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象

亞洲象

亞洲象(拉丁學名:),別名印度象、大象、亞洲大象,屬於長鼻目、象科。 亞洲象是亞洲現存的最大陸生動物,長達1米多的象牙,是雄象上頜突出口外的門齒,也是強有力的防衛武器。象的眼小耳大,耳朵向後可遮蓋頸部兩側。四肢粗大強壯,前肢5趾,後肢4趾。尾短而細,皮厚多褶皺,全身被稀疏短毛。頭頂為最高點,體長5~6米,身高2.1~3.6米,體重達3~5噸。 野生象現已很少,在東南亞一些國家馴養的家象、役象很多。中國的野生象僅分布於雲南省南部與緬甸、寮國相鄰的邊境地區,數量十分稀少,屢遭獵殺,破壞十分嚴重。 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概述圖來源: )

基本信息

物種學史

進化

亞洲象 亞洲象

已知象的最早祖先是滿利象獸(Moeriiherium),也稱始祖象,生活於北非的始新世晚期到漸新世早期。始祖象有36枚牙齒,其上頜的第二門齒較突出,以後可能演化為象的巨牙。它們的鼻骨也稍稍前伸,也許當時就有一個短的象鼻了。

至漸新世,始祖象演化出埃及象獸(Phiomia)。埃及象獸再演化出古柱牙象(Palaomasiodon)。這兩種象上頜的一對門齒已顯出象牙的形式,鼻骨開始前伸,以支持一對原始的象牙。這些象的牙齒總數已減少到26枚。但它們的下頜仍相當突出。

到了中新世,從埃及象獸演化出掩齒象( Steg~odon)和嵌齒象(Gomphotherium)。掩齒象的象鼻已有相當長度,牙齒總數約12枚。象牙已相當突出,下頜也較短,可能是現代象的祖先。嵌齒象因下頜很長,被認為是發展的一個側支。

古柱牙象在美洲上新世演化出柱牙象(Mam~mut),於更新世滅絕。柱牙象居住在森林裡,牙齒上有乳頭狀尖突,適於切割樹枝和根。掩齒象在上新世演化出猛獁和現代象。猛獁與現代象十分相似,主要區別是猛獁的牙有一定程度的彎曲。  

遷徙

根據考古發掘、歷史文獻等方面的資料,可以看出近6000~7000年前中國野象分布區域是極為廣闊的。

秦嶺淮河地區

亞洲象化石在中國秦嶺、淮河以南更新世中、晚期地層中均有發現,已報導的化石雖很少,但是追溯到中世紀,長鼻類動物化石的分布卻很廣。早在20世紀30年代古生物發掘工作中就發現,中國河南安陽殷墟距今3000—4000年前的遺址中,就發現了亞洲象遺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也有關於野象的記載。近年來在一些新石器時代遺址的考古發掘中,又發現有近6000~7000年前的亞洲象遺骨。  

中原地區

中國歷史文獻中有大量文獻記載中國中原地區亞洲象的分布信息。這些地點不僅有亞洲象化石發現,而且有歷史文獻的記載,如河南安陽殷墟、江蘇揚州、浙江紹興、廣西靈山等地,在較長的歷史時期有亞洲象生存。福建的漳州、漳浦,廣東的潮州、潮陽、汕頭、惠州、恩平、海康,廣西的博白等地有多次歷史文獻記載,表明這些都是亞洲象頻繁活動的地區。  

雲南省

雲南不僅有亞洲象化石的發現、眾多的歷史文獻記載,而且至今還有一定數量野象的分布,表明此地區向來為野象適宜的生存、棲息地。由此可以看出,7000多年以來,中國野象的分布曾北起河北,北緯40°06;南達雷州半島南端,約北緯19°;東起長江三角洲的上海馬橋附近,約東經121°,西至雲南高原盈江縣西部的中緬國境線,約東經97°。也就是說,在南北跨緯度逾20°、東西跨經度近14°。這樣一個巨大的空問範圍內,曾有大量野象棲息。亞洲象化石發掘地點及歷史文獻記載地點由北向南的增多,表明亞洲象分布由北向南遷移的總趨勢。  

