,並迎立阿里後裔、來自敘利亞的領袖奧貝德拉為“馬赫迪”。在這一武力擴張的活動中,先後滅掉了羅斯圖姆王朝與阿格拉布王朝。在此基礎上,公元909年建立了以馬赫迪奧貝德拉為首領的法蒂瑪王朝(909-1171年)。奧貝德拉即位之後,留用了阿格拉布王朝的大批官吏,增強了自己的統治力量。他“組成了政府機構,按時課稅,為所有的城市委派了地方長官以及擔任其他職務的官吏”。同時,在權力之爭中處死了阿布・阿卜杜拉,並嚴厲鎮壓了庫馬塔人和塔赫爾特、的黎波里等地的反抗。奧貝德拉為了向東地中海和埃及方向發展,選擇了蘇薩和斯法克斯之間的一個港口地區建立了自己的新都,將其命名為馬赫迪亞,意為馬赫迪的城市①。
在初步鞏固了自己的統治以後,法蒂瑪王朝立即向東西兩個方向擴張自己的勢力。在這兩個方向當中,東方,即埃及,始終是法蒂瑪王朝統治者經略的主要方向。這是因為埃及是政治、經濟、文化發達地區,比馬格里布有著更大的吸引力。同時既然以阿里後裔與合法哈里發繼承人自居,當然應向阿拉伯帝國的心臟地區進取。913年冬季,奧貝德拉派遣遠征軍進攻埃及。
起初,法蒂瑪軍隊進展順利,攻占了亞歷山大和法尤姆地區,進而威脅埃及首府福斯塔特。但不久由於阿巴斯王朝大將穆尼斯的反攻,法蒂瑪軍被迫於915年撤回。四年後,奧貝德拉之子阿布・卡西姆再次領兵東征,重又占領亞歷山大,威脅福斯塔特。但法蒂瑪的支援艦隊在920年於羅塞塔附近被阿巴斯水師全殲,而失去支援的法蒂瑪陸軍再次遭到穆尼斯連續打擊,於921年被迫再次撤回馬赫迪亞。兩次征伐埃及的失利,使奧貝德拉感到加強後方的重要。為了征服東方,先需鞏固西方。
經過10多年的努力,法蒂瑪王朝在基本統一馬格里布後,法蒂瑪王朝再次向埃及用兵。935至936年,法蒂瑪人第三次征伐埃及,仍以失利告終。此時,阿巴斯王朝內部逐漸瓦解,各地軍政首腦紛紛坐大。北方伊拉克摩蘇爾地區,東面設拉子、敘利亞等地區均脫離帝國控制,實際上分裂出去。公元969年7月1日,卓哈爾將軍奉法蒂瑪君主之命,攻占了福斯塔特,征服了埃及。接著,他在福斯塔特附近建起了一座新的城市,這就是世界聞名的開羅。973年,哈里發穆依茲從突尼西亞遷往開羅。從此,埃及成了法蒂瑪王朝的中心地區。
法蒂瑪王朝所統治的疆域隨著它的國勢消長而變化。在占領埃及之後的一段時間內,法蒂瑪帝國疆土相當廣闊。不過,好景不長。自從遷都開羅之後,法蒂瑪王朝與發跡地馬格里布地區的聯繫日漸鬆弛,該地區相對的權力空白,很快又被新起的政治勢力所填補。1051年,北非的齊里王朝宣布脫離法蒂瑪王朝的統治而獨立法蒂瑪人在西方失去了馬格里布,在東方也失去了幾乎整個敘利亞,因而變成了一個比較單純的埃及王朝。
