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
黎巴嫩是一個多教派國家。1943年獨立前夕,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人口比例為6∶5,各教派即在此基礎上達成分配國家領導職務與議會席位的協定:總統和軍隊總司令由基督教馬龍派人士擔任,總理和議長分別由伊斯蘭教遜尼派與什葉派人士擔任,軍隊參謀長則由伊斯蘭教德魯茲派人士擔任,在議會99個席位中,基督教派占53席。這種狀況一直延續了幾十年。後來,伊斯蘭教派人口迅速增長,逐漸居全國多數。他們對基督教派繼續掌握軍政大權日益不滿,迫切要求重新分配國家權力。而基督教派統治集團為維護既得利益,不肯做出讓步,兩派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此外,在黎巴嫩還有40多萬巴勒斯坦難民;1970年9月約旦當局鎮壓巴勒斯坦游擊隊的事件發生後,巴勒斯坦游擊隊主力1萬餘人從約旦轉移到黎巴嫩境內,並在黎巴嫩南部建立營地,不斷對以色列進行襲擊,因而黎巴嫩經常遭到以色列的報復;巴勒斯坦游擊隊還支持伊斯蘭教派的鬥爭。這些都引起基督教派統治當局的強烈不滿。加之,美國、以色列和一些阿拉伯國家經常插手黎巴嫩事務,從而增加了黎巴嫩局勢的複雜性,促使全面內戰的爆發。經過
1975年4月13日,基督教馬龍派的長槍黨民兵襲擊了巴勒斯坦人乘坐的車輛,造成55人傷亡。這一事件成為內戰的導火線。隨即發生伊斯蘭教派與基督教派民兵的激烈戰鬥。基督教派得到黎巴嫩軍隊支持,伊斯蘭教派則得到巴勒斯坦游擊隊支持。基督教派民兵的裝備和訓練優於對方,在戰爭初期稍占上風。但伊斯蘭教派民兵在巴勒斯坦游擊隊支持和敘利亞暗中協助下,逐漸扭轉了戰局。
1976年1月,黎巴嫩軍隊發生分裂,穆斯林官兵約6000人宣布成立“阿拉伯黎巴嫩軍”,公開倒向伊斯蘭教派;另有部分黎軍中立,致使基督教派的力量大為削弱,伊斯蘭教派武裝很快控制了黎2/3的地區。同年4月,敘利亞應黎巴嫩總統蘇萊曼·弗朗吉亞邀請,派軍隊8000人進入黎境,阻止伊斯蘭教派武裝的進攻。敘軍的干預,在阿拉伯世界引起強烈反響。10月18日,黎巴嫩、敘利亞、埃及、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6方利雅得會議決定組成以敘利亞軍隊為主的阿拉伯威懾部隊進駐黎巴嫩。此後,戰鬥逐漸平息。基督教派武裝力量逐漸恢復並有所擴大,其內部的強硬派勢力開始對敘的干預不滿。1978和1981年,敘軍與基督教民兵之間曾發生大規模武裝衝突。形勢對基督教派愈加不利。
1982年6月,以色列出動軍隊6萬餘人,大舉入侵黎巴嫩,深入黎境約90公里,占領約3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同年8月下旬,在以軍包圍下,巴勒斯坦武裝力量1.2萬人撤出貝魯特,分散到8個阿拉伯國家。8月23日,基督教強硬派人物、民兵司令貝希爾·傑馬耶勒當選總統,提出一切外國軍隊撤出黎巴嫩、解散所有教派武裝、建立統一的政府軍和實行全國和解等項主張,遭到敘利亞和伊斯蘭教派強烈反對。9月14日,貝希爾·傑馬耶勒被炸身死。其兄阿明·傑馬耶勒繼任總統。
1982年8至9月,美國與法國、義大利等國組成多國部隊,進駐黎巴嫩,企圖以直接的軍事捲入為基督教派強硬勢力撐腰,使其繼續執行親西方的政策。在美國參與下,黎、以雙方經過談判,於1983年5月17日簽定了以色列從黎撤軍的協定。但由於該協定同時要求敘軍和巴勒斯坦武裝力量也撤出黎巴嫩,因而遭到敘利亞、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和伊斯蘭教派的堅決抵制,無法執行。同年10月底至11月初,基督教派與伊斯蘭教派領導人在日內瓦舉行全國和解會議,但因雙方的嚴重分歧而陷入僵局。會後,雙方武裝衝突再次升級。
黎局勢的惡化,使美國進退兩難。R.W.里根決定採取“收縮”政策,於1984年2月7日將海軍陸戰隊撤出,並命令海軍艦隻轟擊敘軍和伊斯蘭教派武裝在山區的陣地。阿明·傑馬耶勒總統在困難形勢下,轉而採取依靠敘利亞調解,和平解決黎問題的方針。同年3月5日黎巴嫩政府宣布廢除1983年5月黎、以關於撤軍的協定。3月12日第二次全國和解會議在瑞士洛桑召開,兩大教派領袖就實行停火、成立制憲委員會等問題達成協定。此後,國內大規模武裝衝突暫告平息。
