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日情緒

反日情緒

反日情緒、反日,是指對日本相關事物(諸如日本政府、日本人、日本民族、日本文化等)的不信任、反感、戒備、憤慨甚至仇視的感覺或態度,基於這種態度所作出的行為,上述的感覺或態度,可稱為反日情感或反日情緒,當這種感覺或態度固化為一種理念時,則成為反日主義。這種情緒在中國大陸、韓國、台灣、香港、北韓、東南亞、其他地區的一部分人民中存在,尤以中國大陸和韓國為甚。這種情緒的表現包括從對日本政府的憎恨到對這個日本文化或日本人民的憎恨,到最後甚至會傾訴於使用暴力手段。

東亞

反日情緒“斬妖除魔”中國的一個反日海報
日本文化有深厚的中國背景,自從中日甲午海戰日本軍事勝利後,日本開始鄙視厭棄中國和中國文化,一部分甚至認為中國人是劣等民族,稱中國人為“東亞病夫”不配擁有如此遼闊富庶的國土,於是多次大規模系統地在軍事、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衝擊和侵略中國,做出傷害和損害中國的行為,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認為敗於美國,而不是中國,對中國依然採取欺壓和蔑視的態度,造成當時和現代中日在各個層次上的紛爭。

另外,有人認為,在亞洲製造反日情緒,符合了美國的利益。日本在二戰失敗的陰影下迅速崛起,並經常和美國打起了經濟戰。為了各種經濟,政治,軍事的需要,美國利用各種途徑製造和推動了亞洲反日情緒。

反日情緒很多時候是由於日本近代對所實施的侵略、對待這段歷史的態度以及歷史原因所造成的。雖然反日情緒在日本戰敗後有所減弱,但是卻仍然時不時地受到激發,例如日本對其太平洋戰爭的懺悔不足和粉飾一些歷史事件的嘗試都引起外界的批評。

反日情緒日本在二戰中的戰爭暴行
而日本國內一些人的活動也激發著這種情緒。例如小泉純一郎每年對靖國神社的拜祭就受到外界的批評。日本右翼國家主義團體編寫的歷史教科書也被外界批評為粉飾其軍國主義歷史。但是其他人,特別是日本人,則相信這些反日情緒來源於國外民族自身的民族優越感,外國政府的反日宣傳(特別認為是中國)以及對其經濟成就的嫉妒。

另外,與一些國家的領土爭端也激發了這些國家的一些人的反日情緒。

雖然反日甚至仇日情緒主要源自歷史上的糾葛(參見抗日戰爭、日本戰爭罪行),在二戰之後還是發生了多起深化仇日情緒的事件,提升了東亞東南亞各國對日本的反感情緒。

中國大陸

反日情緒日軍軍旗被視為軍國主義的標誌
趙薇軍旗裝事件: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上海街頭的標語中國大陸演藝界人士趙薇曾於2001年在雜誌上刊登身著和日本海軍軍旗極為相似的服裝的照片。後來有學者依上面的“衛生、和平、繁榮、幸福”等文字認為與日本軍妓制度有關。

此事傳開後,立刻在大陸和其他一些華人地區掀起軒然大波。大陸媒體網路民間對此事件極為猛烈的口誅筆伐,瞬間席捲全國,上升到了政治的高度。南京大屠殺、常德細菌戰等慘劇的倖存者認為感情受到了傷害,紛紛要求趙薇必須向他們“有個說法”。很多人都要求趙薇進行道歉。2001年12月28日晚,趙薇在湖南參與現場演出時,遭到不知名男子的潑糞襲擊。此事再掀波瀾,儘管媒體都不贊成人身攻擊行為,但網路對此事意見分歧嚴重,一部分網民對有著趙薇不依不饒、不惜動用漫罵、

反日情緒九一八事變後上海街頭的標語
暴力解決問題的傾向。

其他具體案例
西北大學反日學潮
羅剛事件
2005年中國反日遊行
抵制日貨

台灣

反日情緒台灣日治時期
台灣意識型態傾向較為反日的是泛藍陣營及傾向泛藍的台灣媒體,包含過去國民黨所推行的反日教育,但為了國民黨本身的利益,政策上宣傳“以德報怨”,對於共產黨的譴責也不輸對日本軍國主義的譴責。而現在的台灣人,除了某些於日本侵略中國時居於中國,之後才移民到台灣的,或於台灣日治時期受到逼害的人,對日本未有好感、甚至敵視外,一般民眾的反日情緒非常輕微、可能對日本有好感,甚至認為反日會傷害台灣(這在華人社會甚至亞洲社會中較為特別,原因可參考台灣日治時期、耕者有其田、白色恐怖林獻堂等條目)。

