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承祚

商承祚

商承祚(1902年3月7日-1991年5月12日),字錫永,號駑剛、蠖公、契齋,廣東番禺人,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金石篆刻家、書法家。出身書香仕宦之家,早年從羅振玉選研甲骨文字。曾任中山大學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有《殷虛文字類編》、《商承祚篆隸冊》行世。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商承祚 商承祚

1902年3月7日,生於書香門第,幼承家學,酷愛古器物、古文字。

商承祚從小酷愛古文物及古文字,乃決心向這方面努力發展。為求深造,1921年秋天到天津,拜著名古文字學家上虞羅振玉(叔言)先生為師,在他的指導下研習甲骨文、金文,20歲入北京大學研究所,為國學門研究生。

1923年21歲時即出版了一部甲骨文字典《殷墟文字類編》,可謂弱冠成名,得到學術名師羅振玉、王國維的讚賞。

1922年,與廣東東莞人容庚相識,自此,兩人同鄉同行來往甚密,尤以1952年院系調整後,同在一校,不久又同在古文字研究室並肩戰鬥,均成為國內屈指可數的著名學者。

1923年,21歲,出版了《殷墟文字類編》,得到學術名師羅振玉、王國維的讚賞。父親商衍鎏出錢刻木版,花了八百多塊錢於印成了商承祚先生的第一部著作。

商承祚 商承祚

1925年,任國立東南大學講師(1949年後更名南京大學)。

1927 年,任國立中山大學教授。

1927年,時任國立中山大學史學系主任兼籌辦國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主要成員的顧頡剛教授,聘請商承祚來校擔任史學系和籌備中的語言歷史學研究所的教授。商承祚教授在史學系開設了殷周古器物研究、殷周古器物銘釋、殷墟文字研究、三代古器物研究、說文解字部首箋巽等多門課程。

1929年,顧頡剛教授離校後,商承祚教授繼任語言歷史學研究所代主任,他除主持該所工作外,還做了許多研究工作。1927年11月1日《語言歷史學研究所周刊》創刊後,商承祚教授陸續在該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在該所顧頡剛為總編輯的《語言歷史學叢書》中,商承祚負責考古學,陸續出版了《殷墟文字類編》十四卷及他自己集撰的《石刻篆文類編》、《金文萃編》等。

1928年暑假,他還與容肇祖教授“赴北路調查瑤民考察古物”。

1928年12月14日,在該所內成立了考古學會,商承祚任主席。他“以本所古物不敷研究,特會同本所主任顧頡剛教授商準校長籌出一筆款項以為購買古物之用。”並親自到北平搜購古碑、古造像等200餘件。該會“發掘南漢殘瓦,收集本省古物,審定本所所藏古器物字畫”,設立古物陳列室,“頗得中外參觀人士之讚許”。商承祚教授在校任教三年。

1930年7月,辭職離校。

抗日戰爭爆發,隨金陵大學西遷,後在齊魯大學、重慶大學、重慶女子師範大學等校任教授。

商承祚書法作品 商承祚書法作品

1948年秋,商承祚教授回到廣州,被聘為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語言學系教授,在國立中山大學執教直至逝世。

1956年,商承祚教授加入中國民主同盟,曾任民盟中山大學支部委員、民盟全國中央委員、廣東民盟副主委及顧問。

1956年,商承祚教授便和容庚教授聯名招收古文字學研究生,直至文革前,共招四屆共9名,文革後再招一屆6名。他們指導研究生,“不開課,更不考試。”“主要是談話聊天,答疑解惑,再就是賜贈著作,審閱文稿,視其佳者推薦發表。”商教授稱之為因材施教。他對學生強調幾條基本原則:“一、注意打基礎,加強基本功訓練;二、從古文字原材料出發,從細讀原拓本中發現問題、加以研究;三、認真鑽研羅振玉、王國維、郭沫若等權威學者的著作,從中領悟到治學的門徑。”

1958年1月,在日本東京、大阪等大城市,展出了中國一流的書法作品。

1963年,參加廣東書法篆刻研究會的籌委會,任副主任委員,做了大量的組織工作。

商承祚 商承祚

“文革”結束後,商承祚教授著書立說的勁頭更大,並頻頻參加各種學術活動。

1977年夏天,他親臨河北平山縣中山王墓發掘工地,手拓新出重器中山玉釁鼎、壺銘文兩份,一留當地,一攜歸研究。

1978年冬,攜帶珍藏多年的一塊龜尾甲(即“契齋藏甲之一”),赴長春出席中國古文字研究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學術討論會,被推舉為理事會召集人,在會上還專就甲骨文辨偽問題與有關專家商榷。

1979年秋,赴西安出席中國考古學會成立大會,被推舉為名譽理事;是年冬復在中山大學主持召開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二次年會。

