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位於廣州市區東北隅先烈路上。墓園座北向南,建築規模宏大,氣魄雄偉,占地面積13萬平方米,有孫中山先生題“浩氣長存”之牌坊式大門和墓亭、紀功坊,樂台,四方塘、黃花亭、西亭、石雕自由神像等建築。1921年為紀念1911年廣州“三二九”起義而犧牲的72位烈士所建,早期墓圓為著名設計師楊錫宗設計,孫中山親手栽植了青松,後經多次增建,至1935年基本建成。孫中山先生為推翻清王朝的統治,從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創立興中會起,至1911年武昌起義之前,組織過多次武裝起義。其中影響最大、最為悲壯的就是1911年3月29日的廣州起義。
宣統三年(1911年)農曆三月二十九日,同盟會在中國各地及華僑中挑選160多名骨幹,組成先鋒隊,在黃興率領下舉行起義。起義軍從設在廣州越華路小東營5號的指揮部等地出發,一舉攻入清兩廣總督府,兩廣總督張鳴歧逃脫。當晚,清軍組織大規模的反撲,起義軍與敵人進行了激烈的戰鬥,終因寡不敵眾,起義失敗。黃興、趙聲等部分起義軍輾轉撤回香港,而未能逃出廣州城的革命黨人,不少慘遭敵人殺害。死難烈士的遺骸陳屍在咨議局前的空地上。後來,革命黨人潘達微以《平民報》記者身份冒險四處奔走,終於勸得廣仁善堂將東郊紅花崗上的一片義地獻出。潘達微想方設法收集了72具烈士遺骸,埋於紅花崗。潘達微還以《咨議局前新鬼錄,黃花崗上黨人碑》為題,將安葬情況作了報導。潘喜歡菊花,認為黃菊高潔清雅,有傲霜的節操,故將紅花崗改為黃花崗。因此,這次起義亦稱為“黃花崗起義”。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中華民國成立。1912年,廣東省軍政府撥款10萬元在黃花崗建烈士陵園,並於同年5月15日(農曆三月廿九日)首次舉行了七十二烈士墓祭典。孫中山先生親自主持了祭典,並寫下了祭文,還親手在黃花
崗烈士墓園種植了4棵松樹。松樹現尚存一棵。1918年,滇軍師長方聲濤(烈士方聲洞之兄)募款續修墓園,後由華僑多次募款修建,至1935年基本建成現有的墓園規模。1924年5月1日晚,孫中山偕夫人宋慶齡出席嶺南大學黃花崗紀念會並發表演說,號召人們學習烈士“為國家、為人民、為社會、為世界來服務”。
七十二健兒,酣戰春雲湛碧血;四百兆國子,愁看秋雨濕黃花。
這是1912年5月15日(農曆三月二十九日),在南京各界舉行廣州黃花崗之役犧牲烈士追悼大會上,黃興親自撰寫的輓聯。“碧血黃花”象徵著烈士的鮮血化為碧玉,革命精神猶如不畏寒霜的秋菊迎風綻放。
黃花崗墓園占地寬闊,莊嚴肅穆,園內蒼松挺拔,翠柏長青,黃花遍地,又有亭、台、橋、池等點綴,更增添了園內的秀色。“黃花浩氣”80年代入選新羊城八景之一,成為廣州遊覽參觀瞻仰的勝地。
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背景
黃花崗起義
1911年4月27日(農曆3月29日),黃興率120餘名敢死隊員直撲兩廣總督署,發動了同盟會的第十次武裝起義--廣州起義。經3個月的籌劃準備,黃興於8日在香港召開統籌部發難會議,將在廣州舉事的時間定在13日,並擬分10路進攻。由於溫生才行刺孚琦,廣東當局加強了戒備,加之部分款項、槍械未到,原定計畫被迫延期。
23日,黃興潛入廣州,成立起義指揮部。廣東當局已風聞起義,加強了防備,並大肆搜捕革命黨人,形勢變得越來越不利。26日晚,黃興召集會議倉促間決定起事。敢死隊突入總督署,總督張鳴岐逃走,起義軍焚毀總督署後,在東轅門外與水師提督李準的大隊親隨短兵相接。起義軍浴血奮戰,東奔西突,終因兵力嚴重不足而潰敗。
起義失敗後,黃興負傷逃回香港,喻培倫、方聲洞,林覺民等被捕殺,死難的同盟會會員有名可考者86人,其中72人的遺骸由潘達微等出面收葬於廣州東郊紅花崗。潘達微並把紅花崗改名為黃花,這次起義因而被稱為“黃花崗起義”。
事後同盟會會員潘達微,冒著生命危險把散落的七十二烈士遺骸收殮安葬於紅花崗(後改名“黃花崗”,黃花即菊花,比喻節烈),史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後人稱他們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稱這次起義為“黃花崗起義”。
黃花崗墓園始建於1912年,至1921年烈士墓和紀功坊先後落成。
結構特點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占地約16萬平方米。墓園坐北朝南,建築規模宏大,氣魄雄偉,其主要建築群匯集在較長的中軸線上,正門為有三個拱門的仿凱鏇門式建築,門額以花崗岩鐫刻孫中山先生題寫的“浩氣長存”四個金色大字。寬闊的墓道兩旁碑石林立,並植有翠柏和古榕,還有蓮池及石拱橋。崗頂為陵墓,以花崗岩石砌成方形墓基,四周圍著鐵鏈欄桿,墓的中央建一亭,亭內立七十二烈士之墓碑。亭頂形如懸鐘,寓意爭取自由的警鐘。碑亭後面是一座用花崗石砌的紀功坊,上半部以七十二塊石砌成金字塔形,頂上矗立一高舉火炬的自由神像。坊額鐫刻章太炎書“締造民國七十二烈士紀功坊”。坊後還立有一塊巨碑,詳細記載黃花崗起義的經過及烈士墓園修建的情況。碑陰共表列有86位就義烈士的名單。黃花崗起義死難烈士共100多人,有姓名可考的有86人。崗頂為72烈士陵墓,以麻石砌成方形墓基,四周繞以鐵鏈欄桿。上有四柱方形鐘頂碑亭,樹“七十二烈士之墓”石碑一方。後面是一座麻石建成的紀功坊。上半部以72塊矩形石塊,砌疊成金字塔形坊頂,頂上矗立一高舉火炬
