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陳可忠先生,福建閔侯人,生於民前十三(1898)年十月廿五日。清華學校一九二O級畢業,獲公費資送美國留學。1924年獲耶魯大學學士學位,次年得芝加哥大學碩士學位。1926年獲芝加哥大學化學博士學位。曾任國立編譯館館長、國立中山大學校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理學院院長。1957年起任清華大學教務長,1962年五月梅校長因病逝世,先生代理校長至1965年真除。在校期間恢復大學部,設核子工程、數學、物理和化學四個學系。五十八年退休。1992年二月十七日安然瞑逝於美國賓州蘭得斯維鎮,享壽九十有三歲。
先生生平
發起成立中國化學會
陳可忠,生於1899年10月25日,福建閩縣臚雷村(今屬福州市倉山區)人。父母早逝,兄弟共四人,陳可忠最幼。在兄長們的支持下,1914年陳可忠考入上海南洋中學,1917年考入北京清華學校高等科二年級。1920年陳可忠於清華學校畢業,獲公費資送美國留學,是為清華庚申級,同學中有陳岱孫、薩本鐵、曾昭掄、蕭公權等。留美六年,陳可忠先後於1924年獲耶魯大學學士學位,1925年獲芝加哥大學碩士學位,1926年獲芝加哥大學化學博士學位。作為我國早期化學學者,陳可忠對於引進西方近代化學,推進中國科學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他最早的科學活動,可追溯到美國留學時期。1924年4月,留美學生莊長恭、王箴等發起成立中華化學會,陳可忠等9人為徵求會員委員會委員,負責聯絡海內外熱心者共同推進會務。次年6月1日,中華化學會在美國正式成立,有留美學生數十人參加,這是中國最早的化學團體之一。
1926年9月,陳可忠由美國完成學業回國,被廣州的中山大學聘為教授,在理學院化學系講授有機化學。陳可忠在校內極力倡導樹立研究風氣,最早申請開闢了教授專用實驗室,長日留校從事教學實驗。1930年一年中完成兩篇關於辨認有機酸的研究論文,在中國科學社年會與年刊中宣讀發表。在陳可忠的努力下,中山大學成為當時與北平的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南京的中央大學並駕齊驅的化學研究中心之一。1931年4月,陳可忠因患肺病離粵易地療養,同時南京方面因曾昭掄改就北京大學之聘,使兩地的研究暫時停頓,於是北平成為全國化學研究的唯一中心,這種局面直到1934年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在上海改組之後才有所改觀。
九一八事變之後,中國科學界人士“深知外侮日亟,挽救危亡,非群起奮鬥不為功”。1932年8月,教育部採納時任國立編譯館自然組主任陳可忠的建議在南京召開全國化學討論會,討論化學譯名、國防化學、化學課程標準三大問題,共有53名化學學者參加。開會之中,群情激奮,深感國難當頭,匹夫有責,“鹹期各以所長,貢獻國家而日臻自強之域”,於是共同發起組織中國化學會。科學家行事,條理加上毅力,功效極高,幾天之中,他們草擬了章程,選舉了領導機構,確定了創辦會刊、組織專門委員會等重要事項。8月4日,中國化學會宣告正式成立,陳可忠與陳裕光、吳承洛、王璡、曾昭掄、鄭貞文等共11人當選為理事,又與曾昭掄、薩本鐵、高崇熙等共7人被推為會刊《中國化學會會志》的編輯。中國化學會是我國成立較早、影響較大的自然科學專門學會之一,中國化學會的成立標誌著中國化學事業發展翻開了新的一頁。
主持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是政府設立的國家級圖書編譯機構。晚清以降,西學東漸,大量的外國科學書籍被翻譯介紹到國內,湧現了許多官方的及民間的翻譯出版機構。民國時期沿襲清廷舊規,也設立了政府編譯機構。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於1932年6月14日正式成立國立編譯館。國立編譯館直屬教育部,掌理關於學術文化書籍及教科圖書的編譯與教科書教學設備的審查事宜。國立編譯館的首任館長為生物學家辛樹幟,館內主要設自然、人文兩組,陳可忠任自然組主任兼專任編審。1936年7月,陳可忠繼任館長。1942年1月,國立編譯館實施改組擴大,由教育部長陳立夫親自兼任館長,陳可忠轉任副館長。1944年2月,陳立夫辭去館長兼職,陳可忠復任館長。1948年5月,陳可忠辭職離任。從1932年國立編譯館成立至1948年,陳可忠長期任職於國立編譯館,其間執掌國立編譯館達十二年之久。