1981年1月,中國書法家協會廣東分會成立,先生任副主席。

1983年,任主席,積極推動廣東書法事業向前發展。

1983年秋,赴香港出席第一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

1991年5月12日,商承祚教授逝世。

學術貢獻

甲骨文研究

商承祚 商承祚

商承祚先生一生的成就是巨大的,也是多方面的。商承祚先生20歲入北京大學研究所,為國學門研究生,出版《殷墟文字類編》時,年方21歲,可謂弱冠成名。該書是中國最早的甲骨文工具書,王國維曾盛讚曰:“如錫永此書,可以傳世矣。”

繼《殷墟文字類編》之後,他不僅對甲骨文已有資料進行研究與詮釋,還積極對甲骨文新資料作整理與考釋。陸續發表了《殷墟文字考》、《殷墟文字用點之研究》、《立字質疑》、《釋武》、《釋申》、《殷商無四時說》、《殷墟文字》、《甲骨文字研究》、《甲骨文及鐘鼎文字研究》等論文,編著出版了《福氏所藏甲骨文字》和《殷契佚存》。《殷契佚存》著於1933年,該書著錄了六家所藏甲骨實物,三家拓本,共1000片,並加以考釋,為研究甲骨者必備之書。此書不僅保存了大量珍貴的史料,在考釋方面更是論述精到,可謂商先生研究甲骨卜辭之代表作。

金文研究

除甲骨文外,商先生於20年代末亦致力於青銅器及其銘文的收集與研究,並注意辨偽。《十二家吉金圖錄》可謂商先生金文研究的代表作,該書集海內外12家所藏銅器169件編寫而成,為每一器繪製了精美的圖片,並著其色澤,詳其尺寸,加注了銘文,還進行了考證。有如他的《殷契佚存》為治甲骨者所必備之書一樣,該書也是治金文者的必備之書。此外,商先生還著有《評寶蘊樓彝器圖錄》、《古代彝器偽字研究》、《渾源彝器圖》。

在戰國文字和秦漢文字的領域,商先生傾注了半個世紀的心血,著書良多,主要有《石刻篆文編》、《說文中之古文考》,《戰國楚帛書述略》、《鄂君啟節考》、《戰國楚簡彙編》等。商先生1939年所著《長沙古物聞見記》和1941年所寫的《續記》,被考古學界譽為楚文化研究的開拓性名著。80歲後還與王貴忱、譚棣華合作,出版了《先秦貨幣文編》,這是中國第一部貨幣文字典,首次以字典的形式總結了百年來貨幣文字的研究。

在商承祚先生的一生中,凡是有考古價值的實物資料,他都不輕易放過,總是從保存文物,弘揚文化遺產的角度出發,從事整理、詮釋、考證,並利用古文字和古器物研究古史,校勘古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學術著作

商承祚教授一生著述甚豐,共出版了15種專著,兩種書法作品集,發表了60餘篇學術論文。

商承祚 商承祚

《殷虛文字類編》(1923年木刻本)該書是一部比較完備的甲骨文字典。全書共分14卷,收字總計4184個。其中包括重文3394個,甲骨獨體文790個。全書體例仿《說文解字》而制,按偏旁部首編次,從文字、音韻、訓詁3個方面進行分析等,從而使該書成為當時最完備、詳盡的甲骨文字典。

《福氏所藏甲骨文字及考釋》(1933年,收錄美國友人福開森所藏殷虛甲骨37片,從形、音、義3方面進行探討)

《殷契佚存及考釋》(1933年,合8家所藏甲骨而成,是一部內容豐富的甲骨文專著)

《說文中之古文考》(1934年,考證《說文解字》中注為古文的字的字形、字義及演變過程,是文字學研究者的重要參考書)

《石刻篆文編》(1957年,共14卷,是研究文字形體演變的一部極有價值的參考書)

《十二家吉金圖錄》(1935年)

《渾源彝器圖》(1936年)

作品一覽

書法

商承祚不僅是著名的中國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而且還是飲譽中外的書法家。

書法作品 書法作品

商承祚先生幼時在其父親的影響下,研習唐楷,於顏體所得尤多,略參何紹基筆意,遒勁醇雅。後從羅振玉先生習甲骨文,追求契刻意趣,用筆如刀,古樸中有峻利之勢。當然商先生最擅長的還是篆體,所作小篆,極其精美。

商承祚先生的作品多次入選國內外重大書法展覽及在報刊發表,被博物館、紀念館等收藏,並出版了《商承祚秦隸冊》、《商承祚篆隸冊》等。

對商承祚先生的書法,在廣東書壇有較大影響的張桂光先生這樣說:“商老習篆取途《嶧山》,上在溯商周,下及兩漢,其作甲骨,超逸秀勁;其作金文,華貴雍容;其作小篆,柔和嫻雅,要皆結體精嚴,行筆幹練,體態自然。晚年鍾情秦隸,創造出既渾穆雄奇而又婉通流暢、意趣盎然的一體風格,在隸書領域裡獨樹一幟。題識所用行楷,遒勁凝練,秀穎醇雅,別具姿態。”這一總結十分精到。

