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鰭豚[白鱀豚科動物]

白鰭豚[白鱀豚科動物]
白鰭豚[白鱀豚科動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白鱀豚(學名:Baiji,)亦稱:白鰭鯨、白鰭、白旗、白夾、青鰭、江馬、中華江豚、揚子江豚及長江河豚等,是中國特有的淡水鯨類,僅產於長江中下游。 在20世紀80年代由於種種原因,白鱀豚種群數量銳減,2002年估計已不足50頭,被譽為“水中的大熊貓”。白鱀豚自成一科,被列為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也是世界上12種最瀕危的動物之一。2007年8月8日,《皇家協會生物信箋》期刊內發表報2018年11月14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簡稱IUCN紅色名錄)更新發布,白鱀豚未被宣布野外滅絕。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白鰭豚淇淇 白鰭豚淇淇

白鱀豚是中國特產的一種小型鯨,身體呈紡錘形,全身皮膚裸露無毛,有恆定體溫,總是在36℃左右 。

身長1.5—2.5米,成熟個體最大體長,雌性2.5米,雄性2.3米;體重100—150千克,最多230千克。吻部狹長,約30厘米,前端略上翹。噴氣孔縱長,位於頭頂左側。眼極小,在口角後上方。耳孔呈針眼狀。背鰭三角形,鰭肢較寬,末端鈍圓,尾鰭呈新月形。

白鱀豚是食肉動物,口中約有130個尖銳牙齒,為同型齒。成年白鱀豚一般背面呈淺青灰色,腹面呈潔白色,在陽光的照耀下尤其光亮,新生幼體體色略深。水平伸展的鰭肢和尾鰭上下兩面分別與背面和腹面同色,這樣的

中華白海豚 中華白海豚

顏色分布恰好與環境顏色相符。當由水面向下看時,背部的青灰色和江水混為一體很難分辨;當由水底向上看時,白色的腹部和水面反射的強光顏色相近也很難被發現。這使得白鰭豚在逃避敵害、接近獵物時,有了天然的隱蔽屏障。

因外形相近,中華白海豚常被誤認為是白鱀豚。白鱀豚是淡水鯨類,且生性害羞,很少躍出水面,凡是在海面上翻騰跳躍,動感十足的照片,基本上都是中華白海豚。

分布範圍

從三峽地區的宜昌葛洲壩上游35千米處,一直到上海附近的長江入海口,包括洞庭湖和鄱陽湖在內,全長約1700千米的江水中都有白鱀豚的分布。但是長期以來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其種群數量和分布區域逐漸縮小。後來僅局限於長江中下游及與其連通的洞庭湖、鄱陽湖、錢塘江等水域中,尤以湖北省沙市以下的湖南、湖北、安徽、江蘇的長江段為多。

到了1990年代,白鱀豚在洞庭湖與鄱陽湖湖區已經絕跡。在長江江水中分布範圍的上限也已移至葛洲壩下游170千米處的荊州附近。其下限縮減更為嚴重,到南京附近就已蹤跡罕至。在1997年至1999年的觀測中,在南京下游臨近的江陰以下就從未再有發現。

2000年至2004年的幾次觀測中,其分布主要限於長江流域洞庭湖至銅陵段。其中主要聚集在銅陵段、鄱陽湖段和洪湖段3個區域。最後一次得到證實在野外發現白鱀豚,是2004年8月在長江南京段發現的一頭擱淺死去的屍體。

2006年11月6日—12月13日,近40名科學家對宜昌到上海長江中下游的幹流1700千米江段進行地毯式搜尋,未發現一頭白鰭豚,因此不少科學家懷疑白鰭豚已經滅絕。但可以推斷,長江里還有少量殘存,然而僅憑這最後幾隻個體,已經無法延續種群,預計白鰭豚會在十年內徹底滅絕。日臻完善的克隆和轉基因技術,或許是拯救白鱀豚的最後一絲希望。

