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將軍丸

十將軍丸主要治於瘧疾日久不眾,邪氣伏藏脅腹,緒為瘧母。

來源

《丹溪心法附余》卷六。

組成

三棱30克(去毛、土,炮) 莪術(生) 青皮(去白) 陳皮(去白)各30克 草果(去殼)60克 川常山60克 砂仁 檳榔 烏梅 半夏(湯泡七次)各30克

用法

上藥先將常山、草果二味銼碎,用酒、醋各250毫升浸一夜,後人余藥同浸至晚,煮乾,取出曬乾或焙乾,為末,酒、醋各半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40丸,白湯送下。日服三次。

主治

瘧疾日久不眾,邪氣伏藏脅腹,緒為瘧母。

禁忌

服藥期間,忌食生冷、魚腥、鹹、酸、油膩及諸死毒物。

中藥方劑之十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