法蒂瑪王朝成為單純的埃及王朝,對於埃及地區的歷史發展,無疑有著積極意義。埃及從此成為**世界的一個重要的中心地區。
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法蒂瑪人相當重視埃及的社會經濟發展,尤其重視通過內外貿易來聚斂財富。各種租稅的收入使法蒂瑪君主過著豪華的生活,其宮廷之奢華可與拜占庭宮廷比美。這種豪華的宮廷生活,反過來又刺激著手工業、商業、藝術乃至科學的發展。11世紀中葉訪問過埃及的波斯旅行家納賽爾・庫斯勞記載了他對法蒂瑪王朝統治下的埃及經濟的繁榮的深刻印象,指出:“我無法估價它的財富;我從未在任何別的地方看到過像這裡這樣的繁榮”。
法蒂瑪王朝儘管是一個埃及王朝,但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它一直懷抱著稱雄**世界的野心。為此,法蒂瑪人建立了一支相當強大的軍隊。這支軍隊由南方蘇丹地區的奴隸兵組成步兵,用馬木魯克奴隸兵組建騎兵,外加柏柏爾人組成的部落兵,頗具規模。法蒂瑪人不斷對外用兵。他們在敘利亞、巴勒斯坦方向上投入不少兵力,甚至不惜與拜占庭一戰。這導致法蒂瑪軍隊首腦權力日益膨脹,統治集團內訌日益頻繁。法蒂瑪君主漸漸淪為傀儡。在這種情況下,內政不修,水利事業荒廢,11世紀下半葉,饑荒疫病頻仍,經濟凋敝,法蒂瑪國家走向衰落。
11世紀末,歐洲十字軍開始入侵東方,埃及首當其衝。1099年,法蒂瑪王朝在耶路撒冷兵敗。不久,十字軍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的一些小邦,不斷與埃及衝突,並嚴重威脅了紅海商路。法蒂瑪不僅喪失了巴勒斯坦許多地方,而且在海上戰鬥中同樣失利。1116年,十字軍攻占蒙特婁要塞,切斷了埃及通往敘利亞的商路,同時切斷了朝聖之路。此後兩三個世紀,從西方前往麥加的朝聖者,只得改走上埃及,經艾達布港赴阿拉伯半島了。
12世紀50年代,法蒂瑪王朝由於統治集團內訌加劇而走向大衰敗,先是丟掉了最後一塊巴勒斯坦地區阿斯卡倫,接著本土連續兩次遭到來犯。此時,東方贊吉王朝國王努爾・丁派遣手下大將、庫德人舍庫率兵馳援埃及。但法蒂瑪人則屈服於耶路撒冷,接受交納40萬金塊,外加年貢,耶路撒冷之高級代表與駐防軍有權駐在開羅等條件。
1163年秋天,耶路撒冷國王決心滅掉法蒂瑪埃及,派兵圍困開羅。舍庫在其侄薩拉丁的陪伴下兵進埃及,迫使耶路撒冷軍隊撤回。埃及朝野熱烈歡迎舍庫。法蒂瑪君主封他為宰相。不久,舍庫病逝。薩拉丁繼而執掌大權。1171年,薩拉丁自立為王,法蒂瑪王朝遂告終結。