生活習性

白鱀豚喜歡群居,尤其在春天交配季節,集群行為就更明顯。每群一般2—16頭。其活動範圍廣,但對水溫條件要求較高,經常在一個固定區域停留一段時間,待水溫條件發生改變後,又遷入另一地域。

白鱀豚喜歡生活在江河的深水區,很少靠近岸邊和船隻,但它時常游弋至淺水區,追逐魚蝦充飢。常在晨昏時游向岸邊淺水處進行捕食。也吃少量的水生植物和昆蟲。它的吻寬細長,上下頜長有130多枚圓錐形的同型齒,可它卻懶得咀嚼,只管張口吞下魚食,消化能力很強。

白鱀豚喜在遠離岸邊的江心主流區活動,為疏人性豚類。在行動中有集群習性,常三五成群活動,偶爾也進入湖泊、支流與長江幹流匯合處活動。

白鱀豚是用肺呼吸的水生哺乳動物,每次呼吸時,頭頂及呼吸孔先浮出水面,接著露出背部和低三角形的背鰭,出水呼吸時間約1—2秒鐘,潛水時間每次約20秒。長潛時可達200秒。每隔一兩分鐘就要露出水面換一次氣,有時會噴出水花,出水呼吸時會發出聲響。當天氣悶熱、暴雨即將來臨之際,它便頻頻露出水面一起一伏,民眾稱為“白鱀拜江”。白鱀豚是肉食性動物,其視覺很差,靠自身發出的超音波訊號發現食物並突襲式吞食。

白鱀豚食性以魚為主,常在淺灘、岔流以及支流匯合處覓食。其食量甚大,一般攝食量可占體重的10%—12%。常在晨昏時游向岸邊淺水處進行捕食,一般以整條吞食體長小於6.5厘米的淡水魚類為主,也吃少量的水生植物和昆蟲。

生長繁殖

白鰭豚最後的生態圖 白鰭豚最後的生態圖

白鱀豚雌性6齡、雄性4齡可達性成熟。成年白鱀豚每年有兩次發情期,分別在3—5月和8—10月。雌性懷孕 期10~11個月,翌年一二月份在江中分娩。母豚兩年繁殖一次,每胎1仔,偶有雙胞胎,出生時體長80厘米左右。剛出生的幼豚哺母豚乳汁長大,並隨群活動。

白鱀豚壽命可達30多年,雌獸一般在6歲達到性成熟,雄獸為4歲。野生狀態下,成年白鱀豚雌雄比例為1:1,但雌獸懷孕率一般僅為30%,自然繁殖率很低。

保護級別

白鰭豚 白鰭豚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CR(極危,可能已滅絕)

白鱀豚是世界上僅存的四種淡水豚中所剩數量最少的一種,為中國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1996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現名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縮寫IUCN)列為最瀕危的12種動物之一,同時還被列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以及《美國國家瀕危物種法》。

瀕危原因

內在因素

數量稀少,難以大量繁殖

繁殖率低,生長較慢

1.

數量稀少,難以大量繁殖

2.

繁殖率低,生長較慢

人為因素

人類對其食物魚蝦進行過度捕撈,致使白鱀豚得不到充足的食物供給

人類對長江的過度開發,使白鱀豚的棲息地遭到嚴重破壞

人類在長江附近化工廠和醫藥工廠的開發,使得長江受到嚴重污染

長江成為了非常繁忙的運輸水道,很多白鱀豚被船隻的螺鏇槳打死打傷

1.

人類對其食物魚蝦進行過度捕撈,致使白鱀豚得不到充足的食物供給

2.

人類對長江的過度開發,使白鱀豚的棲息地遭到嚴重破壞

3.

人類在長江附近化工廠和醫藥工廠的開發,使得長江受到嚴重污染

4.

