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中醫兒科學薈萃了中華民族數千年來小兒養育和疾病防治的豐富經驗,隨著中醫學的發展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論和實踐體系。中醫兒科學的發展歷史,可以劃分為四個主要階段。
—、中醫兒科學的萌芽期(遠古-南北朝)
自從有了人類,就有了原始的醫學活動。據考古學家考證,中國69萬年前的“北京人”平均壽命大約只有14歲,因而可以說,人類早期的醫學活動中,包括了相當部分的兒童醫療保健內容。《山海經》中所載巫方是傳說中中國最早的兒科醫生。史書中明確記載的兒科醫生則始見於《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扁鵲……人鹹陽,聞秦人愛小兒,即為小兒醫”。古代醫籍中關於兒科疾病的早期記載見於西漢墓帛書《五十二病方》,書中有關於“嬰兒病癇”、“嬰兒瘛”的記述。《漢書·藝文志》載有“婦人嬰兒方”19卷,是早期的婦兒科方書。《內經》不僅建立了指導各科臨床的中醫理論體系,而且提出了有關兒科的不少論述,如小兒生長發育、體質特點、先天因素致病、某些疾病的診斷及預後判斷等。《傷寒雜病論》建立的辨證論治體系,特別是臟腑論雜病,對後來兒科辨證體系的形成產生了重要影響。這一時期已有兒科醫案記載,如西漢名醫淳于意(倉公)曾以下氣湯治小兒氣鬲病,東漢名醫華佗曾以四物女宛丸治小兒下利病。《隋書·經籍志》記載南北朝醫藥書中專門列出兒科、產科等醫事分科,同時也出現了小兒醫學專著,如王末鈔的《小兒用藥本草》2卷,徐叔響的《療少小百病雜方》37卷等。
二、中醫兒科學的形成期(隋朝-宋朝)
隋唐時期,政府重視醫學教育,在太醫署內由醫博士教授醫學,其中專設少小科,學制5年,促進了兒科專業的發展。
隋代巢元方主持編撰《諸病源候論》,其中論小兒雜病諸候6卷。該書提出—了“不可暖衣,……宜時見風日,…常當節適乳哺”等積極的小兒護養觀。將外感病分為傷寒、時氣兩大類,內傷病以臟腑辨證為主,詳論兒科病因證候255候。唐代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首列“少小嬰孺方”2卷,收錄兒科用方3m余首,將兒科病分為9門,論其理法方藥。
相傳至今的最早兒科專著《顱囟經》,流行於唐末宋初,提出嬰幼兒體屆純陽的觀點,論述小兒脈法及驚。癇、癲、疳、痢,火丹等疾病的證治,北宋錢乙,字仲陽,對中醫兒科學體系形成作出了突出貢獻,因而被譽為“兒科之聖”。錢乙的主要學術建樹,由其弟子閻季忠編集於《小兒藥證直訣》一書中。該書歸納小兒的生理病理特點為“臟腑柔弱,易虛易實,易寒易熱”,對兒科臨床有直接指導意義。錢乙從兒科特點出發,在四診套用中尤重望診,對“面上證”、“內證”,痘疹類出疹性疾病的鑑別診斷等,都有較詳明的論述。《小兒藥證直訣》建立了兒科五臟辨證體系,捉出心主驚、肝主風、脾主困、肺主喘、腎主虛等,成為中醫兒科辨證學中最重要的力法。他制訂兒科治則治法,從五臟補虛瀉實出發,又注意柔潤清養,補運兼施,攻不傷正。他善於化裁古方,根據兒科特點創製新方,製劑以成約為主,切合臨床套用。
北宋時期,天花、麻疹等時病流行,名醫董汲擅用寒涼法治療,總結撰成《小兒斑疹備急方論》,是為天花、麻疹類專著之始。南宋劉昉等編著《幼幼新書》40卷,是當時世界上最完備的兒科學著作。南宋時還有《小兒衛生總微論方》20卷,對兒科各類疾病廠-泛收錄論述,包括多種先天性疾病。書中明確新生兒臍風撮口是由於斷臍不慎所致,與成人因破傷而患的破傷風是同一種疾病,提出切戒用冷刀斷臍,主張用烙臍餅子按臍燒炙臍帶,再以封臍散裹敷,是當時預防臍風的較好方法。
南宋陳文中,著《小兒痘疹方淪》、《小兒病源方論》,他力們固養小兒元陽,以擅用溫補扶正見長。對痘疹類時行疾病因陽氣虛寒而產生的逆證,他擅用溫補托毒救急。陳文中主溫補,與錢乙、董汲重寒涼,兩者相得益彰,促進了中醫兒科學的發展,為兒科疾病辨證論治提供了全面的依據和豐富的治療方法。
三、中醫兒科學的發展期(元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
金元四大家各有特長,在兒科方面也各有貢獻。劉完素主張用辛涼苦寒,瀉熱養陰法治療小兒熱病主張從正治熱性病善用攻下。李呆重視凋理脾胃。朱震亨認為小兒“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以用養陰法見長。
元代曾世榮編著《活幼口議》《活幼心書》。曾氏詳論初生諸疾,是中醫新生兒學較早的集中論述。他議證論候翔實,對多種兒科常見病證候分類治法均作了精煉而具有指導意義的論述,如歸納驚風四證八候,提出鎮驚、截風、退熱、化痰治法,立琥珀抱龍丸、鎮驚丸等療驚方,均沿用至今。
明代薛鎧、薛己父子精於兒科,善采眾長,著《保嬰撮要》。薛氏發揚五臟辨證學說,每篇首引錢乙辨證論治綱目,繼陳張元素五臟相關之闡述,旁證博引,演繹成篇。他們重視脾、腎二髒,治脾宗陳文中而偏溫,治腎既宗錢乙養元陰滋生化源,又效陳文中溫元陽陰中求陽。《保嬰撮要》論小兒各科病證221種,列醫案1540則。其中論及小兒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齒科、肛腸科、皮膚科、骨傷科病證達70種以上,臟腑、經絡辨證用藥,內治、外治、手術兼施,對中醫小兒外科學專科形成作出了重大貢獻。
