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履歷
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科學與社會研究中心兼職教授、科學技術哲學專業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理論物理專業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無神論學會副理事長。
同時,何祚庥在科學史、自然辯證法、哲學、政治經濟學等方面也取得多項重要成果。對偽科學、邪教的口誅筆伐以及對經濟、社會問題以獨特的視角觀察得出的結論使之成為“曝光率”頗高的新聞人物。由於他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兩方面的傑出成就,被稱為“兩棲院士”。 近些年主要從事於揭批偽科學方面的工作。
![何祚庥](/img/4/6eb/wZwpmL4gjNxIDMzgjMwQDO0UTMyITNykTO0EDMwAjMwUzL4IzL3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中學時就讀於上海市南洋模範中學;
1945年考入國立交通大學化學系,後來轉入清華大學;
1951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
1951-1956年就職於中宣部理論教育處,了解科學家們的思想政治動態;
1956-1958年在中國核工業部的原子能研究所工作;
1958年-1960年去蘇聯莫斯科核子研究所進行學習和研究;
1960年回國參與氫彈的輕核理論組,任共產黨總支部委員;
1980年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1981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的第一批理論物理專業博士生導師;
1983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的第五批科學技術哲學專業博士生導師;
1984年起在北京大學招收自然辯證法專業碩士研究生;
1994年起在北京大學招收科學技術哲學專業博士研究生。
![何祚庥先生從事物理學研究七十周年學術思想研討會](/img/d/e2a/wZwpmLyMzM2ETOwIDO5MDO0UTMyITNykTO0EDMwAjMwUzLygzL2M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他關注科學領域中的哲學問題,是建國後中國科學方法論研究事業的早期開拓者之一,近十幾年來關注社會現實問題,曾就科技政策、教育政策、文藝理論、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若干理論問題,以及當代經濟建設所應關注的重大科學技術問題發表文章,積極站在捍衛科學尊嚴、揭露和反對偽科學等活動的第一線,並做出重要貢獻。
2017年7月12日,何祚庥先生從事物理學研究七十周年學術思想研討會在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成功舉辦。楊振寧先生致辭,他表示歡迎何祚庥院士加入90歲俱樂部,並對何先生幾十年來為中國高能物理界作出的貢獻點讚。
研究領域
![何祚庥](/img/3/064/wZwpmL2UzN1cDNzUzM5MDO0UTMyITNykTO0EDMwAjMwUzL1MzLyE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何祚庥長期以來從事粒子物理及各種套用性問題的研究。其重要工作有層子模型的研究,複合粒子量子場論的研究,弱相互作用理論的研究等,先後發表約250 篇科學論文。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及多種獎勵。他還曾從事核子彈和氫彈的理論研究,是氫彈理論的開拓者之一。
近十幾年來關注社會現實問題,曾就科技政策、教育政策、文藝理論,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若干理論問題,以及當代經濟建設所應關注的重大科學技術問題發表文章,如倡導磁懸浮列車技術、電動汽車技術、鋰離子電池技術等。來積極參加捍衛科學尊嚴,揭露和反對偽科學等活動,並做出重要貢獻。又關注複製人研究問題,有較大社會影響。
何祚庥還是中國著名的哲學家、自然辯證法專家,在哲學、政治、經濟等方面也先後發表約300多篇科學論文。在反對偽科學的鬥爭中,他旗幟鮮明,積極參加了捍衛科學尊嚴,揭露和反對偽科學等活動,社會影響很大,是反“偽科學”的領軍人物之一。但是自從《丁肇中的“無知”與何祚庥的“無所不知”》一文出現在網路上後,他逐漸淡出公眾視野。
從事的研究領域:何祚庥從事中微子質量問題、中微子震盪問題及雙β衰變理論的研究等。
人物論著
發表論文
(1)On the determination of neutriomass--A criticalstatus report,112,No.1,Oct.(1984)
(2) Operator expansion method and nuclear beta beta decay,242No.4-6(1994)