長江成為了非常繁忙的運輸水道,很多白鱀豚被船隻的螺鏇槳打死打傷

由於人類活動增加或活動不當,使白鰭豚意外死亡事故增多。據統計,1973—1985年間,共意外死亡59頭,其中被魚用滾鉤或其它漁具致死29頭,占48.8%;被江中爆破作業致死11頭,占18.6%;被輪船螺鏇槳擊斃12頭,占20%;擱淺死亡6頭,占10%;誤進水閘1頭,占1.6%。另據統計,長江下游水域中意外死亡的白鱀豚,有三分之一是被輪船螺鏇槳擊斃的。

人工飼養

白鰭豚淇淇 白鰭豚淇淇

1981年12月7日,中國江蘇省鎮江市漁民於長江諫壁流域用滾鉤捕捉到了一頭雄性白鱀豚,用乾運方式運到了江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南京總所的養殖試驗場內未經過濾的露天水池中進行人工飼養,稱作“江江”。1982年4月16日因重傷不治死去了,在人工飼養狀態下生存了129日。“淇淇”是人工飼養下生存最長的一頭白鱀豚,1980年1月11日湖北省嘉魚縣,之後一直被飼養在武漢的中科院水生動物所,世界上唯一人工飼養的白鱀豚“淇淇”在武漢去世。25歲的“淇淇”體長2.07米,體重98.5千克,在淡水鯨類動物中已屬老齡。他為白鱀豚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實驗數據。英國皇家學會的《生物學快報》發表了中、美、英等六國科學家的“2006長江豚類考察”報告,英國《獨立報》在援引該報導時稱,專家們認為白鱀豚“已經滅絕”。

物種現狀

瀕危狀況

二十世紀50年代時,長江中尚可見到較大群體,但此後白鱀豚的數量卻急劇下降,在沿江湖泊和支流中消失,長江中的個體己不足100隻,僅殘存在長江中游的枝城到南京一段。據報導,1980年代初有400多頭,1986年減至300多頭,1990年調查時有200多頭,至1993年為130多頭,到1995年不足100頭。

1980年1月,湖北省嘉魚縣漁民在靠近洞庭湖口的長江邊捕獲世界上第一頭活體雄性白鱀豚,其隨即被送往位於湖北武漢的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人工飼養。2002年7月14日,這頭白鱀豚死去。

1986年,捕捉到一頭雌性幼豚,兩年半後,這頭雌豚死於肺炎。

1995年,在湖北石首江段捕到一頭性成熟的雌性白鱀豚,將它放養在石首天鵝洲長江故道白鱀豚自然保護區內。1996年夏天長江大洪水,這頭白鱀豚因觸網而死。

2006年,在白鱀豚的棲息地長江對淡水豚類進行的一次考察最終無功而返。

2006年,在中國進行的徹底調查未發現一條白鱀豚的蹤影,科學家懷疑這一珍稀的物種是否已經在地球上消失。

2007年8月8日,一次重新評估中,白鱀豚被貼上了功能性滅絕標籤。

2007年8月19號,安徽銅陵的一位市民在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江段偶然發現了一頭疑似白鱀豚的動物,並用數位相機拍攝下來。

2010年,研究人員在一項新的研究中報告說,根據當地漁民的回憶,即便這一物種的種群數量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出現致命性下降之後,他們依然能夠在中國長江的中下游流域發現白鱀豚的蹤跡。

2011年7月6日,在長江中打魚的漁民發現了3隻疑似白鱀豚,出現在長江江面。

2011年8月21日,在長江洪湖段發現一疑似白鱀豚的動物。中科院水生所調查由於缺少圖片證據,監測也沒有進展,同樣沒辦法確認。 得到訊息後,長江新螺段白鱀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技術人員前往現場查看,但沒有結果。

保護措施

1978年,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成立白鰭豚研究組。正式開始白鱀豚的科學研究。

