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渭水

蔣渭水

蔣渭水(1891年2月8日-1931年8月5日),字雪谷,台灣省宜蘭縣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龍溪縣。為台灣日據時期醫師、民族運動者,台灣文化協會與台灣民眾黨的創立者,被視為最重要的日據時期反殖民運動領導領袖之一。蔣渭水秉持不妥協的民族精神,為中華民族爭取自由,與日本台灣政府當局持續抗爭,生平受日警檢束拘留10餘次。因十餘次坐監,蔣渭水得有閒暇寫作《獄中記》、《北署遊記》等發表於《台灣民報》,可稱之為監獄文學的精彩散文。1931年8月5日7時30分,蔣渭水病逝於台北醫院,全中國同胞聞訃莫不痛惜。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蔣渭水 蔣渭水

蔣渭水幼時曾任乩童,十歲時受業於宿儒張茂才,之後就讀宜蘭公學校;1915年畢業於台灣總督府醫學校(現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接受現代醫學教育與現代文明,奠定蔣渭水往後從事反對運動的政治基礎。 蔣渭水畢業後於台北市大稻埕開設大安醫院,並且時常邀集其他院校學生前往醫院討論有關台灣情形,並於1917年成立春風得意樓。1920年起蔣渭水開始參與台灣議會設定運動;1921年與其他同志成立台灣文化協會,作為提倡民權之啟蒙運動的組織,1923年因治警事件被禁錮4個月,1925年又因反抗總督政令被囚禁4個月。蔣渭水一生受日本方面拘捕、囚禁達十餘次之多。

但是1926年台灣文化協會卻因為左右派的路線之爭而告分裂,蔣渭水以“同胞須團結,團結真有力”作為

立台灣民眾黨,並且出任中央常務委員兼掌財政部長。台灣民眾黨可以說是台灣第一個成立的合法政黨。蔣渭水繼續與“台灣工友總聯盟”、“台灣農民協會”聯合以進行階級鬥爭,但是蔣渭水的行為受到黨內右派所批判,蔡培火、葉榮鍾等人並籌組“台灣地方自治聯盟”,蔣渭水乃開除蔡培火等人。而且台灣民眾黨也不只一次向國際聯盟控訴日本在台灣販賣鴉片特許制與霧社事件,讓台灣的情況得到國際的注意。 由於台灣民眾黨信仰孫文學說,但是最後在謝春木等人主導之下卻逐漸往階級革命邁進,所以在1931年被台灣總督府勒令解散,同年蔣渭水因腸傷寒過世,年僅41歲。

人物年表

蔣渭水 蔣渭水

1890年8月6日,生於宜蘭街。1899年10歲受業於張鏡光,習漢學。

1906年,17歲,念國小,入宜蘭公學校。

1910年,21歲,考進台灣總督府醫學校。

1913年,24歲,參與計畫謀害袁世凱行動。

1915年,26歲,醫學校第14屆畢業;派至宜蘭醫院實習。

1916年,27歲,創設大安醫院於大稻埕太平町。

1917年,28歲,經營春風得意樓。

1921年,32歲,認識林獻堂,參與台灣議會期成運動。“台灣文化協會”成立,以發起人之一的身分,擔任專務理事。發表〈臨床講義〉於文協《會報》。

1923年,34歲,成立“社會問題研究會”,發表旨趣書。12月,“治警事件”發生,系獄144天。

1924年,35歲,獄中撰寫《入獄日記》、《入獄感想》。1925年36歲獄中撰寫《獄中隨筆》。發表《五個年中的我》,是其投效民族運動的心路歷程感言。

1926年,37歲,創設文化書局。11月,發表《左右傾辯》一文。

蔣渭水 蔣渭水

1927年,38歲,發表《今年之口號》一文,提出“同胞須團結,團結真有力”的口號。台灣文化協會分裂,退出“新文協”。糾契約志,致力於政治結社,先後籌組台灣自治會、台灣同盟會、解放協會、改革新會、台灣民黨。台灣民眾黨正式成立,擔任中常委、財務部主任。