分布變化

中國野象分布區域變遷的總趨勢是分布北界逐漸南移。目前所知,距今3000年以前,亞洲象曾分布於黃河以北的河北陽原一帶。之後,隨著氣候變冷,亞洲象逐漸向南退縮。隋唐時期,亞洲象在廣東、廣西、福建、浙江等長江流域還很常見。由於人口增多,12~13世紀,亞洲象在閩南一帶絕跡,17世紀亞洲象在嶺南、廣西絕跡。18世紀以來,在中國大陸的絕大部分地區已經找不到亞洲象的蹤跡。目前,亞洲象在中國的分布僅限於雲南省西部、西南部的少數幾個地方。亞洲象總的分布趨勢是從北向南的退縮,但在歷史上有從南向北遷移的反覆現象。例如,目前所知,在公元前700多年~公元前200多年、公元580~908年、公元908~1050年這i段時間內,曾出現野象的多次北返現象,分布北界也幾度北移。

亞洲象 亞洲象

按照其變遷的情況,中國學者文煥然等(1995)將亞洲象的分布變遷月分為8個主要階段。

第一階段

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000年,以陽原盆地及黃河下游等地為野象分布最北地區,其北界在黃河中下游以北毗連地帶的陽原縣丁家堡水庫及化稍營大渡口村附近,向東推移到北京、天津,向西推移到(山西)晉中盆地及今西安稍北。

第二階段

公元前900多年~公元前700多年,以長江流域為最北地區,其北界在淮河、秦嶺一帶,野象即棲息於長江流域及寧紹平原等廣大地區。其主要證據是雲南昭通後海子,河南淅Jil下王崗,江蘇揚州、秦州、吳江黎里烏金漾、蘇州,上海嘉定方泰、馬橋,浙江湖州(吳興)邱城、湖州(吳興)菱湖鎮、桐鄉羅家角、蕭山、紹興、餘姚河姆渡等地遺址中發現的亞洲象遺骨。

第三階段

公元前700多年~公元前200多年,以淮河下游幹流近海南北地區為最北地區。其北界在秦嶺、淮河下游幹流近海一帶。《爾雅》一書約從戰國時代就已開始匯集,到西漢才完成。其中, 《釋地》在記敘中國古代一些地區的著名物產時稱“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象焉。”“南方”是指中國秦嶺、淮河以南的廣大地區。關於“梁山”今地的說法很多,其中比較正確的有三種,即浙江紹興一帶、四川盆地中梁山縣高梁山一帶及福建省漳浦縣梁山一帶。其實《爾雅》是大概泛指戰國到西漢時代秦嶺、淮河以南許多山地、丘陵的著名物產中有野象、野犀。這意味著春秋末戰國初的野象分布北界已移至秦嶺、淮河一線了。  

第四階段

公元前200多年~公元580年,以長江流域為最北地區,其北界為淮河、秦嶺。地處長江上游的四川I盆地野象棲息情況,除前述《華陽國志~蜀志》外,漢楊雄《蜀都賦》、晉左思《蜀都賦》都提到“象”,說明從戰國到晉代,四川的野象分布北界仍在長江以北,但是晉以後逐漸變化,到唐代及以後,野象分布主要限於川東江南,尤其是今重慶到綦江一帶。  

第五階段

公元580多年~公元1050年,以長江上、中游及浙江中南部、福建中北部山地丘陵為最北地區,其北界呈“兀”字形,從杭州灣、錢塘江下游幹流北岸,經湖口,轉北到淮河上游,再轉西接秦嶺段,到今淅川稍西,又轉南經宜昌,至今澧縣稍西,再轉西到長江幹流南岸。以公元908年為界,此階段又可分為前後兩個時期。

1.前期

長江下游未見有關野象的記載,似已無野象分布。至於長江中游北部,據載,唐高宗上元(公元674~676年)年間有象至華容(今華容縣)。唐大曆十四年(公元779年)曾有將長安皇宮動物園飼養的象只在長江中游北部的荊山之南放生的記載。

