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曾漢民教授在20世紀60年代研製成功新型高抗衝擊強度塑膠,滿足軍工和民用急需,建立中國第一個橡膠接枝共聚—共混增韌塑膠中間試驗基地,提出接枝共聚反應的凝膠效應和接枝大分子界面增容及其增韌機理。70年代後期以來在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微觀結構和性能、高性能聚合物的共混和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界面效應、高聚物的大分子反應、接枝共聚及其功能化、高效吸附分離功能纖維的結構和性能等研究領域取得顯著成績,研製成功多種新材料套用于軍工和民用。
歷任中國複合材料學會第一、二屆副理事長和顧問。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第一、二屆常務理事, 國際材料研究學會聯合會中國委員會( CC-IUMRS )委員,廣東複合材料學會第一、二、三屆和榮譽理事長,四川大學“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中山大學“聚合物複合材料和功能材料”國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軍需部軍需科技發展特邀顧問,國家教委材料科學組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材料學科評審組成員。廣東省政府科技諮詢委員會委員,廣州市科技進步基金會顧問,香港塑膠科技中心顧問, 香港霍英東獎金委員會委員,亞洲科技轉讓協會顧問,香港城市大學顧問,香港科技咨訊中心首席科學顧問,清華大學、上海交大等高校兼職教授,中科院固體物理所兼職研究員,《離子交換與吸附》編委會副主任,《高分子學報》、《材料研究學報》等十多種學術刊物的編委,顧問,孫中山基金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經濟決策諮詢中心中國專家決策委員會委員和中國專家戰略指導委員會委員等。
個人履歷
教育經歷
1933年10月10日 出生於廣東省揭陽縣。
1951.9-1955.7 廣州中山大學化學系本科畢業。
1955.8-1956.10 北京俄語學院留蘇預備部學習俄語。
1956.11-1957.12 蘇聯莫斯科門捷列耶夫化工學院研究生。
1958.1-1960.12 蘇聯科學院元素有機化合物研究所研究生畢業,獲蘇聯化學科學副博士(Ph.D)學位。
學術經歷
1961.1-1962.12 二機部北京第五研究所任科研組長。
1963.1-1978 中山大學化學系任教員、科研組長、副教授。
1978-1985 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副教授,教授,副所長兼研究室主任。
1986.7-現在 中山大學高分子化學和物理博士生導師。
1983.12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 ( UNIDO )專家顧問。
1987.2-1991.5 國家高技術新材料領域第一屆專家委員會首席科學家。
1991.4-1995.7 中山大學校長兼校學術委員會和學位委員會主任 。
1985.5-2001.2 中山大學材料科學研究所所長。
1995.8-現在 中山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
人物生平
曾漢民,1933年10月10日出生在粵東窮鄉僻壤的揭陽縣五經富。1951年以同等學歷考入中山大學化學系,1955年畢業。在學期間他獲得“三好學生”,“優秀青年”等稱號,並且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由於他學習成績優異,大學畢業前夕被學校推薦參加留蘇預備研究生選拔考試,並被錄取。
1956年10月曾漢民被派遣到蘇聯莫斯科門捷列也夫化工學院攻讀副博士學位,師從蘇聯塑膠之父彼得洛夫教授,從事酚醛樹脂改性研究。後因導師突發心臟病溘然辭世。1958年1月轉學到莫斯科蘇聯科學院元素有機化合物研究所,師從卡列斯尼科夫教授,從事高分子化學新興分支——接枝共聚反應研究。開拓了一類碳鏈—雜鏈新型結晶接枝共聚物,首次提出了接枝—嵌段共聚物的分類原則。三年中他發表論文18篇,1959和1960年先後兩次獲青年科學家優秀論文獎。1960年在莫斯科召開的IUPAC國際高分子會議上宣讀論文,受到與會者的好評。他的開拓性的工作受到日本著名化學家井本捻教授的高度讚揚。他親自把曾漢民的論文譯成日文,在日本刊物上發表。蘇聯科學院院士柏拉德在其著作中也專門介紹曾漢民在此期間的工作。經過3年不懈的拼搏,包括以頑強的毅力戰勝疾病的折磨(他患上了淋巴結核),他終於以優異的成績通過學位論文答辯,取得蘇聯化學科學副博士學位。
1961年初曾漢民學成歸國,被分配到二機部北京第五研究所,從事吸附分離樹脂及其在核原料分離中的套用研究。他擔任課題組長,與組內同志們夜以繼日地工作。由於當時國家處於三年經濟困難時期,生活非常艱苦,加之大量的核輻射劑量,使他本來就孱弱的身體受到更嚴重的傷害,終於在1962年春天他因患急性粟粒狀結核病並擴散到全身而病危。經大力搶救,他終於戰勝了死神。1963年1月他調入中山大學化學系任教員。儘管醫生要他全休養病,並提出對他要“限制使用”。但他仍念念不忘科研工作。他提出只要給他配備一定的助手,他可以一邊養病一邊工作,領導滿足了他的要求。他承擔化工部和農墾部提出的“天然橡膠改性塑膠”的科研任務,並任課題組長。首次合成了NAS,NMS 等新型高抗衝擊強度接枝共聚物,並且用它們作為大分子增韌劑,改性PVC,製得了多種高抗衝擊強度的PVC改性新型塑膠。同時進行了中試,滿足了軍工和機械工業中關鍵部件的急需,受到廣東省高教局和解放軍總後勤部的表彰。當時國外出現一種新型的高抗衝擊強度塑膠ABS,曾漢民主動與蘭州304廠合作進行研製ABS的技術攻關,並承擔科技人員培訓和擴大實驗及開發套用研究,後因‘文化大革命’開始而中斷。他在科研工作中堅持理論聯繫實際,提出接枝共聚反應中的凝膠效應、含接枝大分子增韌劑共混體系的界面增容效應及增韌機理;並且堅持在科研工作中出成果、出人才和科研基地建設。他的科研成果引起國家科委、高教部等有關部門的重視。1965年底國家科委撥款45萬元在中山大學建立中國第一個橡膠接枝共聚—共混增韌塑膠中間試驗廠。他同時還主動承擔廣東省科技攻關項目“用甘蔗渣纖維製造‘虎木棉’及其改性的研究”,並且在中國最早從事離子交換纖維的研究。