台灣在日治時期有不少反日親中的知名人士(如蔣渭水、林獻堂等),但這些人在二二八事件時大多遭到迫害(雖然說迫害原因不在於他們反日,但國民黨對反日人士比日本人狠毒許多),倖存者有的從此不再參與政治、有的逃亡日本或香港,而逃亡中國或與國民黨合作者就失去了影響力。總而言之,國民黨的作為讓台灣的反日派不再影響台灣。

反日情緒蔣渭水
目前多數台灣人民認為日本在二戰及統治台灣時有犯下罪行、也認為日本應該給予受害者賠償;但是許多台灣人同時認為仇日並不理性,也認為現在的日本政府在道德上比中共政府好太多。

台灣解嚴前,台灣就有不少人認為日本軍國主義的罪行雖大,但中國共產黨中國大陸地區執政的罪行也差不多或更重。解嚴後“日本軍國主義罪行小於中國國民黨在兩岸執政的罪行”及“國民黨戰後的統治政策與日本殖民台灣時的統治手段多有相似之處、但更為粗糙野蠻”等言論也浮出台面、並獲得不少台灣人的認同,由此抵消台灣人的仇日心理。

在兩岸關係的影響下,目前許多台灣人認為台灣在戰略上要聯美日以抗中共武力犯台、甚至樂見台日軍事同盟,以上多種方面是台灣人反日情結很不強烈(甚至偏向親日)的原因。

但台灣和日本仍然存在著領土糾紛,如釣魚台列嶼爭端。台灣漁民在該海域的捕魚行為經常受到日本巡邏艦艇的驅逐,由此發生過多起糾紛。

朝鮮半島

反日情緒這是廣州大學城一餐廳外貼的反日警告

朝鮮半島的反日情緒主要是源於歷史侵略問題--1910年至1945年的日韓併合,更遠地則包括倭寇的持續騷擾和1592年的入侵。1910年日韓合併後,日本鏇即入侵朝鮮,並強迫朝鮮人同化--使用日本姓名,更改官方宗教為神道教,禁止在學校、商業及公共場所使用朝鮮語1919年3月1日,朝鮮爆發大規模反日集會,約有兩百萬人參加,鼓動朝鮮獨立。參加者遭到了殘酷的鎮壓,數千人死亡,數萬人致殘並被羈押,許多建築被摧毀。

朝鮮人看來,日本政府試圖淡化甚至否定其歷史錯誤、隱瞞真實歷史,這與德國形成鮮明的對比。他們認為朝鮮人有義務揭露日本侵略時期的負面現象,而且只有日本完全承認過去的錯誤,朝日雙方才能獲得真正的和解。

對於日本的歷史教科書,不少朝鮮人認為會讓現在的日本兒童學習到錯誤的歷史、錯誤的戰爭死亡數字。不過,關於朝日間的歷史,韓國教科書也可能存在著與日本教科書類似的操縱,而在對日本的批評言論里,這一點卻經常性地被忽略了。

領土爭端也是反日情緒蔓延的原因之一。2005年,日本島根縣決定立例把2月22日訂為“竹島日”,使不少關注獨島(竹島)問題的韓國人更為不滿。2005年3月,韓國有人到日本駐首爾領事館抗議並焚燒日本國旗,

反日情緒獨島

還有人以割手指、自焚、跳江等方式抗議,街頭掛上了不少“獨島是大韓民國領土”的廣告。這種情緒還蔓延至網際網路上,如雅虎韓國網站出現過一幅宣示獨島主權的橫額。

類似於中國人,許多朝鮮人認為日本一面口頭道歉,另一面卻做著相反的行為,感覺受到了戲弄。(參見獨島(竹島)主權爭議、靖國神社日本歷史教科書爭議

美國

反日情緒美國的反日情緒於二戰達到頂峰
二戰以前:美國的反日情緒在二戰以前便以成形。19世紀晚期,包括日本人(同時也包括中國人朝鮮人菲律賓人等)在內的美國亞裔移民常受到種族歧視。當時通過了許多法案,不允許這些人獲得公民權、享有基本的權利,例如擁有土地等。有人引證,反亞洲移民聯盟(英語:AsiaticExclusionLeague)的形成標誌著加州反日運動的開端。

20世紀初,很多美國人相當看重日本,認為它是效仿西方文明在遠東的成功例子,使自己成為了像當時的許多歐洲強國那樣的殖民力量。但是隨著美國媒體對日本占領地上的暴行的描述增多,美國的公眾意見開始逆轉。1931年日本入侵中國,以及隨後吞併滿洲的行為,更美國公眾所批評。此外,中國遊說美國介入,以使日本力量離開中國,這種遊說在美國外交政策的成形扮演了一定的角色。傳入美國政府的關於日本的負面報導越來越多,美國一方面基於對中國大眾的考慮,一方面基於美國的太平洋利益,對日本禁運石油及其它供給。美國的歐裔大眾更顯得非常地親華和反日,例如,曾有運動號召婦女停止購買尼龍襪,因為尼龍是由日本從殖民地取得的。