的自由神像,造型特別,頗為壯觀。坊額鐫有章太炎所題篆文“締造民國七十二烈士紀功坊”。坊後還立有詳細紀錄武裝起義經過的石碑。南墓道為碑林,鐫刻有“自由魂”、“精神不死”等碑文,字字語重千鈞。兩條3米多高的連州青石透雕龍柱,夾道相對。整個墓園占地約3萬平方米,園內蒼松翠柏長青,繁花並茂,還建有黃花卉、八角亭、四方池、石橋等,是革命紀念地,也是參觀遊覽的名勝景點。
潘達微墓在72烈士墓側,墓前有方柱殂墓碑,正面刻“潘達微先生之墓”,背面刻潘達微自述。左右兩面皆為碑文。(潘達微是同盟會會員,後在香港病逝,安葬於此。)
建國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陵園建設,築起圍牆,加強整治保護。1961年被國務院第一批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1年和1986年政府兩次撥款維修,使浩氣重現,1986年被評為“羊城新八景”之一,名“黃花浩氣”。
自由女神像的由來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最醒目的標誌便是那尊自由女神像,為何會立此雕像呢?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領導的辛亥革命,從性質上說,是推斷帝制,建立共和的民主革命。法國巴黎自由女神像,象徵自由、民主,它與當時很多革命黨人所追求的理想是一致的。
查黃花崗之役,發生於辛亥革命的同一年,即1911年陰曆三月二十九日(陽曆4月27日)。那時候,國民黨還沒有成立。據鄒魯著的《中國國民黨史稿》載,國民黨成立於民國元年(1912)8月,後被袁世凱下令解散。到民國3年(1914)7月8日,孫中山在日本集海內外國民黨人組成中華革命黨,宣布把陸皓東設計的“青天白日”旗作為中華民國的國旗、軍旗,但沒有作為“黨旗”。民國8年,即1919年,中華革命黨改名為中國國民黨,也沒有制定“黨徽”。
黃興一直不喜歡青天白日旗。據《武漢大學學報》1986年第5期一篇題為《黃興與辛亥革命》的文章說,1907年初,在同盟會的幹事會上,當討論到中華民國國旗旗式時,孫中山主張採用“青天白日”旗,理由是此旗乃烈士陸皓東所設計,“興中會諸先烈及惠州革命將士曾先後為此旗流血,不可不留作紀念”。與會者提出了多個方案,有的主張用中國歷史上慣用的五色旗,有的主張用井字旗(表示平均地權),有的主張用十八星旗(代表當時全國18個行省)。黃興認為“青天白日旗形式不美,且與日本旭旗相近”,贊成用井字旗。孫中山堅決反對,聲言“託命於是旗者數萬人。欲毀之,先擯仆可也”。黃興與孫中山意見尖銳相左,怒而退出會場,甚至表示“欲退會斷絕關係”。儘管後來黃興為顧全大局而作了讓步,但他對此旗還是不大樂意接受的。
黃花崗起義時既未有國民黨,也沒有以“青天白日”旗作標誌,建造黃花崗陵園時“青天白日”又並未作為“黨徽”而普遍流行起來——這樣,當初設計者沒有在黃花崗頂上裝一個大“黨徽”,也就不奇怪了。
然而,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頂上,確乎也曾立過國民黨黨徽,後來又為自由女神像所取代。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那些20世紀20年代在廣州讀中學、到過黃花崗祭掃的人會記得,最初的自由女神像,約有兩米多高,左手挾書,右手舉槌。外形粗略似一扁圓形石塊,雕工不算精美,身上只有幾條粗線條的花紋。
到了1936年“西安事變”後,自由女神像也成了蔣介石政府的一個“忌諱”。於是,大約在1937年初,自由女神像被下令拆毀,改為“青天白日”的“黨徽”。
1949年,中國解放,黃花崗陵墓上去掉“黨徽”,重立自由女神像,槌子換上了一桿槍,據說寓意“槍桿子裡出政權”。大體說來,是恢復原貌,而非像江南所說的“破壞史實”。
“破壞史實”的事也確實有,那是發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十年動亂,自由女神像也遭了殃,座台上改豎一支兩米多高的火炬。後來,火炬不見了,座台上空無一物,黃花崗一片荒涼。1981年,政府撥款復建自由女神塑像,由雕塑家林毓豪重塑,以連州青麻石雕成,高3.4米,造型上參照巴黎和紐約的自由女神像而稍加變化,糅合中國女性的特點與氣質。一座左手挾法律書,右手高擎火炬的自由神像,又巍然聳立於黃花崗陵墓的紀功坊上……這就是黃花崗自由女神像數十年來的滄桑史。
旅遊貼士
交通:6、11、16、27、65、122、223、72、192路公車黃花崗站下。開放時間: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