在十年浩卻中曾漢民也受到了嚴重的衝擊,先後被抄家四次,被迫停止了他心愛的科研工作。1976年他受命承擔國家‘7511’任務提出的戰略武器急需的新材料——碳纖維及其碳/碳複合材料結構與性能研究,並任南方會戰組組長。他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與全國有關單位密切配合,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受到有關方面的讚揚。1978年他任中山大學高分子研究所副所長兼研究室主任,結合國家科研任務大力培養人才和進行基地建設。
科研成果
曾漢民教授長期從事高分子材料的增韌增強和功能化及其多相複合體系結構和性能的系統研究及開發套用,取得創造性成就和重大貢獻、在聚合物接枝共聚和共混改性、高性能纖維及其複合材料領域研究成就突出:
五十年代後期開拓一類碳鏈-雜鏈新型結晶接枝共聚物;
六十年代初期提出接枝共聚反應的凝膠效應及含接枝大分子增韌劑共混體系的界面增容效應及增韌機理。研製成功新型高抗衝擊強度塑膠,滿足了軍工和民用急需,建立我國第一個橡膠接枝共聚-共混增韌塑膠中試廠;
70年代後期至今的科研成果主要在三個方面:
1. 碳纖維及碳/碳複合材料的微觀結構與性能關係的研究。當時未見有國內外相關報導,而這類研究對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的研製、生產和套用都有較大的指導意義和推動作用,是解決中國戰略武器急需的新材料的關鍵技術。因此,他先後獲1978-1979 年國防科委科技成果獎和1982年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1983年他出席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在巴西召開的碳纖維套用國際會議,向世界介紹中國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的發展情況,受到與會專家的讚賞,曾漢民教授被聘請為UNIDO專家顧問,並參加UNIDO支援巴西的碳纖維生產線的驗收工作。
2. 在國內最早開展碳纖維增強熱塑性樹脂界面特徵的研究。他系統地研究了高性能熱塑性樹脂及其共混體系、熱固性乙炔端基碸(ATS)/熱塑性聚合物半互穿網路共混體系,以及它們的碳纖維或混雜纖維(碳纖維/玻璃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微觀結構、界面效應、混雜效應及界面層最佳化設計與性能及其套用特性之間的關係。首次提出各種纖維對結晶性聚合物(如PPS,PEEK等)誘導形成橫晶(transcrystalline)界面效應的機理,此成果受到國內外同行的讚譽並多次被引用。正如曾漢民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複合材料微觀結構與性能研究”被專家組驗收評價為“A”時指出:在結晶高聚物基複合材料界面層的形成、控制和機理,界面微觀結構和巨觀性能,複合工藝等方面的創造性研究成果處於國際先進地位。他與合作者十多年有關碳纖維及複合材料微觀結構研究成果還集中反映在其專著《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顯微圖像》(中、英文版)中。此專著受到國內外專家一致好評,並獲1991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甲類)一等獎。曾漢民等人還首次用CF/PPS複合材料代替高強合金鋼製造成功航模高速內燃發動機鏇板及製造能承受90米/秒風速的風杯,用於災害性天氣預報;製造耐高溫、耐腐蝕、減摩抗磨的化工及紡織機械零部件等,均取得良好的效果。這些研究成果先後獲1986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複合材料界面與非線性結構設計”獲1992年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三等獎。此外,他研究成功多種熱塑性聚合物基新型導電複合材料,並首次發現導電複合材料呈現二階逾滲特性(Twostep percolation),獲得更寬更穩定的加工範圍。他申請兩項發明專利。新型高性能半互穿聚合物網路的研究首次揭示形成Semi-IPN過程的反應性增塑作用,及此類體系相容性、微相分離及其界面層最佳化設計和界面穩定化機制,獲1994年廣東省自然科學二等獎。
3. 碳纖維的功能化製備活性碳纖維的研究。他提出多種有機纖維碳化—活化機理和活性碳纖維的結構與性能關係及對不同物質的吸附機理,並開拓“活性碳纖維用於含酚工業廢水處理技術”,獲中國發明專利。研究成果獲1989年廣東省自然科學二等獎。同時研究了多種有機纖維大分子反應和接枝共聚功能化,製備新型離子交換纖維、螯合纖維。首次發現兩類對貴金屬離子有氧化—還原作用的功能纖維,提出其氧化—還原吸附機理,開發多種功能纖維套用於環境保護和資源回收,取得顯著效果。獲兩項國家發明專利和多項實用新型專利。功能纖維的研究還得到他的夫人陸耘教授的大力支持和密切合作。陸耘也是高分子化學家,他們是大學同班和留蘇期間的同學。共同的理想和對事業執著的追求使他們結為終身伴侶。
