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韓情緒

反韓情緒,是指對韓國相關事物的不信任、反感、戒備的感覺或態度,基於這種態度作出的不健康行為。

反韓情緒的源由

反韓情緒在華人圈中由來已久,尤以台灣較為激烈。造成這種情緒升高的主要原因,是國民政府在遷台以後,甚至在1972年退出聯合國之後,和韓國一直都保持密切的外交關係,甚至互稱“兄弟之邦”。然而,基於來自中國大陸的壓力及龐大的貿易經濟誘因下,1991年8月韓國宣布與台灣當局“斷交”。之後還將台灣地區在韓國購置的物業(例如:位於明洞大使館)無償的送交大陸政府,並驅逐國民政府的使館人員。此種行為造成了台灣地區人民的不滿及憤怒。

SUPER JUNIOR冬粉擠爆世博會SUPER JUNIOR冬粉擠爆世博會
此外,韓國在各項體育競賽中,小動作不斷。尤其是2002年世界盃足球賽爭議及亞青杯男籃賽公然調整終賽時間,更是引起舉世譁然。在釜山亞運的跆拳道棒球等各種比賽中也因韓籍裁判“有爭議的判決”而使他國選手落敗。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前夕,韓國SBS電視台私自將開幕式畫面曝光,引起國人的一片指責。

中國台灣地區反韓情緒

歷史問題

反韓情緒在華人圈中由來已久,尤以台灣較為激烈。造成這種情緒升高的主要原因,是國民黨“政府”在遷台以後,甚至在1972年退出聯合國之後,和韓國一直都保持密切的外交關係,甚至互稱“兄弟之邦”。然而,基於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壓力及龐大的貿易經濟誘因下,1992年8月南韓宣布與台灣當局“斷交”。之後還將台灣當局在韓國購置的物業(例如:位於明洞的“大使館”)無償的送交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並驅逐台灣當局的“使館”人員。此種行為造成了台灣地區人民的不滿及憤怒,台灣當局於同年9月宣布與韓國斷航,直到2004年才正式恢復定期航線。
國際貿易競爭中,韓國與台灣同屬亞洲四小龍之列,在兩方實力、資本、技術等經濟條件上也較為接近。在亞洲金融危機韓國經濟力量快速復甦,並在近年以蓬勃的經貿發展及文化宣傳力量席捲亞洲,引起了台灣在內等亞洲各國的危機感,而有將韓國視為經貿競爭對手的態勢。
台灣鐵路管理局採購的韓製E1000型推拉式自強號,因韓方違反契約提早撤出技術人員,導致後繼維修出現困難。也因此當局曾禁止韓商參與重大公共工程的投標。
此外,韓國在各項體育競賽中,小動作不斷。例如奧運會上僅有的兩次運動員公開耍賴都是韓國運動員。後來在釜山亞運的跆拳道、棒球等各種比賽中常因韓籍裁判“有爭議的判決”或“地主國優勢”而使他國選手落敗。
尤其是2002年世界盃足球賽爭議及亞青杯男籃冠軍賽公然調整終賽時間,更是引起舉世譁然。在香港東亞運跆拳道比賽金牌戰,韓國選手宋智勛在開賽僅17秒時直接以拳頭攻擊台灣選手曾敬翔的頸部,導致曾敬翔當場倒地緊急送醫,在場仲裁委員作出疑似不公的判決,甚至片面將金牌頒給犯規的韓國選手,引起在場觀賽的台灣當局“行政院政務委員”曾志朗強烈抗議,痛斥韓國委員要“摸著良心判決”,台灣教練團雖提出醫院“傷勢位於頸部及胸腔上方”的驗傷證明,但仲裁委員仍維持原判。
馬英九2009年6月29日參訪活字印刷廠時,為了表示維護繁體字(台灣地區稱正體字)的態度,表示要積極推動正體字,甚至要加速申請列入世界遺產,“(否則)等一下韓國人又把它申請走了”。
由於華文媒體經常報導韓國認為許多華人文化及歷史是起源於韓國,引起不少華人的不滿,但是這些報導也有少部分是謠言。