2.後期

長江下游已無野象,長江上游的野象分布如上文所述,已退縮至南黔北一帶。長江中游北部,據《宋史~五行志》記載:“建隆三年(公元962年),有象至黃陂縣(今縣北),匿林中,食民苗稼;又至安(州名,今湖北安陸縣)、復(州名,今天門縣)、襄(州名,今襄樊市)、唐(今河南唐河縣)州,踐民田,遣使捕之。明年(乾德元年)十二月(公元964年1月18日~2月15 13),於南陽縣(今市)獲之。  

第六階段

公元1050~公元1450年左右,以閩南、嶺南大陸部分為最北地區,其北界在南嶺陽山、南朝宋始興郡伊水口(今韶關市)、始興北境]、武平、上杭等地稍北。閩南、嶺南野象生存的歷史悠久,從多處發掘出土的野象遺骨、遺存(如:福建的閩侯曇石山、惠安,廣東的封開黃岩洞、高要金利琅塘、南海官山西樵石,’‘西的柳江四案甘前岩、都安九山、南寧豹子頭、靈1lI龍武山乞丐岩等)可為一證。《淮南子~墜(地)形訓》中記載四方及中央的氣候、物產等:“南方陽氣之所積,暑濕居之。……其地宜稻,多兕象。”同書《人間訓》記載秦始皇十年(公元前214年)統一嶺南時,粵有“犀角、象齒、翡翠、珠璣”。這個“粵”是指兩廣等地,這意味著秦朝初年,由於嶺南一帶野象、野犀眾多,所以“犀角、象齒”才能作為主要特產提出。其後,本地區一直為野象的棲息地。  

第七階段

公元1450年左右~公元1 830年左右,此階段又可分為東、西兩部分。

1.東部

以雷州府(包括今雷州半島)、博F!_1、橫州(今橫縣)的北境、十萬大山一線為一條北界。以雷、博、橫、廉、欽地區為最北地區之一。東部地區的野象分布點南移至北緯23。以南小片地區,並且在本階段內相繼滅絕。

2.西部

以廣南府(今雲南廣南縣一帶)、元江府(今雲南元江縣一帶)、景東府(今雲南景東縣一帶)、順寧府(今雲南風慶縣一帶)、盈江府(今雲南省盈江縣一帶)的北界為另一北界。以雲南高原南部為另一最北地區。本階段在近8000年來氣候冷暖變遷中出現了明清小冰期,野象分布地區屬於南亞熱帶南部或北熱帶。  

第八階段

公元1830年稍後至今,經生物工作者的多次實地考察,證實野象分布地區逐漸縮小到滇南的勐臘縣、景洪縣、西盟縣、滄源縣、盈江縣及以南部分地區;野象的分布北界也逐漸南移到這五縣北境。

綜上所述,7000多年前,亞洲象還曾廣泛分布於中國,自周朝初年開始,由黃河流域南遷;春秋戰國時期,分布北界為淮河流域;唐代時已退至長江以南;宋代時越過南嶺;現今在中國的分布退至雲南省的西雙版納、臨滄、思茅三地區。亞洲象的分布區每年約以1000km 的速度在中原大地上消失,近3000年間亞洲象在中國逾300萬km 的面積上絕跡了。野象生境南移的速度為平均每100年0.5個緯度,每年0.5km。這一速度與犀牛分布區在中國向南退縮的速度十分相似。  

外形特徵

體型

亞洲象 亞洲象

亞洲象是亞洲哺乳動物中體積最大的,亞洲象全身深灰色或棕色,體表散生有毛髮。成年雄性亞洲象,身長為5~7米,肩高約⒉4~⒊1米,尾長為⒈2~⒈5米,重約⒉7~5噸,雌象體形稍小。象的耳朵很大,有豐富的血管以便散熱,頂端有毛刷。同非洲象相比,亞洲象體形較小,耳朵較小,前額較平。通體為灰棕色,前額左右有兩大塊隆起,稱為“智慧瘤”,其最高點位於頭頂,但它的腦卻很小。頭蓋骨很厚,雖然骨骼內充滿了氣孔,可以減輕重量,但頸部的負擔仍然很重。背部向上弓起。四肢粗壯,幾乎垂直於地面,像四根柱子,前肢5指,後肢4趾。  

