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詩經》作為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是可以傳之永久的,但自從被捧上儒家經典的寶座之後,詩旨遭經師的歪曲,每首詩都被套上“思無邪”的靈光圈,打上“溫柔敦厚”的標記。完全以溫柔敦厚來概括全部《詩經》,卻不符合事實,請看《詩經注析》。本書前言
重新看詩經
《詩經注析》同讀者諸君見面了。近年來,《詩經》今注或今譯本已經出版了好幾種,我們為什麼還要來做一番似乎�B��架屋的工作呢?這是要在序言中向讀者交待一下的。
《詩經》作為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是可以傳之永久的,但自從被捧上儒家經典的寶座之後,詩旨遭經師的歪曲,每首詩都被套上“思無邪”的靈光圈,打上“溫柔敦厚”的標記(我們並不反對溫柔敦厚,但以此概括全部《詩經》,卻不符合事實),成為“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的金科玉律和輔成王道的“諫書”。自漢魏以迄清末,《詩經》的研究基本上循著這樣一條經學軌跡在行進。
當然,經學作為傳統文化中很豐富的一部分,值得認真研究總結,但這不是我們寫這部書的動機。我們的願望,是想恢復《詩經》的客觀存在和本來面目。撥開經學的霧翳,彈卻《毛序》蒙上的灰塵,揩清後世各時代追加的油彩,她的面容是能夠豁然顯露的。南宋治《詩》大師朱熹,攻訐《毛序》,廢《序》不用,提出“就詩論詩”的原則。�B管他並沒有真正做到這一點,但開創風氣,意義是至為鉅大的。今天,我們的治學眼光應該更加客觀,可以更徹底地就詩論詩。《毛序》中正確的自當吸收,但大部分必須否定。《詩經》就是詩,準確地說,就是歌曲,一首首頌德的歌、祭祀的歌、宴飲的歌、戀愛的歌、送別的歌,諷刺的歌,等等,如此而已。我們在每一篇詩前面都加一段“題解”,便是想製作開��“詩”的殿堂的第一把��匙,也可以看作是我們出版這本書的原因之一。
當然,就詩論詩,決不等於一空依傍。秦火以後,漢時說《詩》者分成今、古文兩派,魯、齊、韓、毛四家;自《毛傳》以來,直至清代,對《詩經》作各方面研究注釋的著作更多至千餘種。如此龐大紛繁、學說林立的局面,雖然使得學者們不免有“詩無達詁”的感慨,然而畢竟為理解這三百零五篇詩開拓了一條通道。我們作今注,是站在前賢奠定的基礎上,擇善而從,特別注意不盲從一家。譬如,《毛傳》是最早注釋《詩經》的著作,歷來奉為圭臬。它的優點是去古未遠,訓詁多精確之處。缺點是文字簡奧難通,以致於鄭玄作箋,孔穎達作疏,陳奐再作疏,累累不�f。因為時代的隔閡,今人已看不懂,其價值是無法不打折扣的。其次,毛公作傳時,訓詁學尚在草創期,�`路藍縷之功雖不可沒,簡陋粗疏之失也是難以諱言的。以《毛傳》為不可�u越,不符合學術發展的事實。再如《鄭箋》,從王肅《毛詩問難》對它進行批駁開始,責難者代不乏人,甚至斥之為“不守家法之大賊”。直到今天,仍有人�L�L於左鄭右毛,實際上,《鄭箋》雖有不少主觀武斷的地方,但它�F今、古文為一爐,參稽各家,自成一說,是《詩經》學上的一大進步,《鄭箋》出而三家《詩》逐漸式微便是明證。又如朱熹《詩集傳》,研究《詩經》開一代風氣,而訓詁不及漢學諸家。但我們仔細分析,覺得朱熹就詩論詩,注釋中不乏合情合理、通俗易懂之處,還是應當採納的。至清代,學術的發展使《詩經》研究大大地向前邁進,但門戶偏見並未完全消除。譬如陳奐《詩毛氏傳疏》,唯《毛傳》是尊;而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則明�@傾向三家詩說。