明代名醫萬全,著兒科專著《幼科發揮》《育嬰秘訣》《片玉心書》等。他就不同階段的兒童,提出了預養以培其元,胎養以保其真、蓐養以防其變、鞠養以慎其疾的“育嬰四法”。
在朱震亨的基礎上,系統提出了陽常有餘、陰常不足,肝常有餘、脾常不足,心常有餘、肺常不足、腎常不足。“三有餘、四不足”的小兒生理病理學說。他特別重視調理脾胃,並認為“調理之法,不專在醫,唯凋乳母、節飲食、慎醫藥,使脾胃無傷,則根本常固矣”,有重要的臨床指導意義。
此外,明代還有李時珍《本草綱目》,收集了很多治療兒科病的藥方。魯伯.嗣《嬰童百問》,詳究兒科病源與證治,論述平達,切合實用,王肯堂《證治準繩·幼科》,集眾書之長,又參以己見,內容廣博。張景岳《景岳全書·小兒則》,提出了兒科辨證重在表里寒熱虛實,小兒“陽非有餘”、“陰常不足”,治療上“髒氣清靈,隨撥隨應”等觀點。
清代兒科醫家夏禹鑄著《幼科鐵鏡》,認為“有諸內而形諸外”,可從望面色、審苗竅來辨別臟腑的寒熱虛實,重視推拿療法在兒科的套用。《醫宗金鑒·幼科心法要訣》是清朝廷組織編寫的兒科專書,條理分明,立論精當,適用於臨床和教學。謝玉瓊《麻科活人全書》足一部麻疹專著,詳細闡述了麻疹各階段及合併症的辨證與治療。王清任《醫林改錯》汜載廠作者觀察小兒屍體的解剖學資料,明確提出“靈機記性不在心在腦”的觀點,闡發活血化瘀治法,介紹了該法在紫癜風、疳證、小兒痞塊等病證中的套用。
陳復正是清代兒科名家,著《幼幼集成》。他倡導指紋診法,概括了指紋診的方法和辨證綱領。《幼幼集成》除採用臟腑辨證外,更重視八綱辨證在兒科的套用,陳氏創製廠集成八方,沿用古方,還大量收錄各類簡便方,使該書更具實用價值。
吳瑭不僅是溫病大家,在兒科方面也卓有成就。他鮮明地提出“小兒稚陽未充、稚陰未長者也”的生理特點,易於感觸、易於傳變酌病理特點,稍呆則滯、稍重則傷的臨床用藥注意點。論小兒溫病,六氣病因,三焦分證,治病求本,與葉桂的衛氣營血辨證學說相輔相成。
明清寸期,天花、麻疹等時病流行,兒科在產;生大量痘、麻專著的同時,套用人痘接種預防天花已廣泛傳播《博集稀痘方論》(1577年)載有稀痘方,《三岡識略》(1653年)載有痘衣法。俞茂鯤《痘疹金鏡賦集解》(1727年)說,在明隆慶年間(1567—1572年),寧國府太平縣的人痘接種法已盛行各地。中國的人痘接種法後來流傳到俄羅斯、朝鮮、㈠本、土耳其及歐非國家,成為世界免疫學發展的先驅。
清朝後期,隨著西醫傳人中國,兒科界也開始有人提出宜中西醫合參。何炳元《新纂兒科診斷學》中就在傳統四診之外,引人檢診一項,用於檢查口腔、溫度、陰器、便路等的變化。民同時期兒科疾病流行,許多醫家尋求古訓,融會新知,救治了大批患兒。例如,在治療重症熱病時,徐小圃擅用溫陽藥物回陽救逆,奚詠裳善取寒涼藥物清熱保津,就是這一時期外感病寒、溫兩大學派的傑出代表。
四、中醫兒科學的新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國家發展中國傳統醫學的政策支持下,在現代科學技術飛躍進步的學術氛圍中,中醫兒科學和其他中醫學科一樣,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新時期。
20世紀50年代開始了現代中醫中等和高等教育,70年代開始中醫兒科學碩上生教育,八十年代開始中醫兒科學博士生教育,90年代又開始進行在職醫師的繼續教育,這種現代的完整教育體系,不僅為中醫兒科界輸送了大批人才,而且使中醫兒科隊伍素質不斷提高,成為學科發展的保證。
建悶以來,整理出版了歷代兒科名著,發掘了一大批對臨床具有理論指導和實踐套用價值的可貴資料。就中醫兒科學若干基礎理論問題進行了學術爭鳴,認識漸趨一致。兒科診法套用,豐富了傳統四診內容,在四診客觀化如色診定量、舌診微觀化、聞診聲音分析、脈圖分析等方面都進行了研究,而月。嘗試把利用血液化學、超聲影像等現代技術方法取得的微觀辨證資料,與套用傳統四診手段取得的巨觀辨證資料相結合,發展了兒科辨證學。
在預防醫學方面,中國古代養胎護胎的經驗得到總結推廣,對促進優生髮揮了積極作用。通過孕婦服藥,預防新生兒胎黃、胎怯等的發病,取得了有創新意義的成果。對體弱兒童辨證給藥,調整體質,增強臟腑生理功能,減低,廠反覆呼吸道感染兒和脾胃虛弱兒的發病率,延長了哮喘、腎病綜合徵等復發性疾病的緩解期。中藥保健藥品、保健食品、保健用品的開發套用,對增強體質,保護易感兒,降低發病率,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臨證醫學方面,隨著臨床診斷技術的進步和科研方法的套用,研究成果不斷湧現,診療水平大為提高。套用小兒暑溫理論指導流行性乙型腦炎的辨證論治,降低了病死率和後遺症發生率;套用胎怯理論指導低出生體重兒的治療,提高了生長發育速度,增強了體質,降低了死亡率。