1978年,國務院頒布了《水資源繁殖保護條例》、《關於嚴格保護珍貴稀有野生動物通令》,都把白鱀豚列為重點保護對象。

1979年,中國宣布白鱀豚為瀕危物種。

1980年,湖北省政府發布了《關於保護珍貴動物白鱀豚的布告》。

1983年,中國立法規定狩獵白鱀豚為違法。

1986年,在武漢召開了淡水豚生物保護國際學術研討會,白鱀豚成為國內外科學家關注的主題。同年,中國銀行行長陳慕華為白鱀豚捐款50萬美元。

1992年,農業部批准建立湖北石首天鵝洲和湖北洪湖江段兩個國家級白鱀豚自然保護區,並批准建立湖北監利、湖南城陵磯、江西湖口、安徽安慶、江蘇鎮江5個保護站。

1993年,在南京召開了保護白鱀豚國際會議。

1996年2月,農業部召開關於保護白鱀豚緊急會議,商討保護對策。12月25日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正式成立。

2002年3月,全國政協委員陶醒世等在政協會議上提出了加緊保護白鱀豚的提案。

物種命名

中文名

白鱀、白暨、白鰭,究竟哪種寫法規範,曾是人們探討的一個問題。

據鯨類研究權威專家周開亞的論述,鱀,可考,《爾雅》:“鱀,是鱁。”晉朝學者郭璞為《爾雅》做注,對“鱀,是鱁;”注為:“鱀,䱜屬也,體似鱏,尾如䱜魚,大腹,喙小,銳而長,齒羅生,上下相銜,鼻在額中,能作聲,少肉多膏,胎生,健啖細魚,大者丈余,江中多有之” 。因此,白鱀豚是該物種真正的學名,白鰭豚、白暨豚都屬誤稱。但在“2006長江淡水豚類考察”結束後,媒體上稱呼仍然各異。國人常用智慧型ABC拼音輸入法中,只有誤稱“白鰭豚”是成詞,所以最多,其次是“白暨豚”,“鱀”則根本打不出來,以“白鱀豚”命名的,寥若晨星。

英文名

白鰭豚 白鰭豚

19世紀末,一個美國生物學者到中國長江流域進行地理生物考查,在漁民合作捕魚時觀察到這一物種,後來在漁民處蒐集到一成體標本,他帶回華盛頓研究,在美國將其命名為:Chinese River Dolphin,該命名隨文化出版物流行了近一個世紀,尤其在《Nature》雜誌上的定名影響更廣,也被中國文化工作者所採納。但近些年,由於中國傳統文化在世界影響日益廣泛,學術界開始重視中國的文獻研究成果,命名依據最早發現的研究報告文獻為優先定名原則,或者依據生物科學歸類原則進行定名。因此白鱀豚的科學外文名稱,英文定名為Baiji, 或者Chinese White-fin plataniste 。

系統發生

白鱀豚是世界上現存的4種淡水豚之一。在20世紀初至70年代,白鱀豚曾被歸屬於亞河豚科或恆河豚科,新建的白鱀豚科在1978年發表以後,各國學者採用不同的方法對白鱀豚的系統發生位置進行了研究,近年的形態學、古生物學和分子系統學研究都表明淡水豚類不是一個單系群,恆河豚類比其他3類更接近系統樹的基部,白鱀豚類、亞河豚類和弗西豚類代表了從進化為海豚總科的主幹分出的3個早期支系,支持它們都是獨立的科。在經歷了將近一個世紀的研究之後,淡水豚類是並系的,淡水豚類的4個現生屬分別屬於4個獨立的科,白鱀豚類至少是一個科級的階元,這3點已經成為鯨類學家的共同認識。

相關事件

2017年11月,一條關於白鱀豚物種滅絕的網上文章,引起了輿論對白鱀豚的熱議和關注。記者專訪了中國淡水魚類研究專家、長期關注長江生態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文宣。

曹文宣表示,在我國長江流域,不排除還有個體存活,尤其是在長江口寬闊的江域裡,是有可能有白鱀豚的。因此,白鱀豚仍然是2007年中外科學家宣布的“功能性滅絕”。

2017年11月10日,第三次長江江豚科考隊再度出發。他們將用40天3400公里的考察告訴世人,長江里到底還有多少江豚,是否還有白鱀豚,以及他們生活的狀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