王朝歷史

阿拔斯王朝建立後,什葉派屢遭統治者的鎮壓和迫害,一部分人集體遷往北非。約893年,葉門的什葉法蒂瑪王朝的擴張派伊斯瑪儀支派宣教師艾布·阿卜杜拉·海珊在麥加朝覲時,接受北非柏柏爾部落朝覲者的邀請,並受伊斯瑪儀派總部派遣,隨這批朝覲者到達突尼西亞,在基塔麥部落中傳播伊斯瑪儀派教義,宣稱“馬赫迪”即將復臨人間,號召穆斯林起來摧毀現存秩序,建立公平正義的伊斯蘭社會。他在宣教過程中贏得眾多信徒擁戴,遂趁機組建了一支武裝力量,成為當地的政教領袖。不久,伊斯瑪儀派伊瑪目賽義德·伊本·海珊為逃避哈里發鎮壓,喬裝商人,從敘利亞北部賽萊木葉伊斯瑪儀派總部赴突尼西亞,同艾布·阿卜杜拉會合,但被艾格萊卜王朝埃米爾齊亞達圖拉二世捕獲入獄。從902年起,艾布·阿卜杜拉率柏柏爾軍發動起義,向艾格萊卜王朝在各地的軍隊發動猛烈進攻。

王朝發展

公元909年3月,攻占首都拉卡達(今凱魯萬城),推翻艾格萊卜王朝,將賽義德·伊本·海珊從獄中救出,並被擁戴為哈里發。賽義德自稱是先知穆罕默德女兒法蒂瑪的子孫,什葉派第七代伊瑪目伊斯瑪儀的後裔,號稱伊瑪目歐拜杜拉·馬赫迪,故立國名為法蒂瑪朝。初建都拉卡達,920年遷都新建的馬赫迪亞城(在今凱魯萬東南海岸)。
賽義德(即哈里發,909~934)位後,在政治上與巴格達的阿拔斯王朝相抗衡。在宗教上,奉什葉派伊斯瑪儀派為國教,在聚禮日祈禱詞中為阿里和哈里發祝福,成為伊斯瑪儀派的宗教領袖。他東征西戰,對內鎮壓了艾布·阿卜杜拉的反叛,對外將版圖擴張至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利比亞及西西里島,為法蒂瑪王朝奠定了基礎。934年賽義德歿後,其繼任者仍奉行向外擴張政策。
第四代哈里發穆儀茲(952~975)執政後期,派大將昭海爾·綏基利(Jawhar al-Siqilli,?~992)率海陸軍多次發動西征,967年肅清了科爾多瓦後伍麥葉王朝在馬格里布的影響。968年,昭海爾率領10萬大軍東征埃及。公元969年,昭海爾占領埃及伊赫什德王朝首都弗斯塔特,遣其副將進占原屬伊赫什德王朝的領土敘利亞、巴勒斯坦和希賈茲,隨之併入法蒂瑪朝版圖。970~972年在弗斯塔特北郊建設新都開羅。973年哈里發穆儀茲遷都於此,即開羅。972年建築最大的清真寺愛資哈爾大禮拜寺。其後並麥加和麥地那。王朝統治中心遂轉到埃及。在第五代哈里發阿齊茲(975~996)統治時期,國勢極盛,成為版圖橫跨亞非兩大洲的強大伊斯蘭國家,同巴格達的阿拔斯王朝和西班牙後伍麥葉王朝形成鼎足之勢。

王朝衰落

996年,阿齊茲去世,子艾卜·阿里·曼蘇爾·哈基木(996—1021年)以十一歲繼位。他在位期間殺大臣,毀聖陵教堂等基督教堂,歧視基督徒和猶太人。其後,哈基木自稱真主化身,一個新教派奉之,即為德魯茲教派,此派尚行於黎巴嫩
1021年,哈基木被暗殺,子扎希爾繼位(1021—1035年),年十六。與東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八世約,羅馬皇帝許以東羅馬境內各清真寺中提念哈里發的名字,許重建君士坦丁堡的清真寺,而哈里發許重建聖陵教堂。
1035,麥阿德·穆斯坦綏爾(1035—1094年在位)以十一歲登基,其母為猶太人所賣猶太女奴,與該猶太人攝政。在位六十年,國勢迅速衰落。1043年失敘利亞於塞爾柱突厥。北非西部、西西里島亦失。所可道者,唯1058年,原巴格達將軍白薩西里強迫阿拔斯朝哈里發嘎義木把職位的各種象徵(包括先知的斗篷和別的遺物)轉到開羅,各地穆斯林開始奉開羅哈里發為正宗。
11世紀後期,法蒂瑪王朝開始衰落,大權落於亞美尼亞軍人白德爾·哲馬利手中。1094年,穆斯坦綏爾死,白德爾之子麥列克·艾弗德勒立其幼子穆斯台阿里。其後宮廷政變頻繁,軍人擅政,幼主頻立,國家掌握的土地日趨縮小,財政收入窘迫。王朝軍政大權落入大臣和馬穆魯克禁衛軍軍官手中,爭權奪勢,內訌不已。軍隊統帥控制國家大權,官制發展為世襲制,哈里發處於被保護的地位。各地總督割據,稅收銳減,國庫空虛。伊斯瑪儀派內部分裂,波斯、伊拉克和中亞地區的伊斯瑪儀派斷絕與法蒂瑪王朝的聯繫。突尼西亞和阿爾及利亞相繼脫離王朝控制。
公元1096~1144年間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大部分屬地先後被塞爾柱王朝和十字軍占領。1071年,諾曼人占領西西里島,並蠶食了非洲大陸一些土地。十字軍入侵埃及後,西亞贊吉王朝素丹努爾丁應法蒂瑪王朝末代哈里發阿迪德之請,派部將希爾庫及其侄子薩拉丁率軍往援。1171年薩拉丁推翻法蒂瑪王朝哈里發阿迪德(1160~1171),自立為素丹,滅法蒂瑪王朝,建立阿尤布王朝,從此在埃及恢復了伊斯蘭教遜尼派的地位。