楊淑君事件

2010年11月17日上午,在亞運會女子49公斤以下級1/8預賽中,中華台北隊運動員楊淑君以9比0的明顯優勢領先越南選手武氏厚。但在比賽還剩下12秒時,裁判突然中止比賽,判武氏厚獲勝,楊淑君因其所穿的電子襪違規而被取消成績。楊淑君當場痛哭失聲,坐在場地上抗議,久久不肯離去。據悉,裁判組做出此種裁決是因為,楊淑君腳底多貼了一塊晶片,它可以讓電子護具上的感應變得更靈敏,但這塊晶片是規則不允許的。

台北跆拳道選手楊淑君在比賽中被判取消資格台北跆拳道選手楊淑君在比賽中被判取消資格
2010年11月18日,世界跆拳道聯盟在廣東體育館再次召開新聞發布會,對“楊淑君事件”作出進一步解釋。世界跆拳道聯盟秘書長韓國人梁振錫表示,楊淑君在安檢後向襪子裡放置了違規的感應器,影響了比賽結果,對楊淑君的判決是“執行正義”。說完梁振錫展示了證據――兩塊長約15厘米、寬約10厘米的黑灰色方格薄片。
對此,楊淑君堅稱,自己在比賽前已經摘除了感應器。這一訊息傳回台灣,立即掀起波瀾。由於跆拳道一直被島內視為傳統優勢體育項目,且楊淑君具備沖金實力,島內民眾從感情上寧願相信楊淑君的說法。“排韓效應”

亞運楊淑君遭判失格事件,引發民眾反韓情緒,甚至網友串連發起拒用韓貨、拒看韓劇等具體行動。這一連串排韓效應,也讓原本在台受歡迎的韓貨一夕間身價爆跌,賣場也出現韓貨賣不動、消費者轉而選擇台制、日製品牌等選邊站情形。有量販業者也順應情勢,把韓國泡麵撤下促銷區,由本土品牌泡麵取而代之。
量販業者指出,近期民眾排韓情緒明顯,有不少消費者直言拒買韓貨,因此賣場也針對韓國商品台面做調整,主要促銷區會以本土商品取代韓貨。食品中以韓國泡菜影響最大,其商品迴轉率明顯變慢,銷售量衰退二至三成。至於三星、LG等韓國家電品牌在台銷售占比頗大,預期在反韓情緒發酵期間,短期內銷量會減縮二成,反而間接受惠於台制、日製品牌。
另外,連鎖進口超市業者也發現,賣場長賣的韓國泡菜鍋底、柚子醬,現在消費者看到就不選,反而轉向選擇本土麻辣鍋底、酸菜白肉鍋底或其它品牌果醬來替換。但量販業者也呼籲,賣場販賣的韓國泡菜有不少是台制,消費者拒買泡菜同時,可觀察商品產地標示,以免台灣廠商受波及。
跆拳道女將楊淑君在廣州亞運被判失格事件延燒,台中市多家韓國料理受波及,生意大不如前,也有業者在店門口貼出告示:“韓民眾恕不供餐!”在台中開設韓國料理店超過廿年的一名老闆表示,這幾天受楊淑君事件影響,店裡生意大不如前,原本周五、周休二日都是大日子,經常一位難求,這兩天卻門可羅雀,業績至少掉了一半。另外,台中一家牛肉麵店直接在店門口貼上海報,用中、英、韓文寫著“韓民眾不得進入”,老闆說,“為替中華隊出氣,乾脆不做韓民眾的生意。”