這兩本著作雖然觀點互相齟齬,卻不妨�K我們擇取各自的合理部分。總之,爬梳抉剔,去疵存瑜,是我們的努力目標。此外,在注釋中,我們還致力於運用《說文》、《爾雅《、《廣雅》等字書,揭示《詩經》中不少字詞的本義、引伸義或假借義的關係。有些關鍵字,甚至不避重�}地訓釋。這樣做,旨在幫助讀者將眼光擴展到先秦古漢語詞義的演變上去,或許能通過讀詩得到更多的收��。解放後,甲骨金石文字的研究犬大發展,地下文物屢見出土,這些成果開拓了我們的眼界,也豐富了本書的內容。學術是永遠向前發展的,《詩經》研究也必然會不斷攀向新的高峰。可以說,這是我們在眾多注本之後仍希望將自己的一點心得奉獻給讀者的原因之二。
《詩經》作為經典,已經被研究了兩千多年。而她作為文學藝術的本質卻長期地被忽視、被擱置。經學已經走完了它的歷史路程,《詩經》應該從“經”的桎梏中解脫出來,恢�}文學的本來面目了。舊學者們從宗經的立場出發,總認為“三一百篇不可及也”。其實哪有這回事呢?如果《詩經》已處在文學的巔峰,那么兩千多年來的中國詩壇�M非都在走下坡路么?當然,《詩經》作為文學長河的源頭,對後世的影響絕不可低估。《國風》的清婉,《小雅》的典麗,《大雅》的凝重,《三頌》的肅穆,運用賦、比、興藝術形式的創造等等,無不在後世的詩歌中得到繼承和發展。追本溯源,《詩經》這一朵奇葩實在值得細細地賞析。可惜這方面的論述太少,也太零碎。有鑒於此,我們不揣譾陋,在每一篇“題解”中,都有一段藝術分析。或論意境,或言修辭,或述源流,或摘瑕疵。雖然見仁見智,未敢必其正確,但希望能為讀者徜徉詩境作一次導�【。這類內容在前此各注本中未曾見過,故而成為我們向讀者獻芹的原因之三。
順便提一下,我們的注本為什麼沒有譯詩。《詩經》的翻譯,從郭沫若先生的《卷耳集》以來,陸陸續續有人在做。近年來,更有將全部《詩經》都譯成白話詩的,包括程俊英也有一種譯本問世。雖然這個譯本頗受讀者歡迎,但自己細細玩味,總覺得翻譯詩歌,能達意已是上上之作,至於��味則喪失殆盡,留下不盡的遺憾。後來看到朱光��先生在《詩論》中的一段話,他說:詩不但不能譯為外國文,而且不能譯為本國文中的另一體裁或是另一時代的語言,因為語言的音和義是�S時變�w的,現代文的字義的聯想不能代替古文的字義的聯想。比如,《詩經》:“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四句詩看來是極容易譯為白話文的。如果把它譯為:“從前我去時,楊柳還在春風中搖曳;現在我回來,已是雨雪天氣了。”總算可以勉強合於“做詩如說話”的標準,卻不能算是詩。一般人或許說譯文和原文的實質略同,所不同者只在形式。其實它們的實質也並不同。譯文把原文纏綿悱惻,感慨不盡的神情失去了,因為它把原文低徊往復的音節失去了。專就義說,“依依”兩字就無法可譯,譯文中,“在春風中搖曳”只是不經濟不正確的拉長,“搖曳”只是呆板的物理,而“依依”卻帶有濃厚的人情。
朱先生把譯詩之不可能歸結為不同語言之間音與義的差距,真是精確不磨!他所舉的恰是《詩經》的例,因此我們不厭其長地引證出來,為自己的不作譯詩找一個根��。當然,目前眾多的譯本也不可厚非,它們畢竟有助於初學者了解詩句的含義,不失為讀詩入門的途徑之一。