職務榮譽
由於曾漢民在科研和教學工作中取得顯著的成績和做出突出的貢獻,1984年他獲“國家級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1985年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和“五一勞動獎章”,1986年被中共廣東省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1990年國家教委和國家科委授予“全國高等學校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1990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2年當選為中共“十四”大代表。
曾漢民雖於60年代初經受結核病的嚴重折磨,和10年動亂的衝擊,死裡逃生,但他始終充滿革命樂觀精神,以頑強的意志和毅力執著地實踐他的座右銘,獻身祖國的科教事業,服務社會“心底無私天地寬,不用揚鞭自奮蹄”。同行專家盛讚:他是一部特珠材料鑄成的,永不生鏽的、永不停止的發動機。曾漢民是一位富有開拓和獻身精神、剛正坦誠、待人寬厚、光明磊落、處理必忠、治學嚴謹、具有敏銳的學術判斷和旺盛的科學活力、科研和教學成果顯著的科學家及教育家,同時也是一位與海內外教育、科技和工業界有廣泛聯繫,對如何組織領導科研工作並將其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有理論見解和實踐經驗的戰略科學家。因此,在1987年中國開始實施高技術“863”研究發展計畫時,他被委任國家高技術新材料領域第一屆專家委員會首席科學家(1987年2月至1991年5月),他盡心盡力,團結各方面的專家為中國高技術新材料研究計畫的重大戰略工程制定好戰略目標、總體方案、計畫實施和管理工作等。他還主編出版了200多萬字的巨著《高技術新材料要覽》,受到國內外專家的好評。該書於1995年獲國家第二屆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他於1991年5月獲國家科委授予“國家八六三計畫先進工作者”稱號。1991年4月至1995年7月他受命任中山大學校長,在此期間他團結同志,勤政廉潔,積極團結海內外校友和愛國熱心教育人士,努力開創學校各項工作新局面,並於1995年6月通過“211工程”國家教委部門預審。
曾漢民曾任國際材料研究聯合會中國委員會(CC-IUMRS)委員,中國材料研究會常務理事,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湖北大學兼職教授,成都科技大學“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聚合物複合材料和功能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宇航學會材料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固體物理研究所兼職研究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軍需部科技發展特邀顧問,國家教委國防科技委員會及廣東省科學技術諮詢委員會委員,國家教委材料科學組成員和廣州市科技進步基金委員會顧問等職。並擔任《高分子學報》、《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合成纖維工業》、《航空材料學報》、《材料研究學報》、《宇航材料工藝》、《高科技纖維與套用》、《Water Treatment》等學術刊物編委會委員和《離子交換與吸附》雜誌副主編,《材料導報》特邀編委,《材料科學與工程》、《塑膠工業》、《複合材料學報》和《工程塑膠套用》等刊物顧問,及“香港塑膠科技中心”和“亞洲科技轉讓協會”、香港城市大學顧問,國家建材局玻璃鋼研究設計院高級顧問,香港複合材料技術協會名譽會長,香港“霍英東獎金委員會”委員,“孫中山基金會”副會長等職。此外,十多年來,他多次應邀到國外和港、澳、台地區出席國際會議或訪問講學;多次應邀作為有關國際會議的顧問委員會或組織委員會成員,或分會主席,或作大會邀請報告等。他積極參加國際科技和高等教育的學術交流,取得很好的效果。曾漢民被選為亞洲—太平洋材料院院士(APAM member)和被聘為澳中文化科技促進會榮譽顧問和悉尼太平洋技術學院榮譽院長等。
曾漢民生平的業績被收入《科學中國人·中國專家人才庫》、《中華科技精英大典》、《中國教育專家與教育人才》、《中國當代教育名人傳略》、《中國現代化學史略》及美國ABI編纂的《國際傑出領導人物指南》(International Directory of Distinguished Leadership)並被評選和授予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世紀成就獎”(Twentieth Century Achievement Award)、“世界終身成就獎”(World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以及英國IBC 授予“20世紀成就獎”(The 20thCentury Award for Achievement)等。
他積極參與國際科技和高等教育的學術交流,1997年被選為亞洲-太平洋材料院院士(APAM member), 澳中文化科技促進會榮譽顧問,悉尼太平洋科技學院榮譽院長及香港複合材料技術協會永久名譽會長(Permanent Honorary Presid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