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農林科學院

北京農林科學院

成立於1958年的北京市農林科學院位於風景秀麗的昆玉河畔,西倚北京西山,東臨京密運河,交通便利,環境優美,全院占地面積1370畝,各類建築物29萬多平米,資產總值10億多元。院下設蔬菜研究中心、林業果樹研究所、畜牧獸醫研究所、水產科學研究所、植物保護環境保護研究所、植物營養與資源研究所、農業科技信息研究所、農業綜合發展研究所、北京農業信息技術研究中心、北京農業生物技術研究中心、雜交小麥研究中心、玉米研究中心和北京草業與環境研究發展中心、農產品質量檢測與農田環境監測技術研究中心等14個研究所(中心),擁有4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個農業部原種基地及資源圃、5個農業部高技術實驗室及中心、10個北京高技術實驗室和專業研究中心。

概況

農林科學院農林科學院

成立於1958年的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經過50年的建設,已經發展成一所主要承擔農業套用基礎、套用及開發研究,農業高新技術研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等任務,學科齊全、設備先進、學術水平較高、產業能力較強,為北京農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科技支撐的地方綜合性農業研究機構。

人才隊伍建設

五十多年來,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該院推行了全員聘用契約制、全員年度考核制度和專業技術崗位聘任制(試點),按照“公開、公正、平等”的原則實行新進人員公開招聘制度,設立了鼓勵青年專家脫穎而出的青年科研基金和科研獎勵基金等制度。全院現有從業人員1850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 282人、博士(後)201名、碩士300名;擁有博士後工作站1個,博士生培養點5個,碩士生培養點7個。另有25人入選國家或北京市“百千萬”人才工程、19人獲得北京市優秀青年知識分子稱號、24人入選北京市突出貢獻專家、63人享受北京市政府特殊津貼、127人入選北京市科技新星培養計畫。全院45歲以下的青年科研骨幹占80%以上,基本形成了以中青年人才為主,老中青相結合的優秀人才梯隊。

“創新與服務”

是該院的立院之本。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院各項工作重心緊密圍繞北京農業的功能和定位不斷調整,以科技創新為出發點,以服務郊區為落腳點,大力傳承“求實創新、團結奮進”的農科精神,通過幾代人的辛勤努力,建成了包括動植物種質創新與新品種選育、農業信息技術、水產科學、工廠化農業、生物防治、禽病防治、環境友好型肥料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研究等優勢學科在內的綜合性農業科研體系。在為北京市農業發展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撐的同時,也為全國農業科技進步和農業現代化建設做出了較大貢獻。
“十一五”以來,該院累計承擔國家和市級項目近500項。獲得省部以上各類科技成果獎勵82項,其中國家級獎勵6項;神農中華一等獎2項,市科學技術一等獎2項,市農業推廣一等獎13項。獲得國家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授權94項,獲得新產品保護、新獸藥證書16個。發表SCI和EI論文154篇。

成果轉化

50年來,該院將科技創新成果不斷的套用於農業生產實際當中,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務。蔬菜研究中心選育的47個大(小)白菜新品種在全國28個省市得到推廣套用,2009年獲得農業部神農中華一等獎;培育的京欣、京玉系列西甜瓜品種成為了北京市場的主栽品種,累計推廣面積達56萬畝,為農民增收2億多元;經過50年幾代林果專家的不懈努力,培育出的桃新品種達40個,為平谷大桃產業化發展與升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院大力開展的以精準農業、智慧型化溫室設備、農業專家系統為代表的現代農業信息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其成果不但在全國得到了大範圍推廣套用,而且推廣到東南亞等地;研發的以生物防治技術、有機農業生產技術、新型肥料、循環農業技術為代表的都市型現代農業生產技術在京郊及周邊得到廣泛推廣;研發的農民遠程教育培訓系統在全國建立遠程教育站點628,其中北京市436個,實現了京郊遠程教育鄉鄉通,並開始進村入戶,有力地提高了農民的科技文化素養。開放辦院,加強與外界的交流與合作,使科技創新與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通過與區縣建立全面科技合作,促進了大興西甜瓜、平谷大桃、房山食用菌密雲板栗等區域產業的發展與升級,為當地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目前,全院有200多名專家長期在京郊近400個基地進行科學試驗和成果的示範推廣,不斷把新成果、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送到農民手中,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步伐。