最後,想談一談《詩經》的��律。押��是詩歌的基本要素之一,《詩經》當然也不例外。但是,兩千多年前的語音,同今天有很大的差別。用國語去讀《詩經》,實在難以理解它的��律,因此更有必要加以說明。這個問題從明、清學者到今人都做過大量研究,《詩經》怎樣押��的問題,基本上是解決了。但是,困難在於如何將那些不同於今音的上古��的讀音表達出來。漢語拼音只適用於現代漢語,無法表示上古音中某些字。反切是一個方法,清代國小家們便是用的反切。不過時至今日,反切幾乎成為“絕學”了,在《詩經》的讀者�t中,我們估計懂得反切的同志不會超過百分之十。更何況由於語音的變�w,即便懂得反切原理,也未必能切出正確的上古音來。比如入聲,在國語中已經消失,因而也就無從找一個適當的反切下字來表示上古音的入聲聲調。最精確的當然是國際音標拼音法(王力先生的《詩經��讀》便是用的國際音標),然而,且不說上古音�M測是否有科學根據,單是這么幾個國際音標字母,除了從事音��研究的專業工作者之外,識得的人恐怕寥若晨星。表達得�v使十分精確,無人能解也是枉然。這真是令人進退維谷的難題,於是我們不禁想到了“直音”這個比較古老的方法。注直音的優點是人人能懂,缺點是有的注音字只能近似,不可能十分精確。我們在本書每一章的注釋之後加上“��讀”一項,基本依據清代學者江有誥《詩經��讀》,標出該章所屬��部及每個押��字。上古音與今音差異很大的字,在括弧中加注直音。實在找不到聲��相同的直音,不得已只好用反切代替。凡是入聲字,都予以標明。比如《關雎》第四章“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采、友二字押��,“友”字的古讀我們用直音“以”字標出,但“采”字找不到確切的直音,只好用反切“此止反”來注音(反切的基本原則是上字取聲,下字取��、調)。又如《關雎》第三章“輾轉反側”一句,“側”字在��腳上,不過它是個入聲字,入聲在今天的國語中已經消失,我們只能用一個聲��都相同的平聲字“淄”來注音,同時標明“淄入聲”。北方不少地區的讀者也許看了這個注還是讀不出入聲的音來,但至少可以藉此明白這個字在上古是讀入聲的。這種辦法當然很粗糙,不過我們標明��腳,只是為了讓讀者�t解某字在上古的讀音與今音不同,因而在《詩經》中是押��的,並不是想證明可以用現代漢語國語來精確描述上古音,更不是要求讀者按照上古音去朗誦《詩經》。我們只希望達到“庶幾近之”的目的,用江有誥的話來說,便是“可便於初學,亦不致見笑於通人”。如此一番斟酌的苦心,不知能否得到讀者的認可,這也就算是出版這本書的原因之四吧。
以上四點,談不上是這本書的特色,只是我們在撰寫之初的構想以及在撰寫過程中努力使其成為現實而已。至於它們能否使讀者諸君在眾多注本之外感到一點新意,我們誠�┑嘏瓮�大家的批評和指教。
程俊英
蔣見元
一九八七年七月於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
本書目錄
十五國風
周南
關雎
葛覃
卷耳
�湍�
螽斯
桃夭
兔�D
�】�q
漢廣
汝��
麟之趾
召南
鵲巢
采蘩
草蟲
采�O
甘棠
行露
羔羊
殷其�Y
�坑忻�
小星
江有汜
野有死��
何彼�a矣
�|虞
邶風
柏舟
綠衣
燕燕
日月
終風
擊鼓
�P風
雄雉
匏有苦葉
谷風
式微
旄丘
簡兮
泉水
七月
北風
靜女
新台
二子乘舟
�{風
柏舟
牆有茨
君子偕老
桑中
鶉之奔奔
定之方中
�【�X
相鼠
乾旄
載馳
衛風
淇奧
考��
碩人
氓
竹竿
芄蘭
河廣
伯兮
有狐
木瓜
王風
黍離
君子於役
君子陽陽
揚之水
中谷有��
兔爰
葛��
采葛
大車
丘中有麻
鄭風
緇衣
將仲子
叔于田
大叔于田
清人
羔裘
遵大路
女曰雞鳴
有女同車
山有扶蘇
�E兮
狡童
褰裳
豐
東門之��
風雨
子衿
揚之水
出其東門
野有蔓草
溱洧
齊風
雞鳴
還
著
東方之日
東方未明
南山
甫田
盧令
敝笱
載驅
猗嗟
魏風
葛屨