國立編譯館各項工作中最可稱道的是其對科學術語譯名統一的領導與推動。隨著各學科文獻翻譯量的增多,許多有識之士很早就認識到譯名統一的重要性:“譯述之事,定名為難。而在科學,新名尤多。名詞不定,則科學無所依倚而立。”(《科學》發刊詞,1915年)早期的譯名統一工作主要由個別學者或學術團體進行,國立編譯館成立後,在編訂、統一、推廣譯名上具有了權威性,編譯館制定了詳盡的編訂譯名計畫,成立譯名委員會各學科組,與各民間學會、協會密切合作,先後不同程度地完成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80個學科領域的譯名審定統一工作。統一公布的名詞,由編譯館正式出版付印為圖書的有《化學命名原則》、《藥學名詞》、《天文學名詞》、《物理學名詞》、《礦物學名詞》、《細菌學免疫學名詞》、《數學名詞》及《社會學名詞》、《經濟學名詞》等20餘種。作為化學專家,陳可忠以化學名詞審查委員會委員的名義親自參與了化學譯名的審訂。這些工作在翻譯傳播外國先進科學知識和發展我國科學技術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當時審定公布的許多科學譯名一直沿用至今。
抗戰期間,國立編譯館內遷重慶,陳可忠與避居江津的陳獨秀曾有一段特別的交往。1939年,編譯館向陳獨秀約編教師用的中國文字說明書稿,並預支稿費五千元,這對於陳獨秀當時清苦的生活不啻是一大幫助。陳獨秀晚年以鄉居老病之身,投入幾乎全部精力研究文字學,撰述《國小識字教本》一書。陳獨秀對這部凝聚著他一生心血的書稿非常看重,一再請陳可忠向陳立夫及商務印書館的王雲五(編譯館所編書籍多由商務出版)交涉,希望能夠儘早付印,但由於陳立夫等作梗,此書一直未能出版。不得已,陳可忠應陳獨秀的要求由編譯館油印了五十份用於分送學界友好和各文化機構,遺憾的是陳獨秀連油印本也未見到就於1942年5月27日在江津病逝了。
出任台灣清華大學校長
1948年5月,陳可忠被任命為中山大學代理校長,8月任校長。這是陳可忠第二次任職於中山大學,但其時國民政府在大陸的統治已處於風雨飄搖之中,校內風潮不斷。應陳可忠之邀南下到中山大學任教的梁實秋後來在回憶文章中寫到:“在廣州這半年,我們開始有身世飄零之感。”這或許也是陳可忠當時心境的一個寫照。1949年6月,陳可忠辭去中山大學校長職務。不久陳可忠轉赴台灣,受聘任教於台灣師範大學,後出任理學院院長。當時台灣師範大學除了陳可忠掌理理學院,文學院院長梁實秋和教育學院院長田培林亦俱稱一時之選,三院院長陣容的堅強,是當時師大最引以為豪的事。原本藉藉無名的師大也自此發展成為公認學術水準很高的大學。
1956年1月,清華大學研究院籌備處在台北成立,陳可忠被聘為主任,清華在台復校工作由此開始。當年9月,即招考原子科學研究所首屆研究生。次年秋季開始在新竹校址上課。新竹清華大學成立後,陳可忠即出任教務長,並一度兼任原子科學研究所所長。1962年5月19日,任清華校長達三十一年之久的梅貽琦在台北病逝,陳可忠代理清華大學校務。1965年1月正式任清華大學校長,直至1969年7月退休。新竹清華大學初期只原子科學研究所一所,1962年夏,始在原科所外增設數學研究所,後又分別於1966年、1968年增設物理研究所和化學研究所,並設立物理研究所博士班。1964年,新竹清華大學恢復大學部,到1966年先後設定核子工程、數學、物理和化學四個學系。在陳可忠掌理校務期間,通過不斷的滋長擴大,新竹清華大學逐漸成為具有理工特色的較為完整之大學。
陳可忠晚年定居美國,1992年2月17日清晨安然瞑逝於賓州蘭得斯維鎮家中,享年9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