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蟄龍

蒲蟄龍

蒲蟄龍(1912 06.12 - 1997 12.31),昆蟲學家。原籍廣西欽州,生於雲南。1935年畢業於中山大學農學院。1949年獲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研究院博士學位。曾任中山大學教授、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利用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蟲的研究取得成功,並推廣到桂、閩、湘、川等省區。與合作者開展利用澳洲瓢蟲及孟氏隱唇瓢蟲防治介殼蟲。60年代起,套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象及湘西黔陽地區柞蠶放養等科學試驗,均在生產上取得顯著成績。70年代,開展水稻害蟲綜合防治試驗,並對危害糧、棉、蔬菜的斜紋夜蛾的核多角體病毒開展了系統的研究。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蒲蟄龍 蒲蟄龍
蒲蟄龍教授遺像 蒲蟄龍教授遺像

蒲蟄龍,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傑出的昆蟲學家、中國害蟲生物防治奠基人。1912年6月19日生於雲南,1935年畢業於中山大學農學院,同年考進燕京大學研究院生物學部,師從著名昆蟲學家胡經甫教授。1937年回中山大學任教,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1946年獲美國國務院獎學金,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留學,攻讀博士學位,兼做科學研究工作,1949年10月獲明尼蘇達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新中國的成立堅定了蒲蟄龍教授報效祖國的決心,他放棄美國優越、舒適的條件,同年10月攜同夫人利翠英教授回國工作,將自己的才華獻給祖國和人民的建設事業。他先後在廣州中山大學農學院、華南農學院、中山大學生物系、昆蟲學研究所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歷任廣東省農業實驗場場長,華南農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中南昆蟲研究所所長,中山大學教授、副校長、顧問,中山大學昆蟲學研究所所長,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國際有害動物、植物、生物防治組織東南亞分部理事,中國昆蟲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生態學會、中國昆蟲學會榮譽理事,第二、三、四、五、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二、三屆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主席,第四屆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1980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院士)。因病醫治無效,於1997年12月31日零時45分在廣州逝世,享年86歲。

昆蟲學研究

蒲蟄龍教授學識淵博,碩果纍纍。他的研究領域涉及到昆蟲學的各個方面,他在害蟲生物防治和綜合防治方面的成就舉世公認。早在50年代末,他便開始研究和利用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蟲,取得巨大的成功,在生產實踐中廣泛套用,為中國生物防治事業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他和他領導的學術隊伍緊密結合中國實際,緊跟現代科技發展的前沿,不斷拓寬研究領域,在害蟲生物防治、綜合防治的理論和實踐中都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他在總結以往用化學農藥防治病蟲利弊的基礎上,著手開展以蟲治蟲的研究,並將以蟲治蟲推廣到生產實際中去。他首先從事甘蔗防治甘蔗螟蟲的研究,首次發現蓖麻蠶卵作為繁殖赤眼鋒的優良寄主,使利用該蜂防治甘蔗螟得以大面積推廣套用,受到國際同行的高度評價,被譽為“中國獨創”。1956年,廣東順德建立了全國第一個赤眼蜂站,接著,全國10多個省份陸續大規模套用赤眼蜂防治多種害蟲。這項研究與試驗的成功,使蒲蟄龍成為中國將以蟲治蟲從實驗室推廣套用到大田生產中去的第一人。

隨後,蒲蟄龍教授的生物防治研究組先後完成利用澳洲瓢蟲和孟氏隱唇瓢蟲防治甲蟲的科學實驗工作。接著又解決了湘西黔陽地區柞蠶放養問題,成功地完成了利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病害的科研項目。特別是1973年春在廣東四會開始防治水稻病害蟲的研究和試驗工作的成功,為中國的糧食生產作了突出的貢獻。他還加強利用微生物防治害蟲的研究,查閱大量有關資料,帶領年輕教師進行對蘇雲金桿菌、白僵菌、昆蟲病毒、昆蟲類立克次氏體及昆蟲疾病的理論和套用技術的研究。為弄清昆蟲病毒的超微結構,他長時間在電子顯微鏡下進行觀察研究,並用昆蟲病毒進行田間試驗,這一研究,為昆蟲病理學研究打下了基礎。1979年以來,開展利用蘇雲金桿菌以色列變種防治幼蟲的研究試驗工作,取得了滿意的成果,肯定了利用這種桿菌來防治蚊子幼蟲高效、經濟、安全、不污染環境,完全可以代替化學殺蟲劑。廣東一些地區採用這一方法防治蚊蟲,取得明顯成績。

榮譽

蒲蟄龍教授先後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近200篇,專著6部,獲得國內外學術界的高度評價。他的研究成果獲得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獎勵。並於1980年獲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最高榮譽獎優秀成就獎。1991年,美國有害生物綜合防治雜誌稱蒲蟄龍院士為“南中國生物防治之父”,這是對他學術造詣的高度評價,說明他一生從事的學術研究成果得到國際同行專家的認可,在學術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社會評價

蒲蟄龍教授不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著名科學家,而且也是一位傑出的教育家。半個多世紀以來,他在教育陣地上,嘔心瀝血,辛勤耕耘,為中國培養了大批高級專業人才,桃李滿天下。他是中國恢復招收研究生後的第一批博士生導師之一,如今,許多弟子已成為教育、科技戰線上的著名專家、教授。他負責的昆蟲學科是中國首批博士點、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和國內訪問學者接受點,1987年定為國家級重點學科。

黨和國家給予蒲蟄龍教授很高的榮譽和評價。1956年他被選為全國先進工作者,1989年被評為新時期全國僑界十大新聞人物,1992年廣東省委、省政府授予他廣東省傑出貢獻科學家和南粵傑出教師稱號。他還是一位著名的社會活動家,擔任了多種校內外行政和社會職務。他嚴謹治學、謙虛謹慎、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艱苦樸素,他的崇高風範堪稱教育和科學工作者的楷模。蒲蟄龍教授的一生是奮鬥的一生、光輝的一生,他給我們留下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是不可估量的。

人物成就

蒲教授在大沙的日子

蒲蟄龍教授在大沙 蒲蟄龍教授在大沙

已故蒲蟄龍院士一直重視基礎研究和生產實際結合,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推廣套用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蟲,60年代推廣套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的大害蟲荔枝蝽象,為農業生產解決了許多實際問題。70年代又去四會大沙開展水稻害蟲生物防治、綜合防治研究,親自下田調查,訪問農戶,並為農業幹部、農民技術員講課。經過29多年的研究,“以生物防治為主的水稻害蟲綜合防治”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985),生產的大米,獲得了綠色食品標誌(1998)。最近,四會市副市長、原大沙公社革委會副主任麥寶祥同志,從70年代的日記中,整理出蒲教授去四會大沙的一些情況,介紹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從中可看出蒲蟄龍院士樸實、紮實的學風,看到他那一顆忠誠為社會為人民服務的知識分子的赤子之心。