1928年,39歲,草擬台灣民眾黨第二次大會宣言,確立黨的指導原理。台灣工友總聯盟成立,身為顧問的蔣渭水是主要領導者。

1929年,40歲,領導反對阿片(鴉片)新特許運動。

1930年,41歲,揭發台灣當局對霧社事件處置不當,要求改革理番政策,並速將台灣總督、警務局長、台中州知事等撤職。

1931年,42歲,台灣民眾黨遭查禁。被扣上“蔣家店”的帽子。8月5日病逝台北醫院。

監禁生涯

蔣渭水(左一)與《台灣民報》編輯合影 蔣渭水(左一)與《台灣民報》編輯合影

1920年,台灣同胞為了向殖民統治的日本政府爭取民主自由,發起一波波政治社會運動。反日殖民統治先驅蔣渭水及革命同志多次被捕。 在當時被稱為“閻羅殿”的“北警署”,初建時為兩層樓,戰後加建三樓,建築配置采L形。寧夏路一側的建築末端設有拘留所,內有七間呈扇形分布的拘留室、收容室、兩間留置室,還有一間高約一百二十厘米、半坪大的地下“水牢”,用來封關當時的重刑犯。文史學者莊永明表示,“北警署”為了讓犯人吐實,將人關入水牢,並在牢中注水,水淹及頸。

據蔣渭水裔孫蔣朝根透露,蔣渭水入獄時,備受獄中“鱸鰻”(即流氓)禮遇,許多鱸鰻頭見了蔣渭水,還以“文化頭來了”稱呼他。蔣渭水也曾將這裡牢獄生活當成是人生的另類體驗,寫下《北署遊記》,並在台灣民報發表,成為台灣首見的獄中文學。

從《蔣渭水全集》中的《快入來辭》章節,描述“入獄可以修身養性,磨練心智”,也可得以窺見蔣渭水在獄中悠閒的一面。 “每天等著會見最愛的好朋友‘太陽君’,在這獄裡,我終日戀戀不能舍離,最愛的,就是太陽君……太陽君也就歡喜來了,我就接吻他、擁抱他、連書都不要讀了……我的心融和在太陽的光芒中,宛如羽化登仙一般哩。”

蔣朝根說,許多囚犯身陷縲紲難免身形消瘦,獄中的蔣渭水卻是“視入獄如入學”,還是增胖第一名。自1920年起參與台灣政治社會運動的蔣渭水,於1931年過世期間曾入獄十餘次,入獄最多曾胖過4公斤。

根據蔣渭水的日記記載,由於獄中米飯不足,蔣渭水嚼著米飯,若咬到小碎石粒,深怕吐出石粒,也把米飯一起吐了出來,浪費糧食,於是將米粒、石粒通通吞下肚,當做是補充“鈣質”。

人物評價

關押過蔣渭水的大同警分局 關押過蔣渭水的大同警分局

蔣渭水被譽為“台灣的孫中山”,葉榮鍾也表示“革命家最大的必備條件,就是始終不渝的反抗精神,……渭水先生在這一點,可以說是夠水準的領袖。”而蔣渭水於1931年8月23日的“大眾葬”,更多達五千人參與。而宜蘭市也有“渭水路”以紀念蔣渭水。

楊雲萍:“在台灣民眾中間,蔣渭水三字,就是意味反抗日人,尤其是反抗日本警察的語彙。”

《經世新報》:“(蔣氏是)熱血男兒,渭水之後,更無渭水其人。”

相關新聞

民眾黨合影 民眾黨合影

台灣《聯合晚報》今日(2008年7月29日)有報導稱,台“央行”即將發行新的十元硬幣,硬幣上將改放抗日誌士蔣渭水的人像。

台“央行”總裁彭淮南今天(2008年7月20日)也表示,蔣介石肖像的十元硬幣,不會停止流通、使用;報載新版的十元硬幣要將蔣介石肖像換成蔣渭水一事,仍在研議,尚未決定。如果要發行新版硬幣,將會廣徵各界意見再做決定。

彭淮南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台“央行”絕對不會停止蔣介石肖像十元硬幣的流通、使用;對於新版十元硬幣將蔣介石人像換成蔣渭水一事,他表示,仍在研議、尚未決定,如果要發行新版硬幣,將會廣徵各界意見,若有決定會簽報“行政院”核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