對哮喘、肺炎喘嗽、泄瀉、癲癇、胎黃等兒科常見病的研究不斷深入;對厭食、兒童多動綜合徵、病毒性心肌炎、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徵、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等疾病的辨證論治總結出了規律;對腎病綜合徵、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急性白血病、流行性出血熱、新生兒硬腫症等疾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研究取得成果。一批兒科新劑型藥物,如口服液、注射液等投入臨床使用。在臨床科研中引進了實驗手段,通過臨床檢驗、動物實驗,不僅證實了中醫藥的臨床療效,說明了藥效學原理,而且為進一步提高療效、篩選方藥、改革劑型等,提供了科學的方法。
中醫兒科學的形成和發展已有數千年的歷史,目前正在向著學科現代化的方向前進。中醫兒科學的現代化,就是要建立起一整套源於傳統中醫兒科,適應未來社會需要,與各現代科學學科自然銜接、協調發展的全新理論和實踐體系。實現這一戰略目標,科學研究是其必由之路,人才培養是其基礎工程。相信經過長時期的努力,中醫兒科學的現代化,將會隨著整箇中醫學的現代化而逐步實現。
特色優勢
中醫兒科學在數千年的發展進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成為中醫兒科學繼續發展的原因;中醫兒科的繼續發展,又使這些特色和優勢更加充實和豐富。
首先,中醫兒科對小兒生理病理特點的認識至今仍有效地指導著兒科的基礎研究與兒科臨證。
第二,中醫兒科在保健防病方面的優勢是有待套用和發掘的瑰寶。1.中醫學科學強調兒童保健從受孕懷胎開始,倡導養胎和胎教。2.宋·陳自明在《婦人良方大全》中專立“胎教論”一門。除胎兒保健外,在初生保健、乳食保健、起居保健和精神保健上都有獨到之處。
第三,中醫學巨觀辨證論治的優勢,亦同樣為中醫兒科所擁有。1.八綱辨證,六淫、疫癘痰食辨證,臟腑病辨證,衛氣營血辨證等,兒科亦習用。2.中醫兒科除內治法外,外治法包括塗敷、熱熨、灌腸、藥袋、藥浴、霧化吸入、滴藥、貼敷、吹藥、藥膜等。豐富多彩,療效獨到。3.其它療法:針灸、推拿、刮痧、拔罐、拍打、氣功、日光、音樂、心理療法等的套用,從總體上增強了兒科常見病的防治能力。
用藥特點
1、治療要及時、正確和謹慎。小兒體屬“稚陰稚陽”,病理特點之一為變化迅速、易虛易實,因此爭取時間,及時治療非常重要,用藥時必須做到治療快、用藥準、劑量適宜,否則容易造成疾病的發展,輕病變重,重病轉危,且不少病例可以急遽間導致死亡。由於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用藥稍有不當,極易損害臟腑功能,並可促使病情劇變,吳鞠通在《溫病條辨·解兒難》中特別提出:“其用藥也,稍呆則滯,稍重則傷,稍不對證則莫知其鄉,捉風捕影,轉救轉劇,轉去轉遠。”因此小兒用藥,不僅要及時、正確,還應謹慎。
2、治療要中病即止。小兒機體柔弱,如草木之方萌,對藥物的反應,較成人靈敏,套用時須根據患兒個體特點與疾病的輕重,區別對待,特別是大苦、大寒、大辛、大熱和有毒、攻伐之品,套用時更須審慎,苦寒能削伐生髮之氣,辛熱足以耗損真陰,攻伐之劑用之不當會引起氣陰虧損,套用時必須中病即止。
3、運用兒科中藥新劑型:煎劑能夠隨症加減,在體內吸收也較快,但對於危急患兒,煎劑緩不濟急,加上小兒服藥困難,故治療時應注意運用兒科中藥新劑型。沖劑、糖漿劑、片劑、浸膏劑、針劑、栓劑等套用方便,臨床也有肯定的療效。
4、掌握小兒中藥的煎煮方法:煎煮小兒湯劑,一些先煎、後入、包煎和烊沖藥物的處理與成人湯劑基本相同,煎出的藥量,根據年齡大小來決定:嬰兒60~100ml,幼兒及幼童150~200ml,學齡期兒童200~250ml。小兒服中藥應根據疾病的性質,確定服藥次數,新病、急病要分數次服,慢性疾病可少幾次。對服藥次數多的,藥量可適當增加。
5、藥物用量折算:小兒用藥劑量,常隨年齡大小、個體差異、病情輕重、醫者經驗不同。為計算方便,可採用下列比例用藥:新生兒用成人量的1/6,乳嬰兒為成人量1/3~1/2,幼兒及幼童為成人量的2/3或用成人量,學齡兒童用成人量。
中醫兒科基礎知識
中醫兒科學是一門研究小兒時期生長發育、預防保健和疾病診治的學科。兒科基礎知識為全書首篇,這一篇中重點介紹了小兒生理病理特點,生長發育規律,餵養保健知識,兒科診療要點等,是全書總綱,可以比喻為學習中醫兒科的一把入門鑰匙,只有學好這一篇,才能深入理解兒科病證的發病機制及辨證論治規律。
小兒年齡分期
小兒是處於不斷生長發育過程之中,各個年齡階段都有不同的機體特點,因此整個小兒時期可劃分為若干階段,以便更好地指導教養和防治疾病。根據小兒生長發育的特點,小兒年齡可分為六期,即胎兒期、新生兒期(出生到28天)、嬰兒期(28天到1周歲)、幼兒期(1~3周歲)、幼童期(3~7周歲)、兒童期(7~12周歲)。
胎兒期