1958年1月間,在日本東京、大阪等大城市,展出了中國一流的書法作品。在特別被推崇的沈尹默等幾位書法家中,包括有商承祚主任、研究生馬國權和商衍鎏老先生的作品。他“長期從事書法活動,在國內書法界有很大的影響,與書法名家何香凝、葉恭綽、黃賓虹、黃士陵、黃節、謝無量、鄧爾雅、郭沫若、沙孟海、溥儒、盧子樞、黎雄才、關山月、陳邦懷等都有過從。”

1963年,他“參加廣東書法篆刻研究會的籌委會,任副主任委員,做了大量的組織工作。

1981年1月,中國書法家協會廣東分會成立,先生任副主席。

1983年任主席,積極推動廣東書法事業向前發展。

在商先生75歲以後,又致力於秦隸的創作,獨創了極富個性的秦隸體書法,廣東書壇稱之為“商體”,吸引了國內眾多書者仿效,80年代中,秦隸體風靡中國書壇。

篆刻

商承祚 商承祚

商承祚治學之外,復以書法篆刻馳譽,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兼中國書法家協會廣東分會主席,有《商承祚篆隸冊》、《商承祚秦隸冊》行世。前書於一九八一年由嶺南美術出版社印行,收錄甲骨文、金文、小篆、秦隸等四種字型;後者出版於香港,獨集秦隸,此皆其專擅之作。甲骨秀勁質樸,金文渾穆凝練,俱得羅振玉之傳,而枯老古拙遇之。羅氏喜集字為楹帖或臨摹彝銘,錫翁則嗜活用古文字筆法結構書寫古今詩詞。

商承祚治印始於少時,十四歲即拜篆刻家勞健為師,曾以日摹漢印十餘方為常課,—日於冷攤以賤值購得《繇通之印》,勞公雲嘗收錄於桂馥《繆篆分韻》一書,歡喜讚嘆,懸於腰間者數月。中年好蓄古璽印,以精鑒稱。

商承祚篆刻,雖璽印兩式兼作,然以古璽見長,蓋得於彝銘及陶璽之融會變化也。所著《我與容希白》曾曰:“一九四六年希白到重慶,適我卸鹽務職,歸自貴陽,復得相見,我謂之曰:學不進而刻印則工,以數印示希白,歡聚數日而別。”可見對其多年作印之珍視。其自存印集六冊,約二百方,曩蒙見示,並荷見贈往時舊作及自用印蛻數紙,氣格醇古,不愧大家。

題碑

《高明縣城碑記》,中山大學教授、古文字學家商承祚教授書,(碑面3米*1.5米,),書體:篆隸,面貌風格屬於海內罕見。(2011年清明節,謝光輝、陳守友、王冰、王碧鳳、宋雪等人初拓)

文物收藏

猴王硯

商承祚曾於年在一陳姓玩家的家裡見過猴王硯。該硯原主何蓬洲,番禺人,是張之洞的幕友,主事開採端硯。每採到好端石,便令高手硯工製成硯,好的送張之洞,次的留給別人,何個人則收起上面所說的三方好硯,分別命名為“猴王硯”、“松鶴硯”、“魚腦凍碎石硯”,並請李文田題《猴鶴硯齋》橫額,李文田是晚清探花,官至禮部侍郎,為當時著名書法家。此亦可見何氏對三硯的重視程度。“猴王硯”由端溪有名的雕刻家郭蘭祥雕鐫,刻工精細,根據原石中魚腦凍的形狀,將之磨出手捧壽桃要吃的猴子神態,生動活潑。在猴子坐地的山洞,左右上下安排了密密嚴嚴的樹林,構圖配致之巧,堪稱絕品。

松鶴硯

商承祚用大價錢購得猴王硯後,即告知廣東省博物館“你們可攜款到我家來取。”博物館工作人員上門看後,認為價昂不要。商承祚說你們何年來取都行。”兩年後,博物館終來人要去了。商承祚對他們說“松鶴硯”的鶴飛向松林,雖非凍石,其形可取,亦需購藏;“碎石硯”是在全部凍石間,有各色的小石子集聚而成,誘人欣賞,曾不知下落。此三硯原皆為何家收藏。最後,省博物館副館長終於在1961年與商承祚一起去何家徵購,用了120元,購得松鶴硯,並得李文田題《猴鶴硯齋》橫額;但碎石硯不知下落。前兩方名貴的端硯之王,終得以成為博物館的珍藏。

