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吳鞠通,名瑭,淮安市人,生於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卒於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享年79歲。他是一位傑出的中醫溫病學家。對中醫學的貢獻,在於對中醫立法上的革新和理論上的完善,尤其對於溫熱性疾病的治療,他對於理論的發揮和留下的諸多方劑,使得中醫的基本治法在外感病和熱性病方面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
吳鞠通出生於淮安市一個窮書生家庭。父吳守讓,字遜夫,乾隆辛巳(1761年)秀才(《淮山肄雅錄》)。吳鞠通一生懸壺,自26歲離淮後,主要在京城行醫,晚年又雲遊大江南北,雖曾幾度回淮,與淮陰名士丁晏、潘德輿、孔繼嶸、名醫楊福堂為至交好友,但在地方文獻中很難找到一篇比較完整的關於他生平的資料。我們只能從他的《溫病條辨·自序》等材料中知其生平經歷的大概情況。
青年時攻科舉習儒,19歲時父親病故,於是棄儒學醫。後被選副貢入京,參與《四庫全書》醫書部分的抄寫檢校工作,讀了吳又可《溫疫論》深受啟發,又研讀晉唐以降各家學說,收益不淺,於醫學知識大有長進。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京都大疫流行,不少病人因治療不當而死亡,吳鞠通利用葉天士之法奮力搶救,搶救了數十病人,名聲大振。
吳鞠通當時學醫未成,深感錐心疾首,他的境遇竟與漢代張仲景感於宗族數百人死於傷寒而奮力鑽研極其相似。吳鞠通發奮讀書,精究醫術,終成溫病大家,是溫病學派的最高成就 。
主要成就
吳鞠通有感於當時醫生墨守傷寒治法不知變通,撰寫《溫病條辨》七卷,提出溫病的三焦辨證學說,對溫病學說貢獻很大,是繼葉天士、薛雪之後的溫病學派重要代表人物。吳鞠通的《溫病條辨》,是溫病學的一座里程碑,不朽的中醫著作。全書分七卷,以條文和註解相結合的方式對溫病加以闡述,首卷“原病篇”摘引《內經》有關溫病的記載,並加以注釋,說明溫病的始原。一至三卷是分述上、中、下三焦溫病的證候及調治方法。四卷是雜說,提到救逆、緊急救治和病後調治各論,以便閱讀者不致臨床混淆。五至六卷是“解產難”和“解兒難”,分述婦科產後及兒科驚風、痘疹的論治。吳鞠通創立了溫病“三焦學說”,並結合“衛、氣、營、血”理論,創造性地提出溫病辨證論治的綱領和方法,大大地豐富祖國傳統醫學寶庫。《溫病條辨》寫成後,立即被廣為傳抄,在醫學界引起轟動,深得當代醫家的重視和推崇。頗有醫學知識的禮部尚書汪廷珍為之作序:“吾友鞠通吳子……述先賢之格言,攄生平之心得”寫成《溫病條辨》,這是不可多得的具有臨床實用價值的著作。醫家張維屏在書後評介:“瑭在京治溫病,全活甚眾,於是采輯名賢著述,附以己意,閱十數載,考驗而成書,……余觀數月,見其苦心孤詣,縷析條分,誠治溫病不可無之書也,……然貝4醫必先明傷寒,而後能明溫病,既識傷寒,又不可不識溫病,而是書於溫病,則固詳且備矣。”《珍藏醫書類目》評價《溫病條辨》“頗有條理,可為治溫病之津梁也。”《意園談醫書筆記》讚揚“此書為溫病所必看之書。”……由此可見,《溫病條辨》確是清代中醫溫病學的一部傑出之作。嘉慶十八年(1813)吳鞠通的這部偉大著作,在汪廷珍的支助下,得以刊刻問世,並很快傳到了日本,在國內外產生較大影響。日本中醫博士奈良賢太郎寫了一部《內科溫病條辨的研究》,淮安清代醫家李厚坤繼承吳氏學說,把《溫病條辨》改成賦文,便利閱讀背誦,以啟迪後學者。現代中醫學院把吳氏著作作為必修課程,可見其影響之深遠。