從受孕到分娩共約40周,稱之為胎兒期。胎兒在這段時期內依賴母體而生存,孕婦的健康、營養、衛生、精神狀態等方面,均可影響到胎兒的生長發育,尤其在受孕的前3個月,胎兒的各臟腑器官迅速發育分化,並基本形成,此時孕母若遭受物理、藥物、感染、營養等因素影響,可以導致流產、死胎、畸形等。因此保護孕婦,指導孕期衛生,預防感染,保證營養攝人,重視胎兒期保健,是非常重要的。
古代醫家十分重視胎兒期保健,對此稱之為“養胎”、“護胎”、“胎教”,並提出了精神調攝、飲食調養、用藥忌宜、生活起居等許多方面切實可行的措施。當前國際上將孕期28周到出生後7天,稱之為圍產期,圍產期小兒死亡率也是反映一個國家衛生水平指標之一,要降低圍產期死亡率,必須努力改進分娩技術,切實加強胎兒期各項保健措施。
新生兒期
從分娩到生後28天稱之為新生兒期,此時小兒剛離開母體,開始獨立生存。五臟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壯,機體柔嫩,各項生理功能均未成熟,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差,需要經過一段時期生理調節,才能逐步適應生存環境。此時形體增長比較迅速,但中樞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大腦皮層處於抑制狀態,每天睡眠時間長達20小時。新生兒體質稚嫩,對許多疾病的防禦能力十分薄弱,因此容易發生體溫不升、體重減輕等,患病之後邪毒容易在體內擴散,導致嚴重後果。所患疾病大多與胎內、分娩及發育不良有關,如產傷、窒息、臍風、黃疸、硬脂腫症等。
從生後28天到滿1周歲為嬰兒期,由於這個時期小兒以乳食餵養為主,所以又稱乳兒期。這個時期生長發育特別迅速,小兒生機蓬勃、發育迅速的生理特點在此期表現最為明顯,在一年時間內,體重較之剛出生時增長3倍,身長也增長了1.5倍,頭圍、胸圍的發育也十分迅速。機體迅速增長需要大量營養物質補充,此期雖以乳食為主,但必須按月增添輔助食品,這樣才能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但同時嬰兒脾常不足,運化乏力,哺餵不當,又易造成嬰兒腹瀉、積滯、腹痛、嘔吐等脾胃疾病。此期小兒肺臟也很嬌嫩,衛外未固,也很易發生感冒、咳嗽。
肺炎喘嗽等病證。在出生6個月後,由母體獲得的免疫能力逐漸減弱,若不按期預防接種,則傳染病發病率將會急趨上升。此期保健重點為提倡母乳餵養,指導合理營養,及時增加輔食,按時接受計畫免疫接種,注意護理和教養。
幼兒期
從1周歲到3周歲為幼兒期。這一時期小兒體重及身長較以前緩慢,但生理功能日趨完善,乳牙逐漸出齊,語言、動作及思維活動發展迅速。斷奶之後由於食物品種轉換,脾胃功能又較弱,容易造成吐瀉、疳證等。此時戶外活動增多,接觸傳染病的機會增加,如癢腮、頓咳、水痘、丹痧等時行疾病發病率增高,應做好衛生保健工作。對於幼兒,要注意斷奶後的餵養,培養良好的飲食和生活起居習慣,加強戶外活動,促進體格生長。同時還應根據這一時期兒童智慧型發育的特點,進行早期教育,以開發幼兒的智力。
幼童期
從3周歲到7周歲為幼童期,也稱學齡前期。這個時期由體格的迅速發育轉到神經精神的迅速發育,與成人接觸更密切,理解和模仿力增強,語言逐漸豐富,並開始具有不少抽象概念,好奇、好問、好模仿,求知慾較強。此期小兒,應注意培養他們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衛生習慣。幼童期小兒抗病能力增強,肺脾病證發病減少,但由於活動範圍增大,又缺乏生活經驗,對外界的危險因素沒有識別能力,加上遠離成人控制,很容易發生意外事故,如外傷、蜇傷、燙傷、觸電、車禍、誤食藥物毒物等,因此必須注意對幼童加強安全教育。此外還應繼續做好預防保健工作。此期水腫、痹證、哮喘發病增多。並需注意眼睛、口腔的衛生和護理,並積極防治各種寄生蟲病。
兒童期
從7周歲到12周歲為兒童期,因大多為6~7歲入學,故也稱學齡期。此時小兒體格發育穩步增長,大腦思維、分析能力、體力活動均有進一步發展,已能適應學校、社會環境,對各種時行疾病抗病能力增強,疾病的種類及表現已基本接近成人,是增長知識,接受教育的良好時期。兒童期的發病率雖較低,但要注意眼與口腔衛生,預防近視與齲齒,端正坐、立、行、寫的姿勢。仍應供給豐富的營養,安排有規律的生活,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還應注意加強體格鍛鍊,提高對疾病的抗禦能力。
兒童期後階段,女孩多在12歲左右,男孩在13歲左右,正值青春期開始,腎氣盛,天癸至,性發育逐漸成熟,體格發育也突然加快,在心理及精神行為方面起了變化,加上近幾十年,小兒進入青春期的平均年齡已有提早的趨勢,因此兒科醫師不僅要具備這方面知識,還應及時做好這些年齡兒童的教育與指導。對於進入青春期的兒童,要提供充分的食物營養,保證其生長發育需要,進行青春期生理衛生知識教育,使之從生理、心理方面適應這一成熟的關鍵時期,保障身心健康。古代醫家對小兒年齡分期說法並不一致,早在《內經》中已有“十八已上為少,六歲已上為小”的記載,宋代《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則提出當以十四歲以下為小兒。對年齡分期劃分比較詳細的當推明代《壽世保元》,提出:兩歲以下為嬰兒,三四歲為孩兒,五六歲為小兒,七八歲為齠齔,九歲為童子,十歲為稚子等。