鼻子

亞洲象的鼻子是現存動物中最長的,實際上是鼻子和上唇的延長體,表面光滑,一直下垂到地面。由四萬多條肌纖維組成,裡面有豐富的神經聯繫,不僅嗅覺靈敏,而且是取食、吸水的工具和自衛的有力武器。鼻子的頂端有一個像手指一樣的突起,這個突起不大,但上面集中了豐富的神經細胞,感覺異常靈敏,使得象鼻十分靈活,能隨意轉動和彎曲,具有人手一樣的功能。  

象牙

雌性亞洲象沒有象牙,只有雄性亞洲象長有象牙,上門齒突出於口外,略向上翹,最大的象牙長達⒈5~⒈8米。口中一般每側有三個前磨牙和三個後磨牙,食用高纖維的食品,樹葉、草類等,磨牙並不是同時長出,現存的磨牙磨損後,新的磨牙才長出來,所以如果最後一顆(第六顆)磨牙大約在60歲以後磨損後,老象可能死於營養不良,如果繼續飼餵磨碎的食品,它有可能繼續活下去。  

耳朵

亞洲象 亞洲象

亞洲象的耳朵也很大,寬度近1米,有利於收集音波,所以聽覺非常敏銳,彼此之間常用次聲波進行聯絡。由於耳部的褶皺很多,大大增加了散熱面,所以更像是兩把調節體溫的大蒲扇,在炎熱的夏季,它就是靠不停地扇動兩隻大耳朵,使耳部的血液加速流動,達到散熱降溫的目地,還能驅趕熱帶叢林中的蚊蠅和寄生蟲。  

棲息環境

亞洲象棲於亞洲南部熱帶雨林、季雨林及林間的溝谷、山坡、稀樹草原、竹林及寬闊地帶。常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溝谷、河邊、竹林、闊葉混交林中遊蕩。喜群居,每群數頭、數十頭不等,在林中遊走後常形成明顯的象路。  

生活習性

食性

亞洲象主食竹筍、嫩葉、野芭蕉和棕葉蘆等。在早、晚及夜間,亞洲象會外出覓食,它們主要食用草、樹葉、嫩芽和樹皮。亞洲象也會吃農作物如香蕉和甘蔗。亞洲象生活中水是必不可少的,會長途跋涉去尋找水源。象是草食性動物,一天要有16個小時用來採集食物,它們的消化系統效率不高,只有40%的食物可以被吸收,一天一隻成年象可以吃進30到60千克食物,但60%被排泄出去了。  

習性

亞洲象喜群居生活,每群數頭或數十頭不等,由一頭成年雌象作為群體的首領帶著活動,沒有固定的住所,活動範圍很廣。象由於毛少,容易生皮膚病,所以需要經常洗澡或做泥浴,象皮厚,有皺摺,有的皺摺紋路深達十幾厘米,皮膚淺灰色,由於洗泥浴有時看起來好像是泥土的紅棕色,褐色眼睛長眼毛,有一種罕見的白化象,白象眼睛一般是藍色。象在正常時每天要走3到6千米去覓食,但迅速奔跑起來也能達到每小時36千米的速度。  

生長繁殖

亞洲象 亞洲象

亞洲象孕期約為600~640天,每胎產1仔,平均壽命為65~70歲。

雄象性成熟後會離開象群自己獨處。雄象在10到17歲時達到性成熟,而雌象在9到12歲之間。

雌象懷孕期大約為22個月(哺乳動物中最長的),小象一直由母乳餵養直至3~4年後另一隻小象出生。剛出生的小象一般重100公斤,出生後由母象和象群中其它成員一同照顧。