(3) Search for new massive particles in cosmic rays,282,No.1(1997)
出版著作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探索 : 真理標準問題討論集 | 光明日報出版社 | 1987年 |
偽科學曝光 (主編)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1996年 |
量子複合場論的哲學思考 |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1997年 |
科學家爺爺談科學·偽科學:科學肌體上的癌細胞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1998年 |
偽科學科學肌體上的癌細胞:著名科學家談“偽科學”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1998年 |
從元氣說到粒子物理 | 湖南教育出版社 | 1999年 |
偽科學再曝光 (主編)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1999年 |
元氣、場及治學之道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2000年 |
清除邪教再生的土壤 |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2000年 |
基本物質科學和輻射技術(主編) | 山東教育出版社 | 2000年 |
我是何祚庥 | 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 | 2002年 |
文明的發動機:科學:生產力發展的規律 (主講)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2004年 |
做人做事做學問之道 | 雲南教育出版社 | 2008年 |
社會爭議
除了與方舟子、司馬南一起反對中醫,何祚庥的一些言論在社會上也引起強烈爭議。
反對中醫
2006年11月1日,《環球人物》雜誌刊登了路琰對何祚庥的訪談,訪談中何祚庥反對中醫陰陽五行理論,稱之為偽科學。
2007年5月,演員陳曉旭因乳腺癌去世。何祚庥發表言論“陳曉旭就是被中醫害死的”。他指出:乳腺癌本來是一種很容易早期發現的疾病,如果及時治療,生存率還相當高。然而陳自感不適後拒絕看醫生,而是自行吃中藥,貽誤了病情導致不治。從這個意義上,陳曉旭正是被中醫害死的。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製藥工程系主任詹亞華教授對何祚庥的言論表示反對 ,同時也有媒體對何祚庥的專業素質表示懷疑。
打假基金
基金成立
科技打假基金籌備組成立於2012年,”目前有四位成員,都是目前國內著名的學術打假人士,包括中科院院士何祚庥、中國科普所原所長郭正誼、民間打假人士司馬南、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助理袁鍾(後退出)。律師彭劍目前是該組織的事務秘書。
其他言論
•2001年,何祚庥發表題為《量子力學的建立與科技創新的評價體系》的文章,通過量子力學的發展來論證“三個代表的理論是科技創新評價體系的根本性標準”。
•2002年底,何祚庥公開表示謹慎接受治療性克隆,並且表示技術成熟之後,也可接受生殖性克隆作為一種輔助生殖手段。
•2003年,何祚庥表示支持針對人類的生殖性克隆。
•2004年印度洋海嘯之後,何祚庥表示“人類無須敬畏大自然”,最終在新京報引發了長達十餘天的論戰。
•2005年,和三峽工程總經理、工程院院士陸佑楣共同向中央高層建議開發怒江水電工程。並質疑國家環保總局的一些統計數字真實性,指責有些人“極端環保主義”。此舉遭一些環保人士反駁 ,並展開辯論2006年6月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祝光耀說,儘管怒江水電站工程的評審正在進行之中,但將對原來的開發計畫作出非常大的修改和調整。
•2005年12月4日,何祚庥接受《南方人物周刊》採訪。就當時嚴重的中國大陸煤礦安全問題表示,認為中國煤礦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貧窮使得工人可以接受不安全的工作,於是煤礦安全事故就像交通事故一樣無法避免,並認為發展中的犧牲是不可避免的,同時這種犧牲是一種貢獻(原話說“誰叫你不幸生在中國了?”)。有些人批評何祚庥把中國煤礦礦難歸因為貧窮而不是腐敗,認為有些礦難是可以避免的。
•2017年1月25日,在《知識分子》微信號發文表《何祚庥:對中國建大型對撞機的意見》(新浪發表的文章名稱更改為《何祚庥談中國建對撞機:被美國拋棄來中國推銷》)指出“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王貽芳所長等人所建議的CEPC-SPPC項目並不是什麼創新項目,總體的設計思路借鑑了LHC並加以放大,項目經費也非常大。”認為“CEPC-SPPC方案,只不過是已經被美國國會所完全拋棄的“創新”,卻在此時又被很多科學家拿過來向中國政府推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