中國大陸地區反韓情緒

中韓關係中國大陸對韓國一向並無太大的歷史仇怨。朝鮮在歷史直到清末時期日據前一直和中國有密切的交流,並長期是中國的藩屬國,反韓與反日性質不同之處在於,反韓情緒的產生,主要是韓國人在近期韓國文化經濟逐漸步入一個高潮期,在其民族主義的作祟下所做出的言論及行為才是他國人民反韓情緒出現的主因。
歷史方面,在二戰中的日本侵華戰爭中,當時韓國全境基本被日軍占領,其中一部分的韓籍人員助紂為虐參與了日本侵華戰爭,被當時的中國人稱為“二鬼子”。戰後很多日本人的回憶錄中都提到過韓國軍人對日本的忠誠(這樣的忠誠在中國人眼中就是殘忍)。
文化方面,近年韓劇及韓星在亞洲各地掀起熱潮,遂有所謂的“瘋韓族”的出現。諷刺的是這些“瘋韓族”也一併接收了韓國電視及電影裡捏造的韓國史觀。在某種程度上反韓情緒思想是基於對錯亂的韓文化進入的反抗。
2007年1月31日,在長春市舉行的亞洲冬季運動會上,韓國選手獲得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賽亞軍。在領獎台上她們突然打出標語:“白頭山是我國領土”。此舉釀成了外交風波,中國外交部立即提出抗議,韓國官方則表示運動員沒有政治意圖,敦促雙方冷靜。事發後,引起中國網民間抗議及普通民眾的強烈反應。但相關訊息由中國政府低調處理,而韓國媒體竟然普遍支持運動員的做法。
新華社2007年12月對中國網民進行意識調查的結果“討厭的國家”第一名為韓國,顯示華人圈的反韓情緒(至少在網路上)已經超過了一向占主導的反日情緒。
2010東亞四強賽上中國足球隊3:0擊敗韓國隊,終結長達32年來在國際A級賽事上不勝韓國的“恐韓症”尷尬記錄,並且創造了戰勝韓國隊的歷史最大比分差紀錄。眾多球迷、網友在網上熱烈慶祝,並稱讚足球打黑效果顯著。
在2010溫哥華冬奧會短道女3000米接力賽上,韓國隊第一個通過終點並慶祝奪金。不過,隨後裁判經過慢動作回放認定韓國選手金敏晶在倒數第5圈時故意干擾中國隊員孫琳琳滑行,最終韓國這枚金牌被改判給中國,同時中國隊在如此不利形勢下以4分06秒610打破該項目世界紀錄!

高棉地區的反響

反韓情緒並非僅僅在華人圈蔓延。
在南亞的高棉,以吳哥文化而聞名世界,但韓國人以壟斷旅遊市場的方式經營,更意圖壟斷當地的旅遊業資源,使得高棉人不滿國家的土地、路權竟然被異國人掌控,進而發動遊行與韓國人對抗。且2007~2008年間韓國旅行團被發現集體以偽造證件逃避旅遊的參觀規費,在當地引發更多的不滿。

日本地區的反響

韓國從16世紀前後就開始受到日本的侵略,一直到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才獨立,所以韓國對日本一直採取敵視態度。韓國政府也一向採取強硬的反日態度,甚至鼓勵民眾的仇日行為,造成日韓關係的惡化。
在長期的反日教育下及兩國的領土糾紛使的許多韓國人民對日本人有許多不理性的行為及言論,亦引發了日本人對韓國人的厭惡。在日本,通常蔑稱之為“鮮人”或“不逞鮮人”。
二戰後,很多在日韓國人參加了國際黑道團體,還有人對日本人犯罪,如金嬉老事件那樣對犯人英雄視。
韓國起源論”的傳播也加深了日本人對韓國的反感。

韓媒回應

2010年12月15日,韓國的官方媒體《朝鮮日報》發表文章,原題為《嘴裡說著“討厭韓國”而離開的中國留學生》。

韓應反思中國留學生反韓情緒韓應反思中國留學生反韓情緒
成均館大學中文系教授李準植針對1200名中國留學生所做的調查顯示,他們的反韓情緒在大三大四時最為強烈。李教授就這種反韓情緒的背景指出,韓國大學只注重擴招中國學生,入學後就放任不管了。
目前韓國四年制大學中中國留學生超過千人的學校有6所,大部分大學缺乏管理中國學生的手冊。有的學校在北京上海等地設有辦事處並組織入學考試,但除此之外,針對中國留學生幾乎沒別的服務。有的大學開設了中文版網頁,國際處有幾名能講漢語的員工,僅此而已。在幾所中國留學生過千的大學中,幾乎都沒提供“指導人計畫”。
個別實施計畫的大學也未能給中國學生以實質性幫助。比如有的大學給中國學生介紹韓國學生當指導人,但時間僅為入學後一個學期且未做具體規定,這就引發了問題。就讀建國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小B表示,過去4個月裡他的指導人僅與他聯繫過一次。但到了學期末,這名韓國學生卻提交報告稱自己每周都和小B見面,這樣做是為獲得提供給指導人的50萬韓元獎學金。小B感到自己完全被利用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