亞洲象沒有固定的發情期,雄獸與雌獸交配時,總是雙雙躲進僻靜的密林深處進行。它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不懼怕任何動物的威脅,但也保持較高的警惕性,連睡覺也是站著。亞洲象的繁殖率較低,大約5~6年才能繁殖一次,懷孕期長達18~22個月。雌獸產仔於秋末冬初,每胎只產一仔。剛出生的幼仔體重為70~100公斤,大小同小牛犢差不多,鼻子不算太長,也沒有長牙,全身為棕紅色,沒有毛,出生幾個小時後,就可以跟隨群體四處活動了。幼仔的哺乳期大約需要2年,14~15歲性成熟,完全長成則在18~24歲。亞洲象的壽命較長,一般可以活到65~70歲,也有甚至能活到110~130歲的說法。  

物種分布

亞洲象 亞洲象

亞洲象主要分布範圍為東南亞和南亞這些熱帶地區的印度、尼泊爾、斯里蘭卡、緬甸、泰國、越南、印尼和馬來西亞等13國家,大約4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古代從西亞的兩河流域,往東延伸到中國的黃河流域,都曾經有它們活躍的蹤影。中國境內目前只剩下雲南西雙版納一帶才能找到其足跡。  

中國分布:中國分布是它分布區的邊緣,已有記錄見於雲南南部西雙版納(勐臘、景洪)、江城;雲南西南部西盟(岳宋)、滄源(南滾河)和雲南西部盈江(那邦壩)。

世界分布:印度、斯里蘭卡、孟加拉、緬甸、泰國、寮國、越南、高棉和馬來西亞。

亞洲象 亞洲象

亞種分類

中文名拉丁學名命名者及年份
西亞象Elephas maximus asurusDeraniyagala,1950
婆羅洲侏儒象 Elephas maximus bengalensis Blainville,1845
印度象Elephas maximus indicusCuvier, 1797
中華象Elephas maximus rubridensDeraniyagala,1950
蘇門答臘象 Elephas maximus sumatranus Temminck, 1847
錫蘭象 Elephas maximus maximus Linnaeus, 1758
馬來象Elephas maximus hirsutusLydekker, 1914   

種群現狀

數量與分布

亞洲象現僅分布於與緬甸,寮國相鄰的雲南地區,數量十分稀少,屢遭捕殺,破壞十分嚴重。在其分布國家建立了自然保護區,對隨意捕殺野象的偷獵者,國家按法律予以嚴厲制裁。由於象牙可以製造珍貴的工藝品,象經常遭到偷獵者的襲擊,作為大型動物,它的生育周期較長,繁殖率低,因此非常容易滅絕。

亞洲象 亞洲象

中國的亞洲象數量不多,1980年調查,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180頭;江城(中老邊境)20頭;雲南西南南部滄源(南滾河自然保護區)10頭;中國亞洲象總數約200~250頭。尼泊爾50~90頭,不丹60~150頭,印度17310~22120頭,孟加拉國200~350頭,斯里蘭卡2700~3200頭,高棉2000~3000頭,馬來西亞1300~3000頭,印度尼西亞2900~5500頭。全部分布區內的總數為34470~53720頭。

1995年,國家林業局(林業部)啟動了首次全國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2004年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全國亞洲象僅存180隻。

野外亞洲象種群數量從19世紀早期至今已經下降了97%,而且一直呈下降趨勢。  

保護計畫

1.越南

1999年,國際動植物保護組織(FFI)越南分支在其印度支那計畫下和越南政府合作,對越南大象的分布和現狀進行定位、評估。它們的這一計畫在全南(QuangNam)和達克拉克(DakLak)兩省進行。根據在兩省的調查,和對其它地區大象狀況的重新評估得出的結果,研究人員估計大象的數量不超過150頭。鑒於這一情況,國際動植物保護組織目前正重新制定越南象保護計畫,並在考慮如何將這一計畫和較大的蘇門達臘大象保護項目更緊密地結合起來。蘇門達臘保護行動現正在進行中。