兒科四診
望診的基本內容
望、聞、問、切,通稱“四診”,是中醫診斷疾病的主要方法。在臨床上,這四個方面不可偏廢,不可孤立地看待某一方面,應該“四診合參”,相互配合。但由於小兒有其生理與病理特點,生長發育和病情反應均不同於成人,且嬰兒不會語言表達,較大年齡的小兒雖能言語,亦往往不能正確訴說病情,加上就診時常啼哭叫擾,影響脈象氣息,給診斷造成困難,所以歷代兒科醫家都很重視望診,在這方面也積累了較豐富的經驗。
兒科望診分為總體望診和分部望診,總體望診包括望神色、望形態,分部望診包括審苗竅、辨斑疹、察二便、看指紋等。
望神色
指觀察小兒精神狀態和面部氣色。
兒科望診通過對小兒目光、神態、表情、動態、語言、反應等方面綜合觀察,才能了解五臟精氣盛衰和病情輕重及預後。凡精神振作,二目有神,表情活潑,面色紅潤,呼吸調勻,反應敏捷,均為氣血調和,神氣充沛無病的表現,或雖有病,也多輕而易愈。如果神情呆滯,萎靡或嗜睡,或煩躁不安,二目無神,面色晦暗,呼吸不勻,均為有病的表現。正常小兒的面色,不論膚色如何,均應紅潤而有光澤。有些小兒雖皮膚較白,但白裡透紅,說明氣血調和。
面部望診以五色推測病情變化,所謂五色指紅、青、黃、白、黑,又稱五色診。
面呈白色,多為寒證、虛證。面白有浮腫為陽虛水泛,常見於腎病綜合徵;面白無華,唇色淡白,多為血虛,見於小兒貧血;面色慘白,四肢厥冷,多為陽氣暴脫,可見於休克。
面呈黃色,多為虛證或有濕。面色萎黃,形體消瘦,為脾胃功能失調,常見於積滯、疳證;面黃無華,並有白斑,常為腸寄生蟲病;面色鮮黃,為濕熱內蘊的陽黃,常見於急性肝炎和某些膽道疾患;面色黃而晦暗,為寒濕阻滯之陰黃,常見於阻塞性黃疽。新生兒一周內面目俱黃,能自行消退,為生理性胎黃,不屑病態。
面呈紅色,多屬熱證。面紅目赤,咽痛紅腫,為外感風熱;午後顴紅,潮熱唇赤測為陰虛內熱,可見於小兒肺結核。新生兒面色嫩紅,為正常膚色,不屑病態。
面呈青色,多為寒證、痛證、瘀證。面色青白並見,愁眉苦臉,為里寒腹痛;面青而晦暗,神昏抽搐,常見於驚風和癲癇發作之際;面青唇紫,呼吸急促,為肺氣閉塞,氣血瘀阻,如重症肺炎和心力衰竭。
面呈黑色,多為寒證、痛證、驚癇,或內有水濕停飲。面色青黑,手足逆冷,多為陰寒里證;面色黑而晦暗,兼有腹痛嘔吐,可為藥物或食物中毒;面色青黑慘暗為腎氣衰絕,不論新病久病,皆屬危重。若小兒膚色黑紅潤澤,體強無病,是先天腎氣充沛的表現。
此外還有將面部五個部位與五臟結合,作為推斷病情輕重的一種方法。這五個部位指左腮,右腮,額上,鼻部,頦部。左腮屬肝,右腮屬肺,額上屬心,鼻屬脾,頦屬腎。以右腮為例,與肺有關,秋季該部皮色微白者為無病,皮色很白則肺有病,若右腮出現深紅色是病重,因為白是肺的本色,肺屬金,而紅色為火,五行中火是克金的,所以病重。當然這種觀察與推測的方法也不是絕對的,僅供臨診時參考。
望形態
形是指形體,態是指動態。小兒形體望診包括頭囪、軀體、四肢、肌膚、毛髮、指(趾)甲,檢查時應按順序進行。頭方發少,囪門遲閉,下肢攣曲,可見於佝僂病;頭大頜縮,前囪寬大用良珠下垂,見於腦積水;腹部膨大,肢體瘦弱,額上青筋顯現,多為營養不良(疳證)。“發為血之餘”,若毛髮枯黃,或發豎稀疏,或容易脫落,均為體虛血虧的表現。指甲菲薄,蒼白質脆,為營血虛虧,見於重度貧血;指甲色紫,或呈杵狀,為心陽不足,氣滯血瘀,可見於先天性心臟病等。
在動態望診時,如見小兒喜伏臥者,常為乳食內積;喜蜷臥者,多為腹痛;喜側臥者,多為胸脅疼痛;
若仰臥少動,雙目無神,多為久病、重病,體質已虛。
頸項強直,肢體抽搐,甚至角弓反張,概屬驚風;若翻滾不安,呼叫哭吵,兩手捧腹,多為急性腹痛;若端坐喘急,或哮鳴痰聲,為哮喘症。
家苗竅
苗竅是指舌為心之苗,肝開竅於目,肺開竅於鼻,脾開竅於口,腎開竅於耳及前後兩陰。
1、察舌正常小兒舌體淡紅潤澤,伸縮活動自如。舌質淡白為氣血虛虧;舌質紅降,為邪入營血;舌紅無苔,為陰虛津少;舌質發紫,為氣血瘀滯;舌有紅刺,為邪熱亢盛。舌苔色白為寒,舌苔白膩為寒濕內滯;舌苔色黃為熱;黃膩為濕熱內蘊;熱病苔剝,為已傷陰;舌苦花剝,狀如地圖,屬胃之氣陰不足。
2、察日眼瞼結膜色淡,為血虛,如小兒貧血;鞏膜色黃,屬濕熱蘊遏之黃疽症,如急性肝炎;眼瞼浮腫,為水濕上泛,如急性腎小球腎炎;圖案內陷,哭而無淚,見於脫水時,兩目上竄,為驚風發作之徵。
3、察鼻鼻塞流清涕,為感冒風寒;鼻流黃涕,為感冒風熱;鼻衄為肺經有熱,或血熱妄行,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鼻孔乾燥,為肺津已傷或外感燥邪;鼻翼煽動為肺氣閉塞,如小兒肺炎。
4、察口察口應仔細觀察口唇的顏色、潤燥和外形等變化。唇色淡白屬氣血虛虧;唇色青紫為寒證及瘀證;唇色櫻紅,為暴瀉氣陰兩傷;口唇乾燥為傷津之徵。察齒及齒齦,齒為骨之餘,齒齦屬胃,齒齦紅腫,屬胃火上沖;牙齒遲出,為腎氣不足,如佝僂病;新生兒牙齦有白色斑塊,影響吮乳,稱“板牙”。咽為肺胃之通道,咽紅髮熱,為風熱外感;咽紅乳蛾腫大,為風熱外感或肺胃火炎,如急性扁桃體炎;咽痛有灰白色假膜,不易拭去,為白喉之徵。口內潰瘍為急性口腔炎;滿口白屑,見於鵝口瘡。
