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味藥酒

此酒主治風濕痹痛,筋脈攣急,腰腳軟弱無力,視聽不明。

配方

牛膝90克,白石英、磁石各120克,石斛、制附子各90克,萆、丹參、防風、山萸肉、黃芪、羌活、羚羊角、酸棗仁各30克,生地、肉桂、去苓各60克,杜仲45克,酒3.5公斤。

製法

將上藥共碎為細末,白布袋盛,懸於瓷瓶中,用酒浸之,10日後即可取用。

主治

風濕痹痛,筋脈攣急,腰腳軟弱無力,視聽不明。

用法

每次空心溫飲1小杯,每日早、晚各1次,鏇飲鏇添酒,味薄止。

藥材功效解析

牛膝、白石英、草薢、防風、羌活:祛風濕,通經止痛。

制附子、肉桂:溫陽散寒止痛。

丹參、山萸肉、黃芪、酸棗仁、生地、杜仲:補虛蠲痹,緩攣急,強腰腳。

石斛、磁石、羚羊角:補腎益精,聰耳明目,舒筋除痹。

雲苓:健脾利水,以奠中土,為生化之基。

此酒主治風濕痹痛,筋脈攣急,腰腳軟弱無力,視聽不明。

來源

柳森可用方》

中藥方劑之十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