反日情緒美國在二戰中的宣傳海報
1937年中日正式爆發戰爭。美國歐裔大眾斷然支援中國,白人記者帶回來的日本軍隊對中國平民暴行的見證更加深了反日情緒。美國非裔的感覺則不一樣,他們希望日軍能夠打破“白人至上”的偏見。

二戰以後:1970、80年代,美國的經濟相對不景氣與日本的經濟發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日本成了對美國市場的主要衝擊力量。日本的汽車廠商搶占了美國市場的不少份額,日本企業收購了美國一些標誌性的公司,這更加重了美國人的反日情緒。這種情緒於1980年代達到戰後的頂峰,“Japanbashing”成了流行辭彙,而到了1990年代初期,美國人對日本的不信任甚至反映到其大眾文學上。

到了1990年代後期,美國的反日情緒逐漸緩和。日本經濟衰退,美國經濟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達到高潮。美國公眾媒體的注意力放到了反日情緒以外的地方,如印度的外包服務產業、可能與美國全球利益相左的正在現代化的中國等。

其它國家

反日情緒希特勒
德國在一戰戰敗後,其在太平洋區域的殖民地被日本取得。日本人遂成為像猶太人一樣的被歧視對象,在希特勒《我的奮鬥》里被形容為劣等民族。

二戰期間,日本對來自同盟國國家的戰俘實行強制苦役,導致許多戰俘營養不良、罹患疾病、遭受各種苦難。時至今日,這些國家仍有許多人要求日本對這種行徑進行賠償。例如,一些荷蘭老人流露出反日情緒,他們堅決認為日本在1942到1945年占領荷屬東印度群島期間,對他們進行了不公正的虐待。他們曾聯合荷蘭皇家東印度軍的退伍軍人,再三抗議日本天皇訪荷。

19世紀晚期的澳大利亞曾蔓延著恐亞裔移民的非理性情緒,他們當心一旦允許大量亞裔移民進入,當地的工資、小型商人的收益及其它影響生活水平的要素都會受到很大的衝擊。這在一定程度上激發澳大利亞實行拒絕接受非白種移民的政策。1901年,澳通過《限制移民法案》。不過,相當數量的日裔移民在1900年之前就已經抵達澳大利亞。1930年代後期,澳大利亞人普遍擔心日本會向東南亞和太平洋擴張軍事力量,甚至進而入侵澳大利亞。有鑒於此,澳於1938年禁止向日本出口鐵礦。二戰期間,關於日軍暴行的訊息在澳大利亞廣泛傳播,與此同時,澳大利亞人也有過對日本人、日僑採取報復行為的紀錄。

蘇聯於二戰末期由史達林下令將超過60萬的日本戰俘進行奴役,並在中國東北殘殺了其中的許多人。

反日文化

對日貶稱:對日本(人)有許多貶稱,多帶種族主義色彩。不過,這些貶稱不一定指整個日本的種族,可能指代特定的政策或特定的歷史時期。

反日情緒倭寇
漢語
小日本
口語為“小日本兒”,由於此詞使用頻率高,因此在大多數情境中幾乎成為同口頭禪般的用語,因此其衝撞意味顯得不怎么濃,但也並不表示說此措辭用語的使用是正常的、正確的。
部份人以日本土地比中國小得多來解讀“小日本”的“小”。

日本鬼子
常用於二戰期間的中國。
倭、倭寇
倭是日本的曾用漢字名,日本人並不將它當成貶稱使用(日本人使用“和”“大和”)。倭寇在古代用於中國沿海,原指來自日本的海盜,後泛指當地的一切海盜
不過,在現代中國,這兩個詞的意味都變了。倭寇在二戰期間最常用,是對侵華日軍的貶稱。倭在現代常為民族主義者使用,這個字在漢語中便有了強烈的貶損意味。
朝鮮語
왜놈(漢字:倭놈,羅馬轉寫:Waenom,意為矮子)從“倭”字演化而來。朝鮮人常用此詞來取笑日本人普遍身高較矮。
쪽발이(羅馬轉寫:Ch'okbari,意為豬腳)用來譏諷古代日本人穿的木屐的形象。
英語
美國人曾用Jap或Nip(都是英語裡“日本”的縮寫)來貶損日本人,這兩個辭彙在二戰期間特別流行。

相關條目

日本戰爭暴行
抗日戰爭
憤青
哈日族
抵制日貨
親日派
中國中心主義
飛花輕寒
對日民間索賠
日本對慰安婦民間賠償
日本強擄中國勞工問題
侵華日軍遺棄在華化學毒劑泄漏事件
日本旅遊團珠海買春事件
釣魚島問題
東北亞輸油管道線路爭奪
日本歷史教科書問題
東海油氣田問題
三光商標事件
SK-II事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