日記記錄

麥寶祥同志70年代的部分日記

二十四年,彈指一揮間,多少往事已從人們記憶中淡忘。然而每當我去大沙和人們攀談時,他們總會問及蒲蟄龍教授近況,說起“蒲教授”三個字,令人肅然起敬。在家中,翻開過去的日記,回憶與蒲教授相處的難忘日子,浮想聯翩,感慨萬千。 當時四會縣僅1972年5-7月,就召開了全縣除蟲會議7次,除蟲電話會議5次,農業生產圍繞滅蟲而團團轉,一切農事服從於除蟲滅病,但當年稻穀還是大減產。就在害蟲頻繁大發生的情況下,蒲教授帶領中山大學生物系的教師來幫助治蟲了。從1973年開始一直堅持至1997年,一搞就是二十四個春秋。蒲教授的足跡遍布全大沙的山山水水,僅開始的1973-1975頭三年,蒲教授就來了三十四次大沙,其中全公社6萬畝稻田開始推廣綜合防治的1975年就來了十四次。

下面,就是我七十年代所記下的部分日記。

時間:一九七三年四月四日

地點:大沙公社安二大隊馬村生產隊

二十四畝試驗田

吃過早餐,蒲教授、古(德祥)老師和我一起騎腳踏車從公社到安二大隊馬村生產隊去,安二大隊大隊長馬風章、科技組長黃海秋、技術員馬啟能、趙順生以及生產隊長馬炳坤一早就在“大河汪”(土名)前幾天定下的二十四畝試驗田等候,一大群社員見到戴著中山大學竹帽的蒲教授就大聲呼叫“蒲教授”,以笑臉表示歡迎。副隊長陸少梅專程從家拿來泡好的一杯濃茶遞給蒲教授,喜得蒲教授連聲說“多謝、多謝”。生產隊長馬炳坤向蒲教授講述著:“試驗田三月一日已經抽水犁耙漚田,至今日已一個月,都按計畫‘驚蟄’前灌水漚田,品種是抗病蟲的汕優36,三月五日播種……”隨後蒲教授等檢查秧苗,邊看邊說:“這些秧苗又嫩又粗壯,講明你們下了功夫。”幾個社員七嘴八舌告訴蒲教授,她們是怎樣施肥、灌水……女青年馬容向著蒲教授說:“你要在我們隊搞試驗嘛,大家講,大學教授來搞試驗,一定要正正規規,不得馬虎。”惹得大夥都笑了。插秧啦,蒲教授也脫下塑膠鞋,捲起褲腳,和大家一起插秧,女青年馬二女說:“早禾泥上飄,晚禾插到腰。早造不要深插呀。”馬炳坤隊長立即指著她說:“你還想當老教授的教授嗎?”引得大家捧腹大笑。

時間:一九七三年八月十四日

地點:大沙公社大會議室

蒲教授在公社講課

上午八時半,公社會議室坐滿公社幹部,各大隊農業大隊長和科技組長共七十多人,聚精會神地傾聽蒲教授講課。他是從生物界規律講到治蟲,講了三個問題:一是化學農藥不是萬能:早在十九世紀,歐洲已發明化學農藥來殺害蟲,一些昆蟲學家以為從此害蟲要絕跡,一些人趕快制昆蟲標本以留世上。但百年過了,農藥越出越新,越出越劇毒,如你們現在使用“一○五九”、“一六○五”夠毒了,一滴可致人死亡,結果呢,害蟲不僅留存下來,一些地方還成了災。二是講了有目的控制害蟲種群。他說:我們講防治,不是要把該害蟲滅絕,從此消失,而是用辦法控制該害蟲不致造成大危害,這就達到防治蟲害目的了,消滅一個蟲種不易,也沒這個必要(因為潛在性和遷移性害蟲多)。三是講綜合防治。他說:各種防治手段都有它們的優缺點、局限性,沒有一種措施十全十美,只有綜合而又相互協調,才能較好控制蟲害,我們不排除化學農藥治蟲,但要用得恰當。蒲教授昨天下午才到,而今天一講就兩個鐘頭還是那么精神,且越講聲音越大,生怕坐在後面的同志聽不到。在場聽講的還有古老師、縣裡管農業的梁繼成副書記和公社黨委張志剛書記。

時間:一九七三年十一月三日

地點:大沙安二外洲

發現外洲多益蟲

蒲教授和古(德祥)老師從廣州來公社,下午一時,我們騎腳踏車到安二大隊“大軍田”(土名)、“高路圍”(土名),最後還到外洲(土名)那裡調查大田害蟲與益蟲發生情況,發現遠離村莊的“外洲”(土名)益蟲多過害蟲,尤其是益蟲蜘蛛,不僅數量多,而且種類多,還有隱翅蟲、稻紅飄蟲,寄生性益蟲也有。蒲教授很高興,說蜘蛛多原因有兩個:一是這裡草多,田基草無人剷除,雜草保護了其生長、繁殖。二是可能人們少施化學農藥,蜘蛛爬走快,若施農藥多,蜘蛛碰上殘留藥也就機會多。天將快黑,在回程路上又遇上大風雨,我和蒲教授都穿上雨衣,一到陳家村,離遠站在大隊門口等候的桂寒(大隊炊事員),一見我們推著腳踏車返回來就上前幫蒲教授推車。雨水、汗水把蒲教授的衣服濕透了。他脫去外衣到飯堂吃飯。超汝強(大隊支部書記)聽說蒲教授在大隊吃飯,特意弄來一條大海鯉,一條大生魚,還有塘虱煲烏豆。這餐,蒲教授吃了超過一斤魚,邊吃邊夸廚師做得好。我看,蒲先生真是開心極了,因為今天的調查收穫很大。

時間:一九七四年一月九日

地點:大沙安二大隊馬村

生產隊拜年

不到一個月就春節來臨了,明年怎么搞?蒲教授帶著這個問題同古老師一起來到大沙,正在縣參加貧下中農代表大會的我知道後,立即趕回大沙。晚上,我和蒲教授、古老師走訪了安二大隊長兼科技組長黃海秋,隨後又到馬村隊長馬炳坤家。本來我準備明天才找他們的,蒲教授說不好,白天怕誤了人家工作,還是晚上去他們家拜訪為好,你不是在縣開農民代表會嗎?我們到農民家去不是更好?晚上九點多才到馬炳坤家,隊長和村里一些人得知蒲教授要來,早就站在村巷裡等著,一見蒲教授,隊長便上前扶他入屋,小屋內一時擠滿了人。飲過茶,蒲教授說:“我是來向大家問好,也算是拜年吧,表示多謝馬村民眾兩年來對我的支持。這次來還要聽取大家意見,明年還搞嗎?怎么搞?”話音未落,貧下中農組長陸少梅便插嘴說:“搞,還要搞得比今年好。”初冬時節,天氣帶寒,可小屋內熱氣騰騰,歡聲笑語不斷。因為明天還要開兩個座談會,古老師和我都勸蒲教授早點回公社休息,蒲教授高興地說:“毛主席講過,最聰明、最有發言權的,是你們那些天天在田頭實踐著的農民兄弟啊!”

