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味淡齋方

十味淡齋方主治下疳廣瘡,誤服輕粉升藥,致爛喉塌鼻,遍體骨節疫楚,或腐爛不堪。

基本信息

來源

《瘍科心得集》卷下。

組成

川貝母(去心,生研)30克 白芷(焙)30克 防風(焙)30克 海螵蛸(浸淡,漂淨,去甲)30克 當歸(炒)30克 川芎(炒)30克 金銀花(曬)30克 花粉(曬)30克 半夏(薑汁制炒)30克 南星(薑汁制炒)45克

用法

各藥要囪囤,放瓦盆內炒,用木槌於石臼內打成末,篩淨,分作21服,每服15克,每日用鮮土茯苓500克,不見鐵器,於石白內搗碎,放乾瓦罐中,用河水3升,煎至1.5升,去滓,下藥末15克,再煎至750毫升,早、午、晚各服250毫升。服此六十三日收功。

主治

下疳廣瘡,誤服輕粉升藥,致爛喉塌鼻,遍體骨節疫楚,或腐爛不堪。

禁忌

煎藥時忌一切金、銀、銅、鐵、錫器;服藥期間,須忌一切鹽味。

中藥方劑之十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