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味附子酒

十味附子酒

《十味附子酒》是一款中國傳統中醫的一副藥酒。

【配方】制附子30g 五加皮(炙)20g 桑白皮50g 丹參30g 續斷30g

牛膝30g 白朮50g 生薑50g 細辛25g 肉桂25g

清酒1500ml

【功用】散寒逐濕。

【製法】1 將上述藥材搗細如麻豆大,裝入紗布袋內; 2 放入瓷瓶中,倒入酒浸泡,密封; 3 春夏5日,秋冬7日後開啟,去掉藥袋,過濾裝瓶備用。

【用法】每次10ml,每日3次,將酒溫熱空腹服用。

【藥材功效解析】制附子、肉桂、細辛:溫陽散寒止痛,啟先天生髮之機,扶正以祛邪,通經除痹弱。

五加皮、續斷、牛膝:補肝腎,強筋骨,引藥下行,並可祛濕,以治腿足酸軟等症。

丹參:通調血脈,養血舒筋,以療攣急、萎枯。

白朮、生薑:和胃化濕,以祛腫脹、嘔吐之患。

桑白皮:開肺利水,以抑腳氣之沖逆。

此酒散寒逐濕,溫陽行痹,補肝腎,強筋骨,益脾通脈,降利沖逆。主治因腳氣引起的腿腳軟弱無力,或麻木、酸痛、攣急、腫脹、發熱、萎枯、嘔吐等。

中藥方劑之十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