時間:一九七四年三月二十九日至三十一日

地點:大沙公社微生物廠

我第一次見他生氣

研究Bt生產問題 研究Bt生產問題

蒲教授和古(德祥)老師、陳(曉雯)老師、龐(義)老師以及肇慶地區科技局郭局長、夏榮生等同志已連續幾天蹲在廠里為解決土法生產殺螟桿菌(蘇雲金桿菌)污染問題,以及培訓工人一直從早到晚忙碌了三天。我從縣裡開完會吃過晚飯後直奔廠里去,只見裡面沉靜,個個聚精會神非常嚴肅認真地靜聽蒲教授講話。後來才得知老師們經過兩天檢查發現,我們廠科技人員及工人,由於沒有嚴格執行土法生產工藝流程,致使滅菌室污染嚴重,接種消毒不嚴格,鏡檢不認真等,蒲教授很生氣,召集大家討論,指出經過檢查產品不符合要求的原因,批評工作上不嚴謹而帶來的危害。平時這位平易近人、謙遜可親的老人,今天生氣是為了追求科技真理,使我們學到真正本領而嚴格工作,這樣做才會“嚴師出高徒”。晚上十一時多了,我勸蒲教授返回公社休息,他說他這兩天都要住在廠里,說完便徑直走進職工林中茂讓出來的又小又矮的小房休息。( 本段圖片說明:蒲教授與肇慶、四會的幹部、植保人員、工人一起研究Bt生產問題。這裡Bt是蘇雲金桿菌 Bacillus thuringiensis在生物學上的簡寫)

時間:一九七四年五月二十四日

地點:大沙隆伏白坭塘

要從各方面幫助農民

昨天下午蒲教授、古(德祥)老師到公社,今早準備去大布參加全社“批儒評法”大會。九時正,大布國小廣場已人頭涌涌,肇慶地區工作隊隊長楊其正在講述全國“批儒評法”形勢。我們在旁站了一會,蒲教授提議要去隆伏圍(土名)查蟲,說他們講人際鬥爭關係,我們去與自然災害斗。我們踏上腳踏車,一路上說說笑笑,直到隆伏圍中心才停下,只見很多插下不久的禾苗遭到內澇積水淹沒。蒲教授記起張(志剛)書記講過的,大沙靠“二條線”,一是毛主席革命路線,二是電線,一缺電,水就浸禾,蒲教授嘆了一口氣說:“大沙災害夠多,當農民難。”我說:“安二大隊每年要上交國家二百四十萬斤糧食,是全縣人平均上調最多的,完成任務了,幹部才敢笑一笑。”蒲教授接著說:“政府應當從各方面幫助農民。”今晚我一直想:拿農民這么多,我們又給農民什麼?怎樣去幫助農民才是?

時間:一九七四年十二月一日

地點:大沙大南山水庫

上大南山水庫

早上,公社大貨車把蒲教授送到離公社二十多里的前鋒大隊。支部書記林朝森領著我們走遍全大隊禾田,還看了魚塘、鴨群、牛群。蒲教授對這裡有山有水、土地平坦肥沃很感興趣,他說這裡應該是個富饒之地。林朝森說:解放前這裡是個血吸蟲重災區,不少人染上血吸蟲大肚而死去,我自己也染上了,但命大才活下來,共產黨派來醫療隊,還在村中設立“血吸蟲防治站”。邊聽支書講,我邊背誦主席“送瘟神”詩詞,聯想今昔。

吃過午飯,我們經前進大隊直上大南山水庫,只見大片鬱鬱蔥蔥的林木,碧綠如鏡的庫水,蒲教授很高興。我介紹了當年我們全社幹部民眾日夜連戰五天的情況,用推土機、水槍、人挑,硬是把它合攏起來。水庫建成後,前鋒、前進、光輝、沙頭、黃崗五個大隊近八千畝農田得以灌溉。蒲教授誇獎我們做得好,為民眾辦了好事。蒲教授走到庫壩盡頭,大口大口呼吸新鮮空氣,說這裡山清水秀,綠林婆娑,環境幽靜,是寫字看書的好地方,也是收集各種農林昆蟲的好去處,我還要找時間來。

時間:一九七四年十二月二日

地點:大沙公社革委會

六萬畝綜防基地建立

蒲教授開完全國水稻病蟲綜合防治經驗交流座談會後,同古(德祥)老師一起來公社討論推廣安二大隊綜防問題。古老師首先簡單地傳達全國會議精神,會議多次提到大沙經驗並作了肯定。蒲教授把開過幾次座談會所聽取的意見都講了,參加今天討論會的有張志剛書記、關國玲、吳健強、許國和我,大家初步定了明年要全社6萬畝稻田都推廣,並就禁止捕捉青蛙,大養除蟲鴨,建立微生物廠、寄生蜂站和宣傳教育農民,建立、培訓技術隊伍以及每個農業生產如何配合好等問題,足足談了一天。最後蒲教授還說,他的想法已向省里有關領導匯報了,會爭取得他們支持。我們都為蒲教授不辭勞苦、滿腔熱情幫助我們開展這項工作感到非常高興。張書記表示一定要克服困難,把這件事辦好。

時間:一九七五年一月六日

地點:仁馬大隊

千辛萬苦尋找第一手資料

蒲教授聽說馬仁大隊象安二大隊一樣有大片堤圍外耕地,冬季嚴寒還呈現一片綠洲。為了解大沙越冬蟲源和天敵資源,我和蒲先生騎腳踏車直奔仁馬大隊去,仁馬大隊支部書記歐洪坤,大隊長兼科技組長黃樹發早在大隊部門口等候。喝過茶,我們四人繼續騎腳踏車出發,行至歐屋小橋時,蒲教授的腳踏車碰上大泥頭,連人帶車跌下大圳里,嚇得我們連忙停車,幸好大圳乾涸無水,沒有弄傷手腳,只是蒲教授衣服粘滿爛泥,眼鏡也丟出老遠了。我們把他扶起,他戴回眼鏡帶笑說:“不要緊,沒事,在學校不易碰到呢!”

那天我們在草地、薯苗、甘蔗和蔬菜地中捉到了不少昆蟲,把它們裝入了玻璃瓶,帶回讓蒲教授逐個分辨。

時間:一九七五年三月八日

地點:富溪大隊

眼光獨到護益蟲

吃過早餐,蒲先生、張(志剛)書記和我乘著縣梁(繼成)副書記的“美吉”前去富溪參加公社在此召開的水稻直播現場會議,第一站到上步村梁繼成那塊十八畝高產試驗田參觀。梁書記在這片田裡已搞了多年試驗,但因過不了病蟲這一關而未能如願,這次特邀蒲教授前來指教。蒲教授見到早已犁耙漚好的試驗田,稱讚梁書記是個有豐富經驗的行家,表示要向梁書記學習。梁說:“今天是我向你請教。”他指著我說:“我聽他講,田基草保護了大量益蟲,這回我沒搞‘四邊光’了。”大夥隨著梁書記的手示環看四周,田基草真的沒有剷除。蒲教授對著現場的同志講述了利用自然條件保護益蟲的道理。他說,據我們調查,大沙稻田有捕食性天敵五十多種,僅蜘蛛就有三十五種,寄生性天敵也近五十種,其中稻縱卷葉螟的寄生性天敵有十九種。他還說:每年晚稻收割後,大量捕食性天敵的優勢種,如蜘蛛、步行蟲、紅飄蟲等轉移到冬作物、河邊雜草及荒草地活動、過冬。春耕插秧後,它又大量轉入稻田繁殖和捕食害蟲。在安二調查,插秧後每畝天敵有一萬一千七百隻,最多的田塊達二萬四千隻。蒲教授的獨到眼光、遠見卓識拓寬了我們的視野,增長了我們的知識。

