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亞洲葉猴屬的物種比較少,共有11種。頭體長40-60厘米,尾長50-85厘米;體重5-8千克。體型纖細,無頰囊。各種葉猴的毛色基本是通體一致,或褐、或灰、或黑,腹面色淺。有些種眉弓的毛黑而粗,有的頭頂有毛冠呈脊狀,或在頭頂、兩頰、臀部有淺色塊斑。頭小而圓,耳大裸露。臉的皮膚深灰或黑色,有的在唇部、眼圈具白色皮膚。臀部有胼胝。
生活習性
亞洲葉猴是森林居民,樹棲動物,喜歡在高大的樹上活動,有時也到地面飲水或尋找食物。在樹間跳躍,距離可達10-12米。白天活動,夜晚睡在大樹上,沒有窩。有些葉猴冬季常在石灰岩洞中過夜,每天有相當長的時間在岩石上活動。有的季節性垂直遷移。結群生活,少則數隻,多則數十隻,一般由10-21隻組成小群,由1隻成年雄猴率領,族群中有幾隻雌性和它們的未成年的幼仔。
亞洲葉猴多在清晨和傍晚覓食樹葉、花及竹筍,亦食野果。生育期多在春季、孕期5-6個月,每胎產1仔。新生的幼仔是白色的,在背後有一道黑色條紋,有些有十字形的標記。一年後,幼仔斷奶,在4-5歲的年齡性成熟。該屬大多數野生動物的預期壽命仍然未知,但是捕獲的蘇門答臘島葉猴壽命超過18年。
分布範圍
亞洲葉猴屬是一組舊大陸的猴子,生活在泰國、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婆羅洲、爪哇島和附近的小島嶼。
該屬物種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1 | 婆羅洲葉猴 | Presbytis chrysomelas | Müller, 1838 |
2 | 爪哇葉猴 | Presbytis comata | Desmarest, 1822 |
3 | 印尼葉猴 | Presbytis femoralis | Martin, 1838 |
4 | 白額葉猴 | Presbytis frontata | Müller, 1838 |
5 | 何氏葉猴 | Presbytis hosei | Thomas, 1889 |
6 | 黑脊葉猴 | Presbytis melalophos | Raffles, 1821 |
7 | 納土納島葉猴 | Presbytis natunae | Thomas & Hartert, 1894 |
8 | 蘇門答臘島葉猴 | Presbytis potenziani | Bonaparte, 1856 |
9 | 栗紅葉猴 | Presbytis rubicunda | Müller, 1838 |
10 | 白腿葉猴 | Presbytis siamensis | Müller & Schlegel, 1841 |
11 | 托馬斯氏葉猴 | Presbytis thomasi | Collett, 1893 |
保護級別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獸綱
猴類大全
動物的世界豐富多彩,猴子的種類更是多達200多種,猴子不僅以它們憨厚的外表博得人類的喜愛,更重要的是它們已經和人類建立起了真實的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