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人
正文
東南亞菲律賓的基本居民。約4948萬人(1981),包括幾十個民族。大多屬蒙古人種馬來類型;少數屬尼格羅-澳大利亞人種尼格利陀類型。 全國有幾十種民族語言,1962年定他加祿語為國語,屬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有拉丁字母的文字。但政府文告、議會辯論和主要報刊均使用英語。83%的人信天主教,10%信基督教,4%信伊斯蘭教,3%信佛教和原始宗教。菲律賓群島的古老居民系尼格利陀人,約在兩萬多年前從連線亞洲大陸的陸橋遷入,帶來舊石器時代後期文化,其後裔為今日的阿埃塔人。公元前3000年紀至前1000年紀,先後有兩批原始馬來人從海上遷入,帶來新石器時代文化,其後裔為今日的邦都人、卡林加人、伊隆戈特人、巴戈博人、曼達亞人、布基農人等。公元前2世紀至16世紀,又有3批新馬來人遷入,帶來金屬工具、階級制度和文字,其後裔為今日的伊富高人、比薩揚人、他加祿人、伊洛卡諾人、比科爾人以及14世紀信仰伊斯蘭教的摩洛人等。 這些不同來源的人們有的仍保持著自己的民族特性,有些則互相混合,並不斷吸收以後陸續遷入者的文化和血統,社會發展達到較高水平。3世紀時,菲律賓人即與中國有友好往來。中國宋代趙汝適《諸蕃志》中已有關於民都洛島麻逸國的記載。當時菲律賓人已輸入中國瓷器和其他商品。其後,在東南部又建有蘇祿國,在班乃島建有馬迪加亞斯國,在北部和中部建有呂宋和馮嘉施蘭等國。14世紀後有大批中國移民遷入,參加當地的經濟開發。1521年遭西班牙殖民者入侵,菲律賓人民奮起抵抗, 率隊入侵的F.de麥哲倫在此次進犯中斃命。 自1565年起受西班牙殖民統治達 330多年。1896年以A.博尼法西奧為首的 “最尊貴民族兒女協會” (“卡蒂普南”)發動反西班牙殖民者大革命,於1898年宣布獨立。其後又開展反對美國侵略、保衛獨立的鬥爭,失敗後,自1901年起受美國殖民統治達40多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攻占菲律賓,菲律賓人又進行抗日游擊戰爭,於1946年獲得獨立,建立菲律賓共和國。
菲律賓人以農業為主,農村居民占全國人口的70%以上。種植水稻、玉米、可可、甘蔗、菸草、椰子和馬尼拉麻。漁業和手工業發達,刺繡工藝著名。近年來,現代工礦業和農產品加工工業得到發展,並在積極勘探石油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