合作交流

綜合所專家應邀參加2010年生物質能源技術國際會議
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CIMMYT)玉米分子育種專家徐雲碧博士到玉米中心進行學術交流(2010-8-20)

美國南佛羅里達大學浦瑞良教授到信息中心開展學術交流報告
我院水產所鱘魚基地科技人員赴新疆吐魯番考察鱘魚養殖狀況
美國農業部Angela Davis博士來蔬菜中心開展學術交流
植保環保所專家參加“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資源利用與野生菌馴化技術培訓班”
生物中心與北京農業生物技術種業孵化器進行交流互訪

中國利農國際有限公司總裁馬承榕一行到信息中心
信息中心科研人員赴寧夏參加2010中國設施園藝工程學術年會
水產所專家參加中國魚類學會學術研究
我院唐桂均副院長帶領生物中心科研人員赴荷蘭和法國進行學術交流
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研究員慈松博士到信息中心進行學術交流

機構設定→職能處室

1院長辦公室 2科研處3 國際合作處 4人事勞資處5計財處6 監察審計處7 行政處 8保衛處9 組織處、10 黨委辦公室11 宣傳處 12老幹部處13工會14團委

科技產業工作

是該院事業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科技成果重要的轉化平台,對全院科技創新具有積極的引導與促進作用。

現有科技型企業13家,從業人員330多人,開發優質產品(品種)近千個,2007年企業總收入達到1.2億元,在籽種、林果苗木、禽用疫苗農業信息化產品等方面形成優勢產業。

附屬植保所介紹

圖

該所於1984年由原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和農業環境保護研究所合併而成,前者的前身為1962年成立的植物保研究室,後者的前身為1975年成立的農業環境保護研究室。現有職工52人,其中科技人員39名,研究員5名,副研究員17名。本所工作重點圍繞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的生產、減少化學農藥對環境的污染和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以植物生長過程中遭受的病蟲草等有害生物為對象,開展以生物防治為主體的綜合治理技術體系的研究和推廣。包括多種天敵昆蟲工廠化大規模生產、生物源農藥的研究套用、品種抗性鑑定及抗性品種的套用、高效低毒農藥的開發及植物生產過程中所需的生態調控配套技術的研究;對北京農田的環境質量和農產品的農藥殘留進行監測分析,並研究其對策,達到保護和改善首都的生態環境,保障民眾的身體健康,生產安全食品的目的。
全所總資產約140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為643萬元。全所辦公區總面積約5300平米,其中昆蟲病理、生測、食用菌、雜草防治等專業實驗室2000平米,現代化溫室213平米,中試車間及庫房1000餘平米,期刊資料室48平米。研究所擁有如GCLMS-QP2010氣質聯用色譜儀LC-10ATVP液相色譜PTC-200多功能熱循環儀、GUJS-5-50全自動發酵罐等大型儀器設備。
該所具備鑑定植物病蟲草等生物種類的能力,能開展植物抗性品種、有害生物發生規律及綜合防治體系、生物源農藥、高效低毒農藥等研究或開發,研究和監測農田和農產品農藥殘留及污水無害化處理,並能大規模生產用於農林害蟲生物防治的赤眼蜂(年生產能力60億頭)及其他天敵昆蟲。面對植物病理學領域研究領域新的挑戰,近年來我們將更多的力量投入到生物防治技術與產品的研究開發中, 例如篩選植物及微生物源材料,用於主要蔬菜病害的防治取得了較大進展。
“十五”期間,獲得省、市級三等以上科技獎8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北京市科技進步獎1項,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 獲發明專利2項。
經過多年的努力,在天敵昆蟲的工廠化生產和套用技術、蔬菜果樹病蟲害診斷及綜合治理技術、農田雜草防除技術、化學農藥殘留檢測技術、食用菌優良品種的選育及栽培技術等方面形成自身研究特色和優勢。在生物防治技術領域,在國內率先建立了天敵昆蟲品質資源和套用資料庫,庫容已達30種64品系,其中寄生性天敵13種34品系,捕食性天敵17種30品系。針對目前生產中為害較為嚴重的害蟲,新選育出優勢及抗逆種/品系3種6品系,建立了赤眼蜂、平腹小蜂、瓢蟲、草蛉、麗蚜小蜂等5種主要天敵昆蟲的生產工藝流程,可進行大規模生產。為將技術和產品很好的轉化,進行了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集成,探索出天敵昆蟲與生物農藥及生態技術時空組合集成技術,可用於控制玉米、蔬菜、果樹、棉花、茉莉花及林業、園林植物害蟲危害,主要可以防治玉米螟 、棉鈴蟲 、溫室粉虱蘋果小捲葉蛾、煙青蟲 、茉莉花蕾螟、松毛蟲、桃樹蚜蟲紅蜘蛛等靶標害蟲,特別是在防治蔬菜和桃園害蟲方面,建立了較為完整的生態、生物防治技術體系。針對蔬菜、果樹、糧食生產中主要病蟲草害,開展高效低毒化學農藥和微生物農藥、植物源農藥的研製工作,具有一定的技術儲備,有3個產品獲得發明專利,2個正式註冊登記產品。截止目前,我所共發表文章175篇,其中學報級論文23篇,國際刊物上發表6篇,出版著作7部。