時間:一九七五年四月十日

地點:廣州市勝利賓館

矢志不渝走四方

全省科技大會在廣州沙面勝利賓館召開,這天正好聽王首道書記講話,我和蒲教授只好在賓館等待省科委李明柯主任。正午十二時,我們終於等到李主任。蒲教授向李主任匯報了工作。談到大沙是我省一個大糧產區,每年對國家貢獻很大。但大沙稻區害蟲發生頻繁、危害大,搞綜防試驗示範已經兩年。我呈上早已寫好的《報告》,內容包括大沙概況及爭取作綜防重點科研項目的請示。李主任聽後稱讚蒲教授帶著問題,走出校門,理論聯繫實際,科研套用於生產的路子走對了,初步同意大沙六萬畝綜防基地列入項目,還答覆給十萬元支持建立微生物廠,我們高興極了。蒲先生為建立大沙六萬畝基地這個事業矢志不渝,奔波四方,克服許多困難挫折,令我今夜久睡難眠,難以忘懷。

時間:一九七五年四月十三日

地點:黃崗圩

過 河

蒲教授上午從中大到公社,吃過午飯,我和他即騎著腳踏車跑到遠離公社二十多里的黃崗圩河邊,準備乘船過河往三界市龍馬大隊去。這天整日下著毛毛細雨,我們只好戴著竹帽,穿上尼龍塑膠雨衣在河邊候船。眼看船到了,也不知從哪裡跑來了一大群人爭先恐後搶下船,幸好遇上龍馬大隊技術員小周叫我“麥書記”,我隨即叫他趕快幫蒲教授托車下船,眾人聽我一叫“蒲教授”三字,突然都把眼光集中到這個行走不便、穿著藍色塑膠雨衣、戴著有“中山大學”四個字竹帽的老人身上,大家七手八腳幫托腳踏車,扶他上船。船上不知誰說:“蒲教授三個字聽慣了,但真人卻未見過。”眾人對這位白髮蒼蒼、慈祥和藹,從城市大學跑來這窮鄉僻壤的老教授投來無限敬仰的眼光。

時間:一九七五年五月六日

地點:大沙公社獸醫站

三萬除蟲鴨牽人心

今年是全公社六萬畝稻田推廣綜合防治病蟲害的第一年,按計畫要飼養三萬頭除蟲鴨。因為在害蟲天敵凋落的今天,養鴨除蟲是十分有效的。經兩年實踐,一隻八兩重鴨仔在稻田平均1小時吃掉蟲仔一百零六條,吞吃害蟲在十四種以上,起到大量滅蟲、降低蟲密度的目的。經過緊張的兩個月工作,三萬隻鴨苗已下田除蟲了,但不少生產隊鴨群病的病、死的死,這件事使我們食睡不安,公社獸醫站和縣裡來過多次仍未能得到有效控制,這件事也把蒲先生急壞了。今日,他特邀省農林學院牧醫系禽學教師鄺榮祿、丘振芳、微生物學教師歐守抒、家禽飼養教師鍾家齊等一同來研究,實地觀察,解剖病鴨,最後他們認為是飼養管理問題較多,建議分小鴨群放養和加足物料,並切實做好預防、隔離和嚴格按規程管理等。這天,蒲教授一直陪著他們到傍晚才離開。

時間:一九七五年七月一日

地點:大沙公社革委會

和許書記共進午餐

蒲教授昨晚已到公社,今日準備到微生物廠檢查生產殺螟桿菌情況。九時,地區許書記(許士傑)到了公社,聽說蒲教授來了便要見他,一見面,兩人象是久別重逢的親人一樣擁抱起來。蒲教授先向許書記祝賀黨的生日,許書記感謝他為這裡的老百姓做了大量好事,接著兩人研究如何把綜合防治病蟲害推向全區,並說要地區農業局、科技局派人來向蒲教授請教。

許書記還說:我駐富溪,富溪綜防比不上安二,請蒲教授多看看。十二時,許書記、蒲教授、張書記、我以及司機霞仔在飯堂共進午餐,每人一小碟蒸魚,還有一碗鴨蛋滾白菜心的湯。午餐後許書記要到蕉園去,我和蒲教授即去微生物廠。一路上我們很高興,因為得到了上級黨委對我們工作的支持。

時間:一九七五年八月二十七日

地點:大沙公社革委會

美國代表團來大沙

忙過幾天,一大早,公社只留下我和早已到來的縣外事辦袁主任。十時,三輛轎車和一輛大巴車直到公社,蒲教授先下車並逐個介紹來賓。團長戈登·蓋耶遞過一張代表團成員名單給我,先到會議室參觀圖表展覽,然後聽我介紹,翻譯多次對病蟲名詞和化學農藥名稱譯得不準,蒲教授即予以糾正,後來只得請蒲教授翻譯,代表團聽後很滿意。在公社飯堂午餐後,我們一起驅車前往安二大隊馬村生產隊參觀試驗示範田。一下車,代表即散開跑進田間,有的取昆蟲標本,有的用錄音機收錄小鴨在田間的聲音,有的用照相機拍小鴨除蟲和田間試驗牌。臨走前,團長戈登·蓋耶在田頭滿臉笑容地對蒲教授說:“你們在治蟲上做了大量工作,給我們很大啟蒙。”還指著一群除蟲鴨說:“這些好傢夥。”最後拉住我和蒲教授一起在田頭拍照留念。

時間:七六年三月十七至十九日

地點:四會鎮龍江酒店

從培訓班到教學點成立

蒲教授率領中大昆蟲所同志來大沙建立“大沙六萬畝綜防基地”,並為一支78人綜防隊伍開展培訓工作。訊息傳到中山大學,李嘉人校長率領學校黨委領導十三人來到大沙聽取意見和實地考察兩天,領導們對蒲教授及昆蟲所的工作給予高度評價,並研究決定在大沙建立一個教學點。當晚在四會城龍江酒店吃飯時,李校長拉我一起並對我說:來四會找到了三件事,一是找到一個和我們一道工作的老鄉(指我是台山人);二是找到一條學校教學聯繫社會實際,開門辦學的好路子;三是找到一個同大學結為友好夥伴的農村基層單位。

我為中大領導對我們工作的支持感到非常高興。

時間:一九七六年六月七日

地點:大沙微生物廠

人治蟲新思路

蒲教授在上月十六日同“人民中國”記者去大軍田(土名)拍照時,見到剛孵化的第二代三化螟蛾時曾問及這一代三化螟發育發展為害趨勢等。當他得知幼蟲將會在六月初大量孵化,並需要及時防治時,就在今天也趕來了。我們詳細匯報第二代三化螟發育進度:5月16日始見成蟲,5月23日始盛,5月26、27是高峰;幼蟲5月31日始盛,6月3日幼蟲達到孵化高峰。計畫6月1日至19日施殺螟桿菌……蒲教授把這些認真記下來。當我們談到過半三化螟卵塊被天敵捕食時,蒲教授說:“要很好地調查這裡的害蟲天敵,無論是捕食性的還是寄生性的。古(德祥)老師他們對捕食性天敵長頸步甲和一些直翅目的昆蟲以及稻螟赤眼蜂等寄生性天敵已計畫作調查。害蟲取食水稻,天敵捕食或寄生於害蟲,這是控制害蟲大發生的一支生力軍。”如何創造條件保護天敵去控制害蟲,應當是我們綜防技術隊伍的過硬本領。過去那種不了解田間害蟲、天敵生存情況,一見蟲就施藥,越毒越好那種人為干預,是造成害蟲大發生的原因之一,教訓要好好記取。

