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姓名:鄺宇平
性別:男
出生:1932年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貫藉:廣東省台山市
職業:教授
身份:中國科學院院士
所屬學部:數學物理學部
專業:理論物理
人物簡介
理論物理學家。1932年生於廣東台山(另一說法:1932年11月9日出生於北京,原籍台山)。1951年考入清華大學物理系,1952年院系調整到北京大學物理系, 195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現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理論物理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高能物理中心學術委員會主席,兼任亞太正負電子直線對撞機物理工作組中國聯繫人,中國物理學會高能物理分會副理事長,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高級顧問,Chinese Physics Letters 編委,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編委等。1979年以來曾多次在美國Cornell大學,西歐中心(CERN),德國DESY等21個研究所進行學術訪問。從事粒子理論研究。在重夸克偶素物理、TeV能區物理、有效拉氏量理論等方面做出重要工作。建立重夸克偶素強子躍遷的合理模型和系統計算方法;建立含耦合道效應的強子躍遷理論;給出等價定理的嚴格證明和正確表述;給出在TeV能量對撞機上探測電弱破缺機制靈敏度的全面分析;提出通過WW散射靈敏探測Higgs玻色子反常耦合的新方法等。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研究領域
TeV能區物理
電弱對稱破缺機制及超出標準模型的新物理的理論和唯象研究。
重夸克偶素物理
重夸克偶素的強子躍遷和強衰變的理論研究等。
有效拉氏量理論
由第一原理研究束縛態粒子的有效拉氏量。
動力學對稱破缺理論
發展研究動力學對稱破缺的非微擾方法。
粒子物理理論
從事粒子物理理論研究,在粒子理論的幾個方面作出了重要工作。與何紅建及李小源一起給出對探索電弱破缺機制有重要作用的等價定理的嚴格證明和正確表述,首次揭示出等價定理成立的本身可以用來遴選靈敏探測過程。又與何紅建、袁簡鵬一起,在此基礎上,對TeV能量對撞機上各種探測電弱破缺機制的過程的靈敏度作了全面系統的分析,為未來的實驗提供有用的信息。又與何紅建、袁簡鵬及張斌一起首次提出通過弱規範玻色子散射來探測Higgs玻色子反常耦合的新的靈敏方法,可用於區分標準模型和新物理模型中的Higgs玻色子。與顏東茂合作首次建立單通道重夸克偶素強子躍遷的合理模型和系統的理論方法,所作的有關Υ系統強子躍遷幾率的預言被後來的實驗證實。與周宏毅一起首次建立了含耦合道效應的強子躍遷理論,改進了理論與實驗符合的程度,並解釋了一些其它有關實驗。與陳裕啟一起提出有清楚QCD意義的重夸克相互作用勢模型,所得ψ及Υ族的能譜等與實驗符合程度優於已有勢模型。與王青合作,首次由QCD第一原理形式地導出了標介子的手征拉氏量,給出該拉氏量各係數的QCD定義,並在一定近似下由QCD計算出手征拉氏量的各係數,與實驗值相符。
職業生涯
1.1955-1979:在蘭州大學物理系先後任助教、講師、副教授。
2.1979-1982:作為訪問科學家在美國Cornell大學作研究。
3.1982-1984:在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任副教授、理論物理教研室主任。
4.1984年至今:在清華大學物理系先後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理論物理教研室主任(1984-1987)、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長(1990-1999)、清華大學高能物理中心學術委員會主席(現任)、清華大學-DESY高能物理協作項目中高能物理理論項目負責人(現任)等。
5.1987-2000期間:作為訪問教授多次到美國Cornell大學、Stanford直線加速器中心(SLAC)、費米國家實驗室、Minnesota大學,歐洲核子中心(CERN),德國高能物理研究所(DESY)、Heidelberg大學、柏林自由大學,法國EcolePolytechnique,丹麥NielsBohr研究所,芬蘭Helsinki大學,義大利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佛羅倫斯INFN,日本高能研究所(KEK)、日本大學等單位進行學術交流。
6.第一屆(1998,北京)和第四屆(2001,北京)亞太直線對撞機物理、探測器研討會國際組委會主席、第三屆國際光子對撞機研討會(2000,德國漢堡)國際顧問委員會委員、第17屆國際高能輕子光子相互作用會議(1995,北京)組委會委員、第24屆國際高能物理會議(2004,北京)組委會委員。
鄺宇平主要從事粒子理論(粒子物理理論和量子場論方面)的研究,在重夸克偶素物理、TeV能區物理、有效拉氏量理論等方面做出重要工作。他在重夸克偶素方面的長期系統工作受到國際同行重視。他與合作者在國際上首次建立強子躍遷的合理模型和系統計算方法.作了大量的預言,被後來的實驗證實,又進一步建立了含耦合道效應的強子躍遷理論。該成果被大量引用,也在最高級別國際會議上被介紹。他在這領域的突出成果使他在國際重夸克偶素物理界占有一席之地。