抗戰時期,商承祚曾冒著戰火在長沙搶救古文物,其中包括一面珍貴的戰國古銅鏡。在文物收藏界,商承祚是一位非常受人尊敬的長者。

商承祚曾經說獨樂莫如眾樂”,因此他生前曾將家藏的多件文物捐贈給廣東省博物館。其後人也繼承他的遺志,又向深圳市博物館捐贈了多件文物。通算商家在多年裡,共向國家捐贈120件珍貴文物,且分文不取報酬。這些文物中,屬國家一、二級的文物超過60%。前國家文物局局長張文彬曾說,商家捐獻給國家的文物,無論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家庭背景

家族簡介

商氏祖籍遼寧鐵嶺市,為當地八大姓之一。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商氏先人隨漢軍正白旗部隊前往廣州駐防,從此商家在廣州開枝散葉。

商承祚的祖父商廷煥,是個窮秀才,七次參加科考皆不中,絕望之餘,轉而將一切希望寄托在兩個兒子身上。為了二子有個安靜的讀書環境,商廷煥在廣州住所蓮花巷尾辟出一塊地,蒔花種竹,蓋茅屋數間,取名玉蓮園。二子也不辜負老父期望,“三更燈火五更雞”,於1890年中秀才,之後二人又考中舉人。

商家在廣東科舉史上有“禺山雙鳳”(商衍鎏、商衍瀛兩個進士)的美譽。父親商衍鎏有兩個兒子,商承祖和商承祚,都是著名的學者教授。其中商承祖曾任南京大學外文系主任,商承祚則是著名的古文字學家,中山大學教授。探花商衍鎏1963年作古,其子商承祚教授1991年辭世。其家繼續在嶺南書寫商家歷史的是商承祚教授的三位子女。長女商志男原是鐵路中心醫院眼科專家,長子商志馥原是廣東文史館專家,次子商志鐔是中山大學人類學系知名教授。

家族族譜

商家的四代文脈

第一代:商廷煥

第二代:商衍瀛、商衍鎏第三代:商衍鎏後人商承祖、商承祚

第四代:商承祚後人商志男、商志馥、商志香覃

商廷煥——商家第一個讀書人。商廷煥(1840-1887年),字蔚田,號明章。商氏文化世家的開創者,八旗軍人出生,師從陳澧,自小就埋頭苦讀功名,七次應考鄉舉不中,於是不再參加科考。後迫於生計開闢私塾,其間經營慘澹,未滿50歲即駕鶴西去。

商衍鎏——中國最後一個探花。商衍鎏長於詩詞書畫,有《商衍鎏詩書畫集》及《清代科舉考試述略》、《太平天國考試紀略》等書問世,1963年逝世,享年八十九歲。父親科舉而入仕途,但決不願商承祚走他的老路,勉勵兒子鑽研學術,著書立說做個學者。

商衍瀛——著名書法家。商衍瀛(1870-1960)清光緒進士,授翰林院編修,癸卯翰林,清末曾任翰林院侍講兼京師大學堂預科監督。著名書法家。商衍瀛中年後政治立場趨向保守,溥儀在《我的前半生》里提到,商衍瀛曾為溥儀復辟在張學良的奉系舊頭目中活動過。

商承祖——精通德語的中國人。民國期間,曾任上海中央研究社社會科學研究所民族學組編輯,德國漢堡大學漢文研究所講師,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外文系教授,南京大學外文系教授。30年代開始發表作品。1959年加入中國作協。譯著有《海涅散文選》等。

商承祚——楚文化考古的鼻祖。

家族逸聞

1、末代科考和商衍鎏

關於是末代科考,民間有種傳聞,說朱汝珍才是名至實歸的狀元郎,但慈禧太后最恨廣東人,因為她的幾個心頭大患洪秀全、康有為、孫中山都是廣東人,一見朱汝珍是廣東人,就一定要拉他下馬。而商衍鎏在報名時填的是“廣東駐防正白旗漢軍”,所以避開了老佛爺的陰謀之手。另外,還有個民間傳言卻說,本來是商衍鎏卷子做得最好,但老佛爺認為劉春霖這個名字是吉兆,所以將他點為狀元,讓商衍鎏屈居探花。

2、花都探花石碑的來歷

商衍鎏考中探花後,衣錦還鄉。當時花都水口營村的族長聽聞後,馬上前往廣州和探花聯宗。因為水口營村的人幾乎全姓商。商探花見到遠道而來的鄉親,聽聞來由,和父兄商量後,欣然前往水口營認宗。花都水口營鄉親們為此特為兄弟二人立碑。這就是花都探花石碑的來歷。

中國學者百科

學者一般是專門從事學術研究的人.包括文學家,歷史學家,哲學家,科學家等等。一般說來,學者多指進行社會科學研究的文人,但也不乏自然科學專家。 學者,又名 學人,近義詞可以是專家、顧問等,在學術方面比較優秀並且其思想能夠影響社會發展的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