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味能消丸

十一味能消丸用於化瘀行血,通經催產。用於經閉,月經不調,難產,胎盤不下,產後瘀血腹痛。

基本信息

十一味能消丸
拼音名 Shiyiwei Nengxiao Wan
來源 本品系藏族驗方。
性狀 本品為棕黃色至黃褐色的水丸;氣微,味鹹、微苦、澀。
鑑別 (1) 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果皮纖維層淡黃色,斜向交錯排列,壁較薄,有紋孔。
草酸鈣簇晶大,直徑60~140μm。
(2) 取本品粉末1g,加水5ml,振搖,濾過,濾液呈棕紅色,取濾液2ml,加鹽酸使成酸性,紅色消退成棕黃色。
(3) 取〔鑑別〕(2) 項下的濾液1ml,加硝酸使呈酸性,加硝酸銀試液2 滴,生成凝膠狀沉澱,沉澱在氨試液中溶解,在硝酸中不溶。
處方 土木香 30g 小葉蓮 50g 野薑 40g 沙棘膏 38g訶子(去核) 75g 蛇肉(麝香制) 25g 大黃 90g 方海 25g寒水石(煅) 100g 硇砂 17g 鹼花 125g
製法 以上十一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用水泛丸,乾燥,即得。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Ⅰ A)。
功能與主治 化瘀行血,通經催產。
用於經閉,月經不調,難產,胎盤不下,產後瘀血腹痛。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1 丸,一日2 次。
注意 孕婦忌服。
規格 每丸重1.5g
貯藏 密閉,防潮。 十一味能消丸

【藥物組成】土木香30g,小葉蓮50g,野薑40g,沙棘膏38g,訶子(去核)75g,蛇肉(麝香制)25g,大黃90g,方海25g,寒水石(煅)100g,硇砂17g,鹼花125g。
【處方來源】《中國藥典》一部。
【方劑主治】用於經閉,月經不調,難產,胎盤不下,產後瘀血腹痛。
【製備方法】上為細末,過篩,混勻,水泛為丸,曬乾,即得。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

中藥方劑之十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