時間:一九七六年八月十一日

地點:大沙安二大隊蜂站

放 蜂

蒲教授已來公社兩天了,今天吃過早餐,我和蒲先生騎腳踏車來到安二大隊寄生蜂站。早在蜂站等候的縣科技局長李少萍和鄧海棟,向蒲教授講述了蜂數量和計畫往“大軍田”(土名)放,面積三百畝。蒲教授逐一查看了寄生蜂的生長活力,最後決定趁中午無霧水粘禾的好時機放,待放蜂后才回來吃午飯。那天秋高氣爽,萬里無雲,我們,還有蜂站馬月英、微生物廠陳雲輝、高興元、大隊黃海秋、馬啟能、趙順生等,由於人多,不到一小時即完成任務回來吃飯。

時間:一九七七年九月一日

地點:大沙公社微生物廠

英國人來看生防

以瑞希波斯為團長的英國生物防治代表團一行七人於上午十時來到公社微生物廠,像接待美國代表團那樣,先由我作介紹,午飯後即驅車前往安二大隊馬村生產隊看三百畝試驗示範區。這些英國科學家不怕日曬,除去鞋襪赤腳下田,蒐集標本,檢查病蟲,拍照現場,數禾苗,計算數字,非常認真。一個叫衛一的博士走到蒲先生面前說:“今天的內容是我最感興趣的內容,來華前已久仰大名,這次能親自來到這裡感到榮幸。西方國家講綜合防治講得很多,但做得很少,而你們則做了很多工作,是我們的榜樣。”看完試驗區後,我們即返公社微生物廠參觀,他們詳細參觀了生產殺螟桿菌整個流程。團長瑞希波斯說:“參觀你們的生物防治,是吸取你們生防工作經驗的好機會,你們的研究工作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後來聽講又在省舉行的告別宴會上,生防專家衛一博士說:“我是搞套用昆蟲的,到過二十多個國家,我認為你們的研究與套用是最好的。”

時間:一九七七年十一月十一日

地點:大沙公社革委會

老區遠客來

按蒲先生意見,我們搞了圖表展覽併到各大隊、村莊巡迴向社員宣傳綜防成果、好處、措施,這展覽還算可以,蒲教授看了很滿意。聽講江西省瑞金同志來參觀綜防,蒲教授他老人家特意留在公社親自向他們對著圖表講解,蒲教授說:“他們來自老區革命聖地,千里慕名而來是要有點東西帶回去的。”瑞金同志說:“早已聽到蒲教授的大名,今天還親自講課,真榮幸。”表示回去好好乾,不辜負期望。

時間: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七日

地點:大沙公社

理論聯繫實際的一課

今天,全縣公社幹部、農業技術員、縣有關涉農單位領導都來大沙公社聽蒲教授上課,我坐縣裡一輛“美吉”車去廣州接蒲教授來。下午二點,我們和蒲教授才到達公社。縣農辦羅主任見到我說:“大教授怎么搭我們的‘爛頭蟀車’啊!他沒有專車么?”我說:“沒有專車,有時我們只好派農機廠大貨車去接送”。羅聽後很不耐煩,認為“名氣大專家”可能是梁書記吹牛,求見見他是怎么樣。我聽了毫不客氣地說:“你這個科盲,怎么一部車就能看出一個人。”這時講道理也只能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講不清啊!我悻悻走向飯堂陪蒲教授吃飯去。下午蒲教授為三百多人講了五年來大沙綜合防治害蟲的成果、防治措施和經驗,最後講了“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物保護方針。蒲教授一張小紙就講了二個多鐘頭,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經驗,令到會同志讚嘆不已。

時間:一九七八年六月七日

地點:大沙公社

三杯雞

蒲教授為公社微生物廠正常生產,前天已同古(德祥)老師、陳(曉雯)老師、龐(義)老師等來大沙蹲在廠里研究生產事宜,今天恰逢地區關書記(關立)和縣梁(繼成)書記來,檢查村美大隊農業生產。關書記聽說蒲教授來了兩天仍在微生物廠,即叫開車前去接蒲教授返(回)公社吃飯。一入飯堂,香氣四溢,今餐吃的是“三杯雞”,關立同志說是梁繼成親手泡製的“拿手菜”。梁書記自我介紹烹調方法:先選擇土雞項(未生蛋的本地母雞),把它切成一塊塊,然後放幾片姜、幾個大蔥頭、一杯花生油、一杯生抽(醬油)、一杯米酒,一起放進瓦煲煮二十五分鐘。關書記笑著說:梁繼成繼承了很多土法:生產上有“五爪金龍,泥浮草淨”,吃的有“三杯雞”、“三杯鵝”,還有泡製狗肉煲,就是不會泡製老鼠宴,比不上“傻二”(大沙老鼠王),說得大家哈哈大笑。晚上九時,我們即乘車往富溪大隊梁書記試驗田,檢查昨天施撒殺螟桿菌毒殺稻縱卷葉情況,檢查防治效果是百分之七十三。

時間:一九七八年六月九日

地點:四會清塘公社

綜防區與化防區對比

為了解綜防區與化防區害蟲情況,我和蒲教授到鄰近清塘公社去,並同清塘公社黨委副書記歐海棠、技術站長雷樹坤等走到高獅大垌(土名)和清塘大隊坭塘仔(土名)田垌,結果是大沙和清塘兩地害蟲天敵相差很遠。雷站長說:“清塘蟲害主要是稻縱卷葉蟲、三化螟蟲和稻飛虱,近年飛虱為害大,稍不注意就造成大害。”大家都談到稻飛虱害蟲近年為害大,該蟲又屬遷飛性害蟲,在四會一年發生八個世代,第三代和第七代是早、晚造大發生代,因主要蟲源來自南洋群島,個子小,繁殖力特強,棲息在禾頭腳吸水稻汁液,若遷飛來蟲源大,又遇上合適天氣,很易成大害,使禾枯黃(農民叫穿頂)時才治效果甚微。蒲教授提議:防止這些遷飛性害蟲一定要搞好預測預報工作,發報要及時,他還強調要從稻田生態系統著眼,不要濫施農藥,尤其是甲胺磷一類農藥,濫施了,把天敵殺死了,遷飛性害蟲一來就沒有天敵控制而暴發成大害。要制訂出使用化學農藥時各個蟲害指標數,(我插話:大沙是螟害率在百分之一以上,飛虱密度百棵禾兩百隻以下,卷葉螟率在百分之二以下,就不施化學農藥)。蒲教授接著說:必要時使用化學農藥,也要選用高效低毒的,實行挑治,減少用藥次數。歐書記表示回去好好研究,積極推廣大沙綜防經驗。