5.察耳及兩陰耳內疼痛流膿,為肝膽火旺,如中耳炎;以耳垂為中心漫腫,見於流行性腮腺炎。
陰囊時腫時復,啼哭腫甚,為腹股溝斜疝;陰囊陰莖腫脹,常為腎病的表現。嬰兒肛門潮濕紅痛,為尿布皮炎;肛周抓破,常為燒蟲病肛癢所致;大便堅硬帶鮮血為肛裂;便後直腸脫出,屬中氣虛虧,見於脫肛。
辨斑疹
凡形態大小不一,一般不高出皮面,壓之不褪色,稱之為“斑”;凡形小如粟米,高出皮面,壓之褪色,稱之為“疹”。斑和疹每見於小兒傳染病,如麻疹、猩紅熱、水痘、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小兒雜病可見於紫癜等症。按形態還有細疹胞疹、風團、白瘖等不同名稱。所謂細疹,指疹子細小如麻粒,如風疹、猩紅熱的皮疹;所謂皰疹,指形態大小不一,高出皮面,中含液體,如水痘;所謂風團,指皮膚出現局限性水腫,如雲團樣,此起彼伏,抓痕明顯,如蕁麻疹;
而白痞,又稱白痱、汗疹,為細小隆起含漿液的白色皰疹,白瘖多見於傷寒(濕溫)或其他熱性病長期發熱出汗後。
望兩便
除新生兒及較小乳兒的大便較稀薄外,正常小兒的大便應色黃而乾濕適中。大便燥結,為內有實熱或陰虛內熱;大便稀薄,夾有白色凝塊,為內傷乳食;大便稀薄,色黃穢臭,為濕熱積滯,見於細菌性痢疾。若嬰幼兒大便呈果醬色,伴陣發性哭吵,須防腸套疊。小便黃赤短澀,為濕熱下注;小便色渾如米泔水,為飲食失調,消化不佳;小便色紅,或呈茶褐色,是血尿之徵;小便深黃,是濕熱內蘊,屬黃疽之徵。
察指紋
察指也叫看虎口三關,即觀察小兒食指撓側淺靜脈,是用來辨別3歲以內小兒疾病的病因與性質,以及估計疾病預後的一種輔助診法。從食指掌橈側(虎口)的第一節開始,第一節為風關,第二節為氣關,第三節為命關。正常小兒的指紋,應紅黃相兼,隱隱不顯露於風關以上,若發生疾病,則指紋的浮沉、色澤、部位等每有變化,《幼幼集成》用“浮沉分表里,紅紫辨寒熱,淡滯定虛實,三關測輕重”四句歌訣作了高度概括。浮主表,沉主里,疾病在表,指紋浮而顯露,病邪在里測沉而不易顯露;紅主寒,紫主熱,指紋色鮮紅為外感風寒,淡紅為虛寒,暗紫色為邪熱郁滯,紫黑色為熱邪深重,證屬危重;淡主虛,滯為實,“滯”指指紋澀滯,推之不暢之意,色談為氣血不足,淡青為體虛有風,淡紫為體虛有熱,指紋郁滯,常因痰濕、食滯、邪熱鬱結所致;三關指風、氣、命三關,指紋現於風關,是病邪初入,證尚輕淺,達於氣關,為疾病進一步深入加重,而到達命關,甚至透關射甲(現於指甲內),說明疾病已十分危重。看指紋一定要在光線明亮之處,醫生還可以用手指從患兒命關向風關輕輕推下,反覆幾次,使指紋容易顯露。指紋診法,古代醫家是對3歲以下小兒,可替代切脈的一種診法,因此同樣也不能單純用指紋決定疾病的性質,當與其他診法得到的資料一起分析,方能得出正確結論。
小兒進行望診時,要具備光線明亮這一觀察條件,應在自然光線下進行,尤其觀察面部氣色、苗竅及皮膚斑疹,更應遵循這一要求,方能獲得正確資料。望診時應按順序進行,先從整體望診開始,對小兒的神色與形態有一個初步印象,然後再進行分部望診。望診要細緻、耐心,不能粗糙馬虎,要防止漏掉已出現的體徵,如看斑疹,就必需觀察軀體各部分皮膚,包括眼與口腔黏膜也要檢查,不能光看一處皮膚就下結論。有些望診內容,對年齡小的孩子,會引起不合作,如觀察眼睛、口腔、咽喉等,可以靈活地放在四診項目完成後再進行。
聞診
聞診的基本內容
聞診是醫生運用聽覺和嗅覺來診斷疾病的一種方法。聽聲音方面,包括啼哭聲、語言聲、咳嗽聲和呼吸聲;嗅氣味則包括小兒的口中氣味、大小便氣味、嘔吐物氣味等。
啼哭聲
啼哭也是小兒的一種“語言”,當小兒身體不適或有痛楚時就會啼哭。正常小兒哭聲,應該洪亮而長,並有眼淚。當嬰兒因為飢餓、口渴、針刺、蟲咬、困睡或尿布潮濕,均能引起不適而啼哭,當需要得到滿足或痛苦解除,哭聲也就停止了。乳兒因飢餓引起的哭聲多綿長無力,口作吮乳之狀;腹痛引起的啼哭聲音尖銳,忽緩忽急,時作時止;若啼哭聲尖銳陣作,伴嘔吐及果醬樣大便,需考慮腸套疊;哭聲嘶啞,呼吸不利,多為喉頭水腫所致。總之小兒哭聲以洪亮壯厲為實證,哭聲微細而弱為虛證。哭聲清亮和順為佳,哭聲尖銳或細弱無力為重。
語言聲
已能講話的小兒,語言聲可作為診斷的參考。正常小兒語言以清晰響亮為佳。語聲低弱,為氣虛肺弱的表現;呻吟不休,多為身有不適;高聲呼叫,常為劇痛所致;譫語狂言,為邪熱入營,常見於溫熱病過程中;語言重濁,常因外感風寒;語聲嘶啞,多為咽喉和聲帶疾患。
咳嗽聲
咳嗽以聲音暢利,痰易咯出為輕。咳聲清揚而流清涕,為外感風寒;咳聲重濁,痰稠色黃,為外感風熱;乾咳無疾,多屬肺燥,或為咽炎所致;咳嗽陣作,並有回聲,常為百日咳;咳聲嘶啞,如犬吠聲,常見於喉炎或喉白喉。一般情況下,實證咳聲高亢,虛證咳聲低弱,有痰時咳聲重濁,無疾時咳聲乾澀。
呼吸聲
正常小兒呼吸均勻平和,快慢適中。由於肺司呼吸,腎主納氣,故呼吸聲異常常反映肺腎的病變。小兒肺臟嬌嫩,呼吸道疾病較多。若呼吸氣粗有力,多為外感熱證;呼吸急促,喉間哮鳴,為痰邪壅肺,如哮喘證;呼吸急促,氣粗鼻煽,每見肺炎喘嗽;呼吸窘迫,面青不咳,常為呼吸道阻塞;呼吸低弱,雙吸氣如哭泣聲,為肺氣將絕,如呼吸衰竭時。此外,嬰兒呼吸不暢,用日呼吸,常為鼻塞或鼻垢阻塞鼻腔,後者濕潤後輕輕挑去,即可暢利。