2.蘇門達臘

1999年,國際動植物保護組織(FFI)和LIPI簽署了諒解備忘錄,共同實施印度尼西亞政府在其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畫中確立的項目。旨在保護蘇門達臘島上現存的大象,防止森林進一步退化、偷獵和人象矛盾對大象的破壞性影響,並監測大象的種群數量。該計畫還將把大象作為標誌性物種,以保護蘇門達臘森林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計畫的進一步目標是通過舉辦研討會和培訓班培養印尼本國的專家。計畫將把重點放在這一地區最優等的大象種群保護上,形成函蓋全島的保護計畫並制訂對大象的經營管理計畫。

3.資料庫

從1995年起,亞洲象保護委員會(AECC)一直在對4個大象保護區的森林系統進行調查,蒐集實地數據和統計資料(見AECC1995年和96年提交給麥克阿瑟(McArthur)基金會的報告)。它還為尋找實際對策提供方便。例如,通過地理信息系統可以描繪大象和人類發生衝突的區域,輸入和農作物播種範圍有關的數據。這將大大幫助人們設計大象隔離障礙系統,防範大象與人的衝突。根據植被和生態特徵劃定的高質量象群棲息地可以幫助人們科學地建立大象保護區。通過輸入本地生物特徵和生物多樣性數據還能幫助人們在確定優先生態區時納入和大象與生物多樣性相關的數據。資料庫為評估大象的棲息地及其種群狀態,對空間與數量數據進行排列組合、統計分析提供了一個有力的工具。確定大象種群優先保護的對象。它幫助決策者和自然保護規劃人員根據保護的優先順序制定保護戰略、分配保護基金。

4.印度

在印度,大象破壞莊稼的事件屢有發生。印度各地都有報導說,在大象保護區周圍,農田遭踐踏的情況愈演愈烈。80年代中期,卡納塔卡省開始對損失的作物和人員傷亡給予金錢賠償。賠償金的數量往往低於實際損失的價值,被農民們視為“象徵性的安慰”。在克達古地區1992年~1995年,全部賠償金的數額僅是實際損失的一小部分,而未經報告的襲擊案例就沒有得到賠償。儘管在象群襲擊時,農民們經常遭遇大象,但每年人員傷亡的數量都較低。該地區在過去6年裡平均每年約有6次人員傷亡的情況。有證據證明克達古地區農田遭大象破壞的現象較為普遍。儘管深受其害,大部分農民都認識到保護大象的必要,並認為象群有權擁有自己的棲息地。而小農戶在種植季節往往損失嚴重,經常夜間還需要保持警惕,看護莊稼。  

馴養方法

亞洲象在馴化過程中要依據循序漸進的原則,分為三個階段:

初級馴化

初級馴化是指從剛開始接觸小象到使之能夠聽懂簡單的口令,並可以完成簡單的動作。初級馴化又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首先設制簡單的口令。在馴獸員開始馴化小象時,首先要給它起一個順口、簡單的名字,喚它時一定要清晰。訓練過程中的各種口令有:好、停、走、來、臥、立、轉、踢、按、快、投、吹等,這些口令都要隨著訓練時的動作發出,運用點食巧妙的配合,經過乾百次的反覆馴化直至完全聽懂為止。其次,接觸性的馴化是動物今後對人感情能達到什麼程度的關鍵。象的智商較高,8~12月齡就開始對外界某些事物產生了一定的印跡,也就是說開始對人有了一定的認識。這時你就應很好地對待它,經常餵給它喜愛的食物,使小象養成你一出現就追著你乞食的習慣。但因為此時象的年齡很小,長時間的馴l化容易使小象上火,而且此時小象的性情也很不穩定,所以說開始訓l練時最好採用接觸性馴化。通過撫摸、玩耍、餵食.上腳鏈、給它洗澡等措施,使小象適應新的環境並掌握它的生活習性。再次,因勢利導,因勢利導以食物為誘餌,對小象進行馴化。從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原理來說,就是建立在以食物誘餌為信號的條件反射基礎上,運用這種條件反射所包含著的科學規律來訓練強化象的各種動作,使之逐步達到馴獸員所要求達到的目的。從象本身來說,為了乞食自覺或不自覺的順從馴l獸人員的調教,習以為常成為熟練動作。

