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影片根據劉慶邦的小說《神木》改編,該小說曾榮獲2002年老舍文學獎。影片講述了一個發生在礦區的故事,兩個生活在礦區的閒人靠害人賺錢,他們先是將打工者誘騙到礦區,然後將打工者害死在礦井下,並製造事故假象,再作為死者家屬向礦主索要賠償,他們一次次得手,金錢似乎已經讓兩人的喪盡了天良......但在一個小男孩成為他們的目標之後。
其中一個謀殺者的感情發生了變化,在施害與保護之間他難以取捨,最後自殺在深深的礦井下。這是一個關於人性的故事,一方人性的“盲井”。劇組在一個小煤礦里拍戲,條件極其艱苦危險。地底下的小煤洞裡沒有任何支柱,有一回,他們在地下連續工作了二十多個小時,上來兩個小時之後,煤洞就塌方了......
藝術風格
王寶強的出現是整個影片探討人性與社會現實的轉折點。其中一個礦工騙子在得知小男孩還未滿18歲時,決定放棄誘騙,因為人至少還有起碼的“惻隱之心、憐憫之心”,他的所做也都是為了家裡孩子能上得起學,老婆能過得上好日子,因此引發了他“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但當另一個礦工騙子對他說道“你可憐這孩子,誰連可憐你家孩子?”,內心的“惻隱之心、憐憫之心”第一次遭到了磨滅。
為了他們殺人的舉動無非就是為了不讓自己孩子貧窮的時候,心又一次震撼,為人性的道德底線在貧窮面前顯得那么的脆弱而感到可嘆和悲哀,這是人性的“盲井”。還有就是當他們三去找礦工作的時候,礦長的一番話極具諷刺意味。“人吃飯就得拉屎,下礦井就得出人命。”“愛乾就乾,不乾就滾蛋,中國什麼都缺,就是不缺人。”礦長的猙獰面目讓人憤慨之餘,目前礦區的無序用人和混亂管理的現實狀況著實令人揪心。
每次看新聞說哪兒和哪兒發生煤礦事故,死亡多少人的時候,心中總會有一個解不開的結“煤礦事故年年有,管理年年治,可人為什麼還是越死越多?”也許真的就如前一個礦長的一番話“這些貨(政府官員)一來,不拿個十萬二十萬的準打發不走!”當管理者也成為這條黑暗鏈一環的時候,這些礦長的無奈和囂張也就理所當然了。這是社會的悲哀,社會的“盲井”。故事當中還有跟這群礦工一樣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妓女”,他們紙醉金迷的生活背後有著是跟礦工一樣的背景——貧窮。
聯想到近年來反映中國近二十多年來普遍社會意識形態及個人意識形態變遷的第六代導演的一些作品,漸漸被人們所關注及接納的事實,心中感慨萬千。當這類普遍充滿紀實風格的帶有極強大眾特性與傳播特性的藝術形式,成為普通老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的時候,不論其結果是否能夠影響深遠,其意義都是重大的。
這讓人聯想到如今充斥在網際網路上的很多紀實性攝影作品,以及那些對第六代導演的許多影片的極儘可能的讀解與分析,當然還有一部充滿紀實性風格的影片《盲井》有可能在國內院線公映的訊息,賈樟柯這位號稱是中國第六代導演的領頭羊的電影人也將在2004年被解禁,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這些或許都能夠表明“紀實性”這個本該在主流傳播途徑受到高度重視的藝術特質,將第一次真正被中國老百姓所認識。
其實無論攝影還是電影,均是藝術門類中最容易被傳播媒介進行傳播進而被大眾所認知的,它們於文學不同。中國的文學從來就不缺乏紀實性的特徵,但其要求接受者擁有一定的知識及閱歷等等相關條件的特性,影響了其擁有紀實性的相對意義(諸如繪畫等其他藝術形式同樣能夠表現紀實性的特性,但其客群範圍之狹小,實在難以起到應有的作用;或許這裡讀者會想到電視媒介,然而在中國這個擁有‘主流語境’特性的媒介傳播空間,實在難以實現)。2003年年末有一本好書,名曰《中國農民調查》,我不知道它將在祖國大地被傳播的範圍有多廣,我甚至更希望他以《黑鏡頭》的形式或被某位導演看中進而拍攝一系列紀錄片來推廣其真摯的精神,其原因也就在於此。
一部原本不會被中國媒體及老百姓所關注的電影《盲井》,由於其與張藝謀導演的《英雄》同台進駐2003年的柏林電影節,最後《英雄》無一斬獲而《盲井》卻喜獲電影節最佳藝術貢獻銀熊獎的事實,令許多中國媒體及中國電影人大跌眼鏡。注意,我這裡不吝惜用這許多的文字陳述這個事實的原因便是:一部中國當代充滿紀實性風格的電影,不是因為其逼真的再現與紀實的特性,而是由於其榮獲了某電影節的獎項而被普遍關注,這不得不說是個遺憾。
面對張藝謀的《英雄》,面對即將開拍的陳凱歌的《無極》,面對被解禁的張元的《綠茶》,以及那些依然無法被提到檯面上來說許多邊緣電影,諸如《盲井》這類濃重的紀實性的影片,況且其有希望即將在院線上映的待遇,在中國實在是少之又少。我以為,其更應當被關注的理由是影片本身,而決非獎項。
與賈樟柯的充滿“紀錄片風格”的電影不同,你在《盲井》身上絕對無法輕易找出記錄片的影子。《盲井》擁有一個充滿懸念與緊張感的腳本,全片沒有出現一個長鏡頭,為了突出緊張與懸念感,全片的剪下均非常緊湊,出現的兩段配樂均低沉有力(配樂的出現,已不是記錄片風格所要求的‘還原真實’了),具體人物的符號化與概括性,超出了以還原為首要目的的記錄特性。《盲井》以非記錄片的創作方法,卻實現紀實性的最大化,是難能可貴的。然而,這樣一部精心構造的影片,怎么能充滿紀實性的特徵呢?
