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味冬青丸

十六味冬青丸

十六味冬青丸用於主治寬胸順氣,止嗽定喘。用於胸滿腹脹,頭昏浮腫,寒嗽痰喘。

基本信息

十六味冬青丸
十六味冬青丸十六味冬青丸

簡介

本品系蒙古族驗方。哮喘、肺氣腫、肺心病、阻塞性肺病、急慢性氣管炎等呼吸疾病是目前全球常見的慢性病、多發病,數據顯示每20個人中就有1個患有肺部疾病,從古至今,久治難愈,反覆發作,令許多患者飽受折磨。其反覆發病的主要原因是外感侵襲,導致肺氣被傷,不能津液四布通調水道致使痰液增多,其內臟虧損,中氣不足,脾虛不運聚濕成痰,日積月累,“濁痰”阻塞於肺內大小的支氣管,引起長期咳喘,而肺主呼吸,如肅降失調,又會出現氣喘胸悶,呼吸困難,臥不平等症,所以要想徹底治療哮喘病症,杜絕反覆,防止進一步惡化,應從源頭入手,內導“濁痰”,平衡“臟腑”,三源同治。蒙古族人民運用獨特的醫學理論精華,並配製多種純植物中草藥,藥效獨特,輕鬆導出“濁痰”,修復平衡受損內臟,增強肺泡再生免疫。十六味冬青丸蒙族配方,純中藥製劑,出自於蒙醫希巴拉吉爾的《認藥白晶藥鑒》,處方以冬青、肉桂、沉香、拳參等名貴的藥材中含有大量的“解痰酶”抑菌成份,能有效將肺內各細小支氣管中深層的痰及炎性粘液快速稀釋,並由呼吸道排除體外,寬胸順氣。同時組方中的甘草、白葡萄乾、方海等藥材中含有納米級的修復小分子能將由濁痰病菌侵蝕過的支氣管黏膜有效的修復,並使肺泡壁中的彈性組織快速恢復,防止痰及粘液二次積聚,加之豆蔻、木香、蓽茇、紅花中的多種活性免疫成份,同時提高肺、脾、腎三髒的這些功能免疫,不再虛損,藥方科學配伍,導痰、平喘、治肺一步到位,療效確切。

主治

治熱病壯熱不退,心煩神昏,譫語發狂,口渴咽乾,肺熱喘急,中暑自汗,胃火頭痛、牙痛,熱毒壅盛,發斑發疹,口舌生瘡。煅敷生肌斂瘡。外治癰疽瘡瘍,潰不收口,湯火燙傷。

適用人群:

1、慢性支氣管炎(老慢支)2、支氣管哮喘、肺氣腫等阻性塞肺病3、肺大泡、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4、頑固性咳嗽、氣喘無力、陳舊性肺病、過敏性哮喘、肺心病5、塵肺、矽肺及肺結核

處方

冬青葉150g 石榴25g 石膏75g 肉桂50g 豆蔻50g 木香50g 丁香50g 甘草50g 白葡萄乾125g 沉香75g 拳參75g 蓽茇50g 肉豆蔻50g 紅花50g 廣棗50g 方海50g
【製法】以上十六味,除白葡萄乾外,其余冬青葉等十五味粉碎成粗粉,加白葡萄乾,粉碎,烘乾,再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加煉蜜110~130g製成大蜜丸,即得。
【性狀】本品為棕褐色的大蜜丸;氣微香,味甘辛、微苦而澀。
【功能與主治】寬胸順氣,止嗽定喘。用於胸滿腹脹,頭昏浮腫,寒嗽痰喘。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1~2次。
【規格】每丸重6g
【貯藏】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

中藥方劑之十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