鄺宇平與合作者在國際上首次給出等價定理的嚴格證明和正確表述,受到國際同行的公認和大量引用,並在最高級別國際大會上被介紹;首次全面分析了在TeV能量對撞機上探測電弱破缺機制的多種實驗的靈敏度。這些創新的工作引起相當的國際反響。他還提出通過WW散射靈敏探測Higgs玻色子反常耦合的新方法等。
鄺宇平在國內外主要學術刊物發表論文100餘篇,其文章被同行大量引用,其中包括不少國際著名專家的引用,論文被引用一千餘次。他作為第一獲獎者獲得的科研獎勵有:1987年和1999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1989年首屆吳有訓物理獎,1994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等。 他承擔的主要科研項目:國家科委九五理論物理攀登計畫項目“世紀之交的理論物理學若干重大問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理論物理專款項目(李政道教授牽頭)國家教委博士點基金等負責的國際合作項目有:中美合作研究項目Theoretical Study of Physics at TeV Energy Scale (與美國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共同承擔,由兩國國家科學基金資助),清華大學與德國DESY高能物理協作項目中的粒子物理理論項目。培養博士8名,碩士17名,畢業的5名博士及一些碩士已成為現國內外青年粒子物理理論研究人員中的重要力量。
2003年,在中國科學院院士學術活動中心召開的增選院士新聞發布會上,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路甬祥院士宣布,58名科技工作者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台山籍的鄺宇平榜上有名。
個人榮譽
1.1986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2.1989年獲第一屆吳有訓物理獎
3.1994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一完成人)
4.1999年獲國家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5.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院士。
學術兼職
1.亞太直線對撞機物理工作組中國聯繫人
2.中國物理學會高能物理分會副理事長
3.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高級顧問委員會委員
4.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學術委員
5.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國家實驗室學術委員
6.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學術委員
7.ChinesePhysicsLetters副主編(2000-2001),編委(2001年至今)
8.CommunicationinTheoreticalPhysics編委
9.《高能物理與核物理》編委
10.王淦昌物理獎評審會委員
11.趙忠堯獎金管理委員會委員
12.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SeniorAssociate(1985-1989)
學術成就
多年從粒子物理理論和量子場論方面的研究。研究方向有:TeV能區物理重夸克偶素物理動力學對稱破缺理論及有效拉氏理論等在國內外主要學術刊物發表論文80餘篇,論文被引用740多次。有的成果被國際有關實驗室採用作為進行實驗的參考。作為第一獲獎者獲得的科研獎勵有:1987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1989年首屆吳有訓物理獎1994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等。 承擔的科研項目:國家科委九五理論物理攀登計畫項目“世紀之交的理論物理學若干重大問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理論物理專款項目(李政道教授牽頭)國家教委博士點基金等。
主要論著
發表論文一百餘篇,被引用一千三百餘次。代表性論文有:
1.H.-J. He, Y.-P. Kuang and X. Li, “On the Precision Formulation of the Equivalence Theorem”, Phys. Rev. Lett. 69 (1992) 2619.
2. H.-J. He, Y.-P. Kuang and X. Li, “Further Investigation on the Precise Formulation of the Equivalence Theorem”, Phys. Rev. D 49 (1994) 4842.
3. H.-J. He, Y.-P. Kuang and X. Li, “Proof of the Equivalence Theorem in the Chiral Lagrangian Formalism”, Phys. Lett. B 329 (1994) 278.
4. H.-J. He, Y.-P. Kuang and C.-P. Yuan, “Equivalnce Theorem and Probing the Electroweak Symmetry Breaking Sector”, Phys. Rev. D 51 (1995) 6463.