王朝經濟

法蒂瑪王朝的政治制度與阿拔斯王朝相似。哈里發是政治、軍事、宗教的最高領袖。在王朝極盛時期,工商業及城市都很發達,物產豐足,經濟繁榮,社會穩定。開羅為王朝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中心,亞歷山大、迪米亞特、的黎波里、凱魯萬等城市和港口商賈雲集,成為連線亞、非、歐對外貿易的樞紐。
法蒂瑪王朝的主要賦稅是貨幣地租和非穆斯林的人頭稅,工商業者也必須交納人頭稅。哈里發注重興修水利,發展農業、手工業和對外貿易。11世紀時,埃及城市工商業發達,為地中海區域最繁華的國家,同地中海其他國家有著頻繁的貿易關係,同印度間的貿易也有發展。為傳播什葉派教義,哈里發關心文化教育。

王朝貢獻

法蒂瑪王朝繼承和發展了阿拉伯東方伊斯蘭文化,獎勵科學研究,發展教育事業,文化發達,學術繁榮。972年在開羅創建愛資哈爾清真寺,並發展成宗教大學,世界各地學生來此求學,人才輩出,成為伊斯蘭教什葉派宗教及學術文化中心。哈里發阿齊茲在開羅建立了皇家圖書館,藏書達20萬冊,收藏有大量各種文字珍本,僅用金泥書寫的《古蘭經》就達2400冊。1005年哈里發哈基姆為傳授和宣傳什葉派教義,弘揚伊斯蘭學術文化,創辦了科學館(Dar al-Hikmah),延聘各地著名學者進行學術研究,其領域包括宗教、哲學和自然科學的各學科。並附設學校、圖書館和天文台,其附設的學校專門培養什葉派宗教學者和官吏,除宗教各學科外,還設有醫學、天文學等。天文學家伊本·優努斯、光學家伊本·海賽姆等皆在此取得科學成就。王朝文化名城開羅、凱魯萬、非斯與巴格達齊名。在宗教上,伊斯蘭教得到進一步傳播和發展。王朝在各地修建了大量清真寺,均附設宗教學校,派出傳教師和法官到各地傳播什葉派教義、教法,主持宗教事務,哈里發下令在各地清真寺聚禮日為阿里和哈里發祝福,並嚴禁飲酒、音樂和娛樂,在經、訓研究上,強調其隱義,並按什葉派觀點闡釋教義和教法,形成巴頹尼葉派(內學派),在王朝末期從伊斯瑪儀派中分化出阿薩辛派。對基督教及其他異教徒多採取寬容政策。

法蒂瑪王朝歷任哈里發

馬赫迪(Ubayd Allah al-Mahdi Billah) (909-934;founded Fatimid dynasty)
卡伊姆(Muhammad al-Qaim Bi-Amrillah) (934-946)
曼蘇爾(Isma'il al-Mansur Bi-Nasrillah) (946-952)
Ma'ad al-Muizz Li-Deenillah (952-975;Egypt is conquered during his reign)
阿齊茲(Abu Mansoor Nizar al-Aziz Billah)(975-996)
哈基姆(Al-Hakim bi-Amr Allah)(996-1021)
阿里·查希爾(Ali az-Zahir) (1021-1035)
穆斯塔西爾(Al-Mustansir of Cairo)(1035-1094)
穆斯塔里(al-Musta'li)(1094-1101)
阿米爾(al-Amir Bi-Ahkamillah)(1101-1130)
哈菲茲(al-Hafiz)(1130-1149)
扎菲爾(az-Zafir)(1149-1154)
法伊茲(al-Faiz)(1154-1160)
阿迪德(al-Adid)(1160-1171)

阿拉伯民族歷史

阿拉伯人,曾經是住在中東、北非、中亞和小亞細亞的世界性民族。歐洲人稱之為“薩拉森人”。主要分布在西亞和北非阿拉伯國家,占這些國家居民的大多數,還有一小部分分布在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印度尼西亞、衣索比亞、索馬里、查德、坦尚尼亞等國,有2.3億人(2006年)。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