他曾在北京檢核《四庫全書》,得見其中收載了吳又可的《溫疫論》,深感其論述宏闊有力,發前人之所未發,極有創見,又合於實情,便仔細研究,受到了很大的啟發。他對葉天士更是推崇,但認為葉氏的理論“多南方證,又立論甚簡,但有醫案散見於雜證之中,人多忽之而不深究。”於是他在繼承了葉天士理論的基礎上參古博今,結合臨證經驗,撰寫了《溫病條辨》七卷,對溫熱病學說做了進一步的發揮。
他認為溫病有9種,吳又可所說的溫疫是其中最具傳染性的一種,除此之外,另外還有其他八種溫病,可以從季節及疾病表現上加以區分,這是對於溫病很完整的一種分類方法。書中創立了“三焦辨證”的學說,這是繼葉天士發展了張仲景的六經辨證,創立衛氣營血辨證方法之後,在中醫理論和辨證方法上的又一創舉。“三焦辨證”法:就是將人體“橫向”地分為上、中、下三焦。上焦以心肺為主,中焦以脾胃為主,下焦包括肝、腎、大小腸及膀胱。由此創立了一種新的人體臟腑歸類方法,此法十分適用於溫熱病體系的辨證和治療,診斷明確,便於施治。而且確立了三焦的正常傳變方式是由上而下的“順傳”途徑,“溫病由口鼻而入,鼻氣通於肺,口氣通於胃,肺病逆傳則為心包,上焦病不治,則傳中焦,胃與脾也;中焦病不治,則傳下焦。始上焦,終下焦。”因而,由傳變方式也就決定了治療原則:“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治中焦如衡,非降不安;治下焦如漚,非重不沉。”同時,吳氏對《傷寒論》的六經辨證,同樣採取了積極採納的態度,認為“傷寒六經由表入里,由淺入深,須橫看;本節論三焦,由上及下,亦由淺入深,須豎看。”這些理論,雖然從立論方式和分析方法上有所不同,但實際上仍是對葉天士的衛氣營血辯證法的繼承,並對其進行了很大的發展,尤其是在對疾病變化的認識上,是可以權衡協調的,二者並無矛盾之處。同時,三焦辯證法也完善了葉天士衛氣營血說的治療法則。葉氏的《溫熱論》中沒有收載足夠的方劑,而吳鞠通的另一重大貢獻,就是在《溫病條辨》當中,為後人留下了許多優秀的實用方劑,象銀翹散、桑菊飲、藿香正氣散、清營湯、清宮湯、犀角地黃湯等等,都是後世醫家極為常用的方劑。臨床上使用的方子,《溫病條辨》方占十之八九。
個人著作
《吳鞠通醫書合編》、《溫病條辨》
簡要
作 者: 嚴冰,嚴曉楓 編
出 版 社: 中醫古籍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7-11-1
字 數: 527000
版 次: 1
頁 數: 660
印刷時間: 2007-11-1
開 本: 大32開
印 次: 1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801745675
包 裝: 平裝
內容
吳鞠通,名瑭,字配珩。生於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卒於道光十六年(1836)。江蘇省淮安市人,清代著名醫學家。著有《溫病條辯》、《吳鞠通醫案》、《醫醫病書》三部醫書。通曉溫病,以擅治急性發熱性疾病聞名於世。對內科雜病、婦科、兒科、針灸以及心理療法等也頗有造詣。和漢張仲景比肩而立,並為我國中醫藥學史上的兩大柱石,故有“傷寒宗仲景,溫病有鞠通”之說。張仲景是中醫學的泰斗,吳鞠通乃溫病學的巨匠。“兩相羽翼”。