汾沮洳
園有桃
陟岵
十��之間
伐檀
碩鼠
唐風
蟋蟀
山有樞
揚之水
椒聊
綢��
�m杜
羔裘
鴇羽
無衣
有�m之杜
葛生
采苓
秦風
車鄰
駟��
小戎
蒹葭
終南
黃鳥
晨風
無衣
渭陽
權輿
陳風
宛丘
東門之��
衡門
東門之池
東門之楊
墓門
防有鵲巢
月出
株林
澤陂
檜風
羔裘
素冠
隰有萇楚
匪風
曹風
蜉蝣
候人
�\鳩
下泉
豳風
七月
鴟�^
東山
破斧
伐柯
九�N
狼跋
小雅
鹿鳴
四牡
皇皇者華
常棣
伐木
天保
採薇
出車
�m杜
魚麗
南有嘉魚
南山有台
蓼蕭
湛露
彤弓
菁菁者莪
六月
采芑
車攻
吉日
鴻雁
庭燎
沔水
鶴鳴
祈父
白駒
黃鳥
我行其野
斯乾
無羊
節南山
正月
十月之交
雨無正
小�F
小宛
小弁
巧言
何人斯
巷伯
谷風
蓼莪
大東
四月
北山
無將大車
小明
鼓鍾
楚茨
信南山
甫田
大田
瞻彼洛矣
裳裳者華
桑扈
鴛鴦
��弁
車�r
青電
賓之初筵
魚藻
采菽
角弓
菀柳
都人士
采綠
黍苗
隰桑
白華
��蠻
瓠葉
漸漸之石
苕之華
何草不黃
大雅
文王
大明
��
��朴
旱麓
思齊
皇矣
靈台
下武
文王有聲
生民
行葦
既醉
鳧�p
假樂
公劉
�s酌
卷阿
民勞
板
盪
抑
桑柔
雲漢
崧高
�A民
韓奕
江漢
常武
瞻�o
召�F
周頌
清�r
維天之命
維清
烈文
天作
昊天有成命
我將
時邁
執競
思文
臣工
噫嘻
振鷺
豐年
有瞽
潛
�t
載見
有客
武
閔予小子
訪落
敬之
小毖
載芟
良耜
絲衣
酌
桓
賚
般
魯頌
�o
有��
泮水
�s宮
商頌
烈祖
玄鳥
長發
殷武
文章節選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關關,形容水鳥雌雄和鳴的象聲詞。玉篇、廣雅引詩作官,是後起字。雎(jū居)鳩,水鳥。按鳩在國風中見過四次,都是比喻女性的。相傳這種鳥雌雄情意專一,和常鳥不同。淮南子泰族訓:
“關雎興於鳥,而君子美之,為其雌雄之不乖居也。”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不乖居,言不亂耦。”朱熹詩集傳:“雎鳩,小鳥,狀類鳧�p,今江、淮間有之。生有定偶,而不相亂;偶常並游,而不相狎。”洲,水中的陸地。說文作州,洲是俗字。“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是興句,詩人聽到雎鳩雌雄相和鳴,勾起了追求淑女的心緒。
窈窕(yaotiao。咬�I),美好貌,疊��詞。揚雄方言:“秦、晉之間,美心為窈,美狀為窕。”陸德明經”典釋文引王肅云:“善心為窈,美容為窕。”可見古人釋窈窕也兼指內心美好而言。
逑仇的假借字,配偶。釋文:“逑,本亦作仇。”毛傳:“淑,善。逑,匹也。宜為君子之好匹。”但是我們認為,既然周南、召南都是以地域作為詩的標目,這兩處地方自然也有其地方樂調,列在風裡並無不妥之處,又何必獨立呢?
二南中,反映婦女們勞動、戀愛、歸寧、思夫、拒暴等生活和思想感情的詩居多。還有一些禮俗詩,表達了賀新婚、祝多子等主題。
20世紀《詩經》文學及相關研究
現代《詩經》學由相互關聯的三個部分也就是三個層次構成:第一個層次是《詩經》學文獻的整理和考訂;第二個層次是《詩經》文學及相關學科;第三個層次是《詩經》學術史研究。在這三個層次中,第一個層次是《詩經》學的基礎,第三個層次為《詩經》學提供借鑑,第二個層次是全部《詩經》學的中心。第一、三兩個層次都為這箇中心提供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