5. H.-J. He, Y.-P. Kuang and C.-P. Yuan, “Global Power Counting Analysis on Probing Electroweak Synnetry Breaking Mechanism at High Energy Colliders”, Phys. Lett. B 382 (1996) 149.
6. H.-J. He, Y.-P. Kuang and C.-P. Yuan, “Estimating the Sensitivity of LHC to Elecrtoweak Symmetry Breaking: Longitudinal/Goldstone Boson Equivalence as a Criterion”, Phys. Rev. D 55 (1995) 3038.
7. H.-J. He, Y.-P. Kuang,C.-P. Yuan, and B. Zhang, “Anomalous Gauge Interactions of the Higgs Boson: Precision Constraints and Weak boson Scatterings”, Phys. Lett. B 554 (2003) 64.
8. B. Zhang, Y.-P. Kuang, H.-J. He and C.-P. Yuan, “Testing Anomalous Gauge Couplings of the Higgs Boson via Weak Boson Scatterings at the CERN LHC” Phys. Rev. D 67 (2003) 114024.
9. C.-X. Yue, Y.-P. Kuang, X.-L. Wang and B. Li, “Reexamination of the Constraints on Topcolor-Assisted Technicolor Midels from”, Phys. Rev. D 62 (2000) 055005.
10. X.-L. Wang, Y.-P. Kuang, H.-Y Zhou, H. Wang and L. Zhang, “Single Top Quark Production in Collisions and Testing Technicolor Models”, Phys. Rev. D 60 (1999) 014002.
11. Y.-P. Kuang and T.-M. Yan, “Predictions for Hadronic Transitions in the System”, Phys. Rev. D 24 (1981) 2874.
12. Y.-P. Kuang, S.F. Tuan and T.-M. Yan, “Hadronic Transitions and Sates of Heavy Quarkonia”, Phys. Rev. D 37 (1988) 1210.
13.Y.-P. Kuang and T.-M. Yan, “Hadronic Transitions of D-Wave Qarkonium and ”, Phys.Rev. D 41 (1990) 155.
14. Y.-P. Kuang, Y.-P. Yi and B. Fu, “Multipole Expansion in Quantum Chromodynamics and the Radiative Decays and ”, Phys. Rev. D 42 (1990) 2300.
15. H.-Y. Zhou and Y.-P. Kuang, “Coupled-Channel Effects in Hadronic Transitions in Heavy-Quarkonium Systems”, Phys. Rev. D 44 (1991) 756.
16. Y.-Q. Chen and Y.-P. Kuang, “improved QCD-Motivated Heavy-Quark Potentials with Explicit Dependence”, Phys. Rev. D 46 (1992) 1165.
17. Y.-Q. Chen, Y.-P. Kuang and R.J. Oakes, “Spin-Dependent Potential Between Heavy Quark and Antiquark”, Phys. Rev. D 52 (1995) 264.
18. Y.-P. Kuang, “S-D Mixing and Searching for the State at the Beijing Electron-Positron Collider”, Phys. Rev. D 65 (2002) 094024.
19. Q Wang, Y.-P. Kuang, X.-L. Wang and M. Xiao, “Derivation of Effective Chiral Lagrangian for Pseudoscalar Mesons from QCD”,
Phys. Rev. D 61 (2000) 054011.
20. H. Yang, Q. Wang, Y.-P. Kuang and Q. Lu, “Calculation of the Chiral Lagrangian Coefficients from the Underlying Theory of QCD”,
Phys. Rev. D 66 (2002) 014019.
21. H.-J. He and Y.-P. Kuang, “Effective Potential for Local Composite Operators and the Problem of Factorization of Multi-Field
Condensates”, Z. Phys. C 47 (1990) 565.
22. H.-J. He, Y.-P. Kuang, Q. Wang and Y.-P. Yi, “Effective Potential,Renormalization, and Nontrivial Ultraviolet Fixed-Popint in
D-Dimensional (2 Order-1/N in 1/N Expansion”, Phys. Rev. D 45 (1992) 4610.
23. S.-Q. Nie, Y.-P. Kuang, Q. Wang and Y.-P. Yi, “Nonpurterbative Explanation of the Enhancement Factors in the QCD Sum Rule for the Meson”,Phys. Rev. D 56 (1997) 1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