首先,全片除兩位主要演員外,均起用了非職業演員;其次,影片沒有任何一個鏡頭是在攝影棚中完成的;再次,同期錄音的使用;第三,適當的剪下;最後,便是其所要表達的主題。其實前面三個原因均很好理解,但最後兩個原因似乎有欠商榷,主題與主題的存在是否是紀實性的,似乎全無關係?而剪下似乎更加破壞了真實性。如果你那樣想,就大錯特錯了。
賈樟柯的許多電影,為什麼也會給人以許多真實性的感受,其原因便是他送給了觀者一種在中國主流語境下無法明確接收到的視覺信息。《小武》與《任逍遙》如是,《盲井》也如是。其實紀實性的原則,在人們的潛意識中,已經被定性為表達社會現象中灰暗的、暴力的、非正義的一種工具所特有的特點,它與“紀錄”是完全不同的。
對於《盲井》,人們從中感受到的,是黑色的、卑微的、邪惡的靈魂,以及正義所散發出的弱小的氣息;它將存在於社會中的黑暗面放大進而展示到觀者的面前,運用適當的鏡頭剪下與忽略(例如對死亡的淡化描寫,對礦井生活的淡化描寫等等)所帶來的真實感的省略與遺漏,靠人們自身的閱歷及記憶進行主觀的填補,來完成原本不真實的記述到真實記述的邁進,在這種觀者的填補過程中,觀者本身由於主觀的對某個影片中省略掉的影像的填補,也完成了從旁觀者到參與者的邁進。影片的紀實性與還原性,其實絕大部分是在觀者的心中完成的,而並不是在影片本身。
顯然,影片所表現出這種紀實而非紀錄的特性,也使得導演李楊可以傾注進許多個人對於整部影片的主觀意識判斷。
影片最後以戲劇性的情節結束,小男孩沒有被害死,反而兩個礦工騙子各自殺害了對方,最終小男孩得到了3萬元的撫恤金。只是到影片結束的時候誰也不知道這批撫恤金的幕後故事,導演似乎要說這樣的“盲井”故事將會繼續,因為社會將會繼續。人不過是影片最後畫面里那縷從焚屍煙囪飄出的黑煙,隨風而逝。
導演以純紀錄片的拍攝風格,延續整個故事情節,粗糙但像寒風凜冽般刺骨;演員以純本色的演出,出演整個故事,滿口粗語但刻畫的登峰造極;沒有配樂,但同樣跌宕起伏。這也是王寶強在出演《天下無賊》以前主演的一部影片,並憑此片獲得2003年台灣金馬電影節最佳新人獎。
幕後製作
柏林電影節可以說是華語電影的福地,因此也倍受我們的關注,今年參賽的華語影片除了張藝謀的英雄,還有新銳導演李楊的《盲井》,這部有關人性的影片倍受歐洲評審的青睞,而本部影片的主演李易祥的表演也被圈內行家所看好,已於近日起程飛往柏林的的他渴望有所收穫。
這是一個關於人性的故事,一方人性的“盲井”。劇組在一個小煤礦里拍戲,條件極其艱苦危險。地底下的小煤洞裡沒有任何支柱,有一回,他們在地下連續工作了二十多個小時,上來兩個小時之後,煤洞就塌方了……扮演那個良心未泯的殺人犯的主演李易祥,為了拍這個戲,不洗頭不洗澡,不單單是外表,就連神態動作都變了。他回到北京時,他的女朋友看著他都害怕,說:“你怎么一點都不象原來的你了。”這個外表粗糙,而內心有巨大矛盾的角色,是他的機會與挑戰。對於一個演員來說,好角色,好電影,幾乎有著命運的安排的意味。
改革開放後,中國出現了無數的私人煤礦。這本來是好事,但結果成了許多礦工的噩夢。這些煤礦的安全條件完全沒有達到政府規定的標準。礦主不願意花錢購買必要的安全設備,而是把錢用來行賄。在這一過程中,礦工的生命無人理會,有的只是利益追逐。礦工們在極端危險惡劣的條件下工作,挖礦用的是鐵鎬和鏟,運煤用的是馬車,沒有任何現代設備,生命沒有保障。
2001年,廣西的一座煤礦發生意外傾塌,超過40名礦工死亡。但礦主秘密埋葬了屍體並逃避了所有責任。這一事件被兩名勇敢的有良知的記者揭露,但這只是中國無數類似事件中的一例,根據統計,每年有超過7000名煤礦工人因工作意外死亡,這還僅僅是公開的數字,有更多的死亡事件被掩蓋著。