時間:一九七九年七月十六日

地點:白坭塘電站

充分利用自然因素

得知白坭塘(土名)禾苗大部分尚未收割,為了取得收穫時節農田生態第一手材料,我和蒲教授騎腳踏車從公社前往白坭塘。剛離開公社不久,天氣突然起了變化,烏雲鋪天蓋地而來,接著電閃雷鳴,嚇得我大叫“踏快點!去抽水站避雷雨!”因為白坭塘地處隆伏圍心臟地帶,方園幾公里不近人村,前三天一次大雷電在這裡還擊死安一大隊一個看牛人,想到這我心裡有點後悔不該來,萬一出事怎么辦?這個抽水站剛建成不久,門窗尚未安裝,不時還有雨點吹進來,我們只好躲在抽水機電板一角藏著,切斷電源,靜聽外面風、雨、雷聲。蒲教授對我講,搞農業受自然因素制約,苗黃了變“三類禾”要減產,黑了又惹病蟲,我們搞防治蟲害,一定要充分利用自然因素,選用抗病蟲品種,搞好保健栽培,惡化病蟲生活條件,迫不得已才用人工、化學農藥去挑治,因為生物在自然界總有個規律,往往人為打破一方卻引起許多方的變化而連鎖反應……蒲教授不在乎大雷電雨,卻滔滔不絕地講述用生物與環境的整體觀點,生物界互相協調發展的觀點來整體考慮農業生產,給我這個幹了幾十年的農業佬一個極好教育。他知識淵博,造詣深湛,作風嚴謹,令我十分敬佩。

結束語

二十四個春秋過去了,大沙鎮乃至整個四會市在病蟲鼠害綜合防治方面取得了顯著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主要害蟲的發生數量明顯下降,不致危害農業收成。天敵種群保持優勢地位,一直發揮著對害蟲的控制作用。化學農藥量下降50%—72%,殘留量極少,稻穀達到無公害標準(已經國家鑑定),僅從1973—1984年,大沙就多收稻穀4千多萬公斤。

蒲蟄龍教授雕像揭幕儀式 蒲蟄龍教授雕像揭幕儀式

蒲教授和中山大學生物系的老師們為四會防治病蟲害立了大功,眾口皆碑,大沙農民又怎會忘記蒲教授為他們建的功造的福呢?蒲教授親手建立的水稻害蟲綜合防治基地,通過了省和國家鑑定,得到了世界同行好評。聯合國糧農組織1979年編寫的《水稻綜合防治指導》稱,“大沙的水稻綜合防治做得最好”,是一個“模範的綜合治蟲計畫”。1991年美國《有害生物綜合防治雜誌》稱蒲教授為“南中國生物防治之父”。稻田生態系統有害生物綜合治理國際學術研討會的中外專家在1997年10月23日還專程到大沙參觀,受到國際上的重視。1992年6月20日,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科技頒獎會,授予蒲蟄龍教授“廣東省傑出貢獻科學家”稱號,省教育廳等評他為“南粵傑出教師”。蒲蟄龍教授將永遠受到人民的愛戴。

他人評價

高山仰止德業長存

——緬懷傑出的昆蟲學家蒲蟄龍院士(發表於《科學中國人》雜誌2001年第2期,作者:蘇世炘)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傑出的昆蟲學家、我國害蟲生物防治奠基人蒲蟄龍教授不幸與世長辭了。在他辭世前約十天,我突然接到蒲教授的保姆瓊姨打來的電話,說蒲教授病在中山醫二院留醫,曾談到想見我。瓊姨一句話,令我心急如焚。適值夜晚,我不便走動。第二天我才到醫院看他,那時他精神還較清醒。他既簡略地談了幾句病情,又問及我的情況。我怕影響他的精神,只安慰他幾句,以為他的病一定會醫好的。想不到這一次見面,他便離開我們而遠走了。我接到噩耗,確實悲痛徹心!其夫人利翠英教授又重病在身,使我難過不堪!

人物概述

蒲蟄龍教授,廣西欽縣(原屬廣東)人。他既是我敬愛的中大學長,又是我們欽廉有名望的老鄉。平時我與蒲教授過從較密,深知其為人,對其道德文章和學術業績,粗知梗概。他是中國將以蟲治蟲從實驗室推廣套用到生產實際的第一人,是一位熱愛祖國、在科學界卓有成就的生物學家,德高望重、桃李滿園的教育家。他曾給我寫了一幀摘白郭沫若詩句的條幅:“春桃一片段預告如海,千樹萬樹迎風開,人從花底雙雙來。”可見他對祖國的繁榮興旺充滿了信心,非常樂觀、豪爽、豁達。無怪乎他於解放前1949年9月在美國取得博士學位後,因愛國情切,稍事休憩短短的一個月就毅然攜同夫人利翠英從美國返回廣州,兩人均被安排在中山大學當教授,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

求學及任教

蒲教授出生於1912年6月,童年生活極不安定。那時其父母為了生計,漂泊四方,直到蒲蟄龍13歲那年,一家才在廣州定居下來。

1925年蒲蟄龍考入廣州執信中學讀國中。當時的執信中學座落在越秀山南麓,校園景致優美,風光綺麗,使蒲蟄龍孜孜讀書而不知倦。1928年秋,蒲蟄龍考入中山大學讀高中、預科。這段時間的學習異常艱苦,同學中半途而廢者不乏其人。勤奮、堅毅以及良好基礎使蒲蟄龍在1931年秋升入中山大學農學院。他選擇農業科學的原因是自幼有了酷愛大自然的興趣以及通過接觸社會,對中國農村的貧窮、農業的落後有了初步認識,萌發了一種獻身於中國農業的改造和發展的志向。

廣東各地松林很多,松毛蟲造成大片松林枯死的現象,使蒲蟄龍決心尋找防治松毛蟲的辦法。他經常到林區採集標本,仔細研究松毛蟲的型體結構、生活規律和生命過程。他的畢業論文《松毛蟲形態、解剖、組織及生活史的研究》,為防治松毛蟲提供了較全面的理論依據。蒲蟄龍畢業時,獲大學頒發的畢業論文獎和優秀成績獎。一個畢業生同時獲得這兩項全校性的獎勵,這在當時是罕見的。

1935年夏蒲蟄龍畢業於中大後,即時又考人了燕京大學研究生院生物學部。在著名昆蟲學家胡經甫的指導下,蒲蟄龍除了完成研究生畢業論文外,還修習了不少生物學基礎理論,為以後的教學研究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37年蒲蟄龍回到中山大學任教。為了使自己具備全面、完整的昆蟲學教學和科研能力,蒲蟄龍決計到國外深造。1946年他取得美國國務院獎學金,到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昆蟲及套用動物系研究院攻讀博士學位。在三年留學期間,對昆蟲學方面,他除了博士論文的科研工作外,還攻讀了不少基礎課和近代生物學新的研究課程。1949年9月,蒲蟄龍取得了該校的博士學位,並被選為斐多斐榮譽學會會員。蒲蟄龍的夫人利翠英也於同年獲得該校碩士學位。三十年後,1980年當蒲蟄龍夫婦應美國科學院美中學術交流的邀請,由中山大學到美國五間大學講學,因而回到了他們的母校明尼蘇達大學。這所大學為了表彰蒲蟄龍在科學上的突出成就,將該校1980年的最高榮譽獎—優秀成就獎授予他。這是中國籍學者第一個在該校獲得的最高榮譽。