口中氣味
口氣穢臭,多為胃熱所致,或為口瘡、牙疳所致;曖氣酸腐,多為傷食;口氣腥臭,多見於血證,如齒齦出血;口內腥味,兼吐膿痰帶血,常見於肺膿腫;口氣如爛蘋果味,為酸中毒表現;口有酮臭,為尿毒症。
大小便氣味
大便臭穢,是濕熱積滯;大便酸臭而稀,多為傷食;下利清谷,無明顯臭氣,為脾腎兩虛。小便短赤,氣味臊臭,多為濕熱下注;小便清長少具,為脾腎虛寒之證。
在聞診時需掌握聲音屬性的規律,如聲靜屬寒,聲噪屬熱,聲低屬虛,聲高屬實。啼哭除疾病因素外,還應注意排除口渴、飢餓、針刺等非疾病因素引起的啼哭。以上所列為聞診中常用的檢查項目,此外還應注意對嘔吐物、痰液、汗液的觀察,並排除食用某些食物引起的特殊氣味,以免誤辨。
問診
問診的基本內容
問診是通過向病兒或其家長、親屬、保育員詢問患兒病情的一種診斷方法。但嬰幼兒言語未通,年齡較大小兒也往往不能正確訴說病情,家長等人反映的病情也不一定全面,因此對問診所收集到的材料,必需詳加分析,方能套用。問診的基本內容與成人相似,《景岳全書》中提出的十問,同樣適用於兒科,此外《醫學三字經》中還提出兒科要詢問麻疹等傳染病史,也很重要。
問寒熱
小兒發熱一般早晨稍低,午後夜間較高。發熱怕冷無汗,為外感風寒;發熱怕風而有汗,為外感風熱;持續發熱不怕冷,為邪熱入里;寒熱往來,為邪在半表半里;發熱連續,熱勢鷗張,舌苔厚膩,為濕熱內蘊;夏季高熱久久不退,無汗多尿,為暑熱症;傍晚或午後低熱,常伴盜汗,可見於小兒結核病;小兒怕冷,納呆神疲,多為里寒或陽虛之證。
問汗
白天汗出較多,稍動即出,稱為“自汗”,是氣虛衛外不固的表現;若夜間汗出,醒則汗止,稱為“盜汗”,是陰虛或氣陰兩虛;汗出如油,淋漓不止,是亡陽虛脫,多見於休克;汗出熱不解,在熱病為邪氣由表入里的徵象。小兒肌膚嫩薄,騰理不密,易於汗出,入睡之後,陽氣升發,常頭額部微汗,此不屑病態。
問頭身
問頭身是指詢問患兒頭身各部位痛癢不適和活動情況,一般較大年齡小兒可主訴頭痛、頭暈、身痛、發癢等不適,而嬰幼兒只能啼哭或抓抱不適部位。頭痛發熱惡寒,為外感風寒;頭痛嘔吐,高熱抽搐,為邪熱入營,如流行性乙型腦炎;頭部眩暈,一般見於高熱、貧血;發熱肢體疼痛,常為感冒或風濕病的表現。此外,一些發疹性疾病和皮膚病每有皮膚抓癢,如麻疹、水痘、猩紅熱、尋麻疹等。
問二便
問二便是指詢問患兒大小便的數量、性質。顏色以及排便排尿時感覺。大便次數明顯增多,質地稀薄,為脾不健運,如泄瀉;大便次數增多,赤白粘凍,為濕熱內滯,如細菌性痢疾;大便秘結,腹部脹痛,多為內有實熱或陰虛津虧;大便排蟲,伴有腹痛,多見於腸寄生蟲症。小便清長,或夜間遺尿,為腎陽虛虧,下元不固;小便頻多,搜時疼痛,為濕熱下注,如尿路感染;小便刺痛,滴而不盡,或排出沙石,為泌尿道結石。
問飲食
指詢問納食和飲水兩方面,小兒能按時進食,食量正常而無吐瀉,是正常現象。若腹脹滿不思乳食,為傷食積滯;腹瀉而不思乳食,為脾不健運;少食而便不實,形體消瘦,多見於營養不良(疳證)。渴喜飲冷,則為熱證;渴喜飲熱,或口不渴,則為寒證;頻頻引飲,口唇乾燥,為胃陰不足,津液虧耗。
問胸腹
胸部脹滿而頻咳,為風邪束肺,如支氣管炎;胸部門窒,哮嗚痰呼,為痰阻肺絡,如哮喘;
胸痛發熱,咳嗽氣促,為溫邪犯肺,如大葉性肺炎;胸悶心悸,面青氣促,為心陽不振,心血瘀滯,見於心力衰竭;腹痛隱隱,以臍周為主,見於蛔蟲症;上腹或右脅脹痛,面目俱黃,為濕熱黃疸。
問睡眼
正常小兒睡眠以安靜為佳,年齡越小,睡眠時間越長。煩躁少睡,盜汗發稀,可見佝僂病;睡中齡齒,多為蛔蟲病;夜間睡眠不寧,肛門抓癢,為蟯蟲病。嗜睡和昏睡,在溫熱病都為邪人心包,或痰蒙清竅所致,是病情危重表現。
在兒科問診時,還要詢問個人史、預防接種史、遺傳史,以及患傳染病的情況。個人史包括詢問生產、餵養;發育等,生產史要問清胎次、產次,是否足月、順產或難產,有否流產,以及接生方式,出生地點,出生狀況,孕期母親健康與營養。而餵養史問嬰兒期餵養方式及輔助食品添加情況,斷奶時間及斷奶後情況,年長兒飲食習慣、食慾、飲食品種等。發育史包括體格和智力發育,對已入學小兒應了解學習情況,推測智力發育情況。
切診
切診的基本內容
切診是醫生通過切脈及接觸病兒體表一些部位以診察病情的一種方法。切診包括切脈和按診兩部分。
切脈
小兒切脈的年齡在《幼幼集成》中提出:“小兒三五歲,可以診視。”因此3歲以前小兒可以不採用脈診,可用察指紋的方法補充脈診,而3歲以後,切脈比較容易進行,小兒肯與醫生合作,不會出現哭吵而影響診脈。小兒診脈最好在安靜或入睡時進行。由於小兒寸口部位短小,不可能容納醫生三個指頭,因此成人切脈用三指,並按寸、關、尺進行,而小兒則採用“一指定三關”的診脈方法以辨脈象。
“一指定三關”可用兩種方法,一是醫生用大拇指,另一種是醫生用食指進行診脈,後一種方法對冬季穿長袖棉襖的小兒更為合適。診脈時間,每手應在二三分鐘左右,如果小兒突然哭吵反抗,則應立即結束切脈,因為此時經哭吵脈象已亂,不可能測到正確的脈息。而對心血管系統疾病,根據需要可將切脈時間適當延長,為達到診脈目的。兒科切脈時醫生採用的姿勢和方式可以靈活一些,不應拘泥於內科那種將病人手放於脈枕上切脈的方法,只要能輕輕握住病兒小手,醫生能迅速將手指壓上寸口部位,就為達到目的,故常常採用與病兒講話交流分散其注意力。