《溫病條辨》以理論指導實踐,《吳鞠通醫案》則以實踐驗證理論,互證其學。《醫醫病書》述其未完,是吳鞠通完整醫學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當與君《溫病條辨》及未刻之《醫案》,並傳不朽”(胡沄序)。其著作雖久行於世,堪稱瑰寶,倍受醫界崇愛,惜合編少見,綜觀一覽多有不便。今值先生誕辰250周年之際,同里賢達紛紛要求將《溫病條辨》、《吳鞠通醫案》、《醫醫病書》合編為一輯,以方便讀者學習運用,亦表對先生紀念之忱。經鞠通先生同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程莘農教授熱情鼓勵和淮安的領導積極策劃,幾經努力,《吳鞠通醫書合編》(簡稱《合編》)即將付梓和讀者見面。為使研讀者窺其全貌,特選用吳氏醫著精善版,《溫病條辨》選用清嘉慶十八年癸酉(1813)問心堂本,《吳鞠通醫案》取人民衛生出版社1960年版,《醫醫病書》取手抄本為底本,參閱其他印本校勘。
目錄
前言
溫病條辨
引言
溫病條辨敘
溫病條辨序
問心堂溫病條辨自序
凡例
問心堂溫病條辨原病篇
卷一 問心堂溫病條辨上焦篇
概述
風溫 溫熱 溫疫 溫毒 冬溫
暑溫
伏暑
濕溫 寒濕
溫瘧
秋燥
卷二 溫病條辨中焦篇
概述
風溫 溫熱 溫疫 溫毒 冬溫
暑溫
寒濕
濕溫(瘧、痢、疸、痹附)
秋燥
卷三 溫病條辨下焦篇
概述
風溫 溫熱 溫疫 溫毒 冬溫
暑溫
寒濕
濕溫 秋燥
卷四 問心堂溫病條辨雜說
概述
汗論
方中行先生《或問六氣論》
傷寒注論
風論
醫書亦有經子史集論
本論起銀翹散論
本論粗具規模論
寒疫論
偽病名論
溫病起手太陰論
燥氣論
外感總數論
治病法論
吳又可溫病禁黃連論
風溫溫熱氣復論
治血論
九竅論
形體論
卷五 問心堂溫病辨解產難
卷六
吳鞠通醫案
醫醫病書
主要貢獻
吳塘對中醫學的貢獻,可以說使得中醫的基本治法在外感病和熱性病方面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在劃分中醫“四大經典”的時候,有一種劃法,就是將吳氏的《溫病條辨》與漢代的《黃帝內經》、《傷寒論》和《神農本草經》並列為中醫必讀的“四大經典”。可見該書在中醫理論發揮上的重大意義。吳鞠通,是中國醫學史上不可多得的具有建設性的代表人物之一。
為了紀念和學習這位偉大的中醫學家,家鄉人民為其建有吳鞠通中醫博物館、吳鞠通中醫研究院等。
四大溫病學家
四大溫病學家,指清代溫病學四大醫家葉天士、薜生白、吳鞠通、王孟英。 | ||
姓名 | 簡介 | 貢獻 |
葉天士 | 江蘇吳縣人,有“溫熱大師”之稱。著有《溫熱論》、《三時伏氣外感篇》。 | 建立了溫病因證脈治的獨立體系。 |
薛雪 | 即薛生白,江蘇吳縣人,與葉天士同時同地,互有矛盾。代表作《濕熱病篇》。 | 系統論述濕熱病的因證脈治。 |
吳鞠通 | 江蘇淮安區人,少習儒學,使葉氏溫病學說系統化、理論化。代表作《溫病條辨》。 | 發展葉氏學說,豐富溫病證治內容。 |
王孟英 | 浙江海鹽人,早期行醫在杭州,後旅居上海。代表作《霍亂論》、《溫熱經緯》 | 匯集渚家之說,集溫病學之大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