1949年9月取得博士學位後,蒲蟄龍牢記自己當年立下要改造落後振興中國農業的志向,放棄美國優越、舒適的條件,告辭了苦苦挽留他的美國同行和朋友,攜同其夫人利翠英於1949年10月回到廣州。

蒲蟄龍回國後,首先在中山大學當教授,後來又兼任廣東省農業試驗場(廣東省農科院前身)場長。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他到華南農學院任教三年多後仍回中山大學生物系任教授。後來中大經國家高教部批准成立中大昆蟲學研究所時,蒲蟄龍兼任所長。

對於蒲蟄龍的成就,國家和人民給予這位科學家以很高的榮譽。1956年,他被選為全國先進生產者,1964年起連續五屆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1979年被任命為中山大學副校長,1980年兼任廣東省科協主席,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昆蟲學會第三屆副理事長。1992年廣東省委省政府授予他“廣東省傑出貢獻科學家”稱號。長期擔任《昆蟲學報》、《動物分類學報》編委和《中國動物志》編委以及主編《昆蟲天敵》雜誌。近年還參加《中國大百科全書》和《中國農業百科全書》有關昆蟲方面的撰稿,還擔任聯合國糧農組織委任主編的《開發中國家的害蟲生物防治方針》一書及撰寫,專供開發中國家參考及研究,開展此項工作之用。與此同時,整理主編30餘萬字的《昆蟲病理學》專著。1989年他又被選為國際有害動植物防治組織東南亞分部理事等等。他的職務曾經一度有三十多個,行政工作和會議多,社會活動頻繁。但他雖然年逾古稀仍一如既往堅持教學和科研,培養中青年教師及指導研究生的工作。

以蟲治蟲實驗

蒲教授是中國將以蟲治蟲從實驗室推廣套用到生產實際的第一人。

20世紀50年代初,我國農林業生產的主要問題之一是蟲害,蟲害嚴重而影響產量的情況令蒲蟄龍憂心如焚。他想到,利用化學農藥來防治害蟲,雖然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但亦有其局限與弊病。況且,當時世界中許多生產化學農藥的國家因為政治的因素對中國實行經濟封鎖,包括經營農藥。經過再三考慮,蒲蟄龍決心開展生物防治的研究與試驗,要用自己掌握的知識,來解決生產中存在著的嚴重蟲害問題,為民除害,造福社會。

昆蟲學告訴人們,在自然界,每種蟲害都有自己的天敵,天敵可以抑制害蟲的發生,這就是人們所說的“一物治一物”。利用自然界這種制約的關係,來達到防治害蟲的目的,叫做生物防治。

甘蔗是廣東農村的主要經濟作物之一,但蔗螟的蛀食嚴重影響了甘蔗的產量。蔗螟的天敵之一是赤眼蜂。蒲蟄龍1950年開始組織科技工作者共同進行利用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蟲(又叫鑽心蟲)的研究與實驗。

建國以前,我國曾做過利用赤眼蜂防治害蟲的試驗,但未能套用於生產實踐。1951年,蒲蟄龍帶領中山大學、廣東省農業試驗場的教師、科技工作者,對赤眼蜂的寄生、人工大量繁殖、田間釋放和試驗等問題,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經過反覆的實踐,他們首次發現利用蓖麻蠶卵作為寄生卵,完成了甩大寄主卵繁殖的試驗。這種大量繁殖赤眼蜂的方法,易為廣大農康所拿握,終於滿足了蔗區害蟲防治工作的需要。經過這種防治,甘蔗的枯心苗由過去的20%減少到5%以下。1956年,廣東省順德縣建立了全國第一個赤眼蜂站。嗣後,廣東的中山、陽江、遂溪等縣也陸續辦起二十多個赤眼蜂站;廣西、福建、湖南、四川等地亦相繼推廣這種方法,利用赤眼蜂來防治蔗螟。另外,全國有十多個省份,也先後根據蒲蟄龍的經驗,陸續在各省大規模套用赤眼蜂防治多種害蟲。當時,國際上利用赤眼蜂防治害蟲正處於低潮,而中國已能大規模地套用於生產實踐,這與蒲蟄龍開拓性的研究工作是分不開的。直到今天,利用赤眼蜂防治害蟲,仍為我國防治農業、森林害蟲的一種重要方法。這項研究成果在1979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

這項科學實驗的成功,不僅使蒲蟄龍成為我國第一個有系統地研究赤眼蜂並將它套用於生產實際的科學家,而且堅定了他理論聯繫實際的信心。他同中山大學、華南農學院、中國昆蟲研究所等單位的教師、科學工作者合作,先後完成了利用澳洲瓢蟲和孟氏隱唇瓢蟲防治介殼蟲的科學實驗工作。隨後又解決了湘西黔陽地區柞蠶放養問題。特別是他組織中山大學、廣東省昆蟲研究所的教師、科學工作者以及東莞縣有關技術人員和農民,成功地完成了利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象的科研項目,使一些荔枝產區減少了蝽象的威脅。這一科研成果,更是被人們傳為佳話。

荔枝,是南國佳果。北宋詩人蘇東坡曾寫道:“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但荔枝有一種名叫荔枝蝽象的害蟲,蛀芽葉、吮果汁,又凶又狠,廣東省東莞縣茶山區增步鄉是荔枝蝽象的“重災區”,許多荔枝樹,只見開花,不見掛果,產量不斷下降。1969年秋,蒲蟄龍與中山大學生物系的幾位年輕教師、學生來到這裡,幫助農民開展利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象的試驗。這種螞蟻般小的小蜂,當荔枝花開時,雌蜂便產卵於蝽象卵內,滅害蟲於卵期。可是,自然界的平腹小蜂數量不夠,需要採取人工方法大量繁殖。蒲教授與大家一起搭起繁蜂房。當時正是寒冬臘月,半夜裡,大地沉寂,人們都已進入夢鄉。蒲教授心裡老惦掛著樓外那繁蜂的小茅屋,每晚不止一次打著電筒來到蜂房,細心觀察小蜂繁殖的情況。發現溫度降低時,便及時添火加溫。他沒有教授架子,做了大量平凡瑣碎的工作,使當地農民和師生們深受感動。經過半年努力,人工繁殖平腹小蜂成功了。這種以蟲治蟲的方法,已在東莞縣以及廣東的各個荔枝產區普遍推廣。治蟲效果好,又減少農藥的施用量,降低了生產成本,促使荔枝大面積增產,連年豐收。

蒲蟄龍結合教學實踐,急農業林業生產之所急,開展害蟲生物防治的研究,堅持的時間長,涉及的領域廣,取得的成果是十分卓著的。

解決廣東水稻病蟲害問題

為了解決廣東水稻病蟲害問題創建了試驗的基地。

蒲蟄龍在科學研究工作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因而他一次又一次的受到了讚揚,但他沒有因此而停步不前。他把每一次的成果都看成是一個新的起點,向著新的高度不斷登攀。1972年,在完成利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椿象科學實驗的時候,為了解決廣東省圍田區水稻害蟲問題,保證水稻豐產,他就到廣東省四會縣開展水稻害蟲防治的研究、試驗工作。