為拍攝該片,走訪了幾乎半箇中國的許多煤礦。有一次李楊剛拍了幾張照片,就被煤礦主和幾個保全圍住。當時我很緊張,因為他們都佩了槍,想把我帶走。或許,正是因為李楊自己的生命都遭到了威脅,李楊才決定一定要拍完這部電影,把真實告訴大家。雖然這可能會使我面臨更大的危險,但我的良心令我堅持了下來。 該影片除參賽柏林電影節外,還收到了香港、紐約等數個電影節的邀請。
幕後花絮
1、劇組在一個小煤礦里拍戲,條件極其艱苦危險。地底下的小煤洞裡沒有任何支柱,有一回,他們在地下連續工作了二十多個小時,上來兩個小時之後,煤洞就塌方了……
2、影片獲得國際大獎之後,李楊說:“獲獎多少有些意外,自己的電影處女作能得到這樣的榮譽,對我精神上是一種極大的鼓勵。”
3、扮演那個良心未泯的殺人犯的主演李易祥,為了拍這個戲,不洗頭不洗澡,不單單是外表,就連神態動作都變了。他回到北京時,他的女朋友看著他都害怕,說:“你怎么一點都不象原來的你了。”
4、電影拍攝前,當憨頭憨腦的王寶強獲知自己被選中飾演《盲井》中的男主角時,曾怯怯地走到李楊身邊,紅著臉說:“我長得不好,臉上還有好多雀斑。”李楊一聽樂了,拍著他的肩膀說:“我看中的就是這種原生態的味道。”正是憑藉在此片中的本色演出,王寶強摘得當年金馬獎的最佳新人獎,並在接下來的《天下無賊》中,以“傻根”形象,迅速紅遍全國。
評價
影片的故事情節比較簡單,講述了一個發生在煤礦的故事,兩個生活在礦區的閒人靠害人賺錢,他們先是將打工者誘騙到礦區,然後將打工者害死在礦井下,並製造事故假象,再作為死者家屬向礦主索要賠償,他們一次次得手,金錢似乎已經讓兩人喪盡了天良……但在王寶強飾演的小男孩成為他們的目標之後,其中一個謀殺者的感情發生了變化,在施害與保護的道義之間猶豫。
如果只是覺得這部影片反應了煤礦工的艱苦生活,那么肯定不是李楊的初衷,我覺得李楊想要通過煤礦工挖掘人在貧窮面前人性的道德底線,以及由此來旁推側隱整個社會黑暗的一面——人性與社會的“盲井”。我想用“可怕、可憐、可嘆”三個詞來總結我的觀後感。
當我看到被騙的礦工被另兩個礦工騙子用鎬頭殘害在礦井底下的時候,心被第一次震撼了一下。因為整個過程被導演處理的太自然,沒有情節鋪墊,也沒有音樂的暗示,殺人變得太現實,因此太可怕。當假裝自然坍塌事故而死人,跟礦長敲詐撫恤金的時候,死人在煤礦成了一件買賣的商品,而且是一件只值3萬元的物品!難道中國的每個煤礦為了保住自然事故不外泄,用錢收買礦工在死亡證明書上證明死亡與礦區無關?而礦工為了掙一份工資救濟家庭貧困把生命當做賭注,卻在證明書上籤字?礦工為了掙脫貧困表現出的舉動讓我感到可怕,而礦長操作此事的泰然處之也著實讓我感到可怕。更加可怕的事是當礦長說出“這些貨(政府官員)一來,不拿個十萬二十萬的準打發不走!”現實的官商勾結!可怕遠還沒有到此結束,當兩個礦工騙子拿了撫恤金從一個煤礦出來轉展另一個煤礦的時候,那種拿貧困來謀取錢財的殺人事件也將繼續延續。
當王寶強飾演的16歲男孩為了替妹妹交學費,而自己輟學外出打工出現在影片裡的時候,我覺得這樣的孩子太可憐了,正當花樣年華時,確為了生計不得苟延殘喘。在廣袤的中國大地上,類似小男孩的人每年估計得有很多,他們也都成為了中國數億農民工大軍中的一員。更可憐的是小男孩也成為了那兩個礦工騙子的目標對象。
影片結尾的一個鏡頭中,小男孩在火葬場為他的“二叔”和他“二叔的朋友”焚燒骨灰,鏡頭從小男孩的中景拉至煙囪的遠景,觀者與小男孩同樣,看到股股的黑煙冒向天空,最後消失殆盡。顯然,全片的最後這個鏡頭,帶有著強烈的導演主觀情願性。我無意去分析這個鏡頭所指的含義,因為任何一個觀者均會在心中產生自己的觀點。我舉這個鏡頭的例子只是想說明,導演在這裡所加入的個人情感的表達是成功的,因為他是含蓄的,這個點可以被黑暗中觀看此片的許多觀眾,解讀出許多含義。
