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補圓

十補圓用於治真氣虛損,下焦傷竭,臍腹強急,腰腳疼痛,亡血盜汗,遺泄白濁,大便自利,小便滑數,或三消渴疾,飲食倍常,肌肉消瘦,陽事不舉,顏色枯槁。久服補五臟,行榮衛,益精髓,進飲食。

基本信息

處方:

附子(炮、去皮、臍)、肉桂(去粗皮)、巴戟(去心)、破故紙(炒)、乾姜(炮)、遠志(去心、薑汁浸、炒)、菟絲子(酒浸、別研)、赤石脂(煅)、厚朴(去粗皮、薑汁炙),各一兩;川椒(去目及閉口者、炒出汗)二兩。

製法:

上為末,酒糊圓,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真氣虛損,下焦傷竭,臍腹強急,腰腳疼痛,亡血盜汗,遺泄白濁,大便自利,小便滑數,或三消渴疾,飲食倍常,肌肉消瘦,陽事不舉,顏色枯槁。久服補五臟,行榮衛,益精髓,進飲食。

用途用量:

每服三十圓至五十圓,溫酒、鹽湯任下。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中藥方劑之十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