四會縣是廣東的重要糧產區,大沙公社又是四會縣的一個“糧倉”。這個公社有屬於圍田類型的六萬多畝水稻田,過去由於控制不了害蟲的為害,常常減產失收。僅1972年早造,全社施用了75,000多斤化學農藥,開支高達67,000多元,但效果仍然不大,影響了收成。蒲蟄龍應當地民眾的要求,去到該公社了解情況,他目睹這個產糧區的嚴重蟲情,耳聞廣大農民的強烈呼聲,進一步加深了對水稻害蟲防治項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

當然,要完成這個課題,決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危害水稻的害蟲種類繁多,少說有四、五十種,要抑制它們的發生、為害,決非一種天敵昆蟲所能奏效,而且也不是以蟲治蟲一種防治措施所能做到。蒲蟄龍經過反覆思考,決定以綜合防治的方法來解決這個難題。可是,用這種方法來防治大面積的水稻病蟲害,當時不僅在中國,就是在世界上,也還沒有獲得多少可靠的驗證。有些人雖然佩服蒲蟄龍的膽識,卻也擔心他萬一搞不出什麼名堂,會動搖他一生的“英名”。然而,蒲蟄龍置名利得失於不顧,下定決心要攻下這個項目。

蒲教授在大沙蜂站指導繁殖赤眼蜂(1975) 蒲教授在大沙蜂站指導繁殖赤眼蜂(1975)

1973年春,在中山大學、四會縣大沙公社和廣大農民的支持、協助下,蒲蟄龍帶領中山大學生物系的部分師生,在廣東省科委、四會縣黨委和政府的支持下,在大沙公社開始了綜合防治水稻病蟲害的研究和試驗工作。這一年的早造,他們選取了安二大隊二十四畝蟲害嚴重的稻田,開始“以菌治蟲”、“以蟲(赤眼蜂)治蟲”和保護田間自然天敵的試驗。經過努力,終於在較短的時間裡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早造試驗結果表明,三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主要害蟲的為害率在1%以下,未構成危害。當年晚造,當地農民要求擴大綜合防治面積至三百畝,翌年早造又擴大為一千五百畝,防治措施也增加了“養鴨除蟲”、“農業技術治蟲”等手段,並適當地採用了“化學防治”,強調合理用藥。1975年,大沙公社全社六萬畝稻田,都採用了綜合防治蟲害的方法。1975年以來,儘管鄰近的農田蟲害較為嚴重,而大沙公社內的六萬畝稻田的蟲害卻一直較為輕微。經過幾年的研究、試驗,蒲蟄龍他們終於總結了一套以發揮害蟲天敵作用為主,包括以蟲治蟲、以菌治蟲、養鴨除蟲、農業技術防蟲、合理施用化學農藥在內的水稻害蟲綜合防治的方法,為防治廣東省圍田類型稻田的水稻害蟲的發展開拓了新的領域。

然而,蒲蟄龍並沒到此為止,為了進一步研究大沙公社水稻害蟲的發生規律,提出害蟲的最優防治法,蒲蟄龍在1982年組織了中山大學昆蟲研究所、數學學系及計算機科學系的一些教師,通力合作,從生態系統的角度深入研究和分析大沙公社水稻害蟲與耕作技術及其他各種環境因素的關係,據以組建害蟲動態預測及防治的數學模型,進一步為水稻高產提出害蟲防治的理論與實施。這項研究1985年獲全國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蒲蟄龍在農林業蟲害的綜合防治方面,在理論的實踐上做了大量開拓性的工作,他為中國的生物防治研究和實踐創造了一個新的高峰。國外科學界對蒲蟄龍的生物防治的研究也相當重視,美國害蟲防治考察團和英國皇家學會害蟲生物防治考察團曾先後到過大沙公社考察、參觀,並給予高度的評價。

學生教授情況

蒲教授是個德高望重桃李滿園的教育家,雖然年逾八十高齡,但他仍堅持在教學第一線。他象一個辛勤的園丁,為我國培養了大批高級專門人才。真是“桃李滿天下”。尤其是他指導的研究生,絕大部分成了高等院校及科研機構的教學、科研骨幹,不少人已經晉升為教授或研究員甚至大學領導。在教學實踐中,蒲蟄龍認真負責,一絲不苟。他經常創造條件,讓學生學得更多,更充實,在給研究生上試驗課時,他不是採取自己包下來的做法,而是把各種實驗手段各有所長的教師組織起來,讓他們都來指導學生的實驗課。他認為,一個人不可能樣樣實驗手段都精通,把大家的長處集中起來交給學生,那么學生學到的知識就會更全面。他十分注意將教學活動與科學研究工作結合起來,將科研工作的新成果及時的反映到教材中去,從而大大豐富了教學內容。蒲蟄龍的昆蟲學知識比較全面。他不僅在自己的研究領域廣覽群書。而且還瀏覽、閱讀了昆蟲學其他方面及與昆蟲學有關的其他分支學科的著作。因此,蒲蟄龍能夠遊刃有餘地指導昆蟲分類、昆蟲生態、昆蟲病理、昆蟲病毒、害蟲生物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和這幾個方面的研究生,也能夠促使他自己對基礎理論作出進一步的探求、學習與分析。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不僅使蒲蟄龍在生物防治工作取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而且也給他的理論研究帶來了豐碩的成果。據不完全統計,蒲蟄龍自己撰寫及與人合寫的學術論文,已發表的就有一百多篇。他總結我國害蟲生物防治經驗,主編了《害蟲生物防治的原理與方法》,豐富了我國昆蟲學科的理論。

蒲教授為人謙遜,平易近人,工作踏實,生活儉樸,深得人們的愛戴。在青年教師和學生面前,蒲教授永遠是一位溫厚的長者。平時,誰遇到難題請教他,他總是千方百計,有求必應;只要師生們需要,他總是把自己保存、積累的資料和親手做的卡片毫無保留地拿出來,供大家使用。儘管他平日工作十分繁忙,但對於來自全國各地、要求他回答的各種問題的信件,他總是不厭其煩,認真給予答覆。

蒲教授所以能在害蟲生物防治的理論研究和在實際工作取得如此突出成就,除了他樹立了為人民服務的崇高思想外,重要的是他一貫重視理論的總結和提高,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他是一位基礎厚實、學識淵博、造詣精深的昆蟲學家和教育家。1989年,國家教育委員會授予蒲蟄龍“老當益壯,老有所為”精英獎。如今,蒲教授已與世長辭了。我國科學界、教育界痛失了一位著名的學者,我痛失了一位親切的交心與共的我們欽廉的鄉親,感到萬分悲痛!幸好他的科技成果和光輝業績,將是留給我們最大的財富,他的學術思想和高貴品德將永遠激勵著我們,他的音容笑貌也將永遠深烙在我的心中,他寫給我的條幅,我將永遠永遠保存。今賦詩一首,以紀懷念:

坦蕩浮沉九十秋,尖端科技邃精求。

忽傳噩耗驚魂斷,痛悼宗師暗淚流。

俯首畢生無所怨,育英遺績實堪謳。

高風典範人皆仰,更慟彌留系國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