1、正常脈正常小兒脈象平和從容,並較成人柔軟而快。年齡越小,脈搏越快,這是由於小兒動脈彈性好,新陳代謝又十分旺盛之故,即中醫所稱小兒為純陽之體,蒸蒸向上,猶旭日之初升。古代沒有鐘錶,當時評定小兒脈息快慢,是用呼吸定脈率,即按醫生平和的呼吸定病兒的脈動數,成人的一呼一吸為一息,成人約為一息四至,而小兒則在一息六至左右。要較精確計算小兒脈率,應了解不同年齡正常小兒每分鐘心率數。若成人正常呼吸一息計算:新生兒7~8至,1~3歲6~7至,4~7歲約6至,8~13歲約5至,14歲以上脈象與成人基本相同。若以每分鐘心率計算:新生兒~1歲160~120次,1~3歲120~100次,3~5歲110~90次,5~7歲100~80次,7~12歲90~70次。如果測得脈象較正常快為數脈,不足為遲脈。
2、病脈小兒病脈較簡單,成人較複雜。成人常用到28種之多,這與成人疾病種類明顯增多,加上氣血陰陽已進入另一代謝水平有關,小兒病情相對較簡單,病因單純,少七情影響有關。小兒病脈一般用浮、沉、遲、數、無力、有力這6種脈象來概括,分別表示疾病屬表、里、寒、熱、虛、實。脈浮多主在表,浮而有力為表實,浮而無力為表虛,症重脈浮重按消失者為正氣已乏,病情危重;沉脈主里證,沉而有力為里實,沉而無力為里虛;遲脈多主寒證,遲而有力為實寒,遲而無力為虛寒;數脈多主熱證,數而有力為實熱,數而無力為虛熱。有力脈為主實證,無力脈為主虛證。有力、無力只是兒科脈學中用以概括的一種說法,洪脈、滑脈、大脈、弦脈一般均為有力之脈,而細脈、軟脈、弱脈、芤脈、儒脈可認為是無力脈。在驚風、肝病、急性腹痛、高血壓等病時,可見弦脈,小兒高血壓一般為腎性高血壓,屬繼發性,與成人原發高血壓不同。各種原因引起的大出血、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可見芤脈,芤脈指如手觸蔥管,可觸及卻手指下有空虛感。痰涎壅盛、咳喘、哮喘、傷食積滯等病證,常可出現滑脈。氣血不足或濕邪致病,可以出現儒脈。心氣受損或心陽不足,可見結、代脈等。由於小兒脈診時醫生是用一個手指接觸病兒寸、關、尺三個部分,因此要分出寸、關、尺脈動之不同,是比較困難,但對年齡較大肯合作的孩子,醫生測脈的一個手指可以左右稍作翻動,按壓寸、關、尺輕重有別,還是能體會出這三個部位脈象的不同,由此可了解臟腑情況,氣血陰陽的盛衰。
切脈是四診中一個必不可少的部分,但不是唯一的診斷手段,單憑脈診便得出病情結論,顯然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符合“四診合參”精神與要求的。
按診
按診是醫生利用手指在病人體表一定部位,進行觸、摸、按、壓、叩擊等以確定疾病部位和分辨寒、熱、虛、實的一種診斷方法。
1、按頭囪小兒囟門有前囪與後囪之分,後囟在出生時或生後6~8周閉合,因此後囪診斷價值不大,而前囟要到12~18個月才閉合,是衡顱骨發育的指標之一,也是診斷某些疾病的依據之一。按診能進一步了解頭囟的大小,凹凸緊張的程度,以及頭囟和顱縫閉開情況,頭顱骨的堅硬程度等。囟門凹陷如坑,稱之為“囟陷”,多為脾胃氣虛,中氣下陷,或陰液耗損,如泄瀉脫水時;囟門高突,稱之為“囟填”,若十分飽滿緊張,多為邪熱熾盛,風火痰熱上沖,可伴高熱、昏迷、抽搐,見於腦炎、腦膜炎。此外前由過早閉合,頭圍明顯小於同月齡嬰兒,可為頭小畸形,智力低下;囟門逾期不合,常見於後天失養所致的佝倭病;若頭囟過大者,稱之為解顱,即腦積水,與先天腎氣不足有關。部分患佝僂病的嬰兒,顱骨脆薄,按之不堅,並有按桌球下陷之感覺,稱之為桌球頭。
2、按頸腋主要觸摸頸項部及腋下有無結節包塊。正常小兒在頸項、枕後、腋下可觸及少許綠豆大小結節,活動自如,屬小的淋巴結,不為病態。若小兒頸項兩側結節腫大,按之疼痛,伴有高熱,多為痰毒蘊結,如急性淋巴結炎。頸部結節腫大,按之不痛,堅硬成串,推之不易移動,多為瘰癧,即淋巴結結核。
3、按胸脅胸骨高突為“雞胸”,是脾腎不足所致,為佝樓病主要體徵之一;脊柱高突,按之不痛為“龜背”;胸骨處下陷如漏斗狀,這種骨胳畸形,也是佝僂病所致。心尖搏動處,古書稱之為“虛里”,是宗氣會聚之處,若搏動太強,或節律不勻,是宗氣外泄,病情嚴重;若動而微弱,觸之不甚明顯,此為宗氣內虛;若搏動過速,伴有喘急,此為宗氣不繼,症情危重。胸脅觸及串珠,兩肋外翻,可為佝倭病體徵。
5、按四肢主要按摸四肢冷熱及肌肉、關節、皮膚情況。四肢厥冷,多屬陽氣虛弱,或陽氣不達;手足心發熱,體溫正常,為陰虛內熱;手足心、手足背面發熱,體溫上升,為外感發熱,屬實熱證;四肢攣急抽動,為驚風之徵;一側或兩側肢體細弱,不能活動,肌弱無力,為小兒麻痹症;暑溫證熱退之後,出現肢體強直,手足顫動或拘攣,屬虛風內動,為後遺症。
6、按皮膚主要了解寒、熱、汗的情況。肢冷汗多,為陽氣不足;膚熱無汗,為熱甚所致。皮膚按之凹陷不起,多為脾腎陽虛,水濕泛溢肌膚,見於陰水;按之凹陷,放手即起者,多為風水相搏,見於陽水;皮膚乾燥而鬆弛,少彈性,常見於吐瀉之後,為氣虛液脫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