影片在一開場的沒幾分鐘的時候,導演便表達自己的價值與意識判斷。例如在開頭第一處煤礦,那個被兩位主角欺騙的男子遇害之後,礦主得知訊息後與他的參謀商量對策時,對話中過於直白的出現了諸如“要不叫那個公安局長來吧?”、“媽的,叫他來,真要叫他來還不得花個十幾、二十萬啊?”……例如此類的對話,在影片中還出現了諸如“中國什麼都缺,就是不缺人!”、“死了不就白死了,開煤礦的哪有不死人的啊?”等等,當然還有那首在歌廳中被改唱的“社會主義好……”的歌。不錯,這種形式的出現,確實能夠令觀者產生巨大的震動。
對於《盲井》這樣一部電影,為了真實的反映某種國民狀態,顯然導演附註於之上的情感表達是必要的,暫且不論其成功與失敗,這類情感表達決不是創作者的冷靜可以磨滅掉的。藝術往往會被附著著創作者的主觀價值判斷,並且這價值判斷也會隨著藝術作品的誕生,而永不磨滅。值得我們欣慰的是,李楊導演對於這部影片所要表現的主題的個人判斷,是積極而樂觀的,這從結尾便可看出。我個人以為,藝術作品所附著的創作者的價值判斷與情感,積極與樂觀總比頹廢與悲觀來的好。這無論於創作者自身還是作為接受者的我們,都是值得慶幸的一件事兒。或許《盲井》的真正價值,也正在於此……
電影是電影,小說是小說。一個是形象的,一個是抽象的。不同的導演,面對同一本小說,他腦海中產生的影像是決然不同的,要記住,導演首先也是讀者,進而其拍攝出來的成片也是決然不同的。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單似乎沒那么明了。
看了《盲井》之後自責自己沒有早先看看小說。於是,自責之後問題就出來了。原本這樣一個令人不快的故事,是早就問世了的,然而從沒有了解過他的人,諸如我這樣的,估計大有人在吧。喔,您瞧,是電影讓我了解他了。於是,就如同開篇所說的那樣,電影的傳播性與客群範圍較之文學是非常寬廣的。面對如此一個足夠令國人心靈淌淚的故事,是不該這么晚才被大家獲知的。我們應該感謝李楊,因為他將《神木》改編成了電影,並且其具有的影像風格又是那么出色。
獲獎情況
5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藝術貢獻銀熊獎;
第2屆美國紐約垂北卡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劇情片);
27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火鳥銀獎;
第5屆法國杜維爾(Deauville)亞洲電影節榮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王保強)、最佳評論、最受觀眾歡迎五項大獎;
第57屆英國愛丁堡國際電影節優秀電影獎;
西班牙塞維拉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
2003荷蘭國際海濱電影節文學電影大獎;
第五屆阿根廷國際獨立製片電影節柯達最佳影片、最佳攝影;
挪威貝爾根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
金馬電影節故事片、改編劇本、最佳新人三項提名獎;
大陸獨立電影之劇情片
在中國大陸,由於現階段審查的存在,那些不經審查而拍攝的電影,被這些電影製作者自稱為“獨立電影”,而更貼切的稱謂則是“地下電影”。 |