中級馴化

中級馴化是指小象在初級馴化的基礎上對基本動作進行編排組合,最終達到可以上台表演的程度。當小象能夠做出各種一般性的動作以後,馴I獸員就應開始組合編排節目。把節目分成一組一組,遵循先易後難的原則,從低潮到高潮。待節目熟練之後,就可以嘗試著上台表演了。這個時期也經常會出現反覆差錯,嚴重時甚至把一些動作完全忘掉。這時就應及時訓f練,有時不管你用什麼方法也不管用。馴獸員就要換一種方式,訓練別的科目,一點一點的它就會自然而然的想起來。馴化動物一定要有耐心,切忌操之過急。適當的時候馴獸員要停下來反思一下,是否自己的指揮動作、口令有誤等,或者動物煩燥不安,對馴獸員極為不友好,以及動物精神狀態不佳等等。

高級馴化

高級馴化就是指動物能夠為觀眾表演較高水平的精彩節目。在這一階段的馴化中,要根據象的自身條件,更需要馴獸員開動自己的聰明才智。道具的設計與製作,其它人員的配合都將關係到高難度節目的成功與失敗。如象的三角頂、雙腳頂,最後才是難度最大的單腳項。即使具備了各種條件,道具不適合也很難獲得成功。這就需要我們在訓練過程中,道具也要隨著馴化的進展不斷改進,使動物逐步地適應。有些道具也可以說是馴化能否成功的一個重要條件。  

經濟價值

⑴在東南亞各地區是極有用的家畜,能修路、馱人過河、搬運重大物件和開荒土地,最宜於在密林和江河地區工作。每隻的勞動力能抵20一30個人。勤勞的年限在20年左右。

(2)能表演技藝。  

保護級別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Ⅰ級保護動物。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Ⅰ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Endangered A2c)。  

中國國家重點保護哺乳動物

概述             1989年1月13日,經國務院批准,頒布《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在其列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96個種或種類和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60個種或種類中,哺乳動物共8目。
靈長目熊猴 | 自臀葉猴 | 自頰長臂猿 | 白眉長臂猿 | 長尾葉猴 | 裁帽葉猴 | 滇金絲猴 | 短尾猴 | 蜂猴 | 黑長臂猿 | 黑葉猴 | 黑葉猴的白頭葉猴亞種 | 灰葉猴 | 金絲猴 | 台灣猴 | 豚尾猴 | 倭蜂猴 | 白掌長臂猿 | 藏酋猴 | 獼猴
鱗甲目穿山甲
食肉目 | 棕熊 | 熊貓 | 黑熊 | 馬來熊 | 小熊貓 |石貂 | 大熊貓 | 紫貂 | 黃喉貂 | 大靈貓 | 小靈貓 | 熊狸 | 荒漠貓 | 叢林貓 | 猞猁 | 兔猻 | 金貓 | 漁貓 | 東北虎 | 華南虎 | 草原斑貓
長鼻目亞洲象
奇蹄目蒙古野驢 | 西藏野驢 | 野馬
偶蹄目野駱駝 | 鼷鹿 | 林麝 | 馬麝 | 原麝 |  河麂 | 黑麂 | 坡鹿 | 梅花鹿 | 馬鹿 |  白唇鹿  |  馬鹿 |  豚鹿 | 水鹿 | 麋鹿 |  野牛 |  駝鹿 |  野氂牛 | 黃羊 | 普氏原羚 | 鵝喉羚 | 藏原羚 | 藏羚 | 高鼻羚羊扭角羚 | 鬣羚 | 台灣鬣羚 | 赤斑羚 | 斑羚 | 塔爾羊 | 北山羊 | 岩羊 | 盤羊
兔形目海南兔 | 塔里木兔 | 雪兔
齧齒目河狸 | 松鼠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獸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