1984年2月,美國海軍陸戰隊撤離貝魯特,但黎巴嫩仍被敘利亞軍隊占領。為牽制什葉派阿邁勒民兵和德魯茲民兵,經黎方默許,巴解武裝從1985年起陸續重返黎巴嫩。後者隨即與阿邁勒民兵武裝發生矛盾。
1984年4月黎巴嫩民族聯合政府成立後,由於各方對政治改革和重建軍隊等問題意見不一,各教派之間以及一些教派內部不斷出現新的摩擦與分裂,局勢更趨複雜。敘利亞自1976年6月初以來,在黎境內一直駐有3萬左右軍隊。這時它支持伊斯蘭教什葉派和德魯茲派兩大民兵武裝,同對政治改革持強硬態度的基督教民兵組織黎巴嫩力量戰鬥,並打擊伊斯蘭教派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內部的反敘勢力。
1985年1月以色列內閣在內外壓力下,決定從黎南部撤軍。6月撤軍基本完成。
1985年9月初,敘利亞推動15個伊斯蘭教派組織成立民族團結陣線,鼓動一些親敘的知名人士要求阿明·傑馬耶勒總統下台。黎巴嫩力量領導人胡貝卡在強大政治、軍事壓力下,接受敘的調解,於12月同伊斯蘭教什葉派和德魯茲派達成了結束內戰、進行政治改革的協定,為全國和解帶來了新的希望。但由於各教派之間及其內部矛盾錯綜複雜,受外國勢力的影響遠未消除,真正的和解未能實現。
1987年2月,什葉派阿邁勒民兵在敘利亞支持下包圍夏蒂拉、薩布拉等多處巴勒斯坦難民營,用重炮、坦克轟擊難民營,造成數萬人傷亡(雖然比1982年“被以色列軍隊屠殺”的人更多,但這次暴行卻未遭到國際譴責)。為解救難民,聯合國向被圍難民營派出緊急救援隊。
1988年4月,什葉派穆斯林阿邁勒運動民兵與真主黨民兵在貝魯特南郊爆發大規模武裝衝突。交戰初期,阿邁勒武裝控制了大部分什葉派居民區,真主黨民兵遭嚴重挫折。但真主黨民兵在伊朗革命衛隊支援下,重新集聚力量發動反攻,奪回貝魯特南郊80%的地區,雙方死傷千餘人。
1989年3月14日,黎基督教強硬派人物、黎政府軍原總司令奧恩發動“解放戰爭”,旨在將敘利亞軍隊趕出黎巴嫩。導致了以奧恩政府軍及基督教民兵為一方,敘駐黎部隊及穆斯林民兵為另一方的大規模炮戰,造成5,000多人傷亡、數十萬人逃離及10多億美元的經濟損失。為結束內戰,在阿盟主持下,黎各教派首領1989年9月在沙特開會,通過全國和解的《塔伊夫協定》,但奧恩拒不承認黎新政府和當選總統。
1990年10月13日,黎政府軍在敘軍坦克、飛機支援下攻入貝魯特東區,奧恩戰敗出走,殘部投降。黎政府開始在全境行使權力,著手實行將所有派別武裝撤出首都的“大貝魯特”計畫。至次年5月,除部分真主黨武裝外,黎各主要派別武裝均撤出貝魯特,交出武器宣布解散。長達15年,造成14萬人死亡和數百億美元經濟損失的黎巴嫩內戰基本結束。
戰爭影響
持續十餘年的內戰,已造成十餘萬人死亡,數十萬人受傷,給黎巴嫩經濟造成巨大損失;人民生活痛苦不堪,數十萬人流離失所或逃往國外。
在整場戰爭中,幾乎沒有民團是本著人權的標準行軍的,而且宗派衝突令手無寸鐵的平民也經常成為目標。戰爭一直拖延,而民團亦變成犯罪集團,以犯罪為主要工作,而非戰鬥。他們的資金主要來自:
外來支援:多數來自阿拉伯政府、以色列、或一個超級大國;通常都是跟他們一直有聯繫的。聯盟的組合也變動得非常快。
以平民作犧牲品:敲詐、盜竊、銀行劫案與設立需要錢“通關”的關卡等,在各營都很普遍。在停火期間,很多民團都在他們家鄉的範圍內以犯罪集團形式運作。
走私:內戰期間,黎巴嫩成為了世界最大的毒品製造商,大部分麻醉藥的製作都集中在貝卡谷地。而槍械、物資等很多賊贓都成為了走私品——無論有沒有戰爭,黎巴嫩都是歐阿商業的中間人。有很多場仗都是在黎巴嫩的港口打的,就是為了方便走私客。
35周年
2010年4月13日,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一名男子在一棟內戰中被打得彈痕累累的建築前揮舞黎巴嫩國旗。
當天,黎巴嫩舉行多種活動紀念該國內戰爆發35周年,呼籲國民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
阿拉伯民族歷史
阿拉伯人,曾經是住在中東、北非、中亞和小亞細亞的世界性民族。歐洲人稱之為“薩拉森人”。主要分布在西亞和北非阿拉伯國家,占這些國家居民的大多數,還有一小部分分布在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印度尼西亞、衣索比亞、索馬里、查德、坦尚尼亞等國,有2.3億人(200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