附屬水產所

圖

該所成立於1958年,2004年經國家科技部批准建立了“國家淡水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隸屬於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為市屬社會公益性的科研事業單位。水產所本部位於豐臺區角門路18號,另有小湯山良種開發中心、延慶玉渡山冷水魚基地房山十渡魚類繁育基地良鄉生物漁藥研發中心河北灤平水產良種場等五個試驗基地,占地總面積21公頃。

水產所定位於立足北京,面向全國,跟蹤世界漁業科技發展前沿,針對北京乃至全國水產業發展中關鍵技術問題,從事水產套用技術研究和推廣。主要致力於水產生物技術、水產動物育種、增養殖技術、水產動物營養與病害防治、漁業信息、漁業生態與環保、水產品加工及質量安全等技術領域的研究工作,服務於北京及全國漁業生產,為農民提供漁業科技服務。
水產所科研設施完善,本部建有3000平米科研辦公樓、6000平米綜合樓;擁有現代化儀器200餘台件。下設生物技術與育種、水產動物營養與病害防治、漁業生態與環保、水產加工與質量安全、冷水魚類、觀賞與休閒漁業、漁業信息等七個研究室。經市科委批准組建了北京農業生物技術中心水產實驗室、北京市水產科研中試基地;擁有農業部批准的國家級北京水產名優魚類良種場和國家級錦鯉良種場。中國水產學會觀賞魚分會北京水產學會掛靠在本所。 水產所技術力量雄厚,擁有近100人的科研技術隊伍,中高級以上技術人員占76%,同時還聘請了美國奧本大學、日本東京水產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科院發育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等國內外著名科研機構、大專院校的院士、知名專家、教授為客座研究員。建所以來,共完成國家863、省部級重點科技攻關、推廣等項目200餘項,取得了100多項科技成果

農業信息化國家中心

該中心於2001年由國家科技部批准組建,是專門從事農業及農村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開發的國家級科研機構,該中心掛靠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技術上依託北京農業信息技術研究中心,成果轉化依託北京派得偉業信息技術有限公司。2002年該中心被農業部批准為農業部農業信息技術重點開放實驗室
中心的主要方向是研究開發農業信息化平台技術和產品技術;制定農業信息標準,研究開發農業信息資源,建立農業信息資源中心資料庫;開發實用農業信息系統,構建面向農民的現代農村信息服務體系,為我國農業信息化建設提供技術支撐,加速信息技術在農業及農村社會經濟領域的全面滲透。
中心突出技術創新、注重系統集成、強調成果轉化,組建了一支朝氣蓬勃、奮發向上、勇於拼搏的高素質科技隊伍。目前,在崗技術研發人員160多人,平均年齡僅31.5歲,其中20%人員具有博士學位,60%人員具有碩士學位;中心科技人員40%為IT及相關專業,30%為農業相關專業,30%具有IT和農業複合型知識結構。
目標任務:針對我國農業信息化發展過程中的重大基礎性、關鍵性和共性技術問題,進行農業信息技術系統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開發,不斷推出具有市場前景的農業信息技術系列新產品;接受國家、部門、企業、科研院所委託的農業信息技術研究、設計、開發和試驗任務,提供技術諮詢服務,培訓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成為我國農業信息化方面開放的技術支撐平台
充分發揮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開發和設計的優勢,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進行國外農業信息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與創新,成為部門、單位吸收國外先進農業信息工程技術的依託;建立面向省、市、縣、鄉、村、戶和企業、專業生產組織等不同對象的農業信息化示範樣板,展示信息技術在改造傳統農業、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成為信息技術在農業及農村社會經